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磁共振技术检测钻井液含油量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小琼 王志战 +2 位作者 普登刚 王鑫 杜焕福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7-243,共7页
含油气的岩层被钻开以后,其中的油气一部分保留在岩样中,另一部分则进入钻井液,岩样中的油、气及钻井液中的气都有相应的录井方法来检测,唯独钻井液中的油一直是录井检测的空白.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及钻井工艺技术的发展,岩屑含油级... 含油气的岩层被钻开以后,其中的油气一部分保留在岩样中,另一部分则进入钻井液,岩样中的油、气及钻井液中的气都有相应的录井方法来检测,唯独钻井液中的油一直是录井检测的空白.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及钻井工艺技术的发展,岩屑含油级别低甚至无显示、气测异常幅度低甚至无异常的油井是越来越多,导致油气层的发现与评价变得十分困难.因此,急需对钻井液中的含油量进行随钻检测.通过对不同油质、不同含油量的钻井液进行磁共振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核磁共振一维谱(T2谱)实现轻~中质油的含油量分析,通过二维谱(T2-D谱)以实现对重质油的含油量分析.该项研究对于完善录井技术系列、提高油层发现率和评价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 钻井液 含油量 随钻检测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利用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精细评价油气储层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战 《分析仪器》 CAS 2011年第6期60-64,共5页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钻井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物性及流体可动性的一项录井新技术,近年来在各油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了进一步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拓展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及与常规分析、测井、测试...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在钻井现场快速、准确评价储层物性及流体可动性的一项录井新技术,近年来在各油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了进一步发挥该项技术的作用,拓展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分析及与常规分析、测井、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项技术不仅能评价储层物性,还能够评价储层的孔隙结构、孔喉分选性、润湿性、含水性和含油气性,并对产层类型和油气产能进行定性评价。该研究成果大大拓宽了核磁共振录井技术的应用领域,提高了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的符合率和准确率,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录井技术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录井 储层 精细评价
下载PDF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的地层界面响应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新 肖立志 +2 位作者 黄科 刘化冰 宗芳荣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62-2869,共8页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的地层界面响应特征对地质导向和原状地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钻井轨迹的复杂性决定其响应特征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较难直接给出统一显式表达式.本文根据仪器在地层内的运动特征,建立了基于敏感区域体积元的随...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的地层界面响应特征对地质导向和原状地层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但钻井轨迹的复杂性决定其响应特征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较难直接给出统一显式表达式.本文根据仪器在地层内的运动特征,建立了基于敏感区域体积元的随钻核磁共振测井响应方程和离散化计算方法;通过正演、反演结合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单、双界面水平层状地层中,不同井斜角度、天线长度和目标地层厚度等条件下的随钻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对关键结果给出了成立条件和定量关系.随钻核磁共振测井在斜井段中的T2分布和孔隙度响应与直井中差异明显;井斜角越大,视地层厚度越大,地层界面在T2分布和孔隙度曲线上的过渡段越长,T2分布过渡起始位置已不能确定界面深度;仪器的最高纵向分辨率与天线长度、井眼条件和仪器参数有关;受围岩作用影响,较薄目的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上可能出现异常"夹层".基于分析结果,对随钻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解释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 地层界面 响应特征 大斜度与水平井
下载PDF
优化重聚脉冲提高梯度场核磁共振信号强度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新 肖立志 +4 位作者 刘化冰 张宗富 郭葆鑫 于慧俊 宗芳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53-459,共7页
缩短射频脉冲宽度,有助于解决脉冲电力消耗大、样品吸收率高、信噪比低等极端条件核磁共振探测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射频脉冲角度对核磁共振自旋回波信号强度的影响机理,基于Bloch方程推导了回波信号幅度与扳转角、重聚角的关系.在... 缩短射频脉冲宽度,有助于解决脉冲电力消耗大、样品吸收率高、信噪比低等极端条件核磁共振探测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射频脉冲角度对核磁共振自旋回波信号强度的影响机理,基于Bloch方程推导了回波信号幅度与扳转角、重聚角的关系.在特制核磁共振分析仪上采用变脉冲角度技术,分别在均匀磁场和梯度磁场条件下实现对扳转角和重聚角与回波信号强度关系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梯度场中,扳转角为90°、重聚角为140°的射频脉冲组合获得最大首波信号强度,比180°脉冲对应的回波幅值提高13%,能耗降低至78%.选用该重聚角(140°)优化设计饱和恢复脉冲序列探测流体的纵向弛豫时间T1特性,准确获得T1分布.该结果对于低电力供应、且对信噪比有较高要求的核磁共振测量,如随钻核磁共振测井和在线核磁共振快速检测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信号强度 重聚脉冲角度 BLOCH方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