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北二区西部注聚井堵塞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25
1
作者 卢祥国 陈会军 单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7-259,共3页
大庆萨北油田北二区有一部分注聚井注入压力持续升高 ,化学解堵的平均有效期仅 4 5d。根据地质和矿场生产资料及相关实验测定 ,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地层渗透率低 ,注采井连通性差 ;主要原因则有 :所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偏高 (1.2× 1... 大庆萨北油田北二区有一部分注聚井注入压力持续升高 ,化学解堵的平均有效期仅 4 5d。根据地质和矿场生产资料及相关实验测定 ,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地层渗透率低 ,注采井连通性差 ;主要原因则有 :所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偏高 (1.2× 10 7~ 1.4× 10 7) ,与地层渗透率不配伍 (与 85 %油层累积厚度对应的气测渗透率约 0 .1μm2 ,由聚合物分子线团回旋半径求出该区所用聚合物M应≤ 8.2× 10 6) ,注入井配注量偏高及油井提液能力不足 ;此外 ,聚合物与高价金属离子生成的微凝胶和TGB、SRB、FB等各种细菌造成了堵塞 (堵塞注聚井反排液中 ,铁、铝离子浓度较注入的聚合物溶液中的浓度高 ,各种细菌数大大高于注入水中细菌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北二区西部 注聚井 堵塞原因 预防措施 聚合物溶液 注入能力 注入井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驱后油藏驱油本源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佘跃惠 夏晶晶 +4 位作者 黄金凤 王正良 张凡 王文军 王洪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101,共4页
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中分离培养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源菌,并对其代谢特性,生化特征和原油降解降黏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本源菌XDS1,XDS2和XDS3,均为短杆状,属芽孢杆菌类;培养试验表明3株菌发酵液排油圈大于... 从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油藏中分离培养产生物表面活性剂本源菌,并对其代谢特性,生化特征和原油降解降黏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3株本源菌XDS1,XDS2和XDS3,均为短杆状,属芽孢杆菌类;培养试验表明3株菌发酵液排油圈大于4.5 cm、表面张力30 mN/m左右。这3株菌在45℃较优条件下培养,6小时即达到高峰期;3株菌对大庆5个原油样的降解率均达50%以上,最高达84%,三株菌按体积比1∶1∶1的混合菌XDS123降解率高达90%。3株菌中,XDS3作用于307号原油后发酵液表面张力降低到25.3 mN/m,XDS1作用后的306号原油黏度降低23.6%,发酵液pH值均小于7,说明产出了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3株菌及代谢物与307号大庆原油协同作用后乳化较好,表现出较好的驱油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本源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化特征 原油降解 聚驱后油藏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大庆萨北油田采出污泥调剖剂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国福 胡建波 +2 位作者 卢祥国 李强 吴玉杰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 分析了取自大庆采油三厂一矿、二矿、联合站的含油污泥及其固相,含油污泥除含水、含油外,固相含量为37.34%~96.26%,固相颗粒外形不规则,粒径大于40目的占84%以上,主要为黏土矿物,90%以上为伊利石和高岭石。所研发的调剖剂为悬浮在聚合物污水溶液中的污泥固相颗粒,聚合物为M=2.5×107、水解度26.5%的大庆产HPAM,由沉降速率测定结果确定聚合物浓度为0.6~1.2g/L,污泥质量分数<6%。选择北4-8-丙水56井为调剖试验井,处理目的层为P11-2,有效厚度4m,处理厚度3m,设计分4个段塞注入调剖剂1.5×104m3,其中含聚合物13.3t,污泥固相435t(折合污泥1164t)。2008年8月21日起实施深部调剖,在51天内注入3个段塞共6526m3调剖剂,共利用含油污泥267.2t。注入期间注入压力迅速升高约1.5MPa后稳定在12.6~13.0MPa。5口连通油井(平均含水96.47%)中有4口含水平均下降1.4%,增油有效期110d,累计增油1135.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采出黏土 粒度分析 污泥调剖剂 颗粒堵剂 深部调剖 大庆萨北油田
下载PDF
开发地震在大庆长垣喇嘛甸油田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琦 李红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0-496,共7页
以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阐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和重构地震反演的实践与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适合于刻画"泥包砂"型萨一组等的储层特征,尤其是井网控制程度较低的外扩区主河道预测。重构地震反演技术主要适用于高含水油田剩余... 以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为例,阐述了地震属性技术和重构地震反演的实践与应用。地震属性技术适合于刻画"泥包砂"型萨一组等的储层特征,尤其是井网控制程度较低的外扩区主河道预测。重构地震反演技术主要适用于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挖潜的研究,从而实现高精度井间砂体预测。研究认为,井震联合下的沉积相修正共归纳为河道侧积体、河道连续性(由连续变为间断、由间断变为连续)、河道规模(宽度、延伸长度、走向)、河道组合和河道期次5种模式。由此,利用测井曲线形态差异和高程差等特征,辅助反演切片研究河道垂向演化,最终确定单期河道边界。早期河道和晚期河道错综复杂叠置关系,构成了复杂剩余油空间关系,从而为下一步剩余油采出以及完善注采关系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地震属性 地震反演 开发地震 喇嘛甸油田 大庆长垣地区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驱矿场动态特征及结垢问题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国福 卢祥国 +2 位作者 赵兰兰 高尔双 刘晓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大庆首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区位于大庆北三区西部,面积1.5 km2,有采油井14口,注入井13口,使用Na2CO3(12 g/L)/重烷基苯磺酸盐(2.5 g/L)/聚合物(1.4 g/L)溶液,2002-11-08开始注剂,到2006年5月共注入化学剂0.315 PV,完成设... 大庆首个弱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区位于大庆北三区西部,面积1.5 km2,有采油井14口,注入井13口,使用Na2CO3(12 g/L)/重烷基苯磺酸盐(2.5 g/L)/聚合物(1.4 g/L)溶液,2002-11-08开始注剂,到2006年5月共注入化学剂0.315 PV,完成设计量的45.6%。注入、产出剖面,注入量、注入压力,产液量、含水率等动态资料表明,采油井B2-J1-P50和注入井B2-20-48的生产状况在注剂的前期和中期有很大改善,而后期则恶化,认为结垢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元素分析和SEM观测表明,注入井内垢样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结晶。弱碱三元溶液的pH值为9.23,高于采出污水(8.53),是引起结垢的主要因素。有机铬交联剂与弱碱三元溶液形成的复合铬凝胶,pH为8.45,黏度、界面张力(100mN/m数量级)变化不大,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较三元溶液急剧增大,随聚铬比增大(10∶1-80∶1)而减小。在注三元溶液后注压力迅速上升的B2-1-P56井,2006-12-27-2007-03-11以100 m3/d的排量注入聚铬比30∶1的复合铬凝胶期间,注入压力短暂上升至12.6 MPa后逐渐下降至11 MPa,吸液剖面改善,流量计内未见垢生成;恢复三元溶液注入后注入压力回升,2007年10月达到12.6 MPa,调剖效果丧失。由此推断,该复合铬凝胶可清除弱碱三元复合溶液在地层内的垢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碱三元复合驱 矿场动态特征 地层内结垢 碳酸钙垢 三元复合铬凝胶 调剖作用 除垢作用 矿场初步试验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辫状河心滩内部非均质性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少春 赵晓东 +4 位作者 钟思瑛 刘金华 魏晓晴 李媛媛 刘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6-1074,共9页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 辫状河心滩是油气富集的重要储层之一,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以江苏真武油田三垛组一段6砂组辫状河心滩为例,利用岩心观察、岩心分析和测井曲线资料,结合现代沉积考察,平面上将心滩分为滩头、滩尾、滩翼和滩中等4个部分,垂向上将心滩序列划分出垂向加积体、落淤层、侧向加积体、垂向加积面和侧向加积面等5种结构,认为"三体两面"为心滩垂向序列的典型内部结构,落淤层和侧积体是影响心滩内部存在较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其中,落淤层主要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等3种类型,是心滩内部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侧积体与围岩性质差异较大,侧积体的存在加剧心滩内部的非均质性。心滩内部非均质性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落淤层发育的滩尾、滩中和侧积体发育的滩翼剩余油较为富集,而注采井和落淤层的匹配程度对剩余油的分布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议注水井应该分布在心滩的滩头位置,而采油井应在心滩的滩尾、滩中和滩翼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油田 心滩 内部结构 非均质性 剩余油
下载PDF
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云质岩致密油储层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巍 朱筱敏 +4 位作者 朱世发 何明薇 吴健平 王名巍 吕思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80,共10页
为了研究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富含油气的湖相云质岩储层成因,在分析沉积构造及火山活动等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压汞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云质岩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 为了研究二连盆地额仁淖尔凹陷下白垩统阿尔善组富含油气的湖相云质岩储层成因,在分析沉积构造及火山活动等地质背景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压汞分析,以及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云质岩致密油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因、分布及储集空间特征,并初步讨论致密油储层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云质岩包括云质沉凝灰岩、云质泥岩和云质粉砂岩,孔隙度主要为1%~15%,渗透率主要为0.008~2.8m D,属于低—超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和微裂缝。云质岩中的白云石具有半自形—它形、泥—粉晶结构,高碳同位素值(-1.50‰~5.20‰)及高V/Ni值(1.57~4.56)特征,沉积于陆相半咸水—咸水蒸发环境。云质泥岩和云质沉凝灰岩中白云石具有较高的碳、氧同位素,白云石晶体存在于凝灰质及泥质杂基中,其形成主要与产甲烷生成作用相关。云质粉砂岩中白云石具有较低的碳、氧同位素,受埋藏深度和有机质生烃作用影响。云质岩中Mg2+一方面来自于凹陷中深部大理岩和花岗岩,另一方面来自于火山物质及长石颗粒水解蚀变。此外,云质岩形成过程中,火山喷发导致湖中生物大量死亡,使有机质赋存,促使湖中甲烷菌生成,提供白云石形成的动力条件,促进早期白云石形成。后期盆内烃源岩的生排烃作用,使云质岩晶间孔及微裂缝中储集油气,为致密油储集提供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质岩 白云石成因 致密油 下白垩统 额仁淖尔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包裹体组分和同位素组成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吉君 曹喜铖 +3 位作者 王伟明 师磊 李景坤 霍秋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应用真空机械破碎法对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包裹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热爆前、后的对比分析,进而结合气井产出天然气的相应特征及热模拟实验结果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脱气烃类含量... 应用真空机械破碎法对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包裹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热爆前、后的对比分析,进而结合气井产出天然气的相应特征及热模拟实验结果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脱气烃类含量较高,暗示该区烃类天然气存在无机成因的可能,有必要对火山喷发脱气与普通岩浆活动脱气的差别做进一步研究;徐家围子断陷烃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序列倒转主要是由不同期次/源天然气的混合作用造成,而非后期盖层散失过程中的组分和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序列倒转不能单独用于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相对有机成因气,无机成因气(甲烷、乙烷和CO2)碳同位素值常较重,用甲烷碳同位素值重于-20‰作为无机成因气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过于苛刻;徐家围子断陷CO2以无机成因为主,主要源于坳陷期地壳活动过程中的地幔岩浆脱气,无机成因CO2能够聚集成藏与其未经历初次运移,与地层水接触少等因素有关。上述认识有益于对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的成因作出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包裹体 天然气成因 火山岩 徐家围子断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