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燃煤排放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静
邵龙义
+4 位作者
耿春梅
王建英
刘君霞
杨文
胡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37-2143,共7页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和ICP-MS研究贵州织金地区海陆过渡相的晚二叠世煤及大同地区陆相的侏罗纪煤在实验燃烧炉中燃烧排放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及其与重金属元素组成的关系。选择2种煤的蜂窝型煤进行燃烧实验,以木炭作为对照组进...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和ICP-MS研究贵州织金地区海陆过渡相的晚二叠世煤及大同地区陆相的侏罗纪煤在实验燃烧炉中燃烧排放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及其与重金属元素组成的关系。选择2种煤的蜂窝型煤进行燃烧实验,以木炭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比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PM10的DNA损伤实验结果发现:全样和水溶性组分所产生的DNA损伤率相似,说明水溶性组分是造成氧化性损伤的主要来源;海陆过渡相的织金煤燃烧排放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明显比陆相大同煤燃烧产生的PM10的高,2种煤的燃烧排放PM10对DNA损伤能力均比木炭本底的高。对3种PM10中的水溶性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水溶性的As,Cd,Cu,Ge,Hg,Mo,Pb,Sb,Se,V和Zn在海陆过渡相的织金煤燃烧排放的PM10中含量较高,在陆相的大同煤燃烧排放的PM10中较低,在木炭本底燃烧排放的PM10中最低。PM10中较高的水溶性Zn和Pb含量,说明环境大气PM10中的Zn和Pb可能与燃煤排放相关,而Hg元素因为较强的挥发性而在PM10中未得到富集。水溶性的微量元素总量及大部分水溶性的单个微量元素均表现出与颗粒物对DNA损伤率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燃煤产生的PM10与其中的水溶性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评价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海陆过渡相煤
陆相煤
微量元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矿区城市PM_(10)单颗粒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晓焱
邵龙义
+1 位作者
宋建军
乔玉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单颗粒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煤矿区城市夏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矿物、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及未知细颗粒.前3种颗粒(未知细...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单颗粒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煤矿区城市夏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矿物、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及未知细颗粒.前3种颗粒(未知细颗粒不做统计)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41.2%,28.0%和30.8%,体积百分比分别为71.5%,22.3%和6.3%.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0.1~0.4μm范围内;体积-粒度分布则以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为主.夏季空气中球形颗粒和规则柱状矿物较多,说明矿区SO2,NOx含量较高而引起的大气二次化学反应严重.强风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μm粒径范围内.轻微浮尘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增大,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和1~2.5μm范围内,粒径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占总体积(质量)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形貌特征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粒度分布
原文传递
题名
燃煤排放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静
邵龙义
耿春梅
王建英
刘君霞
杨文
胡颖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地球
科学与
测绘
工程
学院
煤炭资源
与安全
开采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环境
科学
研究院
中国
资源
综合利用协会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37-214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228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1030213)
文摘
使用质粒DNA评价法和ICP-MS研究贵州织金地区海陆过渡相的晚二叠世煤及大同地区陆相的侏罗纪煤在实验燃烧炉中燃烧排放PM10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能力及其与重金属元素组成的关系。选择2种煤的蜂窝型煤进行燃烧实验,以木炭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比各种燃料燃烧产生的PM10的DNA损伤实验结果发现:全样和水溶性组分所产生的DNA损伤率相似,说明水溶性组分是造成氧化性损伤的主要来源;海陆过渡相的织金煤燃烧排放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明显比陆相大同煤燃烧产生的PM10的高,2种煤的燃烧排放PM10对DNA损伤能力均比木炭本底的高。对3种PM10中的水溶性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水溶性的As,Cd,Cu,Ge,Hg,Mo,Pb,Sb,Se,V和Zn在海陆过渡相的织金煤燃烧排放的PM10中含量较高,在陆相的大同煤燃烧排放的PM10中较低,在木炭本底燃烧排放的PM10中最低。PM10中较高的水溶性Zn和Pb含量,说明环境大气PM10中的Zn和Pb可能与燃煤排放相关,而Hg元素因为较强的挥发性而在PM10中未得到富集。水溶性的微量元素总量及大部分水溶性的单个微量元素均表现出与颗粒物对DNA损伤率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燃煤产生的PM10与其中的水溶性组分密切相关。
关键词
DNA评价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海陆过渡相煤
陆相煤
微量元素
Keywords
plasmid DNA assa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graph
transitional marine and continental facies coal
continental facies coal
heavy metal elements
分类号
X5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矿区城市PM_(10)单颗粒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宋晓焱
邵龙义
宋建军
乔玉霜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水利水电
学院
资源与
环境
学院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资源
环境调查中心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2-297,共6页
基金
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70502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70290007)
文摘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单颗粒微观形貌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煤矿区城市夏季可吸入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矿物、烟尘集合体、球形颗粒及未知细颗粒.前3种颗粒(未知细颗粒不做统计)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41.2%,28.0%和30.8%,体积百分比分别为71.5%,22.3%和6.3%.颗粒物的数量-粒度呈单峰分布,主要分布在0.1~0.4μm范围内;体积-粒度分布则以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为主.夏季空气中球形颗粒和规则柱状矿物较多,说明矿区SO2,NOx含量较高而引起的大气二次化学反应严重.强风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明显降低,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μm粒径范围内.轻微浮尘天气PM10的质量浓度增大,颗粒物数量主要分布在0.1~0.4和1~2.5μm范围内,粒径大于1μm的矿物颗粒占总体积(质量)80%.
关键词
PM10
形貌特征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粒度分布
Keywords
PM10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FESEM
size distribution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燃煤排放PM10的氧化性损伤能力
王静
邵龙义
耿春梅
王建英
刘君霞
杨文
胡颖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煤矿区城市PM_(10)单颗粒微观形貌及粒径分布特征
宋晓焱
邵龙义
宋建军
乔玉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