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1
作者 窦立荣 李志 +5 位作者 杨紫 张兴阳 康海亮 张明军 张良杰 丁梁波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 通过中国石油走出去30年来海外大量勘探实例解剖,系统总结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现状、分布特征和勘探模式,并指出了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前景及中国石油海外探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经历了4个阶段,目前处于成熟发展阶段,大型深水沉积体和生物礁成为巨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发现的主要领域。②中国石油海外勘探新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与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均主要分布在复合圈闭中,主要发育于前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前者在裂谷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前陆盆地次之,后者在前陆盆地中发现的储量最多,裂谷盆地次之。③中国石油海外实施构造和岩性地层油气藏同部署、同勘探策略,形成了3种特色高效的勘探模式,复式岩性地层油气藏立体勘探,发现了乍得邦戈尔盆地下组合高丰度岩性、高位潜山和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油藏以及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河道砂、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潜山等多类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复杂岩性体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大型缓坡礁滩体气藏、巴西桑托斯盆地湖相礁滩体巨型油田以及缅甸若开次盆深水浊积砂岩生物气藏;薄层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地质工程一体化勘探,发现了南美奥连特盆地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油藏和中东阿曼次盆薄层礁滩体油藏。④全球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将从成熟探区拓展到低勘探程度的前沿领域、从陆上拓展到深水—超深水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沉积体、盆底扇和生物礁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热点;裂岩盆地深层扇体、基岩潜山,前陆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礁滩体相关的复合圈闭是中国石油海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主要对象,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地层油气藏 低位潜山-岩性复合体 深水沉积体 礁滩体 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体 勘探模式 三维地震勘探 裂谷盆地 前陆盆地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中国石油矿权内部流转与优化配置改革创新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倪新锋 刘军平 +4 位作者 向峰云 吴培红 王晓星 孔凡志 邬燕萍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6,共9页
2017年以来,中国石油主动适应国家油气改革新形势,切实加强优质矿权内部勘探开发突破、资源探明和储量动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基于不同阶段的矿权政策,设定流转目标,制定流转原则和流转方案,创新实施了3批矿权内部流转与优... 2017年以来,中国石油主动适应国家油气改革新形势,切实加强优质矿权内部勘探开发突破、资源探明和储量动用,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基于不同阶段的矿权政策,设定流转目标,制定流转原则和流转方案,创新实施了3批矿权内部流转与优化配置,共35个区块,总面积达11.7×10^(4)km^(2)。取得了3项重大突破、3项重要发现和5项重要勘探新进展,有效动用了一批储量,建立并完善了矿权内部流转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勘探活力,盘活了矿权资源,为加快资源探明、缓解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扶持部分企业扭亏脱困、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表明,矿权内部流转与优化配置是实现勘探快速突破、加快资源探明、保护优质矿权的有效途径之一,4项成功经验与启示可复制推广:一是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是矿权流转工作的重要保障;二是积极转变勘探思路是勘探取得快速突破的关键;三是合理调配资源是缓解老油田资源接替困境和扭亏脱困的有效途径;四是落实“油公司管理模式”改革是配置区块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矿权 内部流转 优化配置 改革创新
下载PDF
中国石油海外“十三五”油气勘探重大成果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24
3
作者 刘合年 史卜庆 +6 位作者 薛良清 万仑坤 潘校华 计智锋 李志 马洪 范国章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十三五”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外部投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尽快适应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现精准部署与效益勘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提出了以效益为中心,... “十三五”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外部投资环境日益复杂,如何尽快适应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实现精准部署与效益勘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提出了以效益为中心,积极寻求规模优质可快速动用储量,大力实施风险勘探和精细勘探的部署策略。创新实施“产学研用”一体化科研攻关组织模式、优化总部决策流程、坚持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加强深水勘探领域国际合作、立足全球大盆地积极开拓勘探新项目,逐步积累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勘探管理措施。2016—2019年,通过上述部署和措施的实施,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取得12项重大突破与战略新发现,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多点开花,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0×10^8t油当量,桶油发现成本低于2美元,平均探井成功率为76%。当前中国石油海外油气勘探虽然面临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勘探项目急剧减少、新区块获取竞争日益激烈、常规油气资源品质劣质化、勘探对象愈加复杂、深水油气独立勘探开发能力弱等挑战,但全球待发现油气资源依然丰富,高新技术跨界融合必将推动勘探理念的转变和技术的革新,海外油气勘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进展 勘探管理 勘探形势 全球油气资源 中国石油 海外
下载PDF
中国石油智能地震处理解释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思考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邦六 雍学善 +3 位作者 高建虎 常德宽 杨存 李海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3,共12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紧跟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和物探领域的重大需求,在地震处理、解释环节超前谋划,积极布局,有力推动了物探技术向智能化发展,形成了智能地震处理和智能地震解释两大技术系列,并...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紧跟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和物探领域的重大需求,在地震处理、解释环节超前谋划,积极布局,有力推动了物探技术向智能化发展,形成了智能地震处理和智能地震解释两大技术系列,并创新研发了智能地震标签数据集构建软件;同时,创新研发模式,牵头组建了由北京大学等组成的“6+1”智能物探“产学研”联盟,有效推动了中国石油智能物探技术创新工作,实现了与国际智能物探技术的同步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石油将围绕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战略,顺应全球能源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趋势,明确“123456”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立足模块替代,探索流程再造,积极推动智能地震处理解释技术创新发展与落地见效。其中,在人力密集型环节实现智能模块替代,提高地震处理解释效率,支撑实际生产提效降本;在技术密集型环节实现智能流程再造,提高地震处理解释精度,引领物探技术创新发展,形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地震处理解释技术系列,实现智能物探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中国石油物探业务智能化发展,最终实现智能化找油找气,并为水平井钻井提供实时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 地震处理解释 智能化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幕式热液作用对川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复合改造效应及地质意义
5
作者 冯明友 尚俊鑫 +5 位作者 沈安江 文龙 王兴志 徐亮 梁峰 刘小洪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期构造挤压及推覆作用下规模性高温、深部富镁卤水沿基底断裂/伴生裂缝等渗滤通道对早期灰岩/白云岩幕式改造的结果。富镁热液作用时间主要为中—晚三叠世,其次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及喜马拉雅期,热液改造导致了硅质及方解石充填。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受断层、热液性质、流动路径及围岩岩性等因素复合控制,作用效果以物性“平均化”为主,热液对早期厚层块状颗粒灰岩/白云岩以热液白云石化/热液重结晶作用、破碎角砾化及缝洞充填等改造作用为主;对早期薄—中层泥粒灰岩以压裂、顺层白云石化、溶蚀及伴生矿物充填等产生的溶蚀-充填复合改造为主。热液作用下的破裂缝及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溶蚀孔洞与网状裂缝的有效连通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典型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发育于断裂附近1 km范围内,厚30~60 m,部分孔/洞-缝连通体系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具备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 中二叠统栖霞组 中二叠统茅口组 热液流体 热液溶蚀 白云岩
下载PDF
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内裂陷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沈安江 陈娅娜 +3 位作者 张建勇 倪新锋 周进高 吴兴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5,共11页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 台内碳酸盐岩是继台缘礁滩后值得关注的潜在勘探领域。基于露头、岩心、薄片观察及单井、地震、测试分析等资料,解剖四川盆地德阳-安岳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台内裂陷石油地质特征及成因,类比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结果表明:罗迪尼亚泛大陆裂解为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的发育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张性或走滑断裂、差异沉降作用是台内裂陷形成的关键;德阳-安岳台内裂陷经历了灯二段侵蚀发育期—灯四段裂陷发育期—麦地坪组-沧浪铺组裂陷鼎盛-充填期—龙王庙组缓坡台地发育期的演化过程,其控制了筇竹寺组、麦地坪组两套烃源岩和灯四段、龙王庙组两套储集层的发育;烃源岩和储集层的空间配置构成“侧生侧储”和“下生上储”两类成藏组合;塔里木盆地南华纪、鄂尔多斯盆地长城纪台内裂陷与德阳-安岳台内裂陷具相似的地质特征,勘探潜力值得期待。上述认识使勘探领域由台缘拓展到台内,对中国古老小克拉通台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台内裂陷 震旦纪 寒武纪 长城纪 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区块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郭沫贞 刘军平 +5 位作者 倪新锋 王玉山 张颖 王晓星 吴培红 周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6,共13页
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是油气企业获取探矿权的重要途径。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具有研究资料有限、研究程度低和评价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制定竞价方案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短期内对出让区块的勘探潜力、资源规模和经济性作出全面快速准确的评价,... 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是油气企业获取探矿权的重要途径。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具有研究资料有限、研究程度低和评价周期短的特点。科学制定竞价方案的难点在于如何在短期内对出让区块的勘探潜力、资源规模和经济性作出全面快速准确的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评价方法。前期研究表明,优选合理的评价参数、建立合理的参数赋值标准是出让区块快速评价的关键,综合定量评价的结果是出让区块快速评价的核心。基于已出让区块资料条件和竞价规则,提出资料条件、地质条件(区带勘探潜力、烃源岩、储层、保存、圈闭、成藏配置)、资源量可靠性及工程技术等9类评价因素、18个评价参数及其赋值标准,建立了竞争性出让区块快速评价的参数体系。同时提出对竞争性出让区块勘探潜力、勘探风险和工程技术开展综合定量评价的油气勘探成功概率法,以及经济性评价的折现现金流法和类比法,从而为出让区块的竞价方案制定提供依据。将上述方法应用于部分已出让区块,所得出的竞价方案与实际竞价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探矿权 竞争性出让 快速评价 勘探潜力评价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库车坳陷东部阳霞凹陷侏罗系石油地质条件与勘探方向
8
作者 智凤琴 张荣虎 余朝丰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但目前对其东部阳霞凹陷侏罗系的石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进而影响阳霞凹陷区域勘探方向的确定。应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从构造演化、地层展布、烃源岩条件和沉积储层特征等方面分析阳霞凹陷的... 库车坳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但目前对其东部阳霞凹陷侏罗系的石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进而影响阳霞凹陷区域勘探方向的确定。应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从构造演化、地层展布、烃源岩条件和沉积储层特征等方面分析阳霞凹陷的石油地质条件,研究认为:阳霞凹陷的中—下侏罗统具有优越的烃源岩条件和规模有效储层,源-储“三明治”式的地层组合模式供烃效果好,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条件优越,生、储、盖配置良好,构造条件有利于油气保存和成藏,具备发育源储一体型油气藏的石油地质条件。实钻井丰富的油气显示预示着阳霞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综合分析认为,阳霞凹陷中南部斜坡带发育一系列侏罗系透镜状砂体向南上倾尖灭形成岩性圈闭,是阳霞凹陷下一步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岩性圈闭 勘探方向 侏罗系 阳霞凹陷 库车坳陷
下载PDF
摩洛哥—西撒哈拉被动陆缘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9
作者 马宏霞 刘艳红 +5 位作者 张颖 丁梁波 王红平 左国平 张勇刚 吴佳男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7-224,共8页
针对摩洛哥—西撒哈拉具有相似构造和沉积特征的被动陆缘盆地,开展盆地演化、石油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油气勘探方向。摩洛哥—西撒哈拉被动陆缘盆地经历前裂谷期、裂谷期和后裂谷期3期构造演化,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储层... 针对摩洛哥—西撒哈拉具有相似构造和沉积特征的被动陆缘盆地,开展盆地演化、石油地质特征与资源潜力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油气勘探方向。摩洛哥—西撒哈拉被动陆缘盆地经历前裂谷期、裂谷期和后裂谷期3期构造演化,发育多套烃源岩和储层、多种圈闭类型。最重要的烃源岩为后裂谷期侏罗系—白垩系海相泥岩,主要储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圈闭类型以盐构造作用机制下形成的构造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为主。摩洛哥—西撒哈拉被动陆缘盆地可划分为3个主要成藏组合,侏罗系和白垩系—新近系成藏组合是最重要的成藏组合。侏罗系碳酸盐岩和白垩系阿尔布阶—塞诺曼阶浊积砂岩是研究区当前的重点勘探领域;深水区白垩系盐构造和斜坡扇形成的地层-岩性圈闭可能为未来的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陆缘盆地 油气地质条件 成藏组合 资源潜力 摩洛哥 西撒哈拉
下载PDF
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及控制因素
10
作者 吴颜雄 薛建勤 +5 位作者 施奇 杨芸 刘君林 马凤春 李翔 王艳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在咸化湖相滩坝砂中发现了多个“小而肥”的岩性油气藏。为了拓展岩性油气勘探规模、发现新的目标及区带,支撑油田规模增储上产,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综合分析。通过解剖已发现岩性油气藏... 近年来,柴达木盆地在咸化湖相滩坝砂中发现了多个“小而肥”的岩性油气藏。为了拓展岩性油气勘探规模、发现新的目标及区带,支撑油田规模增储上产,利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综合分析。通过解剖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特征,明确控制因素,指出了岩性油气藏勘探接替领域。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具备形成岩性油气藏的四大有利条件:一是发育继承性的七个泉—红柳泉、砂西—跃进、扎哈泉—乌南三大稳定的古斜坡,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二是临近红狮和扎哈泉两个生烃中心,油源条件优越;三是咸化湖盆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广覆式分布的滨浅湖滩坝砂及藻席—灰云坪沉积,形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种互补型的储集体;四是发育多种疏导体系,纵向上可以形成多套含油层系。受古构造、沉积、成岩等多因素控制,柴西南区发育砂岩上倾尖灭型、砂岩透镜体型、物性封堵型和白云石化成岩圈闭四种类型岩性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受古构造、优质源岩和有效储层三因素控制。古构造决定岩性圈闭的类型和油气运移方向;优质烃源岩控制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及规模;有效储层控制岩性油气藏的富集。综合评价指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是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岩性勘探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砂西、尕斯、乌南向盆内的倾末端;白云石化成岩圈闭是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岩性勘探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环红狮凹陷周缘;广覆式分布滩坝是新近系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英雄岭、尕斯、扎哈泉、乌南等地区。这一认识支撑了切探2井、尕斯新层系等岩性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可为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的下一步勘探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控制因素 岩性油气藏 勘探潜力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古老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研究新进展
11
作者 乔占峰 于洲 +4 位作者 佘敏 潘立银 张天付 李文正 沈安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57-1276,共20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具有年代老、埋藏深、后期成岩改造强的特点,随着油气勘探逐渐走向“更老”、“更深”、“更复杂”的深层和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和分布规律成为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具有年代老、埋藏深、后期成岩改造强的特点,随着油气勘探逐渐走向“更老”、“更深”、“更复杂”的深层和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和分布规律成为影响油气勘探开发效益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三大海相盆地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勘探新突破,古老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地质理论和相关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地质理论进展包括:(1)近地表环境成因孔隙构成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础;(2)浅埋藏阶段的孔隙保持是决定超深层储集层质量的关键;(3)构造活动驱动深部流体运动对储集层质量具有重要改造作用。技术进展包括微量稀土元素面扫、激光U-Pb定年、团簇同位素和非传统稳定同位素等储集层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技术和高温高压溶蚀模拟技术。勘探的深入和分析技术手段的进步,显著提升了对三大盆地重点领域规模优质储集层发育及分布规律的认识,为下步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海相碳酸盐岩 规模优质储集层 储集层类型 地质理论进展 技术进展 中国典型盆地
下载PDF
川中充西地区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
12
作者 张豪 辛勇光 +5 位作者 马华灵 孙豪飞 朱心健 谢忱 朱可丹 谷明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7,共11页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 川中充西地区多口钻井在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中油气显示好,测井解释储层发育,展示了良好的勘探潜力。为准确预测雷三2亚段泥灰岩储层纵横向分布,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指导,首先利用储层合成记录标定明确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接着围绕岩性和储层分别开展岩石物理分析,优选盐岩和泥灰岩储层的敏感参数,利用地震波形指示模拟预测盐岩的分布;最后利用波形指示反演预测泥灰岩储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雷三2亚段顶部盐岩对应强波峰反射,储层底界对应弱波峰反射,储层与盐岩存在明显的波阻抗重叠,而盐岩与其他岩性在密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当去除盐岩的影响后,利用波阻抗可以较好地区分储层和非储层。因此,在利用波形指示模拟识别盐岩分布后,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可有效识别储层。充西三维区储层大面积发育,厚30~60 m,发育岩性圈闭16个,总面积124 km 2,是下一步富有机质泥灰岩储层的现实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雷三2亚段 盐岩 泥灰岩储层 波形指示反演 波形指示模拟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新进展
13
作者 沈安江 熊绍云 +8 位作者 胡安平 张建勇 许强 付小东 潘立银 王鑫 刘思琪 李茜 段军茂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4,共15页
由于资料的欠缺和分布的不均衡,羌塘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总体不高,不能为烃源岩和储层的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基于盆地属性、沉积体系及组合-耦合关系的研究,解决了资料丰富区域沉积相解释的多解性、资料缺少区域沉积相预测缺乏... 由于资料的欠缺和分布的不均衡,羌塘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程度总体不高,不能为烃源岩和储层的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基于盆地属性、沉积体系及组合-耦合关系的研究,解决了资料丰富区域沉积相解释的多解性、资料缺少区域沉积相预测缺乏沉积模式指导的问题,取得以下3方面的成果和认识:(1)系统梳理了可可西里—金沙江洋、班公湖—怒江洋、龙木错-双湖洋的闭合史,明确了羌塘盆地属性,指出北羌塘地块在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经历了复合前陆盆地、陆内弱挤压残留海盆地、褶皱-冲断快速抬升剥蚀3个构造演化阶段,南羌塘地块在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经历了被动陆缘、活动陆缘、褶皱-冲断快速抬升剥蚀3个构造演化阶段,明确了8个关键沉积时期的盆地属性。(2)基于盆地属性、沉积体系及组合-耦合关系,系统恢复了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10个关键地质时期的构造-岩相古地理背景,揭示了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提高了资料缺少区域沉积相预测的准确度。(3)明确了烃源岩和储层发育的构造-岩相古地理背景,认为上三叠统波里拉组—巴贡组烃源岩的分布受控于前陆坳陷、被动陆缘深水陆棚等构造单元,下侏罗统曲色组烃源岩的分布受控于弧后伸展盆地、陆内弱挤压残留海盆地等构造单元,中侏罗统布曲组白云岩储层分布于台缘带。上述成果将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潜力的认识和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属性 岩相古地理 沉积体系 生储盖组合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 羌塘盆地
下载PDF
碳酸盐岩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以四川盆地大安区块茅一段为例
14
作者 栗维民 马立桥 +6 位作者 何方雨 王鹏万 计玉冰 徐云俊 徐政语 曹全斌 贾丹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 四川盆地大安区块大安2、大安1、大坝1井相继在茅一段石灰岩中获得天然气发现,由于勘探程度低,对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认识不清。文中以该区茅一段为例,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单井分析,以及有机碳分析、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等测试成果,开展烃源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沉积相、矿物组分、微观孔隙特征及含气系统研究,分析致密气成藏地质条件,建立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茅一段眼球、眼皮灰岩沉积受控于中缓坡沉积环境,构成了自生自储的物质基础;眼皮灰岩是一套有效烃源岩,提供充足的烃源供给;眼球、眼皮灰岩为低孔低渗致密储层,互层状叠置,纳米孔、微米孔发育,微裂缝贯通穿插,有利于大面积成藏;成藏模式为致密气源储一体、源内聚集、就近吸附,天然气动态生成,动态聚集,不易逸散;该区在燕山中晚期成藏,喜马拉雅期保存,中缓坡的眼皮灰岩带具有高脆性、中高TOC、中含气性特点,是致密气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 碳酸盐岩 成藏 茅一段 大安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进展 被引量:46
15
作者 朱筱敏 钟大康 +5 位作者 袁选俊 张惠良 朱世发 孙海涛 高志勇 鲜本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0-829,共10页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的主要进展,探讨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系统论述粗粒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滩坝沉积体系、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细粒沉积体系、碳酸盐岩礁滩沉积体系、...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含油气盆地沉积地质学的主要进展,探讨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系统论述粗粒沉积体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滩坝沉积体系、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细粒沉积体系、碳酸盐岩礁滩沉积体系、混积沉积体系、微生物岩、地震沉积学、沉积物理模拟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中国沉积学的发展在微生物岩、沉积模拟方法等方面与国外存在的差距,指出原型盆地沉积面貌和古地理格局恢复、重大构造变革期的多尺度构造古地理恢复、沉积学新理论在古老深埋老地层砂体发育规律及其与深埋新地层砂体发育规律的差异性解释中的应用、中国特色沉积体系组合和沉积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指出未来在源-渠-汇、沉积动力学、区域中国沉积学等沉积学理论和地震沉积学、沉积模拟研究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重力流 滩坝 混积岩 微生物岩 地震沉积学 沉积学 中国
下载PDF
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玉文 余朝丰 +2 位作者 熊绍云 陈能贵 瞿建华 《海相油气地质》 2011年第3期30-37,共8页
野外剖面资料与已钻探井资料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石炭系超覆于前石炭系变质基底上,层序齐全,厚度较大。共划分为五个地层组,包括下统的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上统的伊什基里克组、东图津河组以及科古琴山组。石炭系中发育泥质岩和碳... 野外剖面资料与已钻探井资料分析表明,伊犁盆地石炭系超覆于前石炭系变质基底上,层序齐全,厚度较大。共划分为五个地层组,包括下统的大哈拉军山组、阿克沙克组,上统的伊什基里克组、东图津河组以及科古琴山组。石炭系中发育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两类烃源岩,以碳酸盐岩为主,主要发育在阿克沙克组和东图津河组。烃源岩有机碳丰度较好,主体属于较好—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热演化程度较高,属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共发育三个生油层段,可构成三套生储盖组合。综合分析认为伊犁盆地石炭系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主要目的层位是阿克沙克组,南部坳陷带是较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集岩 有机质丰度 勘探潜力 石炭系 伊犁盆地
下载PDF
孟加拉湾深海扇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义平 张艳敏 +2 位作者 田作基 李富恒 王红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2,58,共6页
孟加拉湾深海扇构成了深海层序LST的主体,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复合体砂体,可识别出5套层序界面。该深海扇中新统Bhuban组、渐新统Jenam组、始新统Kopili组3套烃源岩生烃期分别为早上新世(5 Ma)、渐新世末(29.3 Ma)、古近纪末(23.3Ma)。... 孟加拉湾深海扇构成了深海层序LST的主体,沉积了巨厚的第三系复合体砂体,可识别出5套层序界面。该深海扇中新统Bhuban组、渐新统Jenam组、始新统Kopili组3套烃源岩生烃期分别为早上新世(5 Ma)、渐新世末(29.3 Ma)、古近纪末(23.3Ma)。储层以深水浊积砂岩为主,具有多期垂向叠置的沉积模式。渐新统—中新统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垂向断层、不整合面、连续分布的砂体构成了良好的输导体系,其成藏模式为"下生上储型"地层或复合气藏类型。孟加拉湾深水区主要以天然气为主,其有利勘探层系为恒河水系中上部扇带和印度东部海域中上部扇带等环孟加拉湾深水盆地第三系加积局限型水道复合体,以及中下部扇带"无底水道"附近潮道天然冲积堤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石油地质特征 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潜力 深海扇 孟加拉湾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研究进展、地质意义及鄂尔多斯盆地实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熊鹰 谭秀成 +1 位作者 伍坤宇 王小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44-760,共17页
基于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受孔隙尺寸控制的矿物沉淀和胶结非均质特征的发现与思考,结合当今国内外有关多孔介质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的调研,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1)地质环... 基于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中受孔隙尺寸控制的矿物沉淀和胶结非均质特征的发现与思考,结合当今国内外有关多孔介质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及化学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的调研,对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地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归纳。(1)地质环境中"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广泛存在,表现为储集层孔隙的胶结非均质性及其最终形成的"大孔充填而小孔保存"特征。现今研究主要从不同尺度孔隙结构观察、流体-孔隙介质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矿物沉淀实验3个方面开展。(2)受孔隙尺寸控制的非均质沉淀特征可以利用与表面化学相关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解释,即微孔隙中更大的界面张力和矿物晶体曲率导致矿物的有效溶解度更高,因而更容易保持过饱和状态而不发生沉淀。(3)"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可使油气储集层发生微孔的选择性保存,在不同尺度孔隙共生的情况下,较大孔隙更倾向于被胶结充填而小孔则更易于被保存,不同的胶结模式对岩石整体渗透率的影响略有不同;该现象在地热储集层开发和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研究中也值得重视。最后,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胶结特征和孔隙分布,分析总结成岩流体性质、来源及胶结模式差异对孔隙结构演化和优质储集层分布的影响。"孔隙尺寸控制沉淀"现象的发现和重视对于理解流体-岩石复杂作用过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为储集层成岩作用和孔隙保存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和思考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尺寸 胶结非均质性 成岩作用 过饱和流体 孔隙保存
下载PDF
地应力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地质与工程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锦 白天宇 +5 位作者 肖露 赵飞 李栋 李红斌 王贵文 张荣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33-1043,共11页
地应力场研究可为井网部署、油气井压裂和裂缝有效性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系统归纳地应力场分析以及测井评价方法流程至关重要。总结了地应力场构成及其测井响应机理,并指出对地应力响应较灵敏的测井序列为声波时差、电阻率和... 地应力场研究可为井网部署、油气井压裂和裂缝有效性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系统归纳地应力场分析以及测井评价方法流程至关重要。总结了地应力场构成及其测井响应机理,并指出对地应力响应较灵敏的测井序列为声波时差、电阻率和成像测井。在声发射实验确定古构造应力场期次及大小的基础上,通过电阻率、声波时差测井和裂缝密度恢复最大古构造应力。现今地应力场一般从地应力方向和大小两个方面进行描述,确定地应力方向的测井方法是成像测井拾取井壁崩落和诱导缝、阵列声波测井横波分裂,获取地应力场大小的手段是水力压裂法和声发射实验。在现今地应力场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组合弹簧模型等模型或方法计算现今地应力大小,实现地应力场分析。地应力场分析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断层性质分析、储层质量和裂缝有效性评价以及油气藏分布预测,此外在非常规油气储层压裂改造等工程领域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测井评价 断层性质 储层品质 裂缝有效性 压裂改造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咸化湖盆页岩油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评价方法——以柴西坳陷下干柴沟组上段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泽清 龙国徽 +8 位作者 周飞 唐丽 姜营海 白斌 张静 刘畅 王艳清 张博策 贾生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25-2444,共20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的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属于典型的咸化湖盆,通过岩芯观察和X射线衍射全岩、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及页岩油具有明显的特性:...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的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属于典型的咸化湖盆,通过岩芯观察和X射线衍射全岩、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及页岩油具有明显的特性:(1)页岩以碳酸盐岩矿物为主,岩性以纹层状云灰岩和层状灰云岩为主;(2)烃源岩具有低TOC、高转化率的特点,游离烃含量高,具有明显的石油“超越效应”,而且页岩的含油性和生烃潜量与碳酸盐矿物含量呈正相关性;(3)储层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点,黏土矿物类型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有利于页岩油的稳产和高产;(4)地层压力系数高,能量充足,原油轻质组分多、气油比高。柴西坳陷E32页岩层系厚度大、面积广,为了评价其资源潜力,将柴西坳陷划分为小梁山、英雄岭、扎哈泉和茫崖4个凹陷,首先应用成因法计算资源量,然后用体积法、容积法和类比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最终用德尔菲法确定页岩油总的资源量为69×10^(8)t。本文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1)明确了咸化湖盆页岩油独特的地质特征,指出富油层系的岩性组合;(2)提出了计算吸附烃的计算公式,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页岩油资源量的评估方法;(3)资源量的落实证实了柴西坳陷具有可观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坚定了勘探信心;(4)多因素综合划定的I类有利区带面积为2460km^(2),指出了下一步勘探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西坳陷 咸化湖盆 下干柴沟组上段 页岩油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