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日本学界构筑“新世界史像”的探索
1
作者 张艳茹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45-155,M0007,共1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回应国内社会需要以及受西方史学理论潮流影响之下,日本学界在审视既有研究基础上出现了探索“新世界史像”热潮。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书写、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关系以及区域史与世界史的关系等问题为理论探讨热点。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回应国内社会需要以及受西方史学理论潮流影响之下,日本学界在审视既有研究基础上出现了探索“新世界史像”热潮。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书写、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关系以及区域史与世界史的关系等问题为理论探讨热点。在史观方面,提出应突破欧洲中心史观、近代化论、国民国家论、进步史观等的束缚。在研究广度上,主张吸纳全球史优长,拓展时空观念、重视联系性、强化薄弱区域和领域的研究。2016年开始出版的《密涅瓦世界史丛书》及2021—2023年出版的《岩波讲座世界历史》较集中反映了近年的新进展。尽管日本学界“新世界史像”探索成绩斐然,但尚未能构筑自身成熟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界 “新世界史像” 欧洲中心史观 全球史
下载PDF
近年来日本学界近现代史研究中的若干动向
2
作者 张跃斌 《晋阳学刊》 2022年第6期26-33,共8页
日本近现代史学界对于历史的阐释,尤其是侵略战争的阐释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但近些年来变化更为剧烈,甚至出现了方向性的调整。一些日本学者试图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太平洋战争等近现代史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上提... 日本近现代史学界对于历史的阐释,尤其是侵略战争的阐释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但近些年来变化更为剧烈,甚至出现了方向性的调整。一些日本学者试图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太平洋战争等近现代史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上提出新的框架、新的思路,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没有走向深入,而是走上了歧途:或者刻意模糊甚至忽略历史事件的背景,或者无端制造“持异见者”或者“反对派”,或者不动声色地将战时宣传材料“史料化”等等。他们在相关研究上表现出来的这些动向,有着复杂而深刻的根源:民族主义情绪和优越意识,将历史认识问题与国家利益相关联,以及对国内右翼势力的屈从和迎合。对于这些动向,中国学界应该提高警惕,加强揭露和批判,并着力在相关领域构建具有穿透力、影响力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界 近现代史 研究动向
下载PDF
近代日本第二届山县内阁与宪政党关系之考察
3
作者 陈伟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68,共13页
作为藩阀政治家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山县有朋在政治理念上并不认同政党政治,故坚决拒绝党员入阁。其与宪政党合作的直接目的是完成甲午战后经营计划,在两届议会上通过预算案及各项重要法案。山县阀代表人物桂太郎通过与宪政党合作的... 作为藩阀政治家中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山县有朋在政治理念上并不认同政党政治,故坚决拒绝党员入阁。其与宪政党合作的直接目的是完成甲午战后经营计划,在两届议会上通过预算案及各项重要法案。山县阀代表人物桂太郎通过与宪政党合作的亲身实践体会到藩阀与政党合作的限度,充分认识到如要按照自己的设想施政和适应政治转型的现实需求,唯有组建政党。以星亨为首的宪政党将二者间的合作定位于政党内阁成立的准备过程,通过合作,在金钱方面获得了巨大利益,扩大了城市资产阶级对宪政党的支持基础,亦有力地扩张了其在地方的党势。但由于终究难以进入到政权的核心,促使其深刻认识到唯有以藩阀同化于政党的途径将开明派藩阀政治家——伊藤博文引入政党,实现藩阀政党化,才能建立政党政治。双方的分裂最终促成了二战前日本两大政党——立宪政友会和立宪同志会的相继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山县内阁 宪政党 政党政治
下载PDF
从《帝国宪法义解》看伊藤博文的宪政思想--以其国体观和政体观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东北亚学刊》 2022年第3期121-131,151,152,共13页
伊藤博文在对明治宪法的解释过程中一直秉承语言表述和实际操作的双重性原则。一方面,伊藤博文在语言表述上提出天皇无限权威和承认天皇统治大权完整不可分割,但强调这种大权并非属于个人私有,而是基于皇统延续和国家元首之地位;另一方... 伊藤博文在对明治宪法的解释过程中一直秉承语言表述和实际操作的双重性原则。一方面,伊藤博文在语言表述上提出天皇无限权威和承认天皇统治大权完整不可分割,但强调这种大权并非属于个人私有,而是基于皇统延续和国家元首之地位;另一方面,伊藤博文在实际操作中重视天皇统治大权立宪主义的运用,指出其统治大权并非绝对无限不受任何限制,即统治大权由各机构代行,终究要受宪法制约,从而实现天皇自我约束。伊藤博文的宪政思想可归纳为两方面,一为“体”,所谓“体”是指基于皇权神授理念,体现天皇主权思想的日本君权主义的国体;二为“用”,是指基于人体机能理论,以天皇主权为核心,体现多元机构分立思想的立宪主义的政体。国体决定政体,以天皇大权为基础构建分立的、相互制约的多元机构。政体体现和反映国体,分立的多元机构的权力源于天皇,并直接对天皇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博文 宪政思想 帝国宪法义解 天皇统治大权
下载PDF
从调查数据看日本对华负面舆论的原因及其变化的可能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跃斌 《东北亚学刊》 2022年第6期96-106,149,150,共13页
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舆论经历了三次急剧恶化的过程,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其原因在于日本右翼势力及政府的强力牵引、媒体的推波助澜、对美国的追随和盲从,以及转折时期日本社会心理的挫折感和脆弱性。不过,中日之间强大的经... 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舆论经历了三次急剧恶化的过程,严重影响了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其原因在于日本右翼势力及政府的强力牵引、媒体的推波助澜、对美国的追随和盲从,以及转折时期日本社会心理的挫折感和脆弱性。不过,中日之间强大的经济联系,有助于日本社会更加理性、平衡地审视双边关系;日本民意的可塑性,可以成为中日良性互动的社会基础;日本部分精英在对华问题上的新思考、新认识,可以形成扭转对华负面舆论的突破口。从长远的视角来看,日本对华负面舆论受到某种程度的抑制,甚至是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具有可能性,值得两国为之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负面舆论 原因 变化
下载PDF
平成时期日本右翼势力的动向和特点
6
作者 张跃斌 《晋阳学刊》 CSSCI 2020年第4期71-82,共12页
平成时期是战后日本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日本右翼势力先后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动向和特点。其一,隐性右翼走向显性右翼。一些右翼政治家、右翼知识分子组织化、公开化,同时狭隘化、极端化,极富攻击性。其二,网络右翼的出现和活跃... 平成时期是战后日本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日本右翼势力先后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动向和特点。其一,隐性右翼走向显性右翼。一些右翼政治家、右翼知识分子组织化、公开化,同时狭隘化、极端化,极富攻击性。其二,网络右翼的出现和活跃。其思想和行动源于传统右翼,但结合了当今互联网的优势,影响也大,为害也甚。其三,右翼势力进入权力中枢,右翼思想政策化。一些右翼势力长期鼓吹的思想和主张,或者体现到国家政策中,或者成为国家政策。日本的对外姿态变得愈加强硬,更具对抗性。安倍第二次执政标志着上述动向走到一个阶段性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成时期 右翼势力 日本 安倍晋三
下载PDF
浅析二战战后初期日本的选举政治
7
作者 张跃斌 《晋阳学刊》 2021年第6期17-21,共5页
二战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对战前的选举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期待通过完善选举制度来获得良政善治。不过,从战后初期的选举实践来看,政治人物把获得选票视为目的本身、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由此导致不择手段、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司空见惯,... 二战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对战前的选举政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期待通过完善选举制度来获得良政善治。不过,从战后初期的选举实践来看,政治人物把获得选票视为目的本身、而非达到目的的手段,由此导致不择手段、钻法律空子的现象司空见惯,金权政治连环上演,无法从根本上破解日本政治遇到的各种难题。究其深层次原因,日本社会过于迷信选举的倾向恐怕难辞其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后初期 日本 选举政治
下载PDF
汤重南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日本史研究
8
作者 张跃斌 《史学理论研究》 2024年第5期145-156,160,共13页
汤重南是中国日本史研究的重要学者,是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的先行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学术轨迹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日本史研究发展的缩影,大致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学术研究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对科学性的执着追求,以及与... 汤重南是中国日本史研究的重要学者,是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的先行者、参与者和贡献者。其学术轨迹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日本史研究发展的缩影,大致以2000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学术研究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对科学性的执着追求,以及与时俱进的显著特征。汤重南对中国日本史研究的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中国日本史研究定向把舵;二是为中国日本史学科建设和发展弹精竭虑,呕心沥血;三是聚众人之智、成非常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重南 日本史研究 学术轨迹 学术特色 学术贡献
原文传递
论原敬的对清政策
9
作者 陈伟 《日本问题研究》 2020年第6期46-53,共8页
原敬以任职天津领事时期的对清认识为前提,并在其对清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于1897年—1900年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发表多篇关于清朝问题的社论,集中阐述了对清朝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进而提出对清政策。辛亥革命时期是原敬对清政策的展开... 原敬以任职天津领事时期的对清认识为前提,并在其对清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中,于1897年—1900年在《大阪每日新闻》上发表多篇关于清朝问题的社论,集中阐述了对清朝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进而提出对清政策。辛亥革命时期是原敬对清政策的展开和实践期,此时期原敬对清政策的实践成为一战期间原敬及其内阁对华政策的滥觞。原敬对清政策的实践在取得某些成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挫折。原敬对清认识作为其对清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促进了对清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而对清政策从理论走向实践又是其对清认识的最终归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敬 对清认识 对清政策 辛亥革命
下载PDF
半藤一利的昭和史叙事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跃斌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5-148,156,共15页
半藤一利是日本著名作家,擅长口述史。其作品内容以昭和史为主,主题则有两个:战争的悲惨和战争失败的原因。其作品语言生动,表述有力,大量挖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民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因而很受欢迎。不过,... 半藤一利是日本著名作家,擅长口述史。其作品内容以昭和史为主,主题则有两个:战争的悲惨和战争失败的原因。其作品语言生动,表述有力,大量挖掘历史事件的细节,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民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因而很受欢迎。不过,其审视昭和史缺乏世界视野和理论深度,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流于肤浅和表面,并受到日本社会氛围的强大制约,无法达到进步历史学家的境界和高度。半藤一利的历史认识属于中间派,其对一些右翼史观的批判,其反对战争、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态度,在日本社会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其避重就轻的历史反思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也对日本的舆论氛围造成了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史 半藤一利 昭和史 战争史 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