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物理勘探测量与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付晓华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8年第11期227-227,共1页
测量工作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勘探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地球物理勘探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介绍了测量使用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概述了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测量 卫星定位
下载PDF
无人机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司亚 关玉东 +2 位作者 陈传庚 丁文利 史小奇 《物探装备》 202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无人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最早应用于军事方面,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技术普及,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成为无人机在民用方面的典型做法,本文从无人机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无人机在石油勘探行业的应用,并对无人机的不足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无人机 石油勘探 视频影像 辅助施工
下载PDF
GPS技术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运用研究
3
作者 杨利民 陈琴林 +2 位作者 陈亚民 杨乐 翟一兵 《科技成果纵横》 2020年第2期180-180,共1页
为了研究GPS技术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运用本文基于笔者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服务处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系统分析GPS技术的来龙去脉。在结合石油地震勘探特点进行运用层面分析,为同行提供... 为了研究GPS技术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运用本文基于笔者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服务处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系统分析GPS技术的来龙去脉。在结合石油地震勘探特点进行运用层面分析,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技术 石油 地震 勘探 运用
下载PDF
地震勘探仪器前放的作用及增益参数选择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冉国栋 梁振 《化工管理》 2016年第12期213-213,共1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震勘探仪器也越来越先进,无论是带道能力还是性能都有很多的进步。地震勘探仪器在采集地震资料的时候,参数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尤其是前放增益参数的选择,更是与...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地震勘探仪器也越来越先进,无论是带道能力还是性能都有很多的进步。地震勘探仪器在采集地震资料的时候,参数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环节,能够直接影响地震资料采集的质量,尤其是前放增益参数的选择,更是与采集资料的品质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选择前放增益参数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前置放大器 增益参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肖塘南地区走滑断裂特征与断溶体勘探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梁 孙庭斌 +6 位作者 陈迎楠 张怡 王玉珊 王硕 赵婧 王雅迪 李栋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5,共7页
断裂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控储、控藏和控富,是油气地质分析的热点。由于肖塘南地区二维测线对断裂的解释及识别难度大,对断裂控储控藏的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为此,基于肖... 断裂在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缝洞型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控储、控藏和控富,是油气地质分析的热点。由于肖塘南地区二维测线对断裂的解释及识别难度大,对断裂控储控藏的认识不清,制约了该区奥陶系油气勘探。为此,基于肖塘南地区新三维地震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概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走滑断裂的构造、演化特征,明确了走滑断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进而提出了目标优选思路。研究表明,平面上肖塘南地区发育3条NE向走滑断裂带,具有线状、马尾状、半花状组合样式;纵向上发育深层、浅层2套断裂系统,深层走滑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早—中期,表现为陡直或花状样式,浅层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期,表现为负花状构造走滑断裂。研究区内顺南4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由南向北表现为线性断裂区——马尾状断裂区。在马尾状断裂区内,地层破碎严重,有利于岩溶作用,断溶体油气藏更为发育,是风险勘探优先选择的区域。研究认识对该区奥陶系断溶体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断溶体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地震仪器在复杂区高密度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甘志强 杨晗 +2 位作者 尹弋赞 郭俊超 高丰婉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2年第5期66-70,共5页
复杂地质目标对勘探资料的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更高密度、更大规模的采集,从而为地震勘探作业带来新的挑战。地震仪器作为实施地震勘探的关键工具,直接关系到物探采集资料的品质,以及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成本,在面对20万道甚至更... 复杂地质目标对勘探资料的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更高密度、更大规模的采集,从而为地震勘探作业带来新的挑战。地震仪器作为实施地震勘探的关键工具,直接关系到物探采集资料的品质,以及施工作业的效率和成本,在面对20万道甚至更大规模的勘探作业时,在系统性能和功能方面仍有优化完善的空间。首先,给出了节点和有线仪器联合的必要条件、应用流程和技术关键点,以及在超大规模勘探作业中表现的技术优势,提升了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大道数地震勘探的适应能力。然后,针对单个“编码器”和多个“译码器”的控制架构带来的激发效率瓶颈问题,提出炮点分布式激发、自主激发的新方法,突破传统地震勘探炮点激发作业的效率和质量限制瓶颈,以期为超大规模地震勘探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地震勘探 地震仪器 卫星定位和授时 北斗短报文 大规模采集
下载PDF
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在时频电磁勘探中的应用
7
作者 孙芳霏 李春芬 +2 位作者 韩善锋 李飞 李晶 《物探装备》 2023年第5期337-339,共3页
随着大功率时频电磁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复杂构造、特殊岩性体的勘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物化探队数字化水平较低,管理难度大,限制着综合物化探采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实现了综合物化... 随着大功率时频电磁法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复杂构造、特殊岩性体的勘探取得明显效果,但是由于传统物化探队数字化水平较低,管理难度大,限制着综合物化探采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以地理信息为基础实现了综合物化探的高效采集,统一管理,本文就智能化物化探队系统在时频电磁勘探采集和综合管理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电磁勘探 GIS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公司安全环保履职能力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振光 王伟 《化工管理》 2018年第14期38-39,共2页
应用冰山模型作为安全环保履职能力模型构建的基础理论,梳理岗位安全职责,分析能力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设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安全环保履职能力模型,为科学、有效地测量和评定安全环保履职能力,全面构建安全环保的履职能力评估体系做好... 应用冰山模型作为安全环保履职能力模型构建的基础理论,梳理岗位安全职责,分析能力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设定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安全环保履职能力模型,为科学、有效地测量和评定安全环保履职能力,全面构建安全环保的履职能力评估体系做好前提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环保履职能力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地震勘探采集设备的设计和工作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岩巍 《物探装备》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文中提供一种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地震仪器用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及记录与传输部件的工作方法。用于解决当前地震采集设备基本为专用设备配备专用电缆,仅在同一公司产品可实现部分混用,且设置繁琐,应用限制较大等问题。突破不同公司或不同... 文中提供一种地球物理勘探开发地震仪器用的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及记录与传输部件的工作方法。用于解决当前地震采集设备基本为专用设备配备专用电缆,仅在同一公司产品可实现部分混用,且设置繁琐,应用限制较大等问题。突破不同公司或不同类型的设备(有线、无线)无法混用、设备兼容性及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对比当前的各种采集设备,所述设计除了能够实现对现有地震勘探生产中常见的各种类型检波器(如电磁感应式模拟检波器、压电陶瓷式模拟检波器)等的数据接收外,还可根据地震采集的生产需求接入不同通讯模块以实现有线、无线、节点工作模式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模块化设计 节点设备
下载PDF
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技术性能及改进探析
10
作者 冉国栋 《化工管理》 2016年第12期133-133,共1页
本文着手于地震勘探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通过地震勘探仪器在实践环节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探究,结合地震勘探仪器技术性能优化与改善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技术性能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技术... 本文着手于地震勘探仪器的主要技术性能,通过地震勘探仪器在实践环节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探究,结合地震勘探仪器技术性能优化与改善的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出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技术性能改进的具体措施,以此为我国今后的地震勘探仪器主要技术应用与改进提供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仪器 技术性能 改进措施
下载PDF
新型高精度GNSS-RTK技术助力石油物探测量革命
11
作者 王志国 王亚军 +1 位作者 韩树祥 王宏志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3年第22期184-186,共3页
物探测量通常是石油勘探的首要环节,也是很多其他采矿工作的先导,只有测量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勘探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半个多世纪以来,石油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消费量每年都在增加,因此... 物探测量通常是石油勘探的首要环节,也是很多其他采矿工作的先导,只有测量工作做得好,后面的勘探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半个多世纪以来,石油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同时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消费量每年都在增加,因此,作为石油勘探先锋的物探测量工作需要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新型高精度GNSS-RTK技术的出现,不仅能提高测量点位坐标的精度,而且还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以及提升生产效率。此外,论述了新型高精度GNSS-RTK技术在助力石油勘探行业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RTK技术 石油物探测量 高精度定位
下载PDF
东方物探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的进展
12
作者 王江涛 《物探装备》 2023年第4期220-223,共4页
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满足复杂地表的地震勘探,倡导安全环保绿色勘探的勘探理念,在非炸药脉冲震源的研发中,东方物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研制了多类型的非炸药常规震... 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为了满足复杂地表的地震勘探,倡导安全环保绿色勘探的勘探理念,在非炸药脉冲震源的研发中,东方物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研制了多类型的非炸药常规震源,如重锤震源、泥枪、电火花震源、陆上气爆震源等,为油气勘探作业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技术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果。本文主要对东方物探研发的非炸药脉冲震源的发展历程、研发成果、特色技术、推广应用和效果进行介绍,同时也提出未来非炸药脉冲震源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希望此概述能给广大物探装备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炸药脉冲震源 技术参数 应用现状 研究方向
下载PDF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探讨
13
作者 田文斌 季志强 《物探装备》 2023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利用其快速、高效、灵活的特点来解决当前地震勘探中辅助设计环节遇到的问题,通过具体项目实践对该项技术应用作出优劣势分析是本文研究探讨的重点内容。针对当前地震勘探施工在复杂地表应用...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如何利用其快速、高效、灵活的特点来解决当前地震勘探中辅助设计环节遇到的问题,通过具体项目实践对该项技术应用作出优劣势分析是本文研究探讨的重点内容。针对当前地震勘探施工在复杂地表应用正射影像辅助预案设计,仍有近10%的预案设计点位不能现场实施的难题,应用无人机倾斜测量在实景三维建模方面高精度、低成本和高效率优势,提出重点区域实施方案,并就该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价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倾斜摄影 实景三维建模 地震勘探应用
下载PDF
PPK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14
作者 孙斌 张浚显 +2 位作者 柴军兵 石矿林 李泾明 《物探装备》 2023年第4期224-227,共4页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快速发展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可控震源作为一个机动灵活具有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与环境,以安全、干净、对环境破坏较小,可在较敏感地区,如江湖堤坝、文物古迹及城镇等炸药震源禁止施工区域内的可控制激发源,其具有的技...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快速发展与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可控震源作为一个机动灵活具有适应复杂地质条件与环境,以安全、干净、对环境破坏较小,可在较敏感地区,如江湖堤坝、文物古迹及城镇等炸药震源禁止施工区域内的可控制激发源,其具有的技术优势在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可控震源定位系统使用的是RTK差分信号与4 G网络信号,在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人烟稀少,RTK定位技术与4 G网络信号要求的信号稳定持续很难保证,因此严重制约了可控震源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PPK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可控震源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本文引用生产实例通过对RTK、PPK等定位导航技术的技术数据分析与实际生产应用效果对比,来详细的探讨如何应用PPK技术在RTK差分信号差、地形复杂、施工困难区域内,实现可控震源导航、数据采集、精密定位问题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 PPK 可控震源 VSC导航系统
下载PDF
安全风险双重预防机制在石油物探行业的应用
15
作者 彭烈艳 刘伟达 尹弋赞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20年第1期2-2,共1页
近几年,“安全效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工业安全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监控对象,因此各个企业的安全风险的双重预防机制得以应用。此机制分为两重,一是风险等级防控,二是防患排除机制。石油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行业,所以在石油物探... 近几年,“安全效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工业安全更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监控对象,因此各个企业的安全风险的双重预防机制得以应用。此机制分为两重,一是风险等级防控,二是防患排除机制。石油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性行业,所以在石油物探行业贯彻这样的双重预防机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预防 石油物探 安全风险
下载PDF
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发展及展望
16
作者 方守川 曹国发 +2 位作者 耿少波 张瑞天 韩华 《物探装备》 2023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在坐标和高程基准确定、工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收集和管理、工区踏勘、检波点和炮点施测放样、地震勘探采集同步控制和作业队伍的施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 在地震勘探过程中,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在坐标和高程基准确定、工区地理信息基础数据收集和管理、工区踏勘、检波点和炮点施测放样、地震勘探采集同步控制和作业队伍的施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物探测量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历史,从施工放样定位技术、震源导航、海洋综合导航和水下定位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该技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展望了其今后在陆地和海洋勘探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其目前在石油勘探领域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高精度、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率的关键问题。最后,从陆地勘探和海洋勘探两个方面上总结分享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测量 导航定位 高精度 高效率 高可靠性
下载PDF
导风叶片结构对涡轮式分级机流场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丹逵 周智 +4 位作者 鄢仁生 吴文秀 张利宝 郭强 卜祥民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54,共7页
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一直不高,内部结构是影响分级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气流运动轨迹方程设计了直导风、L形和对数螺旋线等3种结构的导风叶片。运用ANSYS-Fluent 15.0对3种不同结构导风叶片及无导风叶片的涡轮式气流分... 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分级精度和分级效率一直不高,内部结构是影响分级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气流运动轨迹方程设计了直导风、L形和对数螺旋线等3种结构的导风叶片。运用ANSYS-Fluent 15.0对3种不同结构导风叶片及无导风叶片的涡轮式气流分级机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环形功能区和转轮叶片间的流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有导风叶片结构的分级机内部流场稳定性明显优于无导风叶片结构的分级机内部流场,尤其在分级功能区表现明显;导风叶片结构能显著减少转轮周围漩涡的产生并降低湍动能强度,提高流场稳定性;在流场稳定性优化方面,对数螺旋线结构〉L形结构>直叶片结构>无叶片;对数螺旋线导风叶片对分级精度的提升优于L形导风叶片和直导风叶片,其粒度分布区间最窄。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涡轮式气流分级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式 气流分级机 FLUENT 导风叶片 分级精度
下载PDF
基于哈希的加盐加密算法在GIS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李飞 《物探装备》 2023年第4期264-266,共3页
本文阐述了信息安全的传统防护模式及弊端,数据存储和加密算法的发展。探讨一种通过哈希算法结合加盐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应对在信息化管理中,重要信息不被泄露。最后以内外网通用的智能化地震队系统的数据安全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实... 本文阐述了信息安全的传统防护模式及弊端,数据存储和加密算法的发展。探讨一种通过哈希算法结合加盐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应对在信息化管理中,重要信息不被泄露。最后以内外网通用的智能化地震队系统的数据安全为例,介绍了具体的实现方式和验证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数据加密 哈希算法 加盐
下载PDF
提高小尺度缝洞型储层预测精度的特色解释性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相文 马培领 +3 位作者 刘永雷 李振周 郭延伟 杨显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研究目标趋于规模小且能量弱的特征,钻井难度大幅提升,对小尺度储层及裂缝预测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重要性越发突出。通过对叠前道集资料的分析,这里提出不规则异常切除、叠前各向异性旅行时差校正、地震道异... 随着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深入,研究目标趋于规模小且能量弱的特征,钻井难度大幅提升,对小尺度储层及裂缝预测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重要性越发突出。通过对叠前道集资料的分析,这里提出不规则异常切除、叠前各向异性旅行时差校正、地震道异常值消除、叠后体曲率属性二次运算等方法。结果表明,根据目标体的地质特征优选解释性处理技术进行预处理或级联处理与解释,能够有效地提高塔中、塔北奥陶系灰岩小尺度缝洞型储层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解释性处理 五维解释 裂缝预测 二次运算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地震仪器智能化现状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4
20
作者 甘志强 刘帅 +1 位作者 朱萍 段晋华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0年第2期53-56,共4页
近年来,野外地震勘探施工规模越来越大,20万道级地震数据采集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大量依赖人工参与的传统地震仪器已显得力不从心。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繁杂工作的智能化技术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势在必行。分析了地震仪器... 近年来,野外地震勘探施工规模越来越大,20万道级地震数据采集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大量依赖人工参与的传统地震仪器已显得力不从心。能够替代人工完成重复、繁杂工作的智能化技术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势在必行。分析了地震仪器智能化技术现状,结合地震勘探采集的技术现状,对地震仪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仪器 智能化 高效作业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