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1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绿色煤炭资源概念和内涵及评价 被引量:83
1
作者 王佟 张博 +1 位作者 王庆伟 江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13,共9页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正确认识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实现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攸关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定义绿色煤炭资源为在当前先进技术条件下,资源禀赋条件适宜,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生态环境友好,适宜清洁高效利用,且具有经济竞争力的煤炭资源。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国煤炭资源状况,详细阐述了绿色煤炭资源的概念内涵,构建了绿色煤炭资源评价技术框架,并对我国绿色煤炭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煤炭资源总量较大,其中已探明资源量为9 733.65亿t,且集中分布于"井"字形区划下的晋陕蒙(西)宁地区和新疆北疆地区,但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储量约为855.77亿t,经济可采的绿色煤炭资源储量仅为445.34亿t,资源保障程度仍有待加强。全面确立基于绿色煤炭资源评价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将有助于系统规划我国煤炭地质工作,明确区域资源开发战略与产能布局,实现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煤炭资源 概念内涵 核算方法 评价指标 资源评价
下载PDF
邯郸-峰峰矿区新构造特征及其煤炭资源开发意义 被引量:27
2
作者 曹代勇 占文峰 +7 位作者 张军 杨森丛 张路锁 范和平 黄佩 乔军 刘德民 常明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天然地震震源分析等手段,对邯郸-峰峰矿区的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伸展滑脱的区域构造背景条件的控制,邯郸-峰峰矿区的先存断裂在新生代不同程度地重新活动,同时形成一些新断裂.矿区新构... 采用遥感图像解译、天然地震震源分析等手段,对邯郸-峰峰矿区的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受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伸展滑脱的区域构造背景条件的控制,邯郸-峰峰矿区的先存断裂在新生代不同程度地重新活动,同时形成一些新断裂.矿区新构造格架由NNE-SSW向构造线与NWW-SEE向构造线组合而成,两组断裂交汇部位是底板突水、瓦斯突出等矿井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段.在华北新生代伸展变形区,新构造,尤其是活动断裂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影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峰峰矿区 新构造 煤田构造 矿井安全生产
下载PDF
构建煤炭资源强国的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博 彭苏萍 +1 位作者 王佟 宋梅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6,共9页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作为全球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大国,新形势下我国建设煤炭资源强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界定煤炭资源强国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辨识了煤炭资源强国的主体要素特征,并从绿色煤炭资...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在能源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作为全球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大国,新形势下我国建设煤炭资源强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界定煤炭资源强国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辨识了煤炭资源强国的主体要素特征,并从绿色煤炭资源、工程技术、人才教育、企业经济、"一带一路"等要素层面,全面评价了我国实现煤炭资源强国的差距,进而明确了构建煤炭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与路径,最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我国已经具备建设煤炭资源强国的基础,但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与转化利用相关的技术、产业、市场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实现煤炭资源强国,亟待强化绿色煤炭资源基础、工程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发展与市场环境建设以及人才与制度保障,系统提升煤炭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强国 可持续发展 能源战略
下载PDF
我国煤炭资源“井”字形分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被引量:59
4
作者 彭苏萍 张博 王佟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35,共7页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科学地认识煤炭资源现状,需要对煤炭资源分布格局与赋存特征有系统的区划辨识,进而制订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发现,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受东西向展布的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两条纬向构造带和南北向...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科学地认识煤炭资源现状,需要对煤炭资源分布格局与赋存特征有系统的区划辨识,进而制订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发现,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受东西向展布的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两条纬向构造带和南北向展布的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两条经向构造带控制,呈"两横"和"两纵"相区隔的"井"字形分布特征。"井"字形区划格局不仅辨识了含煤盆地和煤炭资源的聚集与分布特征,还与区域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直接关联。"井"字形区划格局下,中部晋陕蒙(西)宁区和蒙东区以及西部北疆区煤炭资源富集,勘探开发潜力巨大,而东部除黄淮海区少数省市以外,可供开发的煤炭资源面临枯竭。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基础上,从攸关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我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目标、重点实施路径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井”字形分布 东部资源保护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下载PDF
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山遗址旅游开发潜力测度与开发模式选择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秋菊 周佳丽 彭苏萍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8-166,共9页
旅游开发是关闭煤矿经济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山遗址旅游开发的适宜性与开发模式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旅游开发潜力,测度矿山遗址旅游开发潜力、识别开发类型已成为旅游开发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矿山旅游资源、矿山开... 旅游开发是关闭煤矿经济转型的重要渠道之一,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山遗址旅游开发的适宜性与开发模式取决于其所具有的旅游开发潜力,测度矿山遗址旅游开发潜力、识别开发类型已成为旅游开发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矿山旅游资源、矿山开发条件、城市开发环境3个维度着手,构建了矿山遗址旅游开发潜力测度模型,完成了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山遗址的旅游开发潜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煤炭资源型城市矿山遗址的旅游开发潜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综合潜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为:徐州、邯郸、枣庄、邢台、焦作、张家口、大同、淮南、平顶山、抚顺;开发潜力空间格局呈现“两核、三中心”集聚特征。为此建议,煤炭资源型城市应根据资源价值、开发潜力及其空间格局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开发模式;适时编制矿山遗址旅游开发规划,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合作”的矿山遗址旅游开发新机制,支持矿山遗址向旅游功能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潜力测度 开发模式
下载PDF
深部新区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小明 曹代勇 刘德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0,共3页
深部新区类型是指覆盖层巨厚、主采煤层埋深大(800~1000m)的区域。由于煤层赋存较深,这些地区以前通常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煤炭勘查和开采,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煤层赋存状况的资料缺乏,几近于空白勘查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难度较高... 深部新区类型是指覆盖层巨厚、主采煤层埋深大(800~1000m)的区域。由于煤层赋存较深,这些地区以前通常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煤炭勘查和开采,煤炭地质工作程度低,煤层赋存状况的资料缺乏,几近于空白勘查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难度较高。通过对高家堡勘探区勘探历程的分析总结,探讨了深部新区类型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及其勘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新区 高家堡勘探区 赋存规律 勘探模式
下载PDF
山西省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及需求预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继坤 张永东 曹代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6-28,32,共4页
从山西省煤炭资源生产能力、消费需求水平及供应能力三者发展现状入手,对煤炭供需平衡及保障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山西省能源消费现状及构成,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及专家群体决策,对晋煤需求总量进行了定量与定性预测,在总结分析... 从山西省煤炭资源生产能力、消费需求水平及供应能力三者发展现状入手,对煤炭供需平衡及保障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山西省能源消费现状及构成,并利用灰色模型GM(1,1)及专家群体决策,对晋煤需求总量进行了定量与定性预测,在总结分析保障煤炭资源供需平衡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晋煤发展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煤炭资源 消费现状 需求预测 供应能力
下载PDF
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晓华 潘卫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0-604,共5页
研究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我国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对国家相关规划、主要产煤省的调研结果,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保措施及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生态... 研究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对我国煤炭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据对国家相关规划、主要产煤省的调研结果,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状况、生态环境影响、生态环保措施及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特点及其制约因素,并为推动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环保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开发 生态环保 政策建议
下载PDF
论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 被引量:23
9
作者 范立民 冀瑞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从水环境承载力角度论述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规模,认为矿区整体上环境承载力有限,目前开发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尤其是窟野河全流域、秃尾河沿岸,在没有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之前,不能再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建煤矿。对于现有生产矿井... 从水环境承载力角度论述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科学开发规模,认为矿区整体上环境承载力有限,目前开发规模已经达到极限,尤其是窟野河全流域、秃尾河沿岸,在没有彻底解决水资源问题之前,不能再扩大生产规模或新建煤矿。对于现有生产矿井,应逐步淘汰。榆神矿区三、四期规划区除小保当一号煤矿外,停止新建煤矿,实行煤矿数量和产量的双控制,推广保水开采技术,确保区域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开发 保水采煤 环境承载力 煤炭工业规划 榆神府矿区
下载PDF
中国乌达煤炭基地尘土汞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春辉 梁汉东 +2 位作者 陈洋 白江伟 崔玉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03-2210,共8页
针对乌达区约200km^2的区域按照1km网格法在185个点位采集了约1.5mm厚度的地表尘土样.热解-Lumex RA-915汞分析仪对其测试结果表明:煤矿区尘土汞含量范围117~765ng/g,平均值为285ng/g;工业园尘土汞含量范围160~6453ng/g,平均值为804ng/g... 针对乌达区约200km^2的区域按照1km网格法在185个点位采集了约1.5mm厚度的地表尘土样.热解-Lumex RA-915汞分析仪对其测试结果表明:煤矿区尘土汞含量范围117~765ng/g,平均值为285ng/g;工业园尘土汞含量范围160~6453ng/g,平均值为804ng/g;城区尘土汞含量范围41~382ng/g,平均值为160ng/g;农场尘土汞含量范围16~198ng/g,平均值为66ng/g;荒地尘土范围3~284ng/g,平均值为50ng/g.乌达区尘土汞分布具有显著的非均一性.与乌达区背景值(18ng/g)和中国潮土背景值(50ng/g)相比较,乌达工业园和煤矿区尘土汞明显富集.与国内金属矿区、城区尘土Hg含量相比,乌达煤矿区、城区尘土Hg含量较低;煤矿区尘土汞与煤火区、矸石山相对位置和本身地势有关;城区位于煤矿区下风向,受煤矿区煤火影响,植被稀少、空气干燥和夏季日照较长成为制约汞沉降的主控因素;工业园区的极大值点可能与区域地理位置和PVC生产相关.通过计算Igeo值,发现乌达区工业园污染严重,偏重污染区域占全区36.59%,7.32%达到极重污染程度;煤矿区多为偏中污染和中污染,在全区所占比例为84.09%,偏重污染区域仅为2.27%;城区、农场和荒地污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达 煤火 尘土 分布 污染
下载PDF
中国煤炭特性数据库数据加密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伟 曹代勇 +1 位作者 胥哲 黄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60,共3页
从中国煤炭特性数据库中数据类型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多种常用加密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在.NET框架下,选用对称密钥加密方法中的DES加密算法作为该数据库的数据加密算法,用C#语言编程实现数据加密和解密。
关键词 中国煤炭特性数据库 网络安全 NET环境 加密算法
下载PDF
中国煤炭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基于煤炭企业与行业院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苏萍 王香艳 宋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9期62-65,共4页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类高校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清洁能源推广以及煤炭行业"智能化、少人化...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类高校为煤炭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然而,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清洁能源推广以及煤炭行业"智能化、少人化"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煤炭行业对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煤炭行业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炭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实施"订单培养"等矿业类高校优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复合型人才 煤炭类专业人才 问卷分析
下载PDF
基于流动扩散互竟关系的基质吸附态瓦斯表观扩散系数实验室测定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伟 王凯 +4 位作者 李成武 鞠杨 刘晨熙 魏诚敏 袁廷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0-869,共10页
解吸试验初期高速涌出的游离瓦斯使得不同损失时间条件下观测到的解吸曲线形态发生剧烈变化,给实验室准确测定基质吸附态瓦斯表观扩散系数,以及工程中精确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与损失瓦斯含量带来了不便。基于瓦斯流动与扩散的竞... 解吸试验初期高速涌出的游离瓦斯使得不同损失时间条件下观测到的解吸曲线形态发生剧烈变化,给实验室准确测定基质吸附态瓦斯表观扩散系数,以及工程中精确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_(1)与损失瓦斯含量带来了不便。基于瓦斯流动与扩散的竞争互抑关系,建立了引入游离瓦斯流动的全浓度表观扩散模型,确定了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对于整体逸散瓦斯的贡献变化,同时构建了K_(1)时因衰减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瓦斯解吸自动测试装置,精确测定了初期瓦斯解吸曲线,并获得了损失时间为1,5,10 min条件下的表观扩散系数有效值。研究结果显示:随解吸时间的延长,整个解吸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游离瓦斯流动主控阶段、过渡阶段和基质吸附瓦斯扩散主控阶段;裂隙游离瓦斯量与解吸时间呈线性规律,基质吸附瓦斯量与解吸时间符合单孔扩散模型规律,其在短时间内又符合√t(t为时间)模型;随着损失时间增大,游离瓦斯在整体逸散瓦斯中的贡献逐渐减小,而吸附瓦斯扩散的比例逐渐增大,在宏观上表现为解吸曲线线性段缩短,而曲率增加;依此推导出的表观扩散系数有效值和K_(1)亦随之逐渐减小,且减小速度初期较大。利用表观扩散系数时因衰减关系,给出了K_(1)及损失量测定的有效测算时间区间,并建立了精确度更高的瓦斯损失量推算模型,将原有√t模型对试验样品数据的拟合度提升了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量 单孔扩散模型 扩散系数 K_(1) 解吸曲线
下载PDF
煤炭深部开采与极限开采深度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98
14
作者 谢和平 周宏伟 +3 位作者 薛东杰 王宏伟 张茹 高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5-542,共8页
从分析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一系列工程灾害如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等日益严重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深部、浅部差异的量化界线。进一步针对煤炭科学开采对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从工作面环境温度、... 从分析开采深度的增加导致一系列工程灾害如岩爆、煤与瓦斯突出、顶板垮落、底板突水等日益严重的特点入手,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深部、浅部差异的量化界线。进一步针对煤炭科学开采对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从工作面环境温度、巷道变形控制以及采动岩体能量聚集灾变等方面,论述了极限开采深度的概念,给出了极限深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极限深度 地温 巷道变形
下载PDF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70
15
作者 武强 赵苏启 +2 位作者 孙文洁 崔芳鹏 吴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1-905,共5页
为了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与《煤矿安全规程》之要求,根据全国26个省(区、市)调查数据与信息,经过系统地统计和分析,笔者总结提出了我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状况和特征,并从煤矿数量、涌水量、富水系数、类型复杂程度、专门防... 为了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与《煤矿安全规程》之要求,根据全国26个省(区、市)调查数据与信息,经过系统地统计和分析,笔者总结提出了我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的基本状况和特征,并从煤矿数量、涌水量、富水系数、类型复杂程度、专门防治水机构、从业技术人员、持证探放水工和专用探放水钻机等方面,分析了全国和各省市区煤矿的基本特点、成立、配备与保障情况,剖析了我国四大主要聚煤区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特点、面临的主要水害难题和防治水组织机构与保障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矿井水害 聚煤区
下载PDF
我国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机理和防治 被引量:772
16
作者 姜耀东 潘一山 +2 位作者 姜福兴 窦林名 鞠杨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5-213,共9页
总结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地压、岩爆和矿震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的3种力学模型:材料失稳型冲击地压、滑移错动型冲击地压和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提炼出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研究需要解决的... 总结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发生的特点,分析了冲击地压、岩爆和矿震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区别,建立了煤矿冲击地压的3种力学模型:材料失稳型冲击地压、滑移错动型冲击地压和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提炼出煤炭开采中的冲击地压研究需要解决的4个方面的科学问题:地质赋存环境对冲击地压的作用机制及量化分析方法、深部断续煤岩体的变形破坏规律和工程动力响应特征、采动应力分布和能量场的时空演化规律与多因素耦合致灾机理、煤矿冲击地压的监测预警与防治方法,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我国在冲击地压机理与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我国煤矿提高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煤炭开采 冲击地压分类 冲击地压防治 机理
下载PDF
煤炭开采新理念——科学开采与科学产能 被引量:183
17
作者 谢和平 王金华 +5 位作者 申宝宏 刘见中 姜鹏飞 周宏伟 刘虹 吴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9-1079,共11页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开采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与地质、生态环境相协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在不断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 针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资源"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概念和内涵。科学开采是指在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与地质、生态环境相协调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自然资源,在不断克服复杂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前提下进行的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开采;科学产能是指在具有保证一定时期内持续开发的储量前提下,用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将煤炭资源最大限度采出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3方面的要求:安全开采、绿色开采和高效开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安全度、生产绿色度、生产机械化程度的煤炭科学产能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并对我国五大产煤区及全国和发达国家进行了科学产能分析对比。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煤炭产能得分平均为42.58分,按科学产能标准得分在70分以上的煤炭产量为10.78亿t,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33.27%;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世界先进产煤国的煤炭科学产能得分均在90分以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应当全面推行科学开采和科学产能的理念,坚持煤炭科学开采,全面提升我国煤炭开采的科学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开采 科学产能 评价指标 产能分析
下载PDF
长壁矸石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特征模拟实验 被引量:82
18
作者 王家臣 杨胜利 +1 位作者 杨宝贵 汪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6-1262,共7页
长壁矸石充填工作面采空区由于被充填材料占据,上覆岩层移动特征将不同于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模拟工作面回采和矸石充填过程。通过改变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充填材料的夯实力,模拟不同充填率情况下上覆岩层应力变... 长壁矸石充填工作面采空区由于被充填材料占据,上覆岩层移动特征将不同于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相似模拟和数值计算模拟工作面回采和矸石充填过程。通过改变支架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充填材料的夯实力,模拟不同充填率情况下上覆岩层应力变化和岩层移动特征,结合现场实测结果认识长壁矸石充填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发现:支架工作阻力对充填效果影响显著,充填支架高初撑力和工作阻力可以限定顶板的变形,保证足够的时间使更多的充填材料充进采空区,进而减小缓慢下沉带高度,控制地表变形。采空区内充填材料限制直接顶的变形、下沉以及冒落,直接顶以断裂和冒落为主,冒落后整齐地排列在采空区矸石上。基本顶以弯曲下沉形式随直接顶移动,上覆岩层冒落高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充填开采 覆岩移动 模拟实验 充填支架
下载PDF
爆炸作用下空孔周围应力场变化的模型实验 被引量:34
19
作者 岳中文 杨仁树 +2 位作者 郭东明 牛学超 马鑫民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4-628,共5页
为了研究空孔在爆破中的作用机理,应用爆炸载荷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模拟爆破过程,进行了PMMA(有机玻璃)模型透射式动态焦散线实验,着重研究了爆破中空孔周围应力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空孔对应力波导向作用很明显;空孔附近主应力差瞬间... 为了研究空孔在爆破中的作用机理,应用爆炸载荷动态焦散线测试系统,模拟爆破过程,进行了PMMA(有机玻璃)模型透射式动态焦散线实验,着重研究了爆破中空孔周围应力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空孔对应力波导向作用很明显;空孔附近主应力差瞬间达到最大值,随后呈振荡变化的下降趋势;空孔附近最大拉应力方向基本在垂直于炮孔与空孔连线的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载荷 空孔 应力场 动态焦散线 主应力差
下载PDF
基于本质安全理论的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85
20
作者 吴宗之 任彦斌 +3 位作者 牛和平 杨玉胜 闻洪春 段淼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4-58,共5页
传统安全方法是通过附加的安全和防护装置或系统来保护人和设备的安全,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本质安全理论及方法已从技术层面向系统管理方向发展。笔者简要介绍本质安全的内涵及其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 传统安全方法是通过附加的安全和防护装置或系统来保护人和设备的安全,本质安全方法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小生产系统中的危险。本质安全理论及方法已从技术层面向系统管理方向发展。笔者简要介绍本质安全的内涵及其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从系统综合防范风险的角度,分析了本质安全方法与传统安全方法在应用上的区别,强调在实际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将本质安全方法与传统安全方法相结合,形成以本质安全理论为基础的综合风险管理理念。笔者将本质安全思想与PDCA管理模式融合,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本质安全化的PDCA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本质安全 事故预防 管理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