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降粘冷采先导试验研究
1
作者 鲁改欣 谢洪顺 +1 位作者 屈鸣 李俊键 《纳米技术》 2024年第3期47-58,共12页
中石油在海外拥有的H区块,未动用的地质储量大于20 MMBL就有稠油藏7个,地层中原油自身粘度高,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不能流出地层,无法动用。因此先在室内对稠油降黏实验,验证纳米复合降黏剂配方效果,再结合油藏数值模拟,优化冷采降黏吞吐工... 中石油在海外拥有的H区块,未动用的地质储量大于20 MMBL就有稠油藏7个,地层中原油自身粘度高,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不能流出地层,无法动用。因此先在室内对稠油降黏实验,验证纳米复合降黏剂配方效果,再结合油藏数值模拟,优化冷采降黏吞吐工艺参数,通过研究稠油区油层特征,稠油性质,油井测试生产作业等情况后,优先在B1/3稠油区块选择先导试验井B-1,油井降黏措施后生产效果证明:目前降黏剂配方,工艺参数代表的稠油冷采技术有效成功动用了B1/3区块稠油。该井试验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和对应措施为未来该区块或其他稠油区块动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In the overseas H block owned by CNPC, there are 7 heavy oil reservoirs with unused geological reserves greater than 20 MMBL, and the crude oil itself in the formation has a high viscosity, which cannot flow out of the formation and cannot be used under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erefore, the heavy oil viscosity reduc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laboratory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the nanocomposite viscosity reducer formulation,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reservoir, the cold recovery viscosity reduction huff and puff process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nd after studying the oil layer characteristics, heavy oil properties, and oil well test and production operations in the heavy oil area, the pilot test well B-1 was preferentially selected in the B1/3 heavy oil block, and the production effect of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measures of the oil well proved that the heavy oil cold recovery technology represented by the current chemical formula and process parameters effectively and successfully used the heavy oil in the B1/3 block. The various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well te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ave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future production of this block or other heavy oil bl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纳米降凝剂 冷采试验 降粘吞吐
下载PDF
底水锥进的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5
2
作者 蒋平 张贵才 +2 位作者 何小娟 刘朝霞 马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由于BoyunGuo等人使用的底水锥进模型引入了射孔长度对临界产量的影响,所以可用于优化底水油藏的射孔段长度。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单纯采用半球面流研究射孔段下部的流动,这已经超出了半球面流的应用范围。本研究用径向流... 由于BoyunGuo等人使用的底水锥进模型引入了射孔长度对临界产量的影响,所以可用于优化底水油藏的射孔段长度。但这一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即单纯采用半球面流研究射孔段下部的流动,这已经超出了半球面流的应用范围。本研究用径向流和半球面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底水锥进,并且假设原始油水界面是受产量影响的变压力边界,在此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底水不活跃油藏的临界产量、最优射孔长度、水锥形态的表达式,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研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锥进 临界产量 优化射孔 水锥形态
下载PDF
常规稠油水驱低速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牛刚 周体尧 +2 位作者 李秀生 杨柳 马红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开展了不同驱替压差、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的常规稠油水驱实验研究。水驱实验结果表明,较低压差下驱替时表现出驱替时间长、渗流速度低且比较平稳的特点,当出口含水率较高时产液量才会有明显增加,分析认为其主... 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手段,开展了不同驱替压差、不同原油黏度条件下的常规稠油水驱实验研究。水驱实验结果表明,较低压差下驱替时表现出驱替时间长、渗流速度低且比较平稳的特点,当出口含水率较高时产液量才会有明显增加,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常规稠油渗流所表现出非达西渗流特征。根据不同条件下的产油速度实验结果,提出了水驱过程中稠油非达西渗流的分析方法,并运用实验结果得到了常规稠油的启动压力梯度的表达式,并分析了单井生产过程中有效供给半径的简单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稠油 水驱 非达西渗流 实验 供给半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