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约瑟难题”对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朝玮 樊洪海 +2 位作者 刘刚 王雅玲 张婷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5-20,共6页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技发展史时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分析"李约瑟难题"在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石油科技史中的不同表现,探讨中国石油科技史中"李约瑟现象"的原因,可获得加强中国石油科技创新的启示:大力实施石油科技创新战略,如创建中国石油科技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石油科技研究院,制定培养中国石油科技精英人才的"珠峰计划",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科技研发中心,聘用外籍石油科研人才进驻国内石油科研机构等,从而促使中国早日重新成为世界石油科技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约瑟难题 石油科技 创新型人才 珠峰计划 国际化
下载PDF
石油套管钻井中套管柱疲劳寿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宋生印 高德利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21期27-30,共4页
根据相似原理,在对比例试件进行多轴疲劳实验的基础上,采用Von Mises等效应力准则进行等效转换和修正,获得了石油套管管体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按照API SPEC STD 5B标准,将J55钢圆棒材料加工为偏梯形螺纹的牙型缺口试件,通过多轴疲劳实... 根据相似原理,在对比例试件进行多轴疲劳实验的基础上,采用Von Mises等效应力准则进行等效转换和修正,获得了石油套管管体疲劳寿命的预测模型;按照API SPEC STD 5B标准,将J55钢圆棒材料加工为偏梯形螺纹的牙型缺口试件,通过多轴疲劳实验和回归分析,获得了基于应力和应变的两参数和三参数模型以及类Manson-Coffin模型,可用来预测套管钻井螺纹接头的疲劳寿命;同时,还获得了预测误差在20%以内的石油套管钻井中套管柱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钻井 套管柱 多轴疲劳实验 疲劳寿命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高凝油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伟 杨胜来 +3 位作者 王立军 康铭辉 袁武 邓惠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4期77-78,共2页
通过测定曹台油藏高凝油的粘温关系和流变性曲线,验证了原油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在裂缝性岩心中渗流时压力梯度-流量的关系,获得了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的启动压力梯度。实验证明裂缝性岩心高凝油渗流存在启... 通过测定曹台油藏高凝油的粘温关系和流变性曲线,验证了原油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高凝油在裂缝性岩心中渗流时压力梯度-流量的关系,获得了不同温度、围压条件下的启动压力梯度。实验证明裂缝性岩心高凝油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与围压及温度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渗流困难、油井产量低、单井动用半径受限,这是制约曹台油藏高凝油生产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温关系 流变性 非牛顿流体 启动压力梯度
下载PDF
随机裂缝性储层压裂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85
4
作者 陈勉 周健 +1 位作者 金衍 张广清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1-434,共4页
模拟了裂缝性储层的天然裂缝系统,利用大尺寸真三轴实验系统,分析了天然裂缝影响下的水力裂缝形态、压力曲线特征和滤失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天然裂缝系统中,裂缝扩展模式分为主缝多分支缝和径向网状扩展两种形式。在同一个天然裂缝系... 模拟了裂缝性储层的天然裂缝系统,利用大尺寸真三轴实验系统,分析了天然裂缝影响下的水力裂缝形态、压力曲线特征和滤失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天然裂缝系统中,裂缝扩展模式分为主缝多分支缝和径向网状扩展两种形式。在同一个天然裂缝系统中,主缝多分支缝扩展模式在水平主应力压差高的条件下占优势,压力曲线波动频繁,基本符合一维滤失特征;径向网状扩展模式在水平主应力压差低的条件下占优势,压力曲线平缓,属于二维滤失。进行了小型压裂估算最小地应力模拟,定义了天然裂缝主导的误差系数,在模拟出的上述天然裂缝条件下,平均误差系数为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系统 裂缝性储层 裂缝扩展 小型压裂 最小地应力 模拟实验
下载PDF
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应力敏感性实验 被引量:67
5
作者 焦春艳 何顺利 +4 位作者 谢全 顾岱鸿 朱华银 孙磊 刘华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9-494,共6页
采用全自动岩心驱替系统,应用双重有效应力理论对鄂尔多斯盆三叠系超低渗露头全直径岩心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变内压定围压方法进行实验时,由于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在较大压力变化范围内存在零点漂移问题,会导致... 采用全自动岩心驱替系统,应用双重有效应力理论对鄂尔多斯盆三叠系超低渗露头全直径岩心进行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变内压定围压方法进行实验时,由于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在较大压力变化范围内存在零点漂移问题,会导致完全错误的实验结果,进一步通过变围压定内压的方法对超低渗渗透储层进行了应力敏感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岩石被压缩的过程可分为微裂缝闭合阶段与岩石受压缩阶段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由于微裂缝闭合,渗透率快速下降,降幅达20%左右;微裂缝闭合之后,岩心继续被压缩,渗透率下降变缓,降幅为5%左右,即在地层有效应力条件下,超低渗透储层应力敏感性很弱,应力敏感性对低渗储层的产量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敏感 双重有效应力 超低渗透 微裂缝 弹性变形
下载PDF
压裂水平井电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吴晓东 隋先富 +2 位作者 安永生 张凤喜 陈勇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0-743,748,共5页
根据水电相似原理,设计了压裂水平井的电模拟实验,研究了单井状态下和井网条件下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状况及其等压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存在极限产能;压裂井最优裂缝条数受水平井段长度、裂缝长度、层位是否射开... 根据水电相似原理,设计了压裂水平井的电模拟实验,研究了单井状态下和井网条件下裂缝参数对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状况及其等压线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压裂水平井存在极限产能;压裂井最优裂缝条数受水平井段长度、裂缝长度、层位是否射开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井网中,最优裂缝条数也会相应变化。对不同井型的等压线对比发现,压裂水平井扩大泄油面积的能力优于普通水平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井 产能 电模拟实验 等压线分布 裂缝参数 水平井网
下载PDF
煤岩对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士诚 牟善波 +1 位作者 张劲 王雷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44-1449,共6页
煤层中一般都伴有煤层气,通过压裂可以将煤层气释放出来,一方面能够获得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田的安全开采。煤岩层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压裂中应用的实验评价方法及结论应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煤层气井的煤岩层压裂裂缝长期导... 煤层中一般都伴有煤层气,通过压裂可以将煤层气释放出来,一方面能够获得清洁能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煤田的安全开采。煤岩层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压裂中应用的实验评价方法及结论应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煤层气井的煤岩层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进行实验评价研究。实验表明,与砂岩地层不同,煤岩的硬度较小,压裂中支撑剂嵌入情况较严重;煤岩易破碎,碎屑颗粒充填到支撑剂中;同时支撑剂存在破碎及吸附伤害等,多种作用导致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降低。实验中,以煤岩层闭合压力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实验对比分析了在不同闭合压力下,铺砂浓度、支撑剂粒径、支撑剂种类及组合的选择、支撑剂颗粒的破碎与嵌入、压裂液残渣等因素对煤岩层导流能力的影响。本文的实验结论为,嵌入对煤岩层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伤害很大,加大铺砂浓度、采用低破碎率支撑剂、降低压裂液伤害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层裂缝的导流能力,但影响程度随闭合压力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对今后煤层气的开发及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压裂 支撑剂 导流实验 导流能力
下载PDF
岩性突变体对水力裂缝延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金衍 陈勉 +1 位作者 周健 耿宇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0-303,共4页
产层水平方向常夹杂着岩性突变体,并且会阻碍水力裂缝在缝长方向的扩展或改变水力裂缝的扩展方向,从而影响水力压裂的效果。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发现,突变体法向应力对水力裂缝能否穿过突变体起着决定性作用,约4MPa的法向应力差可以促... 产层水平方向常夹杂着岩性突变体,并且会阻碍水力裂缝在缝长方向的扩展或改变水力裂缝的扩展方向,从而影响水力压裂的效果。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发现,突变体法向应力对水力裂缝能否穿过突变体起着决定性作用,约4MPa的法向应力差可以促使水力裂缝穿透突变体,继续沿原来的方向延伸。产层与突变体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断裂韧性差异以及缝内净压力无因次量是影响裂缝走向的重要因素。水力裂缝穿过突变体需要比较大的能量积累,泵压会有显著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突变体 裂缝延伸 法向应力差 产层 断裂韧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低渗油藏CO_2混相驱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章星 杨胜来 +4 位作者 文博 李芳芳 陈浩 聂向荣 丁景臣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3-586,共4页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CO2混相驱过程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将CO2混相驱过程分为原始油相带、注气前缘带、混相油带和注气后缘带,主要采取短岩心驱替实验测定启动压力梯度。研究表明,低渗透岩心的压力梯度与流量关系... 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启动压力梯度,CO2混相驱过程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将CO2混相驱过程分为原始油相带、注气前缘带、混相油带和注气后缘带,主要采取短岩心驱替实验测定启动压力梯度。研究表明,低渗透岩心的压力梯度与流量关系图都呈凹型分布,存在非线性流动和线性流动。启动压力梯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流体粘度、有效渗透率、流体密度和气油比等。启动压力梯度与岩心渗透率成幂函数变化,指数为-0.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2 混相驱 启动压力梯度 驱替相带 渗透率
下载PDF
天然气对清洁压裂液的破胶实验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士诚 庄照锋 +2 位作者 李荆 赵贤 王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87,共3页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清洁压裂液由于低伤害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压裂与防砂等作业。原油和地层水对VES破胶机理与实验研究已相当充分,但天然气对VES的破胶作用至今无公开的实验数据,影响了清洁压裂液在气井改造中的推广应用。为此设计...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清洁压裂液由于低伤害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压裂与防砂等作业。原油和地层水对VES破胶机理与实验研究已相当充分,但天然气对VES的破胶作用至今无公开的实验数据,影响了清洁压裂液在气井改造中的推广应用。为此设计了一套实验流程,通过流变仪测量VES内充入天然气后的黏度变化,评价了天然气和套管伴生气对3种VES压裂液的影响。实验证明,不同类型的VES被天然气降黏幅度存在较大差别,降黏幅度随天然气的压力升高而提高,随天然气中C2以上成分含量的提高而增高。实验评价的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的VES可在低压下大幅度被天然气降黏,而阴离子型降黏需要较高压力。二氧化碳对降黏阴离子型的VES有一定影响,而对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的VES没有影响。被天然气降黏后的VES经过真空脱气后,黏度不能恢复,说明真空条件不能破坏天然气与VES的胶束结构,经天然气破胶的VES重复利用还存在技术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破胶 黏度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实验
下载PDF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尤源 岳湘安 +1 位作者 王锐 赵春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1,125,共5页
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时,注入水易沿渗透率相对高的部位窜流,而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对此类油藏,研究水驱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并探索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岩心... 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水驱开发时,注入水易沿渗透率相对高的部位窜流,而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整体开发效果不佳。对此类油藏,研究水驱后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的可行性,并探索提高低渗透层动用程度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考察了低渗透非均质砂岩油藏常规水驱后,依次采用间歇开采、注氮气、水气交替注入等方法对改善开发效果的作用,也探讨了该类油藏水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通过采取合理方法可以在水驱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其中采用间歇开采最多可以获得采收率近7%,但作用有效周期少;注入氮气可以得到约6%采收率,但在气窜后易导致注入气无效循环;水气交替注入方式效果最明显,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 物理模拟 间歇开采 注氮气 水气交替
下载PDF
页岩气藏清水压裂悬砂效果提升实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博 张士诚 +2 位作者 郭天魁 邹雨时 侯腾飞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9,129,共6页
针对页岩气藏压裂中清水压裂悬砂效果较差问题,分析压裂液和支撑剂性质,通过实验提出增强清水压裂悬砂效果方法:纤维复合清水压裂液技术和超低密度支撑剂技术.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不仅使清水压裂液的悬砂性能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显著降... 针对页岩气藏压裂中清水压裂悬砂效果较差问题,分析压裂液和支撑剂性质,通过实验提出增强清水压裂悬砂效果方法:纤维复合清水压裂液技术和超低密度支撑剂技术.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不仅使清水压裂液的悬砂性能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显著降低液体摩阻.低密度支撑剂可以降低沉降速度50%以上.综合采用纤维复合清水压裂液技术和超低密度支撑剂技术,支撑剂2h的沉降率为17%.不仅可以提高清水压裂的开发效果,还可以降低对地面泵车排量的要求,对于页岩气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压裂 悬砂效果 纤维 清水压裂液技术 低密度支撑剂技术 页岩气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非混相驱实验 被引量:24
13
作者 魏浩光 岳湘安 +1 位作者 赵永攀 何建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07-310,共4页
利用单层和双层物理模型,开展了特低渗透油藏注天然气开采模拟实验。单层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同水驱相比不仅可以提高驱油效率,还能提高微观波及效率;天然气驱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高4.50%,水驱后注天然气的开采效果更... 利用单层和双层物理模型,开展了特低渗透油藏注天然气开采模拟实验。单层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特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同水驱相比不仅可以提高驱油效率,还能提高微观波及效率;天然气驱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高4.50%,水驱后注天然气的开采效果更好,可提高采收率幅度达12.50%;未见气与低气液比阶段内油井的产能高,是主要生产期。双层非均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油藏内实际的层间渗透率级差比实验室内测定的级差大得多,同一套开发层系内低渗透层不具备吸气能力,气体完全进入高渗透层,高渗透层的开发效果非常好;天然气在高渗透层中形成窜流后,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低渗透层中,需要用凝胶体系对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封堵后,低渗透层的吸气能力非常强,能被充分开发利用,双层非均质模型的采收率由30.85%提高到55.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天然气 非混相驱 采收率 开发层系 封堵
下载PDF
新型表活剂压裂液的实验特性及其在水锁气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牟善波 张士诚 +2 位作者 付道明 孟庆民 孙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67,共3页
水锁伤害是低渗透气层压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从两个方面对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展开了实验研究:①进行了岩心伤害实验,采用多次驱替方式发现,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在岩心孔隙中72h还呈现自由状态,能够被驱动,随着驱替次数增多,岩心渗透... 水锁伤害是低渗透气层压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从两个方面对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展开了实验研究:①进行了岩心伤害实验,采用多次驱替方式发现,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在岩心孔隙中72h还呈现自由状态,能够被驱动,随着驱替次数增多,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减少,而其他液体没有这种现象;②进行了支撑裂缝导流伤害实验,通过不同驱替方式发现,采用不同液体驱替的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相差不大,通过氮气驱动后,新型表活剂压裂液支撑裂缝导流能力有所增加,继续通过CO2气体驱动后,该组裂缝导流能力继续增加,而胍胶类压裂液导流能力基本没有变化。通过实验认为:新型表活剂压裂液对岩石及裂缝的伤害可以改变,降低了对储层的水锁伤害,适合应用于易水锁气层压裂施工。现场试验证明,该类压裂液对低渗易水锁气层具有较好的压裂增产改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田 储集层 表面活性剂 压裂液 渗透率 裂缝(岩石) 实验 应用
下载PDF
SAGD过程注氮气改善开发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纪佑军 程林松 +1 位作者 刘志波 刘其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针对辽河油田先导试验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过程热损失严重的情况,根据SAGD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将该试验区的一个实际SAGD井组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了SAGD比例物理模拟实验,并在SAGD实验过程中注入蒸汽与氮气混合气体,得到了其开发指... 针对辽河油田先导试验区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过程热损失严重的情况,根据SAGD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将该试验区的一个实际SAGD井组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了SAGD比例物理模拟实验,并在SAGD实验过程中注入蒸汽与氮气混合气体,得到了其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SAGD过程添加氮气后,蒸汽腔的横向扩展加快,垂向扩展减缓;在SAGD的注入蒸汽中添加氮气能减少蒸汽注入量,增大热效率,提高油汽比,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发效果;SAGD过程一开始就注入氮气能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物理模型 相似准则 物理模拟 蒸汽腔 注氮气开发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蒸汽与非凝析气驱油数字化实验 被引量:31
16
作者 纪佑军 程林松 +1 位作者 刘其成 刘志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02-606,共5页
在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工艺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的基础上,以辽河油田某区块地质特征为原型建立比例物理模型,进行了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ED)与蒸汽与非凝析气驱油(SAGP)物理模拟数字实验。得到了两种工艺开采过程的温度场和生产指标结果... 在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GD)工艺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的基础上,以辽河油田某区块地质特征为原型建立比例物理模型,进行了蒸汽辅助重力驱油(SAED)与蒸汽与非凝析气驱油(SAGP)物理模拟数字实验。得到了两种工艺开采过程的温度场和生产指标结果,对比分析了其开发效果的优劣,并对SAGP过程注非凝析气的种类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SAGP过程添加非凝析气后,使得蒸汽腔的横向扩展加快,垂向扩展减缓;SAGP过程能减少蒸汽注入量和热损失,增大热效率,提高油汽比,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的开发效果;SAGP过程注二氧化碳的开发效果优于注烟道气,注烟道气优于注氮气;SAGP技术可在提高采收率的同时减少开采过程能量消耗,并有效利用温室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 物理模拟 蒸汽腔 蒸汽和非凝析气驱油工艺 超稠油热采
下载PDF
高温蒸汽氮气泡沫复合驱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焕泉 王敬 +3 位作者 刘慧卿 杨耀忠 彭国红 赖书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7,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泡沫封堵特性和高温蒸汽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发泡剂浓度、温度、气液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对3种发泡剂生成泡沫封堵能力影响规律、发泡剂浓度和蒸汽氮气混注比对蒸汽泡沫复合体系封堵特性影响以及不...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泡沫封堵特性和高温蒸汽氮气驱提高采收率效果的影响,开展了发泡剂浓度、温度、气液比、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对3种发泡剂生成泡沫封堵能力影响规律、发泡剂浓度和蒸汽氮气混注比对蒸汽泡沫复合体系封堵特性影响以及不同发泡剂单管和双管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阻力因子随发泡剂浓度、气液比、渗透率增加而增大,后期增加速度较缓,最佳质量分数和气液比为0.5%和1∶1;阻力因子随含油饱和度增加而减小,含油饱和度大于0.2时,泡沫基本失去封堵能力;1#、2#发泡剂生成泡沫的阻力因子随温度增加而降低,3#随温度增加而升高;蒸汽氮气泡沫混注时,最佳质量分数和蒸汽氮气混注比为0.6%和3∶2;注2#和3#发泡剂的蒸汽氮气泡沫复合驱提高采收率20.82%和17.05%;2#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13%和24.6%,3#发泡剂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为9.05%和21.9%,2#发泡剂性能优于3#发泡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蒸汽泡沫复合驱 提高采收率 封堵特性 室内实验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丁彤伟 鄢捷年 冯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8,共6页
为了满足当前深井、超深井逐步向深层次开发的需要,在分析评价各种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的基础上,优化研制出一种以OCL-JB为主要降滤失剂的抗210℃高温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抗... 为了满足当前深井、超深井逐步向深层次开发的需要,在分析评价各种抗高温水基钻井液处理剂的基础上,优化研制出一种以OCL-JB为主要降滤失剂的抗210℃高温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对体系的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OCL-JB抗温性好,能与多种处理剂配伍;OCL-JB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增大粘土颗粒的zeta电位和水化膜来提高泥浆中粘土微粒的聚结稳定性,控制钻井液高温高压滤失量。所研制的抗高温高密度(2.3 g/cm3)钻井液经过210℃高温后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压流变性能和滤失造壁性能,抑制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润滑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抗高温 高密度 性能评价 高温高压流变性
下载PDF
特低渗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刘清华 吴亚红 +1 位作者 赵仁保 邹良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特低渗储层的钻井、压裂等施工过程中,如果注入井液体配伍性不好,将严重影响储层产量。为了减少开发过程中对陕北特低渗储层的损害程度,对其长武区块延长组特低渗储层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包括速敏性、水敏性、盐敏性、酸敏性和碱敏... 在特低渗储层的钻井、压裂等施工过程中,如果注入井液体配伍性不好,将严重影响储层产量。为了减少开发过程中对陕北特低渗储层的损害程度,对其长武区块延长组特低渗储层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包括速敏性、水敏性、盐敏性、酸敏性和碱敏性评价)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延长组长武1井表现为强速敏、盐敏和酸敏,水敏性为中等;早胜3井的速敏性和水敏性为中等偏强,盐敏性和碱敏性表现为中等,酸敏性较弱。采用恒压方法比较适合进行致密储层的敏感性实验,该项实验研究对指导延长组储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实验方法 敏感性 渗透率
下载PDF
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阳晓燕 杨胜来 +2 位作者 李秀峦 刘泽旭 李武广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47,共3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针对实际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通过室内实验,用水驱油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JBN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采用对数对其进行拟合与回归计算,做出油水相对渗... 为了更好地了解稠油油藏的开发特点,针对实际油藏地质特点和流体性质特征,通过室内实验,用水驱油非稳态法测定稠油油藏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JBN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采用对数对其进行拟合与回归计算,做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而得出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两相渗流区比较大,残余油饱和度比较高,水相渗透率相对比较低,等渗点饱和度大于50%。通过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可判断此油藏的润湿性,此稠油油藏为弱亲水油藏。在水驱油过程中,见水时间较早,见水时压差为0.72,突破时所对应的采收率还不到30%,最终采收采收率较低。此研究能为提高采收率技术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以后相关润湿性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相渗曲线来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法 水驱油 稠油油藏 相对渗透率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