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24
1
作者 甘贵元 严晓兰 +1 位作者 赵东升 熊德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9-503,共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德令哈断陷是一个勘探程度很低的地区。通过野外露头石油地质考察,结合目前钻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区内广泛发育中生界侏罗系和古生界石炭系泥岩、碳酸盐岩和煤系烃源岩,奥陶系泥岩和碳酸盐岩也是较好—好烃源... 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德令哈断陷是一个勘探程度很低的地区。通过野外露头石油地质考察,结合目前钻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区内广泛发育中生界侏罗系和古生界石炭系泥岩、碳酸盐岩和煤系烃源岩,奥陶系泥岩和碳酸盐岩也是较好—好烃源岩;储层发育,中新生界油气储层都为砂岩。德令哈断陷为两凹夹一隆的构造格局,区内构造发育,圈闭类型多样,数量多,面积大,埋藏深度多小于4 000 m,有利于钻探。预测油气总资源量在10×108t以上,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局 沉积地层 烃源岩 油气储层 德令哈断陷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岩屑掉块深度归位方法研究及其在CT 1井的应用
2
作者 段胜强 段宏臻 +3 位作者 黄振 王军 付新 李会光 《录井工程》 2023年第4期119-125,共7页
作为衡量井壁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岩屑掉块深度的准确归位有助于避免卡钻等工程复杂事故的发生,然而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规测录井方法较难准确地识别出岩屑掉块深度。为了准确归位岩屑掉块深度,为优化钻井施工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提出利用岩... 作为衡量井壁稳定性的一项指标,岩屑掉块深度的准确归位有助于避免卡钻等工程复杂事故的发生,然而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常规测录井方法较难准确地识别出岩屑掉块深度。为了准确归位岩屑掉块深度,为优化钻井施工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提出利用岩性对比归位法、起下钻遇阻迟到时间法、元素数据曼哈顿距离法、邻井对比法和定量荧光图谱对比法5种方法来综合判别岩屑掉块的位置,评价井壁的稳定性。该方法在柴达木盆地咸东地区咸东一号构造CT 1井成功应用,为该井二开完钻井深的确定提供了有利依据,避免了卡钻等工程复杂事故的发生,钻井施工周期较原来缩短33%,表明该方法在钻井施工现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归位 岩屑掉块 元素数据 定量荧光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类型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亚东 方小敏 +3 位作者 高军平 刘栋梁 张跃中 张伟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7-965,共9页
为研究柴西地区油气成藏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我们借助生长断层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出该区断裂在演化上总体可归纳为两个主要形成时期和4种表现形式:早期形成时期(E1+2-N2^1),中生代以来开始活动,多数终止于下油砂山组末(... 为研究柴西地区油气成藏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我们借助生长断层定性和定量分析,总结出该区断裂在演化上总体可归纳为两个主要形成时期和4种表现形式:早期形成时期(E1+2-N2^1),中生代以来开始活动,多数终止于下油砂山组末(约14.9Ma);晚期形成时期(N2^2-Q),上油砂山组开始活动,狮子沟组(约8.2Ma)以来活动尤为剧烈,持续至今。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限于下或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贯穿下、上构造层的生长断层和后期断层4类。柴西地区的这种断裂构造特征,与青藏高原的分阶段隆升相对应,控制着该区的油气运移、成藏、保存及改造,对我们在柴西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青藏高原隆升 生长断层 构造层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识别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学辉 支乐菲 +2 位作者 刘荣 杨体源 李亚萍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86-1892,共7页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以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应用常规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实现流程,利用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参数对δ2(C,δ)=(2000,0.707)开展了广利油田沙...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以为粉砂岩、细砂岩和不等粒砂岩为主,岩性非均质性较强,应用常规测井交会图识别岩性难度大.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原理及实现流程,利用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参数对δ2(C,δ)=(2000,0.707)开展了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的测井识别.应用效果表明,测井识别岩性与岩心分析资料的符合率达到了86%,可满足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岩性识别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岩性 测井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地质建模技术在狮子沟N_1油藏开发地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项燚伟 柳金城 +4 位作者 谢梅 郝小梅 马凤春 姜明玉 李霞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01-904,共4页
针对柴达木盆地狮子沟N1油藏高含水阶段平面、层间矛盾突出,储量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综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概率储量计算以及历史拟合一体化研究.研究表明,N1油藏主力小... 针对柴达木盆地狮子沟N1油藏高含水阶段平面、层间矛盾突出,储量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综合地质、测井等资料,建立了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概率储量计算以及历史拟合一体化研究.研究表明,N1油藏主力小层含水突破是由于存在渗流优势通道,II-39小层非均质性强;储量分布不确定性大,用100口井的资料计算得到储量为230×104~264×104t;通过历史拟合一体化研究,精确的拟合SZ23井含水突破过程.应用地质建模技术开展开发地质研究,信息量大、精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为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狮子沟N1油藏 层间矛盾 地质建模 非均质性 渗流优势通道 概率储量 历史拟合
下载PDF
疏松砂岩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及识别研究——以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顾端阳 窦文博 +2 位作者 丁富寿 严力 吕浩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9-655,共7页
涩北气田为第四系湖湘沉积的生物气藏,埋藏浅、成岩差,储集层存在“高孔隙度、高矿化度、高黏土含量、含(黄/磁)铁矿高电导”等“四高”背景,形成了低阻气层和特殊的特低阻气层。本文基于低阻气层测井曲线电性响应特征,研究其空间展布... 涩北气田为第四系湖湘沉积的生物气藏,埋藏浅、成岩差,储集层存在“高孔隙度、高矿化度、高黏土含量、含(黄/磁)铁矿高电导”等“四高”背景,形成了低阻气层和特殊的特低阻气层。本文基于低阻气层测井曲线电性响应特征,研究其空间展布与对生产特征的影响,开展低阻气层成因与机理分析。研究表明:①高孔隙度、高矿化度、高黏土含量等地质背景,是导致涩北气田气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砂泥岩薄互层也有一定程度影响;②特殊导电矿物的存在则是异常低阻气层的直接原因;③提出自然伽马—电阻率交会方法,有效识别地质背景、储层特性形成的低阻气层,而侧向、感应测井双电阻交会剖面提升了薄砂体的识别效果;④在测井精细解释的基础上加强研究铁矿质层平面展布,通过试气手段利用动态法形成平面监测,提高低阻气层解释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气层 束缚水饱和度 泥质含量 磁铁矿 交会图
下载PDF
昭通示范区黄金坝气田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地质特征 被引量:46
7
作者 伍坤宇 张廷山 +3 位作者 杨洋 梁兴 周松源 张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5-287,共13页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黄金坝气田是继礁石坝和长宁—威远之后中国又一个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地区,为了系统地展示黄金坝气田页岩气资源富集的储层条件,为未来的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黄金坝气田是继礁石坝和长宁—威远之后中国又一个在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地区,为了系统地展示黄金坝气田页岩气资源富集的储层条件,为未来的勘探工作提供参考,以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为研究对象,从区域地质条件、储层岩石学、物性和地球化学4个方面对该页岩气储层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稳定的区域构造和良好的顶底板条件是黄金坝地区页岩气资源富集的关键,良好的保存条件使储层维持了较高的压力(压力系数〉1);较高的孔隙度(平均4%)和TOC含量(目的层〉2%)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使储层具有较高的含气量(1.35-3.48 cm^3/g,平均〉2.50 cm^3/g);天然气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区内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97%),其次还含有少量的C2H6、C3H8和CO2;天然气同位素数据表明烃类C同位素组成发生了倒转,表明储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但储层孔隙系统较为复杂,且非均质性极强,从而导致渗透率较低,在储层改造施工过程中应予以充分考虑。总体上,黄金坝气田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生产测试表明,区内直井压裂产量为0.5×10^4-3.5×10^4m^3/d/井,水平井压裂产量可达12×10^4-40×10^4m^3/d/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储层地质特征 五峰—龙马溪组 黄金坝气田 昭通示范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演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亚东 张涛 +5 位作者 迟云平 刘艳蕊 张志高 李仕远 方小敏 张跃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柴西地区)地震剖面构造-沉积相演化的分析,结合基底岩性及区域构造运动历史,重建了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沉积动态演化框架。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一直处在印欧板块碰撞所引起的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挤压构造背景...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柴西地区)地震剖面构造-沉积相演化的分析,结合基底岩性及区域构造运动历史,重建了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沉积动态演化框架。柴西地区新生代以来一直处在印欧板块碰撞所引起的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的挤压构造背景下,经历了两大构造变形期:第一变形期主要发育在古近纪,变形高峰在下干柴沟组上段,第二变形期发育在新近纪—第四纪,变形强度日益加剧。剖面沉积相的变化体现柴西地区经历了水进—静水沉降—水退的过程,平面沉积相演变是沉积中心受构造运动控制的直接结果;受构造演化控制柴西地区以Ⅺ号(油狮断裂)和油北断裂为分界线,由南至北地表形态表现为3种不同样式:柴西南区断裂发育,柴西中部为英雄岭新生造山带,柴西北区主要发育冲断褶皱。柴西地区构造-沉积演化特征是对青藏高原阶隆升的响应,同时记录了青藏高原向北间歇性蔓延生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构造-沉积演化 沉积相 青藏高原隆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温—地压系统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鹤永 刘震 +4 位作者 党玉琪 马达德 张永庶 张延华 陈艳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4-577,共14页
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古压力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再现了该区两个主要成藏期的地温—地压系统,分析了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的演... 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古压力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再现了该区两个主要成藏期的地温—地压系统,分析了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的演化特征。将流体势分析与地温—地压研究相结合,分别从定性、半定量到定量,从剖面到平面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地下流体动力场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柴西地区在主要成藏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末期)都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其中,上新世末期的温压系统油气垂向运聚能力较强。在温压系统平面分区内,油气藏基本位于能量相对较低的分区内,高能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或古构造等原生油气藏。同时论证并提出柴西地区未探明储量主要位于深部高压型温压系统内,深层油气藏勘探应是该区今后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层压力恢复 地温-地压系统演化 流体势 油气运聚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被引量:34
10
作者 包建平 朱翠山 汪立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9,共7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各油田所产原油在成因上大多属咸水湖相,因而具有咸水湖相成因原油某些共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如低的姥植比和正构烷烃的偶碳优势等。对比后发现,柴西南区所产原油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基本都具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较低且伽马蜡烷含量丰富,而柴西北区所产原油则在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上大多没有nC37优势、姥植比相对偏高且伽马蜡烷含量明显偏低,这表明柴西南区与北区的原油其烃源岩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原油中的nC37优势与姥植比之间负相关、与伽马蜡烷指数之间正相关这一现象,推测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的nC37优势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的性质,高盐度和强还原的沉积环境是导致原油中出现nC37优势的主要地球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构烷烃 伽马蜡烷 姥植比 沉积环境 原油 柴达木盆地西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新生代构造样式及其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3
11
作者 倪金龙 王鹏 +3 位作者 杜小亮 胡勇 李增学 林玉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111,共5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构造样式类型与展布的研究,阐述了盆地新生代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认为:①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新生代的构造样式总体可划分为挤压—走滑构造样式和伸展—走滑构造样式2种一级类型。其中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逆冲叠瓦构...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构造样式类型与展布的研究,阐述了盆地新生代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认为:①柴达木盆地西南部新生代的构造样式总体可划分为挤压—走滑构造样式和伸展—走滑构造样式2种一级类型。其中前者可进一步划分为逆冲叠瓦构造、走滑对冲构造、走滑背冲构造、同沉积背斜、断展背斜、断滑背斜、正花状构造和双重构造等8种二级构造样式类型;后者可划分为走滑—伸展构造样式和同沉积—走滑构造样式2种二级类型。②新生代期间,盆地动力学特征不仅具有时间上的差异性,而且在区域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古新世—始新世沉积期间,盆地总体处于伸展—走滑的动力学环境;渐新世—全新世沉积期间,则总体处于挤压—走滑的动力学环境,且这一环境在盆地中的表现很不均匀,以英北断裂为界,研究区南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东昆仑山的挤压作用,从南西向北东方向,推覆作用逐渐减弱,走滑作用逐渐增强;北部则主要受控于阿尔金山的挤压作用,总体表现为中推覆—中走滑作用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特征 构造样式 类型 展布 新生代 柴达木盆地西南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新类型的发现及其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宾 关平 +3 位作者 魏恒飞 张永庶 付玲 于川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9,共13页
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最近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发现的致密油藏进行研究。扎哈泉地区沉积相以滨浅湖的滩坝砂为主体,为致密油的形成打下了沉积学基础。本区致密油的产状特征是油层薄,与烃源岩呈薄互层产出... 运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最近在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新发现的致密油藏进行研究。扎哈泉地区沉积相以滨浅湖的滩坝砂为主体,为致密油的形成打下了沉积学基础。本区致密油的产状特征是油层薄,与烃源岩呈薄互层产出,为近源自生自储关系,提供了非常有利于致密油形成的源储共生组合条件。致密油储层致密,具有微米级孔隙和纳米级孔隙,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8%,平均渗透率为0.45m D,属于典型致密油藏。与致密油储层互层的古近系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Tmax在311~461oC之间,处于低熟至成熟阶段。有机碳含量主要分布在0.29%~4.42%之间,但多数低于1.0%,比现阶段致密油烃源岩的标准明显偏低,属于一种特殊类型。与其他盆地相比,虽然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地区致密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偏低,但该地区咸化湖泊环境使其具有生烃转化率高的典型特点,因此,同样可以生成较多的液态烃类,预示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具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扎哈泉 致密油 烃源岩 烃转化率
下载PDF
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断裂演化过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仕远 王亚东 +3 位作者 张跃中 方小敏 王九一 刘栋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6-680,共15页
基于主干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本文探讨了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性断裂的活动模式、活动时间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断裂演化明显存在两个大的旋回: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间(约54~31 Ma)和下油砂山组沉积至今(约22 Ma至... 基于主干地震剖面的解释结果,本文探讨了柴达木西部地区新生代主控性断裂的活动模式、活动时间及空间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断裂演化明显存在两个大的旋回: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间(约54~31 Ma)和下油砂山组沉积至今(约22 Ma至今);其中第2个构造期断裂活动强烈,尤其是狮子沟组沉积以来(约8 Ma至今),中部及北部区域北西西向断裂开始大规模逆冲活动,反映了盆地晚期强烈变形过程。断层生长指数定量分析结果与其空间演化过程相吻合,共同记录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控制下的柴达木盆地在新生代具有阶段性变形特征,从而为青藏高原东北部分阶段隆升模式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柴达木西部地区 新生代 生长断层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鹤永 刘震 +3 位作者 马达德 李潍莲 张延华 张永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6,共6页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 古流体势分析是油气成藏研究和盆地、区带含油气评价的基础。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计算了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应用改进的Phillipone法对地层古压力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研究区的古流体势,分析成藏期古流体势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柴西地区古流体势场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明显,在主要成藏期(上油砂山组沉积末期、狮子沟组沉积末期)油气藏基本位于流体势相对较低的区域内,高势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等原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古流体势场 油气成藏 油气评价 孔隙 地层古埋深 地层古压力 地质条件
下载PDF
地震剖面记录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亚东 张涛 +3 位作者 李仕远 郑建京 郭建明 孙国强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3-223,共11页
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围限,新生代盆地发育受周边山体隆升的控制。柴西地区是整个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形成了NWW和NEE走向的两套断裂体系,地震剖面上明显发育生长地层。为研究柴西地区构造运动模式及期次与周边山... 柴达木盆地被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围限,新生代盆地发育受周边山体隆升的控制。柴西地区是整个盆地内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形成了NWW和NEE走向的两套断裂体系,地震剖面上明显发育生长地层。为研究柴西地区构造运动模式及期次与周边山体及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基于该区主干地震剖面的最新解译成果,对剖面中的断裂及生长层序进行分析。确定柴西地区新生代活动断裂集中在3个时期,分别控制不同生长层序的发育:早期活动的断层控制生长层序1的发育(TR~T3,53.5~31.5 Ma),晚期活动断层控制生长层序2的发育(T 2~现今,14.9~0 Ma),新生代以来一直活动的断层也控制着一套生长层序。区内构造演化主体方向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前不断向盆内扩展并共同调节构造展布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地区 断裂体系 生长层序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模型的薄储层岩性预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军 熊利平 +1 位作者 赵为永 刘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地区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点,但大多数情况下砂泥岩波阻抗值重叠,而且薄砂层较多,地震数据反演结果达不到分辨薄层的精度,致使无法准确预测砂体分布规律。从综合利用不同储层建模技术各自优势识别薄砂层的思路出发,针对三角洲前缘地区的特点提出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联合的方法,即首先用确定性建模得到声波波阻抗,在此基础上用随机模拟方法得到薄砂层的展布。采用的具体方法为地震与测井联合反演方法及马尔可夫链随机模拟方法,随后按照此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Y地区进行了试验,最终得到更为准确的薄砂体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预测 薄砂层 确定性建模 随机建模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柴西北小梁山地区混积岩测井岩性识别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司马立强 杨毅 +3 位作者 吴丰 姚军朋 张凤生 张延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小梁山背斜构造,陆源碎屑和湖相碳酸盐混合沉积广泛发育,地层岩石类型多样,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岩性识别非常困难。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碳氯分析)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小梁山背斜构造,陆源碎屑和湖相碳酸盐混合沉积广泛发育,地层岩石类型多样,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岩性识别非常困难。结合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铸体薄片、粒度分析、X射线衍射全岩分析、碳氯分析)和测井资料,对研究区混积岩岩石组分的类型、粒度和质量分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以岩石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和测井响应特征为依据,对岩性进行了简化归类,建立了测井资料识别岩性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ΔGR、Δlg(LLD)和M参数绘制了混积岩岩性识别电性组合图,并建立了岩性质量分数计算模型,形成了一套小梁山地区测井岩性综合识别方法,为小梁山地区的储层测井评价和综合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中浅层混积岩的测井解释研究具有借鉴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 混积岩 测井 岩性 图版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疏松砂岩地层生物气含气检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继先 曾旭 +3 位作者 王文卓 张绍胜 郭泽清 孔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8-413,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具有疏松及砂泥岩薄互层等特点,如何利用地震信息开展生物气含气检测一直是该地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梳理研究区含气检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生物气含气检测的两大主要因素,即地层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具有疏松及砂泥岩薄互层等特点,如何利用地震信息开展生物气含气检测一直是该地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梳理研究区含气检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生物气含气检测的两大主要因素,即地层特征和地震反射特征,指出疏松砂岩地层含气之后,地震频率变化最明显,利用频率信息可更好地预测生物气藏,地震资料需要做好保护低频处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瞬时频率包络加权法预测生物气藏的新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系 生物气 含气检测 疏松砂岩 低频处理
下载PDF
柴北缘冷湖地区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席斌 牛花朋 +7 位作者 张永庶 谢庆宾 吴志雄 李俊巍 王波 李欣 焦小芹 杨鑫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9-827,共9页
为揭示柴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以及对阿尔金山前东段岩浆岩分布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PF)等方法对柴北缘冷湖地区玄武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冷... 为揭示柴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以及对阿尔金山前东段岩浆岩分布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X射线荧光光谱仪(XPF)等方法对柴北缘冷湖地区玄武岩进行了锆石U-Pb测年和主、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冷湖地区玄武岩结晶年龄为(282±3) Ma,为早二叠世;岩石具有低Si、K,高Ca特征,属中钾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相对亏损Ti、Nb、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含量较高,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Eu弱负异常,具有典型的岛弧玄武岩特征。模拟计算显示玄武岩源区主要组成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并有20%±的部分熔融。结合前人研究,认为冷湖地区玄武岩应形成于岛弧环境,限定了柴北缘晚古生代古特斯洋的闭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弧玄武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冷湖地区
下载PDF
胶莱盆地早白垩世瓦屋夼组、水南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冯乔 张耀 +3 位作者 徐子苏 田方正 杨勃 张懿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4,共15页
胶莱盆地莱阳群瓦屋夼组和水南组多以页岩和砂岩为主,见部分灰岩。采用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等对研究区岩石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元素比值,探讨瓦屋夼组、水南组的古沉积环... 胶莱盆地莱阳群瓦屋夼组和水南组多以页岩和砂岩为主,见部分灰岩。采用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等对研究区岩石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样品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及相关元素比值,探讨瓦屋夼组、水南组的古沉积环境。得到以下结论:瓦屋夼组、水南组SiO_2、MgO、CaO含量较高,水南组部分样品Al_2O_3含量超过10%,且两套地层都表现出较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利用Sr/Ba、Rb/K、V/Ni、Th/U、Fe2+/Fe3+、U/Th、Eu/Eu*、Ce/Ce*、Sr/Cu等一系列环境判别指标,结合近期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特征认为,瓦屋夼组具明显的海相沉积特征,形成于干热和氧化环境,水南组也具有海相沉积特征,形成于干热和还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屋夼组 水南组 元素地球化学 沉积琢境 分析指标 剖面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