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排子油田南部火山岩地质时代及成因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韬 徐倩 +3 位作者 李永军 孔玉梅 郑孟林 郭文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8,共9页
车排子油田南部石炭系主要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安山质角砾凝灰岩,为确定其地质时代,进行同位素和古生物样品分析,并与盆缘露头区石炭系对比。在C47井石炭系下部砂岩中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在C6... 车排子油田南部石炭系主要为杏仁状玄武岩、玄武安山质集块岩、安山质角砾凝灰岩及少量玄武安山质角砾凝灰岩,为确定其地质时代,进行同位素和古生物样品分析,并与盆缘露头区石炭系对比。在C47井石炭系下部砂岩中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在C68井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岩中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14.6±2.1 Ma,化石地质时代和同位素年龄均为晚石炭世,可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山前哈拉阿拉特组对比。火山岩总体为钙碱—拉斑系列,相对富Al_(2)O_(3),具有弱的Eu正异常,强烈亏损Nb、Ta、Hf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Ba、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有较明显的Nb-Ta槽,其岩浆源区可能是受流体交代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形成于俯冲相关的岛弧构造环境。车排子油田南部井区大断裂西北盘石炭系总体与阿腊德依克赛组可对比,东南盘火山岩地层可与西北缘山前哈拉阿拉特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油田 石炭系 哈拉阿拉特组 火山岩 岩性特征 地质时代 岩石成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 被引量:146
2
作者 支东明 唐勇 +4 位作者 杨智峰 郭旭光 郑孟林 万敏 黄立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4-534,共11页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咸化湖盆型沉积地层富含...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烃源岩热解、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的结果,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陆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聚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咸化湖盆型沉积地层富含有机质,是烃源岩层也是储层,页岩油藏具有"源储一体"的地质特征,存在粉砂岩类与泥岩类和白云岩类与泥岩类两类岩性组合类型。芦草沟组大面积整体含油、"甜点"富集且原油成熟度较低。页岩油赋存岩石的润湿性为亲油性,生烃增压是页岩油运聚的主要动力。微纳米孔喉、层理缝与构造裂缝形成页岩油的有利储集空间与渗流通道。页岩油整体为源内或近源聚集,并以游离态和吸附态赋存于芦草沟组"甜点"段与泥页岩层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增压 页岩油 烃源岩 源储一体 富集机理 咸化湖盆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勘探实践与展望 被引量:72
3
作者 王小军 杨智峰 +3 位作者 郭旭光 王霞田 冯右伦 黄立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2-413,共12页
通过回顾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页岩油的勘探历程,剖析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特征,系统总结长期研究形成的页岩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展望了准噶尔盆地页岩油下一步勘探部署方向。勘探实践表明,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是中国陆相页岩... 通过回顾准噶尔盆地二叠系页岩油的勘探历程,剖析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的地质条件和成藏特征,系统总结长期研究形成的页岩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展望了准噶尔盆地页岩油下一步勘探部署方向。勘探实践表明,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是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典型代表,具有咸化湖盆、多源混积、源储一体和“甜点”分散的地质特征。芦草沟组页岩油的赋存方式为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类型,整体为源内聚集或近源成藏。突破诸多技术瓶颈,形成页岩油“甜点”的配套地震预测技术和页岩油高分辨率测井综合评价技术。研究认为,吉木萨尔凹陷西部具备高成熟和高产页岩油的地质条件,为准噶尔盆地陆相湖盆页岩油勘探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建立吉木萨尔凹陷国家页岩油勘探开发示范区,以期对中国陆相湖盆页岩油的勘探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吉木萨尔凹陷 页岩油 勘探历程 地质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与含油性分级评价——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林生 叶义平 +4 位作者 覃建华 高阳 邓远 李映艳 肖佃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多样和油层甜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开展页岩油孔隙发育影响机制及含油性分级评价研究。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手段,研究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 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多样和油层甜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开展页岩油孔隙发育影响机制及含油性分级评价研究。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手段,研究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揭示孔隙发育及含油性影响机制,建立油层分类评价标准。结果表明:①芦草沟组发育粒间孔型、粒间-溶蚀-晶间孔型、溶蚀孔型、溶蚀-晶间孔型和晶间孔型5类储层,其中粒间孔型和溶蚀孔型物性及可动性最好,晶间孔型最差。②较高的偏粗组分数量、适中的白云石含量和低胶结物含量共同决定优质储层形成,优质储层分布受近物源、高能环境及古凹的控制。③源-储互层或一体型配置模式含油性好于邻源厚层型,15 nm和70 nm为芦草沟组能否含油及含油性变好的孔喉半径界限。④以孔喉结构与含油性关系为指导,划分出Ⅰ类油层、Ⅱ类油层和Ⅲ类油层。芦草沟组一段二亚段优质储层发育,源-储配置佳,油层甜点分布规模大。研究成果为芦草沟组页岩油油层分类评价及甜点预测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孔隙发育影响机制 油层分类 页岩油储层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17
5
作者 吴和源 唐勇 常秋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1-288,共8页
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不明是当前中拐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岩心观察为基础,显微镜下分析为辅助,结合电子探针等微区地化测试方法,基于沉积相与成岩作用分析,建立沉积环境、成岩环境与储集层成因之间... 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不明是当前中拐凸起二叠系佳木河组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岩心观察为基础,显微镜下分析为辅助,结合电子探针等微区地化测试方法,基于沉积相与成岩作用分析,建立沉积环境、成岩环境与储集层成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佳木河组砂砾岩储集层成因机理。佳木河组砂砾岩表现为低孔低渗的致密型储集物性特点,其成因可归纳为4点:(1)特殊冲积扇沉积环境布控,是多类型岩相形成的基础;(2)短暂开放性碱性成岩环境诱导,为早期广泛沸石类胶结提供形成环境;(3)快速多次酸性-碱性成岩环境交替,是次生孔隙形成的关键;(4)长期封闭型碱性成岩环境主导,是储集层致密化的重要原因。以洪冲积扇扇缘—扇中亚相为主的佳木河组,6种沉积微相与多种成岩作用共同响应,形成4种沸石类胶结砂砾岩岩相,粗粒径-中等压实-中强胶结-溶蚀成岩相在冲积扇扇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控制下形成区域范围最为有利的储集层类型,将是后续油气勘探的重点关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凸起 佳木河组 沸石 胶结作用 砂砾岩储集层 成因机理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异常高压分布和形成机理 被引量:28
6
作者 冯冲 姚爱国 +1 位作者 汪建富 白雨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0-645,共6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及其以下中—深部地层异常高压发育,为分析其形成机理,利用实测地层压力、声波时差和地震等资料,结合沉积和构造背景,借助单井压实曲线分析、单井地层压力预测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玛湖凹陷地层压力的分布特...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及其以下中—深部地层异常高压发育,为分析其形成机理,利用实测地层压力、声波时差和地震等资料,结合沉积和构造背景,借助单井压实曲线分析、单井地层压力预测和盆地模拟技术,研究了玛湖凹陷地层压力的分布特征、成因机理和保存条件。研究表明,玛湖凹陷不同地区超压顶面出现的层位不同,凹陷西北部侏罗系及以上地层多未出现超压,凹陷东南部和达巴松凸起地区侏罗系已经开始出现超压;异常高压的主要成因是快速沉积欠压实作用,生烃增压作用贡献小,凹陷边缘断裂带附近异常高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断裂活动引起的他源超高压;三叠纪至今剩余压力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无剩余压力段、剩余压力缓慢增加段、剩余压力快速增加段和剩余压力缓慢递减段;玛湖凹陷独特的构造和沉积演化,具备了异常高压流体封存箱的顶板、底板和边板条件,异常高压得以保存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中—深部地层 异常高压 分布规律 成因机理 保存条件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车47井石炭系划分及对比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江新 徐倩 +3 位作者 李永军 朱明 徐淼 郑孟林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0-416,共7页
车排子地区车47井3370.0—3456.5 m井段为灰黑色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深灰—灰黑色含砾岩屑砂岩与砂岩互层,夹含碳粉砂岩,岩石组合与建组剖面及白板地等哈拉阿拉特组第六岩性段顶部可对比;在含碳粉砂岩中获得Protohaploxypinus clarus,P... 车排子地区车47井3370.0—3456.5 m井段为灰黑色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深灰—灰黑色含砾岩屑砂岩与砂岩互层,夹含碳粉砂岩,岩石组合与建组剖面及白板地等哈拉阿拉特组第六岩性段顶部可对比;在含碳粉砂岩中获得Protohaploxypinus clarus,P.verrucosus,P.junggarensis,P.jimsarensis,Noeggerathiopsidozonotriletes multirugulatus等晚石炭世孢粉化石,时代大致为Moscovian期。上部(井深2551.2—3370.0 m)为玄武质—安山质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等,火山熔岩极少,岩石组合既不同于以火山熔岩为主的哈拉阿拉特组1—4段,又与阿腊德依克赛组下段显著有别,且位于第六岩性段顶部岩屑砂岩之上,可与建组剖面上获得锆石U-Pb年龄为306.9 Ma和304.5 Ma的哈拉阿拉特组第七岩性段对比,可确定其时代为晚石炭世Kasimovian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排子地区 车47井 上石炭统 哈拉阿拉特组 孢粉化石 地层对比
下载PDF
西加拿大盆地二白斑组地球化学特征与页岩油有利勘探区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候飞 黄海平 +2 位作者 蒋文龙 马立 柴程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通过对9口井岩心样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有机地球化学和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西加拿大盆地二白斑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页岩油有利勘探区。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显示:烃类以短链正构烷烃(nC_9—nC_(19))为主,ααα20RC_... 通过对9口井岩心样品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有机地球化学和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西加拿大盆地二白斑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页岩油有利勘探区。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显示:烃类以短链正构烷烃(nC_9—nC_(19))为主,ααα20RC_(27)规则甾烷占优势,奥利烷相对含量较低,有机质以藻类、浮游生物为主。Pr/Ph受成熟度影响比较小,基本记录了沉积阶段及成岩作用早期的氧化还原环境。二苯并噻吩/菲与姥鲛烷/植烷关系显示二白斑组沉积环境-岩石相东西方向上存在较大变化,在阿尔伯塔东部为强还原环境,中西部为弱还原环境,在西部还原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所有实验室热解产物通常含有大量的极性、高分子化合物,使得把惰性碳算在内的质量平衡模型高估烃源岩的生烃潜量。针对此问题,应用死碳矫正新方法对二白斑组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原始有机碳含量、原始生烃潜量进行恢复,并探讨潜在的页岩油压裂生产有利区,认为除研究区中—西部5口井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5%外,其余井的残留油均未达到工业开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加拿大盆地 二白斑组 烃源岩 页岩 地球化学特征 页岩油有利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7段致密油充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智峰 曾溅辉 韩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1-972,共12页
通过岩心观察、试油资料分析、岩石薄片鉴定、CT三维成像与主控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致密油的源—储组合特征,明确了致密油充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发育源夹储、源—储互层与储夹... 通过岩心观察、试油资料分析、岩石薄片鉴定、CT三维成像与主控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长7段)致密油的源—储组合特征,明确了致密油充注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发育源夹储、源—储互层与储夹源3种源—储岩性组合类型;不同源—储岩性组合内部发育薄层、中厚层与厚层3类烃源岩;构造裂缝、层理缝与微观孔喉网络为长7段主要的源—储通道。烃源岩厚度与源—储岩性组合是影响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因素,源—储通道的影响相对较弱。厚层优质烃源岩是致密油充注的物理基础,剩余压力为致密油充注的主要动力,源—储岩性组合是致密油充注的空间场所。中厚层烃源岩与源夹储及源—储互层型岩性组合发育的区域为致密油有利的充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储组合 主控因素 致密油充注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