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S吸附量逐渐增加,且达到饱和吸附时间也随之增长,确定了PS非均相加氢为1级反应,活化能为58.3 k J·mol-1.将不同加氢度的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结果显示PS的部分加氢产物都是由较高加氢转化率(85%左右)和较低加氢转化率(25%左右)的PS组成,证明PS非均相加氢存在二次吸附和竞争吸附加氢的现象,即服从"Blocky"机理.此工作为PS催化加氢吸附及反应过程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理解其他聚合物在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提供帮助.展开更多
文摘采用以表面具有贯穿大孔的二氧化硅空心微球为载体制备的负载型钯催化剂(Pd/SHMs),对聚苯乙烯(PS)在非均相加氢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加氢反应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吸附和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部分加氢产物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S吸附量逐渐增加,且达到饱和吸附时间也随之增长,确定了PS非均相加氢为1级反应,活化能为58.3 k J·mol-1.将不同加氢度的样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结果显示PS的部分加氢产物都是由较高加氢转化率(85%左右)和较低加氢转化率(25%左右)的PS组成,证明PS非均相加氢存在二次吸附和竞争吸附加氢的现象,即服从"Blocky"机理.此工作为PS催化加氢吸附及反应过程的研究奠定基础,也为理解其他聚合物在非均相催化剂上的吸附及反应行为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