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MPAL)在油田开发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秦玉坤 王国平 +2 位作者 贾向东 段俊东 肖兵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7-393,共7页
本文对国产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MPAL)资料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仪器有较好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硬地层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波形清楚,幅度变化正常;通过其在岩性识别、裂缝识别、气层识别、岩石机械特性分析及各向异性的应用进行研究... 本文对国产的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MPAL)资料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仪器有较好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硬地层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波形清楚,幅度变化正常;通过其在岩性识别、裂缝识别、气层识别、岩石机械特性分析及各向异性的应用进行研究,能够较为准确地求取地层的纵波、横波、斯通利波的声波时差及幅度和衰减曲线,计算岩石力学参数,并进行地层各向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 多极子探头 阵列声系 偶极子 资料分析
下载PDF
应用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计算大北克深地区岩石力学参数 被引量:3
2
作者 康利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5期113-115,118,共4页
以大北克深地区X井和Y井的数据为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计算了相关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泥岩地层岩石强度较高,石膏地层次之,砂岩地层强度较低;泥质含量越高,抗张、抗剪、抗压强度越大,毕奥特(Biot)系数有所减小。阵列声波测井方法... 以大北克深地区X井和Y井的数据为例,利用阵列声波测井计算了相关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泥岩地层岩石强度较高,石膏地层次之,砂岩地层强度较低;泥质含量越高,抗张、抗剪、抗压强度越大,毕奥特(Biot)系数有所减小。阵列声波测井方法能准确地提取地层纵横波时差,对计算地层岩石力学参数具有显著优势,可节约昂贵的弹性力学参数测试费用,能预测和判断深部地层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北克深地区 阵列声波测井 慢度提取 岩石力学参数
下载PDF
随钻测录一体化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亮 陈鹏 +4 位作者 金兴明 朱军 张晓晖 曾晓英 刘坤 《录井工程》 2015年第3期84-87,108,共4页
针对传统录井技术发展的"瓶颈"以及随钻测量、测井技术现状,提出将录井与随钻测量、测井技术相结合,形成以随钻测录一体化技术为主的综合性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测录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优势,认为随钻测录一... 针对传统录井技术发展的"瓶颈"以及随钻测量、测井技术现状,提出将录井与随钻测量、测井技术相结合,形成以随钻测录一体化技术为主的综合性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测录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技术优势,认为随钻测录一体化是今后勘探开发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综合录井与随钻测量、测井实时跟踪钻井工艺共同特点设计的随钻测录一体化系统,以数据融合及远程传输软件为纽带,将现场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与远程的地质导向、解释评价、决策中心联系起来,可实现测录数据的实时有效融合。分别从硬件、软件、数据以及应用技术层面,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井 随钻测量 综合录井 测录一体化 地质导向
下载PDF
LWD随钻仪器在长庆油田水平井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涛 谭来军 +3 位作者 梁羽佳 许浪闯 王铁永 薛峰 《石油仪器》 2013年第2期26-28,8,共3页
长庆油田区块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区内,地质储层比较复杂,具有低孔、低渗、薄互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勘探开发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依据长庆油田"三提一降一加快"的发展方式,即"提高钻遇率、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 长庆油田区块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区内,地质储层比较复杂,具有低孔、低渗、薄互层和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勘探开发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依据长庆油田"三提一降一加快"的发展方式,即"提高钻遇率、提高采收率、提高单井产量、降低成本、加快水平井开发进度",提出了随钻伽马单地层参数结合录井和气测等相关信息的地质导向技术在该地区应用的思路,再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为油田快速勘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低孔低渗 钻遇率 采收率 随钻伽马 地质导向
下载PDF
过套管瞬变电磁探测中微弱信号传输与采集处理方法
5
作者 王浩 党博 +2 位作者 董俊辰 张文辉 王晨 《电子世界》 2014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套后储层探测仪以瞬变电磁原理为基础,通过电磁感应测量地下介质二次场随时间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地下地质体的电性、规模、产状等。准确了解地下的地层分布情况,为后期的开采提供直接的资料。然而探头所采集到的二次场信号特别微弱,容易... 套后储层探测仪以瞬变电磁原理为基础,通过电磁感应测量地下介质二次场随时间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地下地质体的电性、规模、产状等。准确了解地下的地层分布情况,为后期的开采提供直接的资料。然而探头所采集到的二次场信号特别微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测井数据的准确性,给后期数据处理解释造成困难。本文主要分析由前置放大电路板接收到探头信号,再对信号进行放大、AD采样给单片机编码、耦合上传以及通信传输至井上地面机箱过程中信号噪声与外部干扰的来源,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分析在信号传输、前置放大等过程中噪声与外部干扰的来源,并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 微弱信号 前置放大 噪声
下载PDF
影响中子管产额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炯 骆庆锋 +3 位作者 鲁宁 麻惠生 闫水浪 魏阿勃 《石油仪器》 2010年第6期22-23,100,共2页
通过中子管计算产额与实际产额的对比,从理论和试制经验分析了导致中子产额下降的几个因素,为中子管设计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中子管 产额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地质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海涛 杨叶 +1 位作者 张晋言 耿尊博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199,共9页
过去十年间,广泛应用的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给地质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流体渗流特性以及岩石物理属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介质微观世界成为可能并且取得的一定的进展.成像技术不仅可以... 过去十年间,广泛应用的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给地质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内流体渗流特性以及岩石物理属性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介质微观世界成为可能并且取得的一定的进展.成像技术不仅可以直观显示多孔介质微观结构,而且还是建立孔隙介质微观模型的基础.然而,多孔介质成像技术仍然存在挑战,为了了解各种成像技术的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调研多孔介质成像方法:光学显微镜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聚焦离子束纳米层析成像技术,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相位对比层析成像技术,小规模层析成像技术.介绍每种成像技术的技术原理,技术局限性和改进措施,各种技术应用范围及其当前重要应用.光学显微镜技术与扫描电镜,聚焦离子束纳米层析成像以及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实现光电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实现矿物识别,泥页岩纳米-微米级孔隙成像以及通过图像拼接构建具有高分辨率大视域的高清图像,X射线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实现动态成像与不同分辨率图像的融合.然后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使读者了解孔隙介质成像技术的原理、局限,以及每种成像技术在当前石油勘探热点领域中的应用,掌握多孔介质成像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热点.这些不仅有利于展现多孔介质微观世界,而且有助于研究人员针对多孔介质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成像技术或技术组合,以期推动多孔介质成像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 成像原理 技术应用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图像分割中灰度阈值对岩石物理属性影响的研究
8
作者 王海涛 杨叶 耿尊博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56-2461,共6页
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滞后于X射线CT扫描技术的进展与三维岩心模型的定量表征、物理属性模拟的应用.为了获取最优图像分割阈值的判定参数,需要研究图像分割灰度阈值对X射线CT图像构建三维岩心模型物理属性的影响,因此选取一块生物灰岩的X... 图像分割技术的发展滞后于X射线CT扫描技术的进展与三维岩心模型的定量表征、物理属性模拟的应用.为了获取最优图像分割阈值的判定参数,需要研究图像分割灰度阈值对X射线CT图像构建三维岩心模型物理属性的影响,因此选取一块生物灰岩的X射线CT扫描图像构建三维岩心模型,计算不同灰度阈值分割后三维岩心模型的孔隙度、孔隙导通、连通性以及电性.采用Minkowski函数,图像团簇标定法和有限元法分别计算孔隙空间连通、导通特性以及孔隙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度、孔隙导通、连通特性、电性属性对于灰度阈值敏感性依次降低.孔隙导通特性影响孔隙连通特性与孔隙度指数,在孔隙导通后,孔隙连通特性与孔隙度指数逐步趋于稳定,孔隙微观结构的变化造成岩石宏观电性属性的改变.电流密度分布图直观证实研究结果,同时生动显示出碳酸盐岩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孔隙造成明显的孔隙度指数各向异性.依据研究结果可以将对灰度阈值最敏感的孔隙度作为优选灰度分割阈值的检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X射线CT 图像分割 岩心构建 岩石物理属性模拟 岩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