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丹Azraq地区提高机械钻速的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博 赵后春 徐心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104,共4页
针对苏丹Azraq地区地层特点,对提高机械钻速的钻井液性能参数进行研究,根据理论和实验优化钻井液性能参数。调整钻井液滤失量为6~8 m L,塑性黏度为15~20 m Pa s,动切力为10~15 Pa,动塑比为0.75 Pa/m Pa s。根据优化的钻井液性能参数,采... 针对苏丹Azraq地区地层特点,对提高机械钻速的钻井液性能参数进行研究,根据理论和实验优化钻井液性能参数。调整钻井液滤失量为6~8 m L,塑性黏度为15~20 m Pa s,动切力为10~15 Pa,动塑比为0.75 Pa/m Pa s。根据优化的钻井液性能参数,采用无土相的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并通过实验确定钻井液配方。现场应用证明,新的钻井液工艺能显著提高Abu Gbura地层的机械钻速,机械钻速由6~8 m/h提高到12-18 m/h,缩短了完井周期。Azraq K-9井创造了该地区完井时间的最短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钻速 水力参数 钻井液性能 苏丹
下载PDF
苏丹六区KCl/硅酸盐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博 赵后春 徐心彤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0-63,67,共5页
苏丹六区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部分三开井身结构改为两开结构,不同压力系数和特性的地层处于同一裸眼段内,造成原有的钻井液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钻井作业的需要,容易发生井塌和井漏的问题。为此,根据地层特性,对原有的钻井液技术进行改进... 苏丹六区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部分三开井身结构改为两开结构,不同压力系数和特性的地层处于同一裸眼段内,造成原有的钻井液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钻井作业的需要,容易发生井塌和井漏的问题。为此,根据地层特性,对原有的钻井液技术进行改进,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发出一种实用的KCl/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新体系可将上部地层的承压能力提高至1.25 g/cm3,实现了窄密度安全窗口下的安全钻进;通过有效控制钻井液固相含量,克服了硅酸盐钻井液流变性难以控制的缺点,实现了钻进过程中钻井液体系的稳定转化。新的KCl/硅酸盐钻井液体系解决了井身结构改变后长裸眼段内不同地层性质和不同压力体系下出现的井塌和井漏的问题,减少了体系转化所需时间,大大降低了废弃钻井液的排放量,缩短了钻井周期,节约了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 硅酸盐钻井液 体系转化 井壁稳定 流变性 苏丹六区
下载PDF
渤海湾月东区块KCl聚合醇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廖学华 于盟 +3 位作者 张振华 刘榆 彭云涛 李忠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9-91,102,共3页
介绍了海南-月东区块的地质特征,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等特点,采用了低密度、具有强抑制性和良好润滑性的KCl-聚合醇钻井液体系,解决了该区块钻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携砂不理想、泥岩井段扩径、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钻井液技术难题。介绍... 介绍了海南-月东区块的地质特征,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等特点,采用了低密度、具有强抑制性和良好润滑性的KCl-聚合醇钻井液体系,解决了该区块钻进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携砂不理想、泥岩井段扩径、固井质量不合格等钻井液技术难题。介绍了利用离心沉淀法测量滤液中K+含量的方法,这种改进的K+含量测量方法,比通过氯离子滴定法测量Cl-含量来推算K+含量更能准确反映钻井液中K+的含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泥岩井段井径扩大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使用密度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聚合醇钻井液 井眼稳定 抑制性 K-含量 低剪切速率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