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研究--以苏里格气田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高辉 李天太 +2 位作者 徐自强 杨玲 李达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21,28,共8页
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阴极发光、高压压汞、X衍射等测试结果为基础,对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岩性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细-中粒岩屑砂岩,填隙物质量分数较高,磨圆度为次棱角状... 以物性、铸体薄片、电镜扫描、阴极发光、高压压汞、X衍射等测试结果为基础,对苏东41-33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相及其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岩性为中-粗粒岩屑石英砂岩和细-中粒岩屑砂岩,填隙物质量分数较高,磨圆度为次棱角状-次圆,分选中等.成岩序列划分指标分析表明:成岩演化阶段为中成岩B期,压实压溶作用使原生粒间孔隙大量损失,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优质储层的形成与溶解作用所产生的次生溶蚀孔发育程度密切相关.综合考虑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孔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划分出五种成岩相;绿泥石胶结-溶蚀孔相孔隙结构好,排驱压力小,大孔喉质量分数高,渗透率大,为最有利的成岩相带.成岩相分布的差异性在宏观上主要源于物源距离和沉积微相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特低渗透气藏 盒8储层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陇东油区包气带土壤对原油吸附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丽华 周立辉 +1 位作者 张彧瑞 潘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6-60,共5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陇东油区包气带土壤对原油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pH、温度、石英砂及不同介质对原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土壤对原油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Langmuir和线性吸附方程,其吸附系数为0.0135,0.0126L/g,且在水相中...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陇东油区包气带土壤对原油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溶液pH、温度、石英砂及不同介质对原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陇东土壤对原油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Langmuir和线性吸附方程,其吸附系数为0.0135,0.0126L/g,且在水相中原油快速吸附到土壤颗粒上,5h后基本达到平衡.5种介质吸附原油能力依次为石英砂<高岭土<黄绵土<高压灭菌土<硅藻土.水相pH、温度和石英砂质量分数的升高,不利于原油在土壤中的吸附,而增加盐度会加大原油的吸附量.对于土壤偏碱性,砂粒质量分数高的陇东地区,这些特性有利于原油在包气带土壤中向下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行为 土壤 原油 固相吸附量 陇东油区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气井测试管柱井筒温压耦合预测分析
3
作者 邱爽 张海兵 +2 位作者 辛庆庆 李启锋 刘武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17期40-44,共5页
测试管柱入井之前对井底温度压力的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根据动量、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传质传热学相关理论,对气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生热以及气液两相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测试管柱井筒温压耦合预测分析模型。利用四川某气... 测试管柱入井之前对井底温度压力的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该文根据动量、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传质传热学相关理论,对气体与管壁之间的摩擦生热以及气液两相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测试管柱井筒温压耦合预测分析模型。利用四川某气田X井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将该结果、文献模型以及WellCat模型求解的结果分别与实测数据对比,同时对不同产量、不同气体密度和不同生产时间状况下井筒的温度压力分布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出的温压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良好,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测试管柱 传热 温压耦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