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改性活性炭对甲烷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方祥 潘艳萍 +3 位作者 臧春雷 刘晓旭 刘宗奇 杨焕强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86-92,共7页
在油气田井下作业过程中,试油气求产、酸化压裂等施工之后,油气井返排液中夹带以甲烷气体为主要成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由于点燃处理方式已明令禁止,因此研究活性炭吸附法去除甲烷气体成为石油行业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之一。为... 在油气田井下作业过程中,试油气求产、酸化压裂等施工之后,油气井返排液中夹带以甲烷气体为主要成分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由于点燃处理方式已明令禁止,因此研究活性炭吸附法去除甲烷气体成为石油行业蓝天保卫战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提高活性炭对甲烷气体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质量分数KOH溶液碱改性后活性炭的物化参数(比表面积、孔结构及其分布、表面官能团)变化及对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研究了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等应用条件对吸附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的KOH溶液对活性炭碱改性处理后,活性炭表现出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微孔分布,表面的碱性基团明显增多,对甲烷气体的吸附效率最高;碱改性后的活性炭对甲烷的吸附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缓慢升高,后快速下降;相对湿度超过20%后,吸附效率明显下降;随气流速度的增大,吸附效率先缓慢降低,后迅速下降。据此,将活性炭的应用温度条件控制在20~40℃,气体相对湿度不高于20%,气流速度控制在0.1~0.15m/s范围内,能够充分发挥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该研究为活性炭基VOCs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工作参数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作业 活性炭 碱改性 物化参数 吸附效率 甲烷 应用条件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技术对三角洲储层的识别与应用
2
作者 李泉凤 任瑞川 +3 位作者 谭振华 牛玉涛 马海霞 郑平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7-410,共4页
东营三角洲储层具层薄、侧向叠置特点,常规地层对比、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有效预测薄砂层分布规律,致使砂层注采连通关系认识不清.本文以唐家河长期注水开发、水淹严重的东三段储层为例,应用层序地层学OpendTect储层识别软件,对东三段6 m... 东营三角洲储层具层薄、侧向叠置特点,常规地层对比、储层预测方法,难以有效预测薄砂层分布规律,致使砂层注采连通关系认识不清.本文以唐家河长期注水开发、水淹严重的东三段储层为例,应用层序地层学OpendTect储层识别软件,对东三段6 m以上砂层进行横向追踪预测.该软件做出比地震解释界面更精细的微层序,准确描述出砂体空间展布,刻画出高产层砂体边界.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区块调整方案,实施效果显著,该项技术对薄砂层识别与追踪具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三角洲储层 砂体追踪 年代地层 单砂体
下载PDF
压裂液返排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方祥 孙立波 +3 位作者 赵阳 臧春雷 刘晓旭 刘宗奇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2-79,共8页
针对压裂液返排率较低的问题,利用无量纲分析方法,推导了与现场工况相对应的实验无量纲时间,开展了压裂液返排的三维模型实验,研究了驱替方向、地层压力、界面张力、压裂液黏度和支撑剂润湿性对返排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驱替方向与... 针对压裂液返排率较低的问题,利用无量纲分析方法,推导了与现场工况相对应的实验无量纲时间,开展了压裂液返排的三维模型实验,研究了驱替方向、地层压力、界面张力、压裂液黏度和支撑剂润湿性对返排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驱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时,压裂液的最终返排率最高;驱替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时,由于出现指进现象,导致最终返排率较低。因此,应通过调整压裂液性能尽量避免指进现象的出现。压裂液的最终返排率随地层压力的升高而降低,稳定的地层压力更有利于压裂液的返排,压裂施工后需利用合适直径的油嘴控制压裂液返排。压裂液的最终返排率随界面张力的下降而上升,但上升趋势逐渐变缓,随液体黏度的增加而降低。亲油性的支撑剂更有利于压裂液的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返排率 无量纲时间 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