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射波的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肖承文 王贵清 +2 位作者 吴兴能 文得进 汪德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
为了有效地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测井评价,针对其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大、裂缝发育、测井解释难度大的特点,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研发了基于远探测声波反射波的成像测井技术。该技术借鉴了物探的采集技术,用测井的方法实现... 为了有效地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测井评价,针对其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大、裂缝发育、测井解释难度大的特点,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测井公司研发了基于远探测声波反射波的成像测井技术。该技术借鉴了物探的采集技术,用测井的方法实现了对反射波的测量。在简述远探测声波反射波成像测井基本原理、仪器特点及采集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用参数估计法对所采集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分离反射波和模式波,压制噪音,并进一步把反射波分离为上、下行反射波;还设计了典型的地质体的模拟实验,确定了不同地质体的上、下行反射波的响应特征,从而达到以实验响应特征为依据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解释的目的,可发现常规测井探测不到的储集层。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层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弥补了以往测井探测深度不足的缺陷,探测深度由原来的3m提升到10m,可以为试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避免因常规测井探测深度不足而漏失油气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反射波 响应特征 上行反射波 下行反射波 井旁裂缝 溶蚀孔洞 同相轴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利用测井信息判识古流向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潮流 李谦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27-431,共5页
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输出的高清晰地层电阻率图像直观反映地层沉积构造特征,包含有可靠的古水流信息,但目前判断古流向的普遍做法是全井段统计分析,没有考虑不同成因砂体内部的沉积作用变化。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这... 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输出的高清晰地层电阻率图像直观反映地层沉积构造特征,包含有可靠的古水流信息,但目前判断古流向的普遍做法是全井段统计分析,没有考虑不同成因砂体内部的沉积作用变化。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这2种微相为例,通过分析常规测井曲线形态变化及其与沉积作用的对应关系,指出在这2种微相当中前积作用的发育位置不同,对应齿中线的收敛性质也有明显区别。提出在分析沉积微相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寻找前积段并结合成像测井统计前积序列的砂岩层理倾斜方位,从而准确判断古水流的基本思路。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3口井的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井眼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 古水流 沉积相 三角洲前缘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水平井水力输送法找水生产测井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秋菊 金友春 +2 位作者 刘印堂 王红 刘金伟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共3页
测井仪器的井下输送是水平井生产测井的技术关键,水平井测试管柱的设计对测试工具串顺利起下及是否能达到测试目的至关重要。介绍了水平井水力输送法生产测井技术的工艺原理、施工步骤和对测试管柱的具体要求,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水平井找... 测井仪器的井下输送是水平井生产测井的技术关键,水平井测试管柱的设计对测试工具串顺利起下及是否能达到测试目的至关重要。介绍了水平井水力输送法生产测井技术的工艺原理、施工步骤和对测试管柱的具体要求,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水平井找水时可以开展的测井项目,并结合该项技术在水平井中的成功应用,对测井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测井 水力输送法 找水 测试项目 测试管柱 应用
下载PDF
FDD003型压差密度测井仪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4
作者 刘印堂 程辉建 +3 位作者 徐喜 宋秋菊 赵玉国 侯立明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8-462,479,共6页
以放射性密度测井为依据,从油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2个方面对压差密度测井仪在产出剖面测井中的适用性进行详细论证,肯定了压差密度测井仪的现场实用性;从3种不同的井况入手,对压差密度测井曲线在生产井测井中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分... 以放射性密度测井为依据,从油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2个方面对压差密度测井仪在产出剖面测井中的适用性进行详细论证,肯定了压差密度测井仪的现场实用性;从3种不同的井况入手,对压差密度测井曲线在生产井测井中的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分析了该仪器在高产气井测井过程中的相关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模拟实验予以验证。压差密度测井可以替代放射性流体密度测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可以在密度数值异常井段进行定点测量,以确保压差密度测井资料质量。建议考虑用双石英压力传感器取代压电陶瓷传感器并开展采用连续测量的石英压力测井曲线在不同深度上的取值计算流体密度,进而得到流体密度曲线的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测井仪器 放射性密度测井 三相流 压差 产出剖面 响应
下载PDF
泥岩底辟成因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以尼日尔Termit盆地底辟区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芝尧 钱茂路 +3 位作者 苏俊青 刘志英 王瑀 汤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5,共7页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 底辟多为受断层影响的次生底辟,而尼日尔Termit盆地早期断层不发育,同生底辟现象明显。通过实验模拟证实研究区泥岩底辟形成机理为:区域应力场压性分量为主动力,挤压塑性层上拱,再辅以不均匀负荷两侧挤压造成。根据受力类型及所处构造位置,将研究区底辟分为坡折—挤压型、低凸—引张差异负荷型和凹陷—差异负荷型。泥岩底辟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主要为:1欠压实高压泥岩具有生烃潜力,在达到生烃门限后,可以生烃;2底辟上拱改善了油气垂向运移能力,产生的微裂缝利于高压流体排出;3泥岩底辟形成的圈闭主要为辟顶背斜和辟边岩性遮挡圈闭;4坡折带的中斜坡临近生烃凹陷,砂体条件优越,该部位底辟形成的圈闭为油气的有利聚集区。勘探实例表明:在底辟活动程度最强的东部坡折带,靠近Moul凹陷一侧的下组合探井,试油均获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底辟 成因机理 模型 油气成藏 Termit盆地
下载PDF
走滑断裂作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以歧口凹陷新生代断裂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王芝尧 苏俊青 +1 位作者 钱茂路 刘志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35-40,共6页
大港油田的歧口富油气凹陷形成于新生代右旋张扭应力背景下,发育北北东—北东向和北北西—东西向为主的2组断裂带,并伴生有雁行模式的帚状断裂。走滑断裂作用引起断块走滑位移量变化,使得拉张断陷作用和挤压抬升作用并存,导致沉积中心... 大港油田的歧口富油气凹陷形成于新生代右旋张扭应力背景下,发育北北东—北东向和北北西—东西向为主的2组断裂带,并伴生有雁行模式的帚状断裂。走滑断裂作用引起断块走滑位移量变化,使得拉张断陷作用和挤压抬升作用并存,导致沉积中心由凹陷外区向凹陷内区迁移,且与凹陷外区抬升、侵蚀作用同时发生,形成"凹中隆"的模式,易于形成自生自储油气藏。由走滑断裂作用形成的断裂坡折带,构成古构造单元和沉积相域的分界,并控制着沉积体系的总体展布。该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沉积体系域概念,将走滑断裂控制的沉积相类型,归为一个体系域进行分析,论述了歧口凹陷陡坡带、缓坡带、洼陷带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控制着岩性-构造圈闭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沉积体系 有利区带 岩性油气藏 歧口凹陷
下载PDF
歧口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及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芝尧 卢异 刘志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北西—南东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南北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影响油气成藏。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北西—南东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南北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集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4种成藏模式的认识,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样式 配置关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缅甸若开海域生物气藏气源成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芝尧 钱茂路 +3 位作者 苏俊清 胡俊刚 王瑀 刘志英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1,共6页
缅甸若开盆地深水区域具备良好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生物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其成藏条件较为苛刻,研究生物气藏的气源成因,是成藏因素分析的首要问题。通过地震正演建模、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证实缅甸若开海域中方勘探... 缅甸若开盆地深水区域具备良好的生物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生物气藏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藏,其成藏条件较为苛刻,研究生物气藏的气源成因,是成藏因素分析的首要问题。通过地震正演建模、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证实缅甸若开海域中方勘探区含气地震响应特征明显,且为生物气藏。若开海域生物气烃源岩表现为"三低、一高、弱成岩"的地质特征,即较低的有机碳下限值、较低的热演化程度、低地温环境、较高的沉积速率、岩石固结程度处于弱成岩阶段中早期。峡谷泥岩、中新统泥岩、上新统泥岩均可以为甲烷菌提供食物—物质来源,上新统以上的泥岩不具备形成生物气的物质基础。推测研究区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且受到外界因素影响,使得压强和温度改变,导致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状态改变,致使其排出大量生物甲烷气,进而在圈闭内聚集成藏,表现为气体不断形成、不断增压—突破封存压力界限—气体泄漏—再次压力平衡—气体再生成、再增压—再突破封存压力—气体再泄漏—再平衡的排驱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气藏 气源成因 天然气水合物 若开海域 缅甸
下载PDF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芝尧 侯素英 刘志英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1-687,共7页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活动以断陷为主,演化形成的NW—SE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通过分析其演化趋势和伸展断裂过程,发现歧口凹陷古近纪受伸展旋转走滑的双重构造作用影响,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对其... 歧口凹陷古近纪构造活动以断陷为主,演化形成的NW—SE方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通过分析其演化趋势和伸展断裂过程,发现歧口凹陷古近纪受伸展旋转走滑的双重构造作用影响,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对其的影响大于歧口伸展断裂系统,形成一个菱形或多边形的断陷湖盆,断陷边缘及内部发育一系列构造带。断陷湖盆的持续性沉降,使得烃源岩大量发育。主干断层切割生油层,为油气运移提供输导通道。歧口凹陷古近系断陷构造形成多凸多凹、多物源、近物源的古地理背景,在断陷演化的不同阶段,有多种类型砂岩储集体发育。在断陷湖盆的陡坡带、缓坡带、断阶带、盆内坡折带形成4种油气成藏模式。针对歧口凹陷古近系断陷构造演化的特点,优选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演化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断块区岩相古地理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古近纪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芝尧 苏俊青 +2 位作者 钱茂路 杨冰 刘志英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1-6,共6页
大港探区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情况,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文中着眼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 大港探区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情况,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文中着眼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了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岩性圈闭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下载PDF
断块区岩相古地理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古近纪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芝尧 苏俊青 +2 位作者 钱茂路 杨冰 刘志英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大港油田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寻找更多的非构造油气藏为现阶段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作为黄骅坳陷中的二级构造单元,在古近纪经历了断陷期的发展到消亡,在... 大港油田断层发育,地质情况复杂,寻找更多的非构造油气藏为现阶段主要任务。在此背景下,研究断块区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对寻找隐蔽的非构造油气藏有重要意义。歧口凹陷作为黄骅坳陷中的二级构造单元,在古近纪经历了断陷期的发展到消亡,在断陷构造的各地质时期,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基于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从岩性圈闭的形成因素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口凹陷 岩相古地理 岩性圈闭
下载PDF
二维随机介质模型正演指导复杂地层地震解释——以薄层砂泥岩交互地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芝尧 韩国猛 +2 位作者 付东立 牟智全 刘志英 《中国煤炭地质》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大港油田砂泥岩交互地层存在着非均质复杂地质形态,为保证其精细解释效果,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了选用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复杂非均质地质体进行简化建模的方法。正演算法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弹性波在二维随机介质模型... 大港油田砂泥岩交互地层存在着非均质复杂地质形态,为保证其精细解释效果,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提出了选用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复杂非均质地质体进行简化建模的方法。正演算法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弹性波在二维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播,激发方式使用自激自收模式。正演结果表明,随机介质模型模拟大港油田薄层砂岩互层地层具有合理性,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对于该模型的正演数值模拟,算法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随机介质 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 有限差分 正演模拟
下载PDF
管道内脉冲式热源参数对流动传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彦昌 刘得军 +3 位作者 刘兴斌 王延军 宋晓毓 杨爱东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引用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流道和热源物理模型,在内径为37mm的水平圆形管道内,放置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脉冲宽度的热源进行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值模... 引用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流道和热源物理模型,在内径为37mm的水平圆形管道内,放置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加热脉冲宽度的热源进行流固耦合的热传导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分析流道内沿管道中心不同位置处的温升变化情况。模拟结果显示,几何形状为长方体型且长度较小的热源对流体加热温升效果比较好,流体的最大温升值随热源功率增大而线性增大;热源长度越大,获得的最大温升值越小;当流量达到15m^3/d时温升值不受长方体型热源长度的影响。当热源功率达到400 W以上,加热脉冲宽度为1s时可以在0~15m^3/d流量段内获得较好的温升效果,用铂电阻式温度传感器进行准确测量,为优化基于热示踪方法的测试类仪器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管道 脉冲式热源 有限元法 流动 传热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歧口凹陷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饱和度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伶 丁娱娇 +1 位作者 迟秀荣 李健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8,89,共9页
歧口凹陷碎屑岩储层中发育大量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埋深在2 500m以下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黏土附加导电性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埋深在2 500m以上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控制。饱和度定量计... 歧口凹陷碎屑岩储层中发育大量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埋深在2 500m以下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黏土附加导电性和孔隙结构共同控制,埋深在2 500m以上的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主要受复杂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饱和度控制。饱和度定量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m、n值与低电阻率油气层主控因素关系密切;对黏土矿物附加导电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其阳离子交换容量、孔隙结构和地层水矿化度是控制m、n变化的3个最重要因素;岩性细、高束缚水饱和度型低电阻率油气层其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是控制m、n变化的2个最重要因素。针对以上2种内因低电阻率油气层类型分别建立了相应的m、n值计算方法,实现了连续可变m、n值的低电阻率油层饱和度定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油层 饱和度 阳离子交换容量 孔隙结构 歧口凹陷
下载PDF
二维随机模型正演在解释地震同相轴畸变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芝尧 刘志英 吴舒天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2年第3期22-26,78,共5页
介绍了随机介质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种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介质模型的方法,利用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二维随机介质模型合理化的构建提供函数支持。正演算法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弹性波在二维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播,激发方... 介绍了随机介质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种根据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介质模型的方法,利用二维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为二维随机介质模型合理化的构建提供函数支持。正演算法使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模拟弹性波在二维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播,激发方式采用自激自收模式。正演结果表明,随机介质模型模拟大港油田薄层砂岩互层地层,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对于该模型的正演数值模拟,在模型算法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随机介质 指数型椭圆自相关函数 有限差分 正演模拟
下载PDF
断块区岩相古地理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古近纪为例
16
作者 王芝尧 苏俊青 +1 位作者 钱茂路 刘志英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1年第2期5-10,78,共6页
歧口凹陷区特有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形成了大量的岩性地层圈闭。根据歧口凹陷的岩相古地理,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出发,以歧口凹陷滨海斜坡区为实例,探讨在岩性地层圈闭发育区获得高产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歧口凹陷 岩相古地理 岩性圈闭
下载PDF
基于WT与LSSVM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爱东 单立群 +1 位作者 刘彦昌 秦培莉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某研究区储层特性较为复杂,为了依据测井数据准确求取储层参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WT)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选取21口关键井的岩心物性资料、测井资料,依据流动层带指数划分方法将取心井储层流动单... 某研究区储层特性较为复杂,为了依据测井数据准确求取储层参数,提出基于小波变换(WT)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相结合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方法。选取21口关键井的岩心物性资料、测井资料,依据流动层带指数划分方法将取心井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成Ⅰ、Ⅱ、Ⅲ类,建立流动单元的识别规则和划分标准。将WT与LSSVM相结合对取心井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学习训练,使用WT对各测井曲线分别分解为高频和低频成分,利用C5.0决策树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训练样本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学习所用的训练样本集,利用LSSVM训练训练样本建立流动单元预测识别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取心或非取心段储层流动单元进行预测。实验表明,基于WT与LSSVM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模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为储层精细评价提供一种较有效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测井曲线 流动带指数 小波变换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参数敏感性
下载PDF
分注井中封隔器密封状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新茶 邵维志 +3 位作者 孟凡增 赵隆顺 姜崇波 陈兆影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3-366,共4页
封隔器是油田分注井中分层注水的必要井下工具,其密封与否直接关系到油田注水质量。介绍了利用同位素示踪载体和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检测封隔器密封状态的方法,分别对由于封隔器在井下工作时间的延长;长时间注水开发,部分注水井的套管发... 封隔器是油田分注井中分层注水的必要井下工具,其密封与否直接关系到油田注水质量。介绍了利用同位素示踪载体和氧活化水流测井技术检测封隔器密封状态的方法,分别对由于封隔器在井下工作时间的延长;长时间注水开发,部分注水井的套管发生变形、腐蚀现象;封隔器坐封在射孔位置;层间压差过大以及测井施工改变封隔器工作压力引起的封隔器不密封的几个测井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分注井 封隔器 密封 压力 施工
下载PDF
吐哈盆地火焰山油田致密砂岩储集层描述与井位部署
19
作者 张迪 姜涛 王曦蒙 《录井工程》 2016年第3期84-89,100,共6页
为了寻找有利油气勘探区域,吐哈盆地火焰山油田致密砂岩储集层描述以综合地质研究为基础,纵向上选层,平面上选区,优选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井位优化部署。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粒度分析、沉积特征、岩石结构与泥岩颜色及储集层... 为了寻找有利油气勘探区域,吐哈盆地火焰山油田致密砂岩储集层描述以综合地质研究为基础,纵向上选层,平面上选区,优选有利勘探目标,进行井位优化部署。以岩心和测井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粒度分析、沉积特征、岩石结构与泥岩颜色及储集层特征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揭示火焰山构造目的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划分出(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等6种微相。同时,进行储集层敏感性分析,在油田储集层描述的基础上,优选有利区域,共部署设计SJ 2井、SJ 3井2口水平井,经试油验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岩心相 测井相 储集层 非均质性 沉积相 井位部署
下载PDF
古近系构造样式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以歧口凹陷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芝尧 卢异 +3 位作者 杨子玉 刘志英 赵勇刚 陈宪保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92,共8页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探讨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NW—SE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探讨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NW—SE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积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歧口凹陷4种成藏模式,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和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构造样式 配置关系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