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火山岩气藏渗吸机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先山 孙军昌 +3 位作者 郭和坤 王皆明 李春 朱思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5-51,91,共8页
为深入研究喷发成岩的强非均质性火山岩气藏渗吸机理,综合使用气水驱替、核磁共振、X-CT成像等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岩实验样品自发渗吸含水饱和度增加主要发生在渗吸初期的2 h,渗吸24 h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储层渗透率越小渗吸... 为深入研究喷发成岩的强非均质性火山岩气藏渗吸机理,综合使用气水驱替、核磁共振、X-CT成像等实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火山岩实验样品自发渗吸含水饱和度增加主要发生在渗吸初期的2 h,渗吸24 h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储层渗透率越小渗吸水饱和度越大。自发渗吸过程中微小孔隙渗吸速度和渗吸水分布比例均大于较大孔隙,约有80%的渗吸水分布在微小孔隙,残余气主要分布在较大孔隙中。而动态渗吸过程中较大孔隙渗吸速度和渗吸水分布比例均大于微小孔隙。复杂火山岩气藏自发与动态渗吸残余气饱和度分别为18.51%和6.55%,渗吸效率分别为48.62%和80.25%,渗透率越小,渗吸效率越高,但残余气饱和度与孔隙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火山岩气藏 自发渗吸 动态渗吸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残余气饱和度
下载PDF
油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库容量计算方法
2
作者 高广亮 刘伟 +7 位作者 李聪 孙彦春 杨智斌 何海燕 孙军昌 王皆明 张宪国 刘满仓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库容量计算是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库地质方案设计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油藏建库由于存在气油水三相渗流和复杂的气—油组分交换相行为,其库容形成机理与气藏建库具有显著差别。为此,基于多轮气驱、相平衡实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 库容量计算是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库地质方案设计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油藏建库由于存在气油水三相渗流和复杂的气—油组分交换相行为,其库容形成机理与气藏建库具有显著差别。为此,基于多轮气驱、相平衡实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剖析了油藏建库库容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建库不同阶段储层流体分布及运移特征,提出了将建库油藏纵向划分为气驱纯油带、气驱水淹带/油水过渡带和纯水带3个不同区带,进行差异化计算库容量的新思路,并建立了以“有效储气孔隙体积”为核心,综合考虑不同流体区带注气微观驱替效率、宏观波及系数、剩余油二次饱和溶解及其性质变化等多相渗流和相行为的油藏建库库容量多因素预测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油藏水驱后气驱改建储气库,微观气驱效率和宏观波及系数是影响油藏建库库容规模的主控因素;②剩余油二次饱和溶解及其体积收缩对库容规模具有一定的影响,原油挥发性越强、建库稳定剩余油越多,剩余油二次饱和溶解和原油性质变化对库容量影响越显著;③冀东油田堡古2挥发性油藏建库次生气顶自由气有效库容量为18.61×10^(8)m^(3),其中气—油组分交换相行为引起的建库稳定剩余油收缩增加库容量为2.81×10^(8)m^(3),贡献率为15.1%,自由气和剩余油二次饱和溶解总库容量为28.60×10^(8)m^(3)。结论认为,该方法在冀东油田堡古2号、南堡1号储气库进行了应用实践,所建立的油藏库容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由于油藏建库机理较气藏更为复杂,目前水淹区和纯油区的宏观波及系数和微观驱替效率以室内试验、数值模拟计算为主,高强度注采引发的气窜、气油水互锁等对库容的形成将产生较大影响,建库运行过程中需加强动态监测,实时修正数值模型,并建立合理的注气和排液技术界限,合理控制油气界面稳定扩展,提升达容达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砂岩油藏 库容量 微观气驱效率 宏观波及系数 气油相行为 有效储气孔隙体积 原油收缩
下载PDF
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压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猛 郑得文 +1 位作者 邱小松 刘满仓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5-392,共8页
储气库库容和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在储气库工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特征,针对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S储气库5块不同类型砂岩样品,开展应力敏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 储气库库容和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为了揭示储气库不同类型砂岩储层在储气库工况下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特征,针对渤海湾盆地辽河坳陷S储气库5块不同类型砂岩样品,开展应力敏感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储气库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减小,进而影响储气库的库容与产能,可以用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损害率来表征储气库库容和产能的损害程度。首次提出了表征库容与产能的损害因子,可用于定量评价交变载荷工况下储气库的库容和产能。S储气库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损害率随有效应力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泥质粉砂岩储层孔隙度应力损害率最大,中砂岩储层孔隙度应力损害率最小。该储气库泥质粉砂岩储层渗透率损害率同样也最大,且自身渗透率过低,应急保供时这类储层贡献较小;中砂岩储层渗透率损害率最小,对调峰保供能力影响不大。通过研究,明确了应力对储气库库容的定量化损害程度。依据不同类型储层的损害率合理优化储气库运行工况,可实现储气库库容和产能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覆压 孔隙度 渗透率 应力敏感性
下载PDF
应变控制的软岩蠕变全过程模型及参数估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顷顷 王来贵 +2 位作者 张华宾 高锴 冉莉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14-518,共5页
为避免岩体工程因蠕变破坏导致灾害,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蠕变终止轨迹线的概念,增加应变阈值来控制蠕变方程形式.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卡恰诺夫(Kachanov)蠕变损伤理论确定了黏弹塑性损伤率及蠕变加速起始时间的方法... 为避免岩体工程因蠕变破坏导致灾害,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依据蠕变终止轨迹线的概念,增加应变阈值来控制蠕变方程形式.在西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卡恰诺夫(Kachanov)蠕变损伤理论确定了黏弹塑性损伤率及蠕变加速起始时间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可描述加速蠕变的七元件蠕变本构模型.结合盐岩蠕变试验进行了模型参数辨识与验证.结果表明:蠕变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多种特征的蠕变曲线,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 应变控制 蠕变终止轨迹线 蠕变加速起始应变 蠕变全过程
下载PDF
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技术及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奇 冯永存 +4 位作者 邓金根 李海涛 完颜祺琪 李康 柳洪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1-718,共8页
盐穴储气库具有储层渗透性低、损伤恢复能力强、注采率高、短期吞吐量大、垫层气量低并可完全回收等优点,在国外应用广泛,然而国内盐穴储气库由于盐岩品位差,造腔结束后大量盐岩不溶物堆积在腔体底部形成沉渣,沉渣空隙中存在着大量无法... 盐穴储气库具有储层渗透性低、损伤恢复能力强、注采率高、短期吞吐量大、垫层气量低并可完全回收等优点,在国外应用广泛,然而国内盐穴储气库由于盐岩品位差,造腔结束后大量盐岩不溶物堆积在腔体底部形成沉渣,沉渣空隙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被排出的卤水,造成了储气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使其腔体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是当下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国内盐穴储气库盐层地质及其底部沉渣空间利用技术进行了调研,指出虽然在沉渣上方进行注气排卤工艺已日臻成熟,但还需对排卤管柱下入沉渣底部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从管柱下入和起出、管柱下入后的堵塞问题及解决方案、管径参数优化以及未来储氢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率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空间利用率 沉渣空间 注气排卤 技术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