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铭杰
唐俊红
+2 位作者
张同伟
吕宗刚
杨荣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 :1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 ,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 ,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 ;3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 ;4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 ;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地质
地球化学
矿物学
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天然气远源成藏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陆正元
栾海波
+2 位作者
吕宗刚
彭海润
李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0,共4页
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钻探和开发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研究认为烃源断层是二叠系和更深层烃源层中天然气进入嘉陵江组的重要输导条件,烃源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因为嘉陵江组自身烃源条...
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钻探和开发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研究认为烃源断层是二叠系和更深层烃源层中天然气进入嘉陵江组的重要输导条件,烃源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因为嘉陵江组自身烃源条件差难以形成气藏。嘉陵江组天然气藏为依靠喜马拉雅期断层输导的远源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可概括为:烃源断层控制了气源;沉积成岩相带、中三叠世末期古隆起剥蚀作用和裂缝发育控制了储层分布、储层渗透性与连通范围;古隆起剥蚀作用和断层作用同样控制了圈闭的保存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南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25
3
作者
曹春辉
张铭杰
+4 位作者
汤庆艳
吕宗刚
汪扬
杜丽
李中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4-1612,共9页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和川南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化学组成以及碳、氢和氦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该区页岩气CH4含量占绝对优势(94.0%~98.5%)、湿度低(0.3%~0.6%)、非烃气体含量较低(以CO2和N2为主、含微量的He、未检测出H2S)。烷烃气...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和川南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化学组成以及碳、氢和氦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该区页岩气CH4含量占绝对优势(94.0%~98.5%)、湿度低(0.3%~0.6%)、非烃气体含量较低(以CO2和N2为主、含微量的He、未检测出H2S)。烷烃气体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出现局部反序分布特征:δ13C1>δ13C2;δ13CCO2=-2.4‰^-6.0‰,3 He/4 He=0.01~0.03Ra。威远和长宁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有所差异,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值比长宁地区的偏低,δ13C1值偏低约8‰,δ13C2值偏低6‰;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源于其地质演化条件。川南长宁龙马溪页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封闭性好,页岩气主要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和液态烃二次裂解气不同比例的混合,非烃气体中除有机质热裂解成因外含少量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液态烃二次裂解可能是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分布发生反序分布的原因。威远地区页岩中沥青含量较长宁地区多,同时后期的构造作用和抬升可能导致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烷烃气体的碳同位素值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化学组成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题名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铭杰
唐俊红
张同伟
吕宗刚
杨荣生
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学系
中国
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气
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蜀南气矿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40 0 72 0 48)资助成果。
文摘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 ,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 ,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 :1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 ,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 ,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 ;3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 ,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 ;4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 ;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油气地质
地球化学
矿物学
岩石学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formation of oil-gas reservoir
trace system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geology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天然气远源成藏模式
被引量:
6
2
作者
陆正元
栾海波
吕宗刚
彭海润
李弢
机构
"
油气
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蜀南气矿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17-620,共4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科技项目(07jy029-144)
文摘
以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钻探和开发成果为基础,分析了嘉陵江组气藏的烃源、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等成藏要素,研究认为烃源断层是二叠系和更深层烃源层中天然气进入嘉陵江组的重要输导条件,烃源断层不发育的构造因为嘉陵江组自身烃源条件差难以形成气藏。嘉陵江组天然气藏为依靠喜马拉雅期断层输导的远源成藏模式,成藏控制因素可概括为:烃源断层控制了气源;沉积成岩相带、中三叠世末期古隆起剥蚀作用和裂缝发育控制了储层分布、储层渗透性与连通范围;古隆起剥蚀作用和断层作用同样控制了圈闭的保存条件。
关键词
成藏模式
嘉陵江组
四川盆地南部
Keyword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odel Jialingjiang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25
3
作者
曹春辉
张铭杰
汤庆艳
吕宗刚
汪扬
杜丽
李中平
机构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
矿
产资源学院
甘肃省
油气
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
科学院
油气
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蜀南气矿
出处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4-161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02143
41472070
+2 种基金
4137209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2CB214701)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编号:311010)联合资助
文摘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和川南长宁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化学组成以及碳、氢和氦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该区页岩气CH4含量占绝对优势(94.0%~98.5%)、湿度低(0.3%~0.6%)、非烃气体含量较低(以CO2和N2为主、含微量的He、未检测出H2S)。烷烃气体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增加出现局部反序分布特征:δ13C1>δ13C2;δ13CCO2=-2.4‰^-6.0‰,3 He/4 He=0.01~0.03Ra。威远和长宁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组成有所差异,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碳同位素值比长宁地区的偏低,δ13C1值偏低约8‰,δ13C2值偏低6‰;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2个地区页岩气碳同位素的差异可能源于其地质演化条件。川南长宁龙马溪页岩处于高—过成熟阶段,封闭性好,页岩气主要为干酪根初次裂解气和液态烃二次裂解气不同比例的混合,非烃气体中除有机质热裂解成因外含少量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CO2。液态烃二次裂解可能是碳同位素值随碳数分布发生反序分布的原因。威远地区页岩中沥青含量较长宁地区多,同时后期的构造作用和抬升可能导致威远地区页岩气的烷烃气体的碳同位素值偏低。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化学组成
页岩气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Keywords
Stable isotope
Chemical composition
Shale gas
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2.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张铭杰
唐俊红
张同伟
吕宗刚
杨荣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盆地南部嘉陵江组天然气远源成藏模式
陆正元
栾海波
吕宗刚
彭海润
李弢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曹春辉
张铭杰
汤庆艳
吕宗刚
汪扬
杜丽
李中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