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颗粒F-SiO_(2)对地层原油中沥青质沉淀抑制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旭
张瑞
+3 位作者
马若楠
吴晓旭
李希娟
广怡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8,共8页
为明确纳米颗粒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的抑制效果及吸附沥青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开展了沥青质起始沉淀点测定实验和沥青质溶解线及沉淀线测定实验,研究了改性F-SiO_(2...
为明确纳米颗粒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的抑制效果及吸附沥青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开展了沥青质起始沉淀点测定实验和沥青质溶解线及沉淀线测定实验,研究了改性F-SiO_(2)纳米颗粒作用下的沥青质起始沉淀点、吸附量及亚稳定区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对轻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以单层为主,最大吸附量为0.8 g/g,而对重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以多层和大颗粒沥青质聚集体(10~50μm)为主,最大吸附量可达8.6 g/g;F-SiO_(2)纳米颗粒增大了沥青质的亚稳定区,推迟了沥青质自发成核的形成时间,延迟了沥青质起始沉淀点,抑制了沥青质沉淀;F-SiO_(2)纳米颗粒作用下的重质油沥青质的燃烧残余物质量分数为11.6%,优于轻质油沥青质(52.8%),证明F-SiO_(2)纳米颗粒对重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及抑制效果好于轻质油。研究成果为预防沥青质沉淀、缓解沉积伤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沥青质
沉淀
吸附
亚稳定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颗粒F-SiO_(2)对地层原油中沥青质沉淀抑制效果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旭
张瑞
马若楠
吴晓旭
李希娟
广怡初
机构
中国石油
玉门
油田
公司
老君庙采油厂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公司科技信息与对外合作处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CO_(2)驱油技术及地质封存安全监测”(2018YFB0605500)。
文摘
为明确纳米颗粒对原油中沥青质沉淀的抑制效果及吸附沥青质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方法,开展了沥青质起始沉淀点测定实验和沥青质溶解线及沉淀线测定实验,研究了改性F-SiO_(2)纳米颗粒作用下的沥青质起始沉淀点、吸附量及亚稳定区宽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对轻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以单层为主,最大吸附量为0.8 g/g,而对重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以多层和大颗粒沥青质聚集体(10~50μm)为主,最大吸附量可达8.6 g/g;F-SiO_(2)纳米颗粒增大了沥青质的亚稳定区,推迟了沥青质自发成核的形成时间,延迟了沥青质起始沉淀点,抑制了沥青质沉淀;F-SiO_(2)纳米颗粒作用下的重质油沥青质的燃烧残余物质量分数为11.6%,优于轻质油沥青质(52.8%),证明F-SiO_(2)纳米颗粒对重质油中沥青质的吸附及抑制效果好于轻质油。研究成果为预防沥青质沉淀、缓解沉积伤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沥青质
沉淀
吸附
亚稳定区
Keywords
nanoparticles
asphaltene
precipitation
adsorption
metastable zone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颗粒F-SiO_(2)对地层原油中沥青质沉淀抑制效果
张旭
张瑞
马若楠
吴晓旭
李希娟
广怡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