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逆转现象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中宁 刘文汇 +2 位作者 郑建京 王琪 陈国俊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74,共6页
沉积有机质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同时受热力和生物降解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利用M AT 252同位素质谱仪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现它们的1δ3C值普... 沉积有机质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同时受热力和生物降解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利用M AT 252同位素质谱仪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的碳同位素组成,发现它们的1δ3C值普遍发生了逆转。饱和烃组分明显富集13C,其1δ3C值的分布区间为-29.7‰^-26.2‰,平均值为-28.5‰,而沥青质组分明显富集12C,其1δ3C值的分布区间为-37.8‰^-27.1‰,平均值为-31.9‰,并且大部分样品的可溶有机组分的1δ3C值出现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的完全反序分布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可溶有机组分碳同位素的逆转分布特征主要与热力作用及漫长的热演化史有关,而这种可溶有机组分碳同位素组成完全反序分布模式可以作为沉积有机质在高演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地球化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 塔中地区 采武系 奥陶系碳酸盐岩 可溶有机组分 碳同位素逆转 饱和烃
下载PDF
模拟天然气水合物的岩石物理特性模型实验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群 郭建 +1 位作者 郝守玲 耿建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9-655,共7页
针对水合物沉积的悬浮、颗粒接触和胶结三种微观模式,制作一组微弱胶结非固结高孔隙度人造样品和颗粒填充渐变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物性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颗粒间胶结物和低有效应力的固结差的... 针对水合物沉积的悬浮、颗粒接触和胶结三种微观模式,制作一组微弱胶结非固结高孔隙度人造样品和颗粒填充渐变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物性参数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颗粒间胶结物和低有效应力的固结差的沉积物中,声波对孔隙流体性质较敏感.随着温度的降低颗粒胶结,改变原有沉积物的岩石物理特性,速度、弹性模量和频率升高,声波衰减和Vp VS 减小,沉积层内的反射波消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物理模型实验 粒间胶结 敏感性 消隐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海相烃源岩中单质硫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中宁 刘文汇 +5 位作者 夏燕青 腾格尔 王作栋 高波 张殿伟 邱军利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0-95,共6页
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川东北地区各类海相烃源岩中的单质硫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定性分析表明,该区海相烃源岩中的单质硫具有八硫环状结构和六硫状环结构两种晶体构型,由S8和S6两种同素异形体组成,其中S8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定... 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川东北地区各类海相烃源岩中的单质硫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定性分析表明,该区海相烃源岩中的单质硫具有八硫环状结构和六硫状环结构两种晶体构型,由S8和S6两种同素异形体组成,其中S8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度。定量分析表明,该区海相烃源岩中的单质硫含量为0.91×10-6~375.88×10-6,具有很宽的分布范围,并且随着烃源岩分布区域、地层时代以及岩性的不同而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分布特征。该区海相烃源岩中单质硫含量与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单质硫主要发育在富有机质沉积的层段中。通过单质硫含量与总硫含量对比分析,间接证明了川东北地区各类海相烃源岩中赋存有丰富的有机含硫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地区 海相烃源岩 单质硫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含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下侏罗统储层性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敏芳 徐志诚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2-87,共6页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富含岩屑、低杂基含量和高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溶扩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微裂隙等,其中又以前两种为主,含量分别为25%和56%。通过对压汞测试结... 准噶尔盆地莫西庄地区侏罗系储层具有低成分成熟度、富含岩屑、低杂基含量和高结构成熟度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主要有残余粒间孔、溶扩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和微裂隙等,其中又以前两种为主,含量分别为25%和56%。通过对压汞测试结果和铸体薄片的物性资料统计分析,笔者认为莫西庄地区砂岩储集性能主要受沉积物粒度、沉积相类型、成岩作用及埋藏条件的控制。其中,埋藏条件是本区保持好储集性能的基础,成岩作用对储集性能起着直接的控制作用,沉积物粒度和沉积相类型对储层的影响是首要的。资料分析均表明,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是本区的优质储层层段,八道湾组储集性能相较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孔隙类型 沉积相 成岩作用 埋藏条件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地区上奥陶统礁滩沉积体地震识别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国 吴伟航 +4 位作者 武恒志 刘树根 钱一雄 陈强路 叶斌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6,共7页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良里塔格组礁滩组合体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总结出礁滩发育带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标志、初步圈定了分布范围,并建立退积式发育模式,进一步探讨构造古隆起、坡折带与礁滩发育带的关系及其发育分布规律。...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通过良里塔格组礁滩组合体的地震地层学研究,总结出礁滩发育带的地震地质综合识别标志、初步圈定了分布范围,并建立退积式发育模式,进一步探讨构造古隆起、坡折带与礁滩发育带的关系及其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区碳酸盐岩台地及礁滩复合体的发育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控制,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内部发育北东、北西两个受局部隆起构造带控制的礁滩沉积相带,其中北东向浅滩发育带规模较大,向东延伸至塔中古隆起;受晚奥陶世早期持续海进影响,浅滩相带向古构造隆起顶部退积,平面分布范围向上缩小,良里塔格组中下部礁滩较发育,上部几乎不发育;由于研究区台地边缘带构造坡折幅度小,根据地震识别的礁滩沉积复合体可能主要是粒屑滩,台缘生物礁相对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和田河地区 奥陶系 粒屑滩 生物礁 坡折带
下载PDF
断控岩溶油藏层间差异及分层产量试井分析方法
6
作者 尚根华 魏操 +3 位作者 曹立迎 宋佳忆 尚儒源 程时清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09,共6页
针对现有试井模型未考虑多层断控岩溶油藏层内纵向流动,难以准确分析各层物性和产量贡献差异的问题,本文扩展Kazemi模型提出三重介质油藏物理模型,建立考虑井储和表皮的多层多重介质三维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求解,得到多层断... 针对现有试井模型未考虑多层断控岩溶油藏层内纵向流动,难以准确分析各层物性和产量贡献差异的问题,本文扩展Kazemi模型提出三重介质油藏物理模型,建立考虑井储和表皮的多层多重介质三维渗流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求解,得到多层断控岩溶油藏试井典型曲线,提出针对多层断控岩溶油藏的层间地层系数比(β_(m))和层间储容比(ω_(m))分析各层产量贡献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早期流动阶段的分层产量贡献近似等于β_(m),后期拟稳态流阶段的分层产量贡献近似等于ω_(m);表皮系数S_(m)的影响导致对应层的产量贡献降低,但不会影响后期拟稳态流阶段各层的产量贡献.最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顺北油田一典型两层合采井压恢资料分析,得到各层物性参数和产量贡献,本文研究内容对制定合理配产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岩溶油藏 纵向流动 产量贡献 有限差分 多层油藏
下载PDF
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慧莉 金之钧 +2 位作者 何治亮 秦建中 邵志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2-1328,共7页
通过高压釜热压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低成熟度泥晶灰岩的连续生烃与二次生烃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机理.热模拟实验中,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与一次生烃并不连续一致,表现出与连续生烃不同的特征:(ⅰ)二次生烃中... 通过高压釜热压模拟实验的方法,对低成熟度泥晶灰岩的连续生烃与二次生烃过程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了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机理.热模拟实验中,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与一次生烃并不连续一致,表现出与连续生烃不同的特征:(ⅰ)二次生烃中存在液态烃生烃高峰,且液态烃生烃高峰的出现与起始成熟度密切相关;(ⅱ)烃源岩二次生烃过程起步更快,在成熟度未发生显著变化时就有烃类的生成;(ⅲ)两次不连续累计生烃量始终大于连续生烃量,两次不连续生烃过程不同,累计生烃量也不相同.复杂生烃史条件下,对烃源岩不连续生烃过程的描述不仅需要考虑平行反应机制,还应当考虑可能存在的顺序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生烃 海相烃源岩 热模拟实验 成熟度 生烃量 化学动力学
原文传递
8亿多年前由红藻堆积而成的下马岭组油页岩 被引量:52
8
作者 张水昌 张宝民 +3 位作者 边立曾 金之钧 王大锐 陈践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643,共8页
在河北下花园新元古界青白口系(距今900~873Ma)下马岭组第三段厚约350m的碳-硅泥岩建造中,发现一套主要由黑色含泥硅质岩和黑棕色纸片状页岩构成的油页岩.油页岩中的有机碳含量介于21.41%~22.91%,沥青“A”介于0.5776%~0.8787%,含油... 在河北下花园新元古界青白口系(距今900~873Ma)下马岭组第三段厚约350m的碳-硅泥岩建造中,发现一套主要由黑色含泥硅质岩和黑棕色纸片状页岩构成的油页岩.油页岩中的有机碳含量介于21.41%~22.91%,沥青“A”介于0.5776%~0.8787%,含油率介于5.29%~10.57%;对黑棕色纸片状油页岩进行超薄切片观察及干酪根鉴定,发现其生烃母质主要是底栖红藻,红藻特有的四分孢子囊清晰可见,且相当丰富.这种主要由红藻构成的生烃母质具有如此高的TOC和沥青“A”含量从而成为优质烃源岩的实例鲜见报道.油页岩抽提物中富含17α(H)-重排藿烷和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化合物;甾烷含量较少.这些特征明显有别于该区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抽提物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由于该套沉积岩中的生物构成简单,因此,这些分子标志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底栖红藻生物的分子组成特征.根据岩石类型组合和沉积层序分析,这套含油页岩的碳-硅泥岩建造发育在下马岭组第三段最大海泛面时期的深水海湾环境中,并受到了海底热水流体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马岭组油页岩 红藻 17α(H)-重排藿烷 下马岭组 新元古界 河北下花园
原文传递
对地球生物学、生物地质学和地球生物相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19
9
作者 殷鸿福 谢树成 +2 位作者 秦建中 颜佳新 罗根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3-1480,共8页
在简要介绍国内近年来地球生物学研究概况之后,探讨了地球生物学和生物地质学的定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地球生物学是由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级学科,而生物地质学则是由生物学和地质学交叉而形成的二级学科,因此,地... 在简要介绍国内近年来地球生物学研究概况之后,探讨了地球生物学和生物地质学的定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地球生物学是由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级学科,而生物地质学则是由生物学和地质学交叉而形成的二级学科,因此,地球生物学所研究的领域包含了生物地质学的研究范围.列举了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地球生物相是指包含了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全过程的一个地质体的相.讨论了地球生物相、生物相和有机相之间的区别.生境型、生物组成和生产力、古氧相以及埋藏效率是确定一个地球生物相的主要参数.对上述参数作了详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地球生物相的半定量评估方案.推荐地球生物相的二维命名法,每一维分别代表地球生物学全过程中的生物方面和环境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生物学 生物地质学 地球生物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