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地区晚二叠世层序-古地理及聚煤特征 被引量:7
1
作者 高彩霞 邵龙义 +3 位作者 朱长生 双燕 李长林 高彩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8-517,共10页
采用EXXON公司"Vail"学派的观点,将晚二叠世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比较完整。层序Ⅱ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绘制各种单因素等值线图,并与单井剖面相和连井剖面相分... 采用EXXON公司"Vail"学派的观点,将晚二叠世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比较完整。层序Ⅱ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绘制各种单因素等值线图,并与单井剖面相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相结合,从点到线再到面,展开古地理分析。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了潮坪三角洲-海湾(泻湖)-潮坪-浅海沉积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其中海湾-潮坪及碳酸盐台地构成了研究区基本骨架。物源区主要来自西部康滇古陆。总体上晚二叠世研究区遭遇了一个海水自东北向西南不断侵进的过程,因此成煤环境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南迁移。煤层主要发育在海湾-潮坪环境里,其次为低地残积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重庆地区 晚二叠世
下载PDF
煤矿区城市PM_(10)单颗粒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宋晓焱 邵龙义 +1 位作者 宋建军 乔玉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单颗粒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煤矿区城市夏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矿物、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及未知细颗粒.前3种颗粒(未知细...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单颗粒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煤矿区城市夏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矿物、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及未知细颗粒.前3种颗粒(未知细颗粒不做统计)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41.2%,28.0%和30.8%,体积百分比分别为71.5%,22.3%和6.3%.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0.1~0.4μm范围内;体积-粒度分布则以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为主.夏季空气中球形颗粒和规则柱状矿物较多,说明矿区SO2,NOx含量较高而引起的大气二次化学反应严重.强风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μm粒径范围内.轻微浮尘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增大,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和1~2.5μm范围内,粒径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占总体积(质量)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形貌特征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粒度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