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电扫描测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程玉梅 张小刚 魏国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层中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地层水矿化度未知,利用电阻率区分流体性质困难。介电扫描测井仪器采用铰接式极板,有4种不同的频率,具有不同的探测深度,最深可达到4in,能够测量地层介电常数。油气和水的介电常数差异很大,...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储层中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地层水矿化度未知,利用电阻率区分流体性质困难。介电扫描测井仪器采用铰接式极板,有4种不同的频率,具有不同的探测深度,最深可达到4in,能够测量地层介电常数。油气和水的介电常数差异很大,介电扫描测井通过反演得到的介电常数计算侵入带内的含水孔隙度,与常规测井或核磁共振测井得到的总孔隙度对比得到侵入带内的油气饱和度。介电扫描测井技术除可以得到地层的含水孔隙度外,同时能得到反映岩石结构的参数m、n或者阳离子交换能力。介绍介电扫描测井的基本方法、工作原理和应用。对长庆油田介电扫描测井实例进行了分析,测井解释结果与试油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介电扫描测井 介电常数 储层评价 流体性质 长庆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构造-岩相古地理新认识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洲 王维斌 +7 位作者 魏柳斌 李辉 吴东旭 乔占峰 吴兴宁 鲁慧丽 刘雨昕 胡文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45-2658,共14页
米探1井取得天然气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具有巨大勘探潜力,然而,对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古构造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研究还存在争议,制约了下步天然气勘探进程。为此,基于地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微观薄片和测井等... 米探1井取得天然气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具有巨大勘探潜力,然而,对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古构造格局和岩相古地理研究还存在争议,制约了下步天然气勘探进程。为此,基于地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微观薄片和测井等基础资料,对马家沟组四段构造-岩相古地理开展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古构造格局,并恢复出马家沟组四段岩相古地理,预测了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马四期发育“两陆三隆四坳”的古构造格局,其中两陆为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古陆,三隆分别为中央古隆起、中条古隆起和神木-志丹低隆起,四坳为西南边缘坳陷、桃利庙坳陷、府谷坳陷和柳林坳陷;(2)马四期为碳酸盐岩内缓坡和中缓坡沉积,其中内缓坡又发育白云岩坪、含云膏坪、微生物丘、灰泥丘、砂屑滩、丘滩间海和灰质潟湖等7类微相;(3)古构造格局控制马家沟组四段沉积分异,微生物丘、灰泥丘和砂屑滩等3类有利储集相主要沿中央古隆起和神木-志丹低隆起等古地貌高部位分布。因此认为,神木—靖边地区是有利储层发育区,且处于岩性相变带,生储盖配置关系好,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靶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马家沟组四段 古构造格局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岩性气藏成藏模式 被引量:79
3
作者 李明瑞 窦伟坦 +2 位作者 蔺宏斌 张清 焦积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1,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其特点是气源充足、多层系含气、致密砂岩储集层发育、盖层封闭条件相对较好。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气藏形成特征,以成藏期次为主线,以致密岩性圈闭为重点,综合考虑成藏主控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岩性气藏,其特点是气源充足、多层系含气、致密砂岩储集层发育、盖层封闭条件相对较好。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气藏形成特征,以成藏期次为主线,以致密岩性圈闭为重点,综合考虑成藏主控因素,分别对早侏罗世末期、晚侏罗世中晚期、早白垩世末期、早白垩世末期至今4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进行了成藏模式分析,认为晚侏罗世中晚期及早白垩世末期是盆地东部天然气成藏的关键时期。受致密岩性圈闭气藏储集层物性差的影响,输导层不同决定了天然气二次运移的方式不同,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形成的天然气气藏在平面上连片性好,而石千峰组及上石盒子组天然气在输导层发育的地方常形成"小而肥"的次生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致密砂岩 岩性圈闭 次生气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致密砂岩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形成机理 被引量:27
4
作者 姚泾利 王怀厂 +2 位作者 裴戈 袁晓明 张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3,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研究该现象的形成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储层保护和压裂改造的技术措施、提高气藏单井产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密闭取心岩样,借助气水相渗、核...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存在超低含水饱和度现象,研究该现象的形成机理,对制定合理的储层保护和压裂改造的技术措施、提高气藏单井产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密闭取心岩样,借助气水相渗、核磁共振、流体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分析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含水饱和度特征和天然气成藏特征。结果表明:①应用气水相渗、核磁共振2种实验技术方法所测定的束缚水饱和度均高于密闭取心测定的原始含水饱和度值,说明该区盒8段、太原组致密砂岩气藏普遍存在超低含水和度现象;②气藏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增大,随着烃源岩在过成熟演化阶段干气的注入,天然气的携水能力不断增强,束缚水不断蒸发气化,并随着天然气的大规模运移及气藏后期的泄漏散失而带出储层,从而形成超低含水饱和度气藏。因此,针对超低含水饱和度储层吸水易形成永久性水锁的问题,制订了合理的水锁伤害预防与补救措施,以期有效提高储层气相渗透率和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致密砂岩 气藏 水锁 超低含水饱和度 气相渗透率 单井产量
下载PDF
海西构造旋回阴山幕式造山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旋回充填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涛 侯明才 +3 位作者 陈洪德 侯中健 陈安清 苏中堂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0-317,共8页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物充填规律与阴山造山带间的相互关系,为大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规律与造山带耦合关系提供实证。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9条野外剖面和133口典型钻井详细的沉积充填序列分析,结果清楚地揭示晚古生代太原-山... 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物充填规律与阴山造山带间的相互关系,为大型克拉通盆地沉积充填规律与造山带耦合关系提供实证。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晚古生代9条野外剖面和133口典型钻井详细的沉积充填序列分析,结果清楚地揭示晚古生代太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存在明显的3个由粗-细-粗的沉积充填旋回。构造沉降史分析准确标定出285Ma B.P.、274Ma B.P.和256Ma B.P.为造山活动加剧、盆地强烈沉降的时间节点,而这3个时间节点正好对应于太原-山西期、石盒子期、石千峰期3个时期内退积-进积的沉积转换,这说明海西期华北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俯冲-碰撞造山所导致的阴山古陆的幕式造山运动与盆地的旋回充填存在密切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充填 幕式造山 盆山耦合 阴山造山带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全数字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技术在苏里格天然气勘探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窦伟坦 杜玉斌 于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4期63-68,共6页
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的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 苏里格地区是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该区近地表结构复杂,储层为陆相沉积,横向变化大。近几年来,针对该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目标,开展了以全数字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为代表的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形成了以长排列、小道距、单点数字检波器接收的高次覆盖采集技术;以保持叠前动力学特征为核心的叠前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以叠前反演与叠后综合解释相结合的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取得了丰硕的地震地质成果,满足了叠前有效储层预测需要,为苏里格地区快速、高效勘探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地震勘探 叠前 有效储层 高密度 低降速带 苏里格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湖盆中部长6厚层砂体成因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惠潇 张海峰 +1 位作者 张东阳 路霖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82-488,共7页
笔者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延长组长6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坡折带控砂、砂体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东北、西南两大物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发育三角洲牵引流作用的沉积砂岩和重力搬运的浊积砂岩,主要为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 笔者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地区延长组长6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坡折带控砂、砂体分布规律等进行了研究。东北、西南两大物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发育三角洲牵引流作用的沉积砂岩和重力搬运的浊积砂岩,主要为叠置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滑塌浊积岩等不同类型的砂体组合,形成了垂直湖岸线和平行湖岸线展布的巨型厚砂岩分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湖盆中部 砂体成因 浊积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窦伟坦 杜玉斌 +5 位作者 于波 邓述全 姚宗惠 王学刚 杜中东 王学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4-850,1012+829,共7页
黄土塬区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源于常规非纵地震勘探方法,并借鉴了三维地震勘探中非纵观测能够避开部分干扰波的技术优点。本文论述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土塬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非纵地震技术为基础,针对探区地... 黄土塬区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源于常规非纵地震勘探方法,并借鉴了三维地震勘探中非纵观测能够避开部分干扰波的技术优点。本文论述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黄土塬非纵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实施过程中,以非纵地震技术为基础,针对探区地质目标特征进行非纵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和论证,通过基于山地微测井表层结构调查的激发因素设计,并利用该设计的非纵三维观测系统完成了地震数据采集,获得了高质量三维数据体,促进了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纵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三维地震 黄土塬区 储层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_(1+2)亚段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新社 熊鹰 +6 位作者 文彩霞 李凌 王飞燕 何为 杨清宇 肖笛 谭秀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2-923,共12页
受多期岩溶叠合改造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_(1+2)亚段的原岩组构遭受破坏,制约了对原始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的恢复研究。基于岩芯、薄片及阴极发光研究,通过原岩组构恢复,在区内识别出5种主要的原始碳酸盐岩类型及7种成岩作用... 受多期岩溶叠合改造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奥陶系马五_(1+2)亚段的原岩组构遭受破坏,制约了对原始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的恢复研究。基于岩芯、薄片及阴极发光研究,通过原岩组构恢复,在区内识别出5种主要的原始碳酸盐岩类型及7种成岩作用产物岩石类型,并总结出5种岩石类型组合,分别形成于局限—蒸发台地内的颗粒滩、滩间海、丘滩复合体、台坪和局限瀉湖沉积环境。纵向上可构成局限瀉湖—颗粒滩—台坪、局限瀉湖—丘滩复合体—台坪等4种典型的向上变浅沉积序列。结果表明,颗粒岩类与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类是盆地东北部马五_(1+2)亚段最主要的原始岩类,并发育有一定规模的藻黏结岩和泥晶云岩,其中含膏模孔泥(粉)晶云岩与丘、滩向上变浅序列密切相关。这些认识将为深化区内古环境和储集岩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类型 沉积环境 颗粒滩 马五1+2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全数字地震勘探技术攻关与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杜玉斌 于波 胡浩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0年第3期25-29,共5页
近几年来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较薄黄土山地地区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开展了地震勘探,采用了沟中弯线和黄土山地直测线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刻画砂体分布,预测有效储层,落实有效的岩性地层圈闭,2007年和2008年... 近几年来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较薄黄土山地地区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开展了地震勘探,采用了沟中弯线和黄土山地直测线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勘探效果。为了更进一步刻画砂体分布,预测有效储层,落实有效的岩性地层圈闭,2007年和2008年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黄土山区开展了全数字地震攻关试验。一是以小道距、长排列、高密度、高覆盖、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的地震采集技术;二是以高保真、高信噪比、保持动力学特征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三是以高精度地层层序为指导,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分析与储层预测技术。3项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为盆地东部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黄土山地 全数字 数字检波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康克林组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辰生 胡喜锋 郭建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9-82,194-195,共4页
通过野外露头、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康克林组底部为侵蚀不整合边界,对应三级层序中的Ⅰ型层序边界。康克林组可识别出3个体系域,分别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为侵蚀... 通过野外露头、地球化学及古生物等资料的分析,可以确定康克林组底部为侵蚀不整合边界,对应三级层序中的Ⅰ型层序边界。康克林组可识别出3个体系域,分别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低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为侵蚀沟谷内的滨岸相沉积;海侵体系域主要为台地边缘浅滩相、生物礁以及局限台地相沉积;高位体系域主要为局限台地相和碎屑潮坪相沉积为主,但由于暴露剥蚀作用,该体系域发育不全。阿克苏地区厚层低位石英砂岩以及乌什县—巴楚县—霍什拉莆一线分布的海侵生物礁和台地边缘浅滩应是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克林组 层序边界 石英砂岩 生物礁 勘探目标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宏 时孜伟 +2 位作者 赵超 徐智 刘广林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30-33,共4页
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分析化验等测试结果,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期整体处于水上沼泽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受西北和东北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以西北物源为主。岩石学研究表明,长9油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 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与分析化验等测试结果,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长9储层沉积期整体处于水上沼泽环境,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受西北和东北两个物源体系控制,以西北物源为主。岩石学研究表明,长9油层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受沉积影响,长9沉积砂体在纵向上结构表现为无粒序变化均一型和复合粒序型两种特征,分流河道微相为主要储集体,易于石油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相 砂体结构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Stubb 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辰生 胡喜峰 +1 位作者 苏娟 许杰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5-399,共5页
根据测井、岩屑录井及地震资料,尼日尔三角洲Stubb 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可划分为SQ1、SQ2、SQ33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符合Vail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模式。各层序低位体系域底部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 根据测井、岩屑录井及地震资料,尼日尔三角洲Stubb Creek油田阿格巴达组可划分为SQ1、SQ2、SQ33个层序。每个层序均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符合Vail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模式。各层序低位体系域底部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一系列的削截面,高位体系域由下超面组成。层序界面还表现为沉积相的突变面。最大海泛面位于自然伽玛最大值处。低位体系域砂体在研究区北部最发育,向南部逐渐减薄,这与研究区的物源位于北部有关。研究区沉积体系包括下切谷充填、浅海陆棚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下切谷沉积体系分布在各层序低位体系域,浅海陆棚沉积体系分布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而三角洲沉积体系仅分布在高位体系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三角洲 阿格巴达组 层序地层 削截面 下切谷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南部地区盒8段气藏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卢蜀秀 阎荣辉 袁晓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2年第3期1-4,81,共4页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其它常规分析,对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为: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高、填隙物结构... 通过大量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及其它常规分析,对苏里格南部地区盒8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为:成分成熟度高、填隙物含量高、填隙物结构以胶结物-杂基混合填隙为主、富含塑性易变形岩屑、分选中-好、磨圆中—好、结构成熟度中等。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最为发育,微孔-中孔是主要油气储集空间。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有利有弊,压实与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几乎丧失殆尽,溶蚀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隙改善了砂岩储层的孔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南部 盒8段 储层特征 储集层质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华庆油田长6超低渗透油层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高仁 石玉江 +2 位作者 周金昱 赵海华 汤宏平 《低渗透油气田》 2011年第1期25-31,共7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超低渗透油藏储层岩性、孔隙结构复杂导致储层岩性划分、参数计算、孔隙结构评价难,以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为核心,求准油层饱和度和产能为目的,建立了高伽马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模型、非线性声波孔隙度计算公式、超...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超低渗透油藏储层岩性、孔隙结构复杂导致储层岩性划分、参数计算、孔隙结构评价难,以储层孔隙结构评价为核心,求准油层饱和度和产能为目的,建立了高伽马储层泥质含量计算模型、非线性声波孔隙度计算公式、超低渗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变岩一电参数饱和度计算模型、基于储层分类的加权储能系数产能预测方法,形成了超低渗透油藏测并定量评价配套技术,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伽马储层 泥质含量 孔隙结构 孔隙度 饱和度 加权储能系数 产能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盒8段沉积相研究
16
作者 李莹 张东阳 《地下水》 2013年第1期152-153,共2页
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岩心、薄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盒8段的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2种微... 通过野外地质剖面、岩心、薄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盒8段的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沉积和泛滥平原沉积2种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沉积2种微相。在研究基础上,绘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盒8段沉积相平面展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8段 沉积相 沉积微相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下载PDF
姬塬油田长8_2段地层水矿化度平面分布主控因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程 毛志强 +2 位作者 石玉江 程玉梅 李高仁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39-243,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2段68份地层水矿化度资料表明,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且平面分布复杂。为弄清复杂平面分布的主控因素,揭示地层水与油藏圈闭演化的关系,结合研究区成藏以及构造作用对岩心资料、地层水化学分析资料、试油资料...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2段68份地层水矿化度资料表明,地层水矿化度变化范围大,且平面分布复杂。为弄清复杂平面分布的主控因素,揭示地层水与油藏圈闭演化的关系,结合研究区成藏以及构造作用对岩心资料、地层水化学分析资料、试油资料以及测井资料的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在高矿化度区域,其平面分布与储层的高含油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且上部长7烃源岩厚度基本都大于30m,反映出更强的成藏动力。横向和纵向上单井小层特征的对比结果显示,在成藏期经历过石油充注的储层,其地层水矿化度比相似地层条件下未成藏的水层高。在低矿化度区域,地层水水型发生变化,并且断层和构造裂缝发育。因此,得出长82段高地层水矿化度主要受控于成藏作用,具体表现为成藏期烃源岩排出的高矿化度地层水与石油在过剩压力的驱使下一同注入储层,导致地层水矿化度升高。低地层水矿化度主要受控于构造作用,表现为上部地层的低矿化度地层水借助断层和构造裂缝等通道渗入储层,导致地层水矿化度相对原始沉积水明显降低。与研究区类似的低渗透岩性油气藏近源成藏模式下,高地层水矿化度及其导致的低对比度油层很可能伴生,对地层水矿化度进行准确计算将成为含油性评价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高地层水矿化度对储层是否经历油气成藏过程具有指示意义,并为研究区的油气精细勘探,寻找隐蔽油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矿化度 平面分布 主控因素 成藏作用 构造作用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新时代油气勘探业务高质量发展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小兵 张斌 +3 位作者 耿昊 李熹微 李聪 秦大鹏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9-44,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重要部署。在新形势条件下,油气勘探业务面临资源发现难度加大、理论认识与技术创新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新形势等挑战,需坚持解放思想、强化科技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的重要部署。在新形势条件下,油气勘探业务面临资源发现难度加大、理论认识与技术创新不足、传统管理模式不适应新形势等挑战,需坚持解放思想、强化科技创新、完善管理机制,形成共促油气勘探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并通过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复合人才培养储备,以及加强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等举措,有效保障油气勘探业务高质量发展,推动规模油气发现和经济可采储量增长,为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 效益勘探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利用多尺度CT成像表征致密砂岩微观孔喉结构 被引量:168
19
作者 白斌 朱如凯 +5 位作者 吴松涛 杨文静 Jeff Gelb Allen Gu 张响响 苏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为全面表征致密储集层微观孔喉分布及结构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致密砂岩储集层样品进行纳米—微米多尺度CT三维成像研究。首先利用低分辨率微米尺度X-CT扫描获取直径为2.54 cm岩心柱内部微米级别孔喉结构特征,然后根据微... 为全面表征致密储集层微观孔喉分布及结构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致密砂岩储集层样品进行纳米—微米多尺度CT三维成像研究。首先利用低分辨率微米尺度X-CT扫描获取直径为2.54 cm岩心柱内部微米级别孔喉结构特征,然后根据微孔分布特征,制备多个直径为65μm的样品进行高分辨率纳米尺度扫描,重构纳米级微孔三维结构模型,最终计算出样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在微米尺度下,孔喉大小不一,直径为5.4~26.0μm,呈孤立状,局部呈条带状;在纳米尺度下,微孔直径主要为0.4~1.5μm,纳米级微孔数量增多,孔喉为管状、球状,分布于矿物颗粒(晶体)内部或表面。纳米级球状微孔连通性较差,三维空间呈孤立状,多仅作为储集空间,而纳米级短管状微孔具有一定的连通性,与微米级管状微孔和邻近孤立球状纳米微孔具有一定连通性,兼具喉道与孔隙的双重功能。数值计算样品渗透率为0.843×10 3μm2,孔隙度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CT三维成像 致密砂岩储集层 微观孔喉 纳米—微米级别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若干不整合界面的厘定 被引量:20
20
作者 白斌 周立发 +5 位作者 邹才能 朱如凯 刘昊伟 刘哲 高建平 杨文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80,共11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及邻区18条野外地质剖面岩层岩性及产状的分析,识别出下石炭统齐尔古斯套群与上石炭统柳树沟组之间、中二叠统红雁池组与上二叠统泉子街组之间、下三叠统上仓房沟群与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之间、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群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之间、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之间、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与下白垩统之间、上白垩统东沟组与古新统紫泥泉子组之间、中新统塔西河组与上新统独山子组之间及上新统独山子组与第四系之间9个区域不整合界面,大多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测井曲线、地震剖面等地球物理证据及泥岩样品主微量元素、砂岩碎屑成分、碎屑岩微量元素、砂岩重矿物成分等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了这9个不整合界面的存在,为准确合理划分研究区构造层序及构造阶段、确定研究区不同阶段成盆作用及改造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不整合面 复合叠合盆地 地球物理证据 地球化学证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