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型水驱曲线无因次化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陶自强 田秀霞 衡海良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5-396,共2页
80年代初引入我国的水驱曲线分析法,在油藏动态分析及可采储量标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陈元千教授及已故童宪章院士为代表的石油工作者在水驱曲线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甲型水驱曲线无因次形式。
关键词 采收率 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 甲型水驱曲线 无因次化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未熟-低熟油的油气地球化学研究
2
作者 王书香 王莉 张绍辉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作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之一,未熟-低熟油研究已引起人们重视。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条件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未熟-低熟源岩层的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的特点,同时不同的沉积背景和湖盆类型,决定了其有机质的... 作为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新领域之一,未熟-低熟油研究已引起人们重视。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条件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未熟-低熟源岩层的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的特点,同时不同的沉积背景和湖盆类型,决定了其有机质的生源构成,既具有共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其生烃特征和生成产物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熟-低熟油 湖盆 藻类 细菌改造 烃源岩 油气地球化学 形成条件 有机质
下载PDF
深层异常温压条件下碎屑岩成岩作用特征初探——以板桥凹陷下第三系深层碎屑岩地层为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会军 程文艳 +1 位作者 张文才 成洪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8-31,共4页
依据《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根据古地温、孢粉颜色、TAI、Ro、泥岩中黏土矿物演化等各项指标所划分的成岩阶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吻合现象。分析认为 ,这是由于板桥凹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 ,而压力对有机质热演化... 依据《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根据古地温、孢粉颜色、TAI、Ro、泥岩中黏土矿物演化等各项指标所划分的成岩阶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吻合现象。分析认为 ,这是由于板桥凹陷普遍存在异常高压 ,而压力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无机物质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延缓了有机质成熟 ,温度虽然较高 ,但成岩演化阶段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为此 ,根据自生矿物组合、黏土矿物演化及有机质热演化等 ,重新建立了异常温压背景下碎屑岩储集层成岩阶段划分方案。图 4参 2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生成 板桥凹陷 碎屑岩 成岩作用 特征 深层异常温压条件
下载PDF
一种用于深部调剖的HPAM/Cr^(3+)凝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树生 景贵成 何树梅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由分子量4×106~7×106、水解度17.6%的聚丙烯酰胺(5~6g/L)、氧化还原体系交联剂Na2Cr2O7+NH4Cl、加入乙二醇的乳酸/丙酸/乙酸复配有机酸延缓剂组成的STP强凝胶调剖剂,其最佳成胶条件为pH值5.2,温度55℃,矿化度<7g/L,调节... 由分子量4×106~7×106、水解度17.6%的聚丙烯酰胺(5~6g/L)、氧化还原体系交联剂Na2Cr2O7+NH4Cl、加入乙二醇的乳酸/丙酸/乙酸复配有机酸延缓剂组成的STP强凝胶调剖剂,其最佳成胶条件为pH值5.2,温度55℃,矿化度<7g/L,调节延缓剂用量可控制成胶时间(12~144h),适用温度为35~80℃。在3支串联高渗透率岩心和3支串联低渗透率岩心并联而成的非均质模型上,在水驱饱和油之后(合层采收率24.3%),依次用STP调剖剂封堵第一、第二、第三高渗岩心后水驱,合层采收率分别达到46.8%、62.2%和69.1%,由此得出结论:封堵深度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讨论了有关的驱油机理。简介了2000~2001年大庆萨中开发区48井次处理半径10~20m的STP深部调剖作业的结果(成功率91.2%)。图5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收率 分子量 水解度 聚丙烯酰胺 交联剂 HPAM/Cr^3+凝胶 有机酸延缓剂 注水开发
下载PDF
地下储气库评价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树合 何书梅 +1 位作者 季静 杨丽蓉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地下储气库对调节冬夏季节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用户需求、优化集输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在对地下储气库概念及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地下储气库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同时对地下储气库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指标设计进行了... 地下储气库对调节冬夏季节天然气供需矛盾,保障用户需求、优化集输系统功能有重要作用.在对地下储气库概念及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地下储气库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同时对地下储气库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及指标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通过建设实践,证实了文中提出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圈闭 有效性 盖层 孔隙度 渗透率
下载PDF
耐高温采油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冯庆贤 陈智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介绍了耐高温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在高温条件下对菌种4个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①生长性能:恒温水浴振荡接种量为5%的培养液,5d后菌浓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②代谢性能:分析了菌作用油后的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 介绍了耐高温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方法和培养基配方。在高温条件下对菌种4个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评价:①生长性能:恒温水浴振荡接种量为5%的培养液,5d后菌浓度增加了一个数量级;②代谢性能:分析了菌作用油后的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类型为多元酮,浓度为0.33%~0.64%;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H4和CO2,每100mL产气量为9~16mL,有机酸含量为0.16%~0.24%;③改善原油性质:菌作用后油的蜡胶含量下降,油的降黏率为28.90~66.2%;④非均质岩心菌液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菌液驱油效率较水驱平均提高5.4%。实验分析了影响菌作用原油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菌和酵母粉浓度、配制培养基所用水的矿化度和酸碱度;对比了烃和糖蜜培养基作用原油的效果和不同性能菌的复配效果。矿场试验中提出了实际菌用量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应用。矿场15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成功率69.2%,平均每吨菌液增油145.1t。图3表1参5(冯庆贤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采油 微生物采油 微生物研究 石油开采
下载PDF
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峰峰组—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 被引量:3
7
作者 明海会 高勇 +1 位作者 杨明慧 唐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35-38,42,共5页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 白云岩是黄骅坳陷千米桥潜山奥陶系主要储集层,具有层位分布较稳定,分布面积广和物性好、储产能力强的特点.本文通过该地区白云岩地层岩心、岩屑微观特征、岩相古地理环境、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包裹体分析,认为主要有3种成因的白云岩:①潮坪环境中,由准同生期蒸发作用引起交代成因的白云岩;②发生于海水潜流与淡水潜流混合带,由混合水交代作用形成的白云岩;③发生在深埋藏期,由热液沿裂缝进入地层并对岩石进行交代而形成的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千米桥潜山 准同生白云岩化 混合水云化 深埋藏热水云化
下载PDF
激活地层微生物引起的地下生态系统和地层流体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庆贤 王羽 +2 位作者 王小林 李辉 王金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 在大港孔店稠油油田,将混气营养物(含氮含磷化合物)从11口注水井注入油藏,激活本源微生物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在不同时间取注水井返排水(返排量8m3和25m3,来自近井地带浅部和深部)和4口油井产出水(来自深1200m、温度60℃的储层),测定水样中菌数、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浓度,还测定了产出的油、气、水组成特点。好氧的烃氧化菌及厌氧的产甲烷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的数量显著增加,增加1~4个数量级不等。硫酸盐还原速率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分别增加168倍和2209倍,在产出水中除1口井外增加1 4~15倍。产甲烷速率在返排水和产出水中增加14~772倍。乙酸根、甲酸根浓度在产出水中分别增加1 5~40倍和3 0~31倍,在8m3和25m3返排水中乙酸根分别增加1 3、7 0倍,甲酸根分别增加1 7、21倍。HCO-3浓度普遍增加14%~40%。返排水中H2S浓度随返排量增大而减小。油井产出的天然气量增加,一些井产出的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增加2%~5%。产出的原油粘度、密度、含蜡、含胶质沥青质量均有所下降。本次激活地层菌试验尽管激活剂注入量较少,从初步结果看是成功的。图1表4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生态系统 微生物 激活 地层 体变 层流 硫酸盐还原菌 含磷化合物 油气采收率 油井产出水 稠油油田 近井地带 代谢产物 代谢速率 组成特点 产甲烷菌 烃氧化菌 还原速率 O3浓度 甲烷含量 原油粘度 沥青质量 注水井 乙酸根
下载PDF
南天山南缘晚泥盆世构造事件的^(40)Ar/^(39)Ar定年证据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向东 肖文交 周宗良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1-696,共6页
南天山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在独库公路范围内出露于铁力买提达坂一带,其构造岩片主体向南逆掩于塔里木盆地之上,构造样式以双向逆冲为特征。相关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矿物^(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坪年龄368±1Ma和等时线年龄368... 南天山南缘前陆褶皱冲断带在独库公路范围内出露于铁力买提达坂一带,其构造岩片主体向南逆掩于塔里木盆地之上,构造样式以双向逆冲为特征。相关韧性剪切带中白云母矿物^(40)Ar/^(39)Ar同位素测年获坪年龄368±1Ma和等时线年龄368±6Ma。结合区域构造分析,这条作为南天山中央地块南部构造边界的大型复合式构造带,主要形成发育时限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并在二叠纪重新活动。前者可能是是南天山洋盆向北俯冲于伊犁地块之下的构造变形过程的痕迹,后者则可能是由伊犁-塔里木复合地体与北天山地块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发生碰撞而导致的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天山南缘冲断带 双向逆冲^40Ar/^39Ar同位素测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