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可洋 吴清岭 +4 位作者 范兴才 陈树民 李来林 关昕 刘振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70,112,共8页
为了更好地应用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开展了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从有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的脉冲响应出发,首先探讨了常规相关法逆时成像条件低频逆时噪声的成因机理,分析了上、下行波分离逆时成像条件在低频噪声压制中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应用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开展了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研究。从有偏移距层状介质模型的脉冲响应出发,首先探讨了常规相关法逆时成像条件低频逆时噪声的成因机理,分析了上、下行波分离逆时成像条件在低频噪声压制中的优势,对比了两种逆时成像条件在偏移速度平滑条件下的脉冲响应特征;同时分析了不同偏移网格参数、速度分布等情况下地震波数值频散对逆时偏移脉冲响应精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波波场延拓过程中相对波阻抗差界面的上行反射波场是逆时背景噪声的主要成因;速度平滑能够有效降低低频背景噪声,但以牺牲成像位置准确性为代价;地震波数值频散是影响逆时成像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逆时偏移参数的选择必须严格依据数值频散关系。与此同时,还通过模型验证了逆时偏移中震源和检波点位置具有可互换性,为共检波点道集的逆时偏移处理提供了方法指导。通过逆时偏移参数的优选,在实际陆上地震资料叠前逆时偏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时偏移 脉冲响应 成像条件 噪声压制 速度平滑 数值频散
下载PDF
提高逆时偏移成像精度的叠前插值处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可洋 范兴才 +3 位作者 吴清岭 陈树民 李来林 刘振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6,333,共8页
为了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精度,开展了针对逆时偏移的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叠前插值处理。从Marmousi理论模型出发,对模拟的理论炮集数据进行抽稀,在满足数值频散关系条件下进行叠前逆时偏移处理,计算结果表明,炮集记录道间距增... 为了提高叠前逆时偏移成像精度,开展了针对逆时偏移的地震资料预处理方法研究——叠前插值处理。从Marmousi理论模型出发,对模拟的理论炮集数据进行抽稀,在满足数值频散关系条件下进行叠前逆时偏移处理,计算结果表明,炮集记录道间距增大会引入线性干扰,较大程度影响了逆时偏移结果的精度和横向连续性;从实际三维地震资料数据出发,对比分析了沿检波线方向和沿检波站方向进行叠前频率-空间域三维插值前、后的数据和对应的逆时偏移结果。研究表明,未进行叠前插值处理的逆时偏移剖面存在类似于理论数据抽稀情况下的线性干扰,同相轴的连续性差;而经插值处理后,插值地震道的同相轴过渡自然无畸变,对应的逆时偏移剖面连续性明显增强,线性干扰得到有效压制。因此,叠前插值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高信噪比地震工区资料的逆时偏移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逆时偏移 地震数据插值 陆地资料 高精度成像 高信噪比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自生碳酸盐矿物分布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林森 刘立 +2 位作者 朱德丰 桂丽黎 于淼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为了查明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调查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并通过统计50余口探井的碳酸盐含量及储层物性数据,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 为了查明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调查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的类型,并通过统计50余口探井的碳酸盐含量及储层物性数据,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火山碎屑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其次为菱铁矿、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纵向上随着埋藏深度增加出现两个碳酸盐含量高值带,分别出现在1 500~1 900m和2 200~2 700m深度,前者主要为以胶结作用为主的连生方解石和显晶方解石及菱铁矿,后者主要为以交代作用为主的晚期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和片钠铝石;湖底扇等分选较差的沉积相为碳酸盐矿物发育的有利相带,扇-辫状河三角洲相为次有利相带;靠近德尔布干深大断裂的井碳酸盐含量要高于远离该断裂的井,且在该断裂附近的德2、德6和德8等井中见片钠铝石自生矿物,这主要因为断层是CO2逸散的通道,断层处的富CO2流体能够与围岩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中的碳酸盐矿物含量要高于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普通砂岩,这主要因为火山岩及火山碎屑物质中金属离子含量高,易于释放,从而结合CO23-形成碳酸盐矿物;贝尔凹陷内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与碳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碳酸盐含量对储层物性主要起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碎屑岩 自生碳酸盐矿物 分布特征 深大断裂 储层物性 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连承波 钟建华 +2 位作者 杨玉芳 渠芳 杨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通过岩芯观察、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成岩共生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西地区泉四段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局部为岩屑质长... 通过岩芯观察、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分析等资料,对松辽盆地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成岩阶段划分和成岩共生序列及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龙西地区泉四段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局部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自生石英胶结作用、自生黏土矿物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交代和溶蚀作用等;龙西地区泉四段砂岩为中成岩阶段A期,且细分为A1和A2亚期;随着成岩演化,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减小,而溶蚀作用使得储层孔隙结构得到改善;孔隙类型由缩小粒间孔组成变为由缩小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组合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序列 孔隙演化 泉四段 龙西地区 松辽盆地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袁敏 贾忠伟 +2 位作者 邵先权 张晓雷 石京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
基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存在的损害现象,研究了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水驱实验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成分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悬浮... 基于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对地层存在的损害现象,研究了污水回注渗透率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水驱实验方法,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各种成分对渗透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悬浮物颗粒会堵塞孔隙喉道,油产生的"贾敏效应"将增大油水流动阻力,碱与岩石及黏土矿物间的物理化学作用会使地层结垢,聚合物在岩芯中的吸附和滞留共同造成地层渗透率的下降。因此,建议将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中悬浮物、油、碱、聚合物等处理合格后再进行回注,以减轻对地层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悬浮物 聚合物 污水回注 地层损害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回注驱油处理方法探讨
6
作者 袁敏 赵宇 +2 位作者 于少君 王新江 金禹含 《渗流力学进展》 2021年第2期39-46,共8页
大庆地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与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均为弱碱性水。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了界面张力、粘度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0−1 mN/m数量级,油水粘度比... 大庆地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与聚合物驱采出污水均为弱碱性水。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测试了界面张力、粘度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0−1 mN/m数量级,油水粘度比为4,驱油效率仅为2.3%;根据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复配三元体系的注入能力与驱油效率实验结果,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在悬浮物含量、含油量达标的情况下,复配的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的幅度与普通污水配制三元体系相当,为17%。因此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可以直接回注地层,又可复配三元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 界面张力 粘度 驱油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