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R技术辅助的土壤水含量变化监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晓悦 郑南山 谭兴龙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468,共4页
针对传统地表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时空分辨率小等不足,研究一种基于GPS卫星信号的矿区地表土壤水含量反演算法。针对傅里叶变换难以处理非均匀时序数据,设计了一种Lomb Scargle算法分析GPS信噪比特性。直接分离其中的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 针对传统地表土壤含水量测量方法时空分辨率小等不足,研究一种基于GPS卫星信号的矿区地表土壤水含量反演算法。针对傅里叶变换难以处理非均匀时序数据,设计了一种Lomb Scargle算法分析GPS信噪比特性。直接分离其中的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提取多路径反射信号并分析其时频特征。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反演土壤含水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反射信号频谱特征与实际数据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该方法为高时空分辨率监测地表土壤含水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信号 信噪比 土壤含水量 Lomb Scargle算法 傅里叶变换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信息提取遥感模型的建立——以水口山矿区铅锌污染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晓华 邓喀中 杨化超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1,共3页
针对矿区愈演愈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出基于遥感信息模型快速提取污染信息的方法。首先对野外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与物理光谱特征分析;然后经过光谱特征预处理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建立土壤污染信息提取的定量遥感模... 针对矿区愈演愈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出基于遥感信息模型快速提取污染信息的方法。首先对野外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化学成分鉴定与物理光谱特征分析;然后经过光谱特征预处理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建立土壤污染信息提取的定量遥感模型;最后以水口山矿区为例,检验该方法应用效果,其结果为矿区土壤污染监测与治理提供了实时、可靠的图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模型 污染信息 信息提取 PLSR 特征分析
下载PDF
时序InSAR技术与GIS结合监测地下水开采区地表沉降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岳 汪云甲 +1 位作者 闫世勇 刘立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0,共6页
介绍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的优点与可行性。针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问题进行研究,利用17景时间跨度为2007—2010年的ENVISAT ASAR数据,采用IPTA时序处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沧州地区的地表沉降进行直观而全面的分析,... 介绍了时序InSAR分析技术的优点与可行性。针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导致的地表沉陷问题进行研究,利用17景时间跨度为2007—2010年的ENVISAT ASAR数据,采用IPTA时序处理与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沧州地区的地表沉降进行直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到了该地区的累计沉降过程与平均沉降速率,同时对京杭运河段进行提取分析。结果表明:以城区为中心,与附近县形成一个较为明显的沉降漏斗的地势,城区表现相对稳定,沉降速率保持在4 mm/a以下,部分区域抬升,抬升速率不大。沧州市运河段贯穿沉降漏斗区域,中部地区较为稳定,北部与南部地区下沉且沉降速率在20 mm/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 IPTA时序分析 Bash脚本 GIS 京杭大运河
下载PDF
惯性辅助强多径环境中的北斗三频周跳探测与修复 被引量:4
4
作者 宁一鹏 王坚 +1 位作者 扈旋旋 王世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79-187,共9页
针对北斗三频信号,引入了惯性信息辅助周跳探测与修复,建立了北斗/INS松组合模型,提高了多径误差严重影响下的BDS周跳探测成功率和修复率。在常规伪距-相位组合与几何无关组合探测三频周跳的基础上,提出了INS定位辅助的北斗三频组合法,... 针对北斗三频信号,引入了惯性信息辅助周跳探测与修复,建立了北斗/INS松组合模型,提高了多径误差严重影响下的BDS周跳探测成功率和修复率。在常规伪距-相位组合与几何无关组合探测三频周跳的基础上,提出了INS定位辅助的北斗三频组合法,构建了INS辅助的周跳决策量,分析了INS定位误差对周跳探测的影响。该方法克服了周跳探测受伪距观测值精度影响的不足,实现了北斗系统多径环境中的小周跳探测。试验采用船载INS/BDS三频组合系统进行数据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水面强多径噪声环境导致传统三频探测模型失效的情况下,该方法显著提高了探测成功率与修复率,并适用于低频北斗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 北斗 惯性辅助 松组合 周跳探测
下载PDF
GPS技术在煤矿垂直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冬 郑南山 钱进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7,共4页
介绍了GPS监测网的建立、煤矿垂直形变量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将GPS监测结果与二等水准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监测煤矿垂直形变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矿区的沉降和开挖情况;采用GPS技术与采用精密水准测... 介绍了GPS监测网的建立、煤矿垂直形变量的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将GPS监测结果与二等水准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采用GPS静态定位技术监测煤矿垂直形变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矿区的沉降和开挖情况;采用GPS技术与采用精密水准测得的结果平均差值不大于2mm,其所测得的大地高值及精度完全可以反映矿区地面点的垂直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垂直形变 GPS 水准测量
下载PDF
矿区地表沉陷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晓玉 《北京测绘》 2015年第5期83-87,共5页
结合Excel和VBA等功能编制一套适合矿区开采沉陷地表移动观测数据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化处理地表移动观测数据,改进了Excel绘制带平滑线散点图坐标轴标注的功能,并完成相应的移动变形曲线图的绘制,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角值参数求... 结合Excel和VBA等功能编制一套适合矿区开采沉陷地表移动观测数据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化处理地表移动观测数据,改进了Excel绘制带平滑线散点图坐标轴标注的功能,并完成相应的移动变形曲线图的绘制,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角值参数求取及概率积分法参数求取。实践证明,该处理系统兼容性高、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完全能够满足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数据处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监测数据处理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基于安卓在线地图技术的测绘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系统开发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志平 杨丁亮 +1 位作者 徐永明 罗翔 《地矿测绘》 2019年第4期42-46,共5页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践三位一体,其中课程设计发挥关键性的承接作用。文章针对测绘专业课程设计存在信息化、智能化不足等问题,以人工智能背景下加强课程设计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和规范性为指导... 测绘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践三位一体,其中课程设计发挥关键性的承接作用。文章针对测绘专业课程设计存在信息化、智能化不足等问题,以人工智能背景下加强课程设计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和规范性为指导,引入安卓移动端和在线地图服务技术开展"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辅助教学系统开发研究,为智能测绘时代下测绘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革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教学系统 安卓移动端 在线地图技术 测绘工程专业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下载PDF
基于TCP-InSAR的采动区铁路动态沉降监测与时序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鹿璐 范洪冬 +1 位作者 郑美楠 邹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8,共5页
为高效获取采动区长时间序列形变,监控煤炭开采对矿区铁路的影响,研究一种基于TCP-InSAR(temporarily coherent poi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采动区铁路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时间序列SAR影像间的相干性,选取... 为高效获取采动区长时间序列形变,监控煤炭开采对矿区铁路的影响,研究一种基于TCP-InSAR(temporarily coherent poi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采动区铁路形变监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时间序列SAR影像间的相干性,选取临时相干点构建Delaunay三角网,并通过离群值探测去除具有相位模糊度的TCP间的弧段,最后采用最小二乘解算得到区域地表变形。实验使用2016-10~2017-04时间段内的15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TCP-InSAR技术获得某矿区的铁路形变。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该时间段内铁路最大下沉值为95mm,最大倾斜坡度为0.37‰。利用TCP-InSAR技术可实现采动区内铁路长时间的动态形变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InSAR Sentinel-1A 开采沉陷 铁路 变形监测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监测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晓雄 李达 高明章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0-102,共3页
针对单轨道DIn 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仅能获取雷达视线向(Line of sight,Lo S)形变的缺点。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ASAR和PALSAR影像来监测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获取了因煤矿... 针对单轨道DIn 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仅能获取雷达视线向(Line of sight,Lo S)形变的缺点。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ASAR和PALSAR影像来监测矿区地表三维形变的方法。应用该方法成功获取了因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水平及竖向形变,获取了沿观测线方向的地表倾斜,与实测相比最大倾斜差值为0.06 mm/m,竖向变形的均方根误差为±1 mm,证明了本文算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水平移动 竖直形变 开采沉陷
下载PDF
基于事件响应模型监测煤矿区地表沉陷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雪园 郑南山 狄利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煤矿开采沉陷监测预报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在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的基础上提出事件响应模型,并进行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下沉值的预测分析,通过与GM(1,1)模型预测值比较,表明事件响应模型具有较... 煤矿开采沉陷监测预报对矿山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运用灰色理论中GM(1,1)模型,在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的基础上提出事件响应模型,并进行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下沉值的预测分析,通过与GM(1,1)模型预测值比较,表明事件响应模型具有较好的沉陷预测效果。经煤矿开采区试验表明,在预测煤矿开采沉陷中,采用事件响应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响应模型 煤矿区 开采沉陷 预测预报
下载PDF
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 被引量:59
11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2 位作者 陈国良 赵华 渠俊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239,I0005,共9页
为揭示土地复垦对矿区景观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运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程度2个方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并分析评价了该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贾汪矿... 为揭示土地复垦对矿区景观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运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程度2个方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并分析评价了该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贾汪矿区景观生态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01年和2010年景观生态质量达到稳定和较稳定的面积分别为49994.86和56160.31hm2,2010年比2001年增加了6164.45hm2;从总体变化看,变好和略微变好的地区约占28.23%,主要分布在破坏较少的山区和煤矿复垦区,表明土地复垦工程对矿区生态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地区约占19.44%,表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环境保护措施不及时以及复垦地区的二次塌陷、治理标准低等原因。因此,需加大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完善矿区复垦技术规程,制定生态修复策略,从而实现矿区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复垦 景观生态 贾汪矿区
下载PDF
煤炭开采对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3 位作者 余嘉琦 赵华 尹鹏程 胡文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52-258,共7页
为揭示煤炭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以徐州沛北矿区为例,应用GIS、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煤炭开采对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201... 为揭示煤炭资源开采对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以徐州沛北矿区为例,应用GIS、景观生态学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并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探讨了煤炭开采对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994—2014年间沛北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减少,工矿建设用地和塌陷水体持续增加;景观呈破碎化和均匀化趋势,景观分形特征趋于简单化和规则化。进一步对景观指数突变检验分析可知,耕地最大斑块指数和集聚度指数分别在1999年和2001年出现突变点;塌陷水体的最大斑块指数自1995年起持续上升,而集聚度指数呈显著上升—变化不显著—显著上升的趋势。煤炭持续大规模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积水,耕地损毁以及快速城镇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矿区土地复垦,耕地、水体面积增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对塌陷地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研究结果对矿区土地复垦和受损生态景观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复垦 煤矿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生命周期 突变检验
下载PDF
矿区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39
13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1 位作者 陈国良 赵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80-186,共7页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案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遥感、GIS技术,综合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徐州市贾汪煤矿区土地景观生态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10年的...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研究案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遥感、GIS技术,综合评价了2001年和2010年徐州市贾汪煤矿区土地景观生态质量,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生态质量总体呈变好的趋势。2010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达到好和较好的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1 549.42 hm2;从总体变化看,变好和略微变化的地区约占32.51%,变差和略微变差的地区约占20.69%,变好地区比变差地区增加了4 036.11 hm2。随着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采煤塌陷区经复垦后土地生态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部分复垦区生态状况良好。由于城镇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复垦地区二次塌陷等原因,使得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仍在下降。为此,从矿区高效复垦与生态重建、景观生态修复角度,提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地生态质量 动态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 土地复垦
下载PDF
融合互补仿射不变特征的倾斜立体影像高精度自动配准方法 被引量:21
14
作者 姚国标 邓喀中 +2 位作者 张力 杨化超 艾海滨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876,883,共9页
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s,MSER)与Harris&Hessian Affine的互补仿射不变特征高精度自动配准算法。算法分3个阶段:①融合MSER与Harris&Hessian Affine互补不变特征,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 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稳定极值区域(maximally stable extremal regions,MSER)与Harris&Hessian Affine的互补仿射不变特征高精度自动配准算法。算法分3个阶段:①融合MSER与Harris&Hessian Affine互补不变特征,采用最小生成树算法选取一定数量的最优互补特征集合,基于特征的仿射不变信息实现局部图像的仿射与方向归一化,特征匹配采用多层次自适应策略,首先基于SIFT描述符的欧氏距离比率测度获得初始匹配,继而估计影像间的基本矩阵与单应矩阵,然后在双重几何约束下利用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NCC)测度进行扩展匹配,以增加特征匹配数量且最大限度地消除误匹配;②通过最小二乘匹配(least square matching,LSM)使匹配结果达到子像素精度,以提高配准精度,最小二乘匹配的迭代参数初值由同名仿射不变特征间的协方差矩阵与主梯度方位获得;③基于②的匹配结果和投影变换模型,完成影像的高精度配准。针对地面近景倾斜立体影像和无人机倾斜立体影像的试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射不变特征 倾斜立体影像 最小二乘匹配 误差补偿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0
15
作者 徐嘉兴 李钢 陈国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47-255,共9页
为探究矿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8年的遥感影像,借助遥感、GIS技术及数理统计软件,分析了徐州贾汪矿区近18a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多个经济社会及空间距离因子,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 为探究矿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该文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8年的遥感影像,借助遥感、GIS技术及数理统计软件,分析了徐州贾汪矿区近18a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多个经济社会及空间距离因子,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8年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耕地、林地持续减少,而建设用地和水域迅速增加,草地缓慢增加,整体处于不平衡的状态;通过对耕地和林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耕地变化在第1阶段(1990-2000年)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最近采矿点的距离和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第2阶段(2000-2008年)较为重要的变量有到农村居民点的距离、农业人口密度和到公路的距离;2000-2008年间林地变化较为重要的驱动因素有高程、到最近采矿点的距离和到公路的距离。研究结果对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煤矿 驱动力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equivalent mining height theory for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郭广礼 朱晓峻 +1 位作者 查剑锋 王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3302-3308,共7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movement of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the 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mining height theory wa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s selection ...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ata movement of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the 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mining height theory was proposed, and the parameters selection guideline of this method was also described. While comparing the parameters of caving mining with equivalent height, the subsidence efficient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mining height and bulk factor of sagging zone and fracture zone, the tangent of main influence angle of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is reduced by 0.2-0.5(while it cannot be less than 1.0). For sake of safety, offset of the inflection point is set to zero, and other parameters, such as horizontal movement coefficient and main propagation angle are equal to the 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of caving mining with equivalent height. In the last part, a case study of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subsidence prediction was described. The results sh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maximum subsidence point between the predic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is less than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backfilling mining mining subsidence equivalent mining height subsidence prediction subsidence control
下载PDF
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在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增科 王坚 +1 位作者 高井祥 姚一飞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7-163,共7页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信息较多、计算效率较低、对动力学模型误差稳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并应用于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首先介绍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比较分析了信息分配因子和自适... 针对多传感器观测信息较多、计算效率较低、对动力学模型误差稳键性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并应用于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首先介绍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的动力学模型和观测模型,比较分析了信息分配因子和自适应因子的共同特性,论证了联邦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器的等价性及其等价成立条件,提出了自适应联邦滤波器的信息分配因子构造方法。最后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基于GPS和Odometer(里程计)初始方差构造信息分配因子的联邦滤波器,本文提出的自适应联邦滤波器兼容了联邦滤波器高效计算效率,且具有较好的抵抗动力学模型误差效果,能够有效削弱多传感器动力学模型误差对于导航解算的影响,对直接可测参数和间接可测参数的精度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INS-Odometer组合导航 联邦滤波器 自适应因子 信息分配因子
下载PDF
WGS84和CGCS2000坐标转换研究 被引量:44
18
作者 彭小强 高井祥 王坚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9-221,共3页
为实现WGS84和CGCS2000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首先通过七参数法将WGS84坐标转换到ITRF坐标,然后再通过框架转换法转换到CGCS2000坐标,并进行实例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WGS84 CGCS2000 七参数法 ITRF框架 坐标转换
下载PDF
纹理特征向量与最大化熵法相结合的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 被引量:20
19
作者 庄会富 邓喀中 范洪冬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9-346,共8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具有明显的斑点噪声,在变化检测中,一般需要考虑空间邻域信息。本文结合SAR影像丰富的纹理信息,提出一种考虑空间邻域信息的高分辨率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32维纹理特征向量构造... 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具有明显的斑点噪声,在变化检测中,一般需要考虑空间邻域信息。本文结合SAR影像丰富的纹理信息,提出一种考虑空间邻域信息的高分辨率SAR影像非监督变化检测方法,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32维纹理特征向量构造差异影像。通过最大化熵法自动选取阈值,对精度指标随窗口大小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适合于变化检测的窗口为11×11。试验表明,本文方法优于马尔科夫随机场法,可以减小斑点噪声的影响,有效提高高分辨率SAR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特征向量 最大化熵法 SAR 变化检测
下载PDF
厚松散层下矸石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启春 郭广礼 +1 位作者 查剑锋 肖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6-99,103,共5页
为分析厚松散层下矸石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正交均匀设计试验校正室内岩样力学参数,分别建立不同松散层厚度条件下矸石充填开采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相同基岩层厚度、不同松散层厚度条件下与相同采深、不... 为分析厚松散层下矸石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利用正交均匀设计试验校正室内岩样力学参数,分别建立不同松散层厚度条件下矸石充填开采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对相同基岩层厚度、不同松散层厚度条件下与相同采深、不同松散层厚度条件下矸石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的研究得出:①在相同基岩层厚度的条件下,随着松散层厚度的增大,矸石充填开采地表最大下沉量、最大水平移动以及主要影响角正切均增大;②厚松散层下充填开采地表下沉系数随松散层厚度与采深之比呈线性递增;③采深是厚松散层下矸石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松散层厚度对地表移动范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开采沉陷 矸石充填开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