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 被引量:73
1
作者 郑杭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共9页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 快速转型的中国社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两重性和复杂性,即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饱含痛苦相伴。当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如此巨大,代价是如此沉重,正反两个方面的情况是如此复杂,对比是如此鲜明,应对并不容易。中国社会不仅进步和代价反差鲜明,而且社会代价、社会问题,又有自己非常明显的特点。这就是不同时段、不同空间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一下子出现在面前,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社会管理和治理的难度。无论是对中国社会巨大的进步,还是对它的沉重代价,国际社会都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对许多外国人和不少西方理论来说,中国社会成了一个无法准确判断的"测不准"的社会。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偏见,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一直低估中国社会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中国社会这种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突出地表现在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上:第一,它有坚定不移的共同目标;第二,它有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能力;第三,它有无可替代的社会领导核心力量。这三者是中国社会沿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强大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转型 中国社会 进步代价的鲜明反差 治理管理难度 自我调适能力
下载PDF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 被引量:38
2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52,共7页
纵观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进程———自觉不自觉地处理着与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学术传统,尤其是中国历来的社会思想、与外国社会学和社会思想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问题———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中体现... 纵观中国社会学发展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进程———自觉不自觉地处理着与中国社会现实、与中国学术传统,尤其是中国历来的社会思想、与外国社会学和社会思想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问题———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中体现自己的特色,实现自己的创新。为了能展示这一特点,本文想通过以下四个在中国社会学界有一定代表性的理论来加以证实,即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社会运行论 社会转型论 学科本土论 社会互构论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 被引量:21
3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 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和把握,关系到社会学学科和社会学知识的性质、作用、对待社会的态度,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学人才,能否实现某种原创的知识创新,能否在国际社会学界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能否在学科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做出当代中国社会学家自己的贡献。要正确把握这些成对的关系,就要真正认识它们既有"非此即彼"的一面,又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的辩证性,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极端性;就要总结和汲取各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深入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思想时所阐发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以之为指导,以我为主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性与价值性 经验性与理论性 建设性与批判性 传统性与现代性 本土性与国际性
下载PDF
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 被引量:14
4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纵观费孝通先生70年的学术研究及其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他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具体地说首先是,他对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其... 纵观费孝通先生70年的学术研究及其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就是他对中国早期社会学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贡献;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具体地说首先是,他对社会学中国化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代表作有:《江村经济》(1939)与《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与《乡土中国》(1948)等。其次是对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所作的“无人可以替代的历史作用”。其三是对中国社会学发展和拓展所作的贡献,尤其是费孝通提出的社会学传统界限扩展论,更有着重大意义的理论,它要建立的科学和人文统一的社会学,更需我们用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实现,这也可以说是费老的学术遗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 社会学中国化 社会学重建 学术研究
下载PDF
破解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难题——从社会学视角看社区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 被引量:48
5
作者 郑杭生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7期5-1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正在城市形成。新的社会整合的需要,新的社会团结的要求,新的人际和谐的期待,越来越摆在社会和人们面前。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正在城市形成。新的社会整合的需要,新的社会团结的要求,新的人际和谐的期待,越来越摆在社会和人们面前。在一个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这是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进行社会建设、社区建设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为破解这个难题而做出各自的努力。从社会学视角来解读、分析、总结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厘清社区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即(一)以党建带动社建是中国社区凝聚的核心;(二)社区建设的实质是逐步落实公平正义;(三)探索社区制度创新是社区建设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四)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是社区发展的重点内容;(五)共享共建和谐社区是社区发展的根本目标。全国各地在社区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必将垒起中国社会基层平安的一块块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世界 和谐社区 社会建设
下载PDF
系统打造农村现代职业体系的创新探索——武汉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和实践的社会学分析之一 被引量:4
6
作者 郑杭生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如果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的中心问题或根本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抓住这个问题是农村建设发展成功的前提,抓不住这个问题则会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那么,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把广大尚处于现代... 如果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的中心问题或根本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抓住这个问题是农村建设发展成功的前提,抓不住这个问题则会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那么,从社会学的视角看,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问题则是如何把广大尚处于现代职业体系之外的农民群众逐步纳入现代职业体系,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农村制度创新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治本的途径。武汉"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两年的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其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打造现代职业体系的思路和经验,为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各个学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的提炼,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现代职业体系 产业化
下载PDF
社会学将进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学艺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共2页
本文高瞻远瞩地论述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式以及社会学的主要任务 ,结合我国实际 ,提出了社会学需要研究的 6个重大问题 ,并提出社会学必须要有研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重大问题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 社会学 形势和任务 重大问题
下载PDF
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5
8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建设这一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说,它包含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此外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也是加强社... 谈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建设这一基本问题,那么我们该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建设这个概念,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说,它包含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建设的内容。我们认为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此外面对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 社会利益群体 社会政策 和谐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重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家庭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杭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家庭研究出现主流学界关注下降,辉煌不再的现象,这与国际家庭研究潮流是不相适应的,尽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在提倡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和谐家庭不仅应是和谐社会... 近年来,我国家庭研究出现主流学界关注下降,辉煌不再的现象,这与国际家庭研究潮流是不相适应的,尽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在提倡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和谐家庭不仅应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小康社会的活力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 家庭研究
下载PDF
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 被引量:171
10
作者 陆学艺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1-36,1,共6页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 农民工,这是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时候,因为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本来只许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了,虽是冲破了计划经济框框的某种束缚,但又还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框架里面(如并没有改变户籍身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中国 农村劳动力 弱势群体 社会保障 就业渠道
下载PDF
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培林 《理论文萃》 2009年第2期4-6,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一是包括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变革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变迁;二是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后...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一是包括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变革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变迁;二是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结构转型阶段并存;三是发展阶段的焦点问题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过去的平均主义过渡到现阶段的收入差距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社会结构转型 工业化中期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体制变革 阶段性特征
原文传递
成立社会工委: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之举
12
作者 邓伟志 《时事报告》 2008年第1期36-37,共2页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日前正式成立。今后,这个机构将专盯“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物业纠纷”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设立这样职能全面、明确的机构来统筹协调社会建设,在全国也...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日前正式成立。今后,这个机构将专盯“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物业纠纷”等一系列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设立这样职能全面、明确的机构来统筹协调社会建设,在全国也有创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管理体制创新 工委 社会工作 社会问题 物业纠纷 统筹协调 创新意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