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气在汽油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汪凯 《汽车化油器》 1998年第4期17-19,26,共4页
关键词 汽车 汽油机 燃料替代 天然气
下载PDF
天然气在汽油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汪凯 《世界汽车》 1997年第12期25-27,共3页
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多元化的影响下,为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益,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价廉和清洁的汽车燃料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天然气燃料的特性,结合当前中国汽车技术状况和压缩天然气装置的技术水平,研... 在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多元化的影响下,为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益,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价廉和清洁的汽车燃料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天然气燃料的特性,结合当前中国汽车技术状况和压缩天然气装置的技术水平,研究天然气燃料在汽油发动机上的应用。 1 天然气特性 1.1 化学性质较稳定 由于甲烷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对于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其着火延迟期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汽油发动机 天然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深盆气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李振铎 胡义军 谭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16,共7页
受加拿大阿尔伯达和北美其它一些含煤盆地勘探开发深盆气经验的启发,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后发现,该盆地同样具备深盆气存在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和主要特征,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深盆气田。3项基本条件是:①有足够的、优质的... 受加拿大阿尔伯达和北美其它一些含煤盆地勘探开发深盆气经验的启发,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后发现,该盆地同样具备深盆气存在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和主要特征,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深盆气田。3项基本条件是:①有足够的、优质的、现今仍能生气生烃的烃源岩—煤系地层;②致密的储集层与烃源岩紧密配置,本区储层孔隙度绝大部分为5%~10%,渗透率绝大部分小于1×10-3μm2;③较好的区域性盖层。6个特征是:①下倾区大面积含气,上倾区含水,区域性气水倒置;②负压异常;③上古生界区域盖层以下整段厚400m地层饱含气(普遍含气);④没有底水或边水,含气与构造无关;⑤盆地北部上倾水区内的中、小构造含气;⑥可能存在天然气泄漏区。采用类比法预测,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为50×1012m3左右,多套透镜状砂体叠置连片,含气面积10×104km2,潜在可探明储量2×1012m3,可能建成200×108m3/a产能。预测出4个有利区势带,其中I号区和I号区面积之和近2.5×104km2,应作为近期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盆地 晚古生代 深盆气 天然气成因
下载PDF
楚雄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及勘探目标选择 被引量:8
4
作者 梁兴 《海相油气地质》 1998年第2期35-46,共12页
楚雄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南大陆边缘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前陆盆地与晚白垩世—第三纪陆内湖盆叠置的构造—沉积残留盆地。含∈_1、D_2、T_3、J_(2+3)四套有效烃源岩系,其中 T_3烃源岩为陆坡—滨岸型泥质岩和煤系地层,厚200~1... 楚雄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南大陆边缘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前陆盆地与晚白垩世—第三纪陆内湖盆叠置的构造—沉积残留盆地。含∈_1、D_2、T_3、J_(2+3)四套有效烃源岩系,其中 T_3烃源岩为陆坡—滨岸型泥质岩和煤系地层,厚200~1690m,全盆地均有分布,为主力烃源岩。盆地有 T_3s、J—K_1和 K_2—E 三套区域盖层。存在晚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两个含油气系统,现今可划分出三类有效保存单元,共有保存型、次生型、晚生型、水溶气和深盆气等五种油气成藏类型。盆地北部次坳区属 I_1+I_2类保存单元,是找气的最有利区带;东部冲断区是找油的有利区带。其中,帽台山南缘、盐丰凹陷东斜坡、永仁凹陷西斜坡及云龙区带是油气勘探的首选区带,赵家店、昙华、双坝构造及乌龙口圈闭是钻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油气藏 盆地演化 含油气系统 勘探目标
下载PDF
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评价小断块油气田
5
作者 刘能强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2期21-28,共8页
对于面积很小的油、气田(常见为小断块),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经过分析处理,便可作出比较可靠的评价。本文以HJ气田的3个断块为实例,对其含气面积、储量、产能等主要指标,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与实际试采资料... 对于面积很小的油、气田(常见为小断块),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经过分析处理,便可作出比较可靠的评价。本文以HJ气田的3个断块为实例,对其含气面积、储量、产能等主要指标,用一口探井的测试资料进行了预测和评价,与实际试采资料对比,基本上是相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气藏 油气层 气井产能 测试资料
下载PDF
大别山造山带与合肥盆地的构造耦合 被引量:63
6
作者 王清晨 从柏林 马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5-580,共6页
对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大别山造山带是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合肥盆地是这一造山带隆起时开始形成的,经历了凹陷→断陷→构造反转3个阶段,造山带的“去根”过程与地慢上涌控制着大别山... 对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大别山造山带是中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合肥盆地是这一造山带隆起时开始形成的,经历了凹陷→断陷→构造反转3个阶段,造山带的“去根”过程与地慢上涌控制着大别山的隆起和合肥盆地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带 合肥盆地 构造耦合 大陆动力学 沉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