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常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90-96,共7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农村改革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得益于把赋权农民贯穿于农村改革全过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依靠科技...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农村改革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得益于把赋权农民贯穿于农村改革全过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施城乡融合发展,依靠科技推动现代化以及乡村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扩展。同时,农业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土地制度改革成果的运用以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仍面临挑战。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破除对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误区,把农业农村现代化置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统筹考虑,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尊重现代化的规律,真正让农民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角和受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农村改革
下载PDF
结构动力视角下中国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多个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献 李瑾 +1 位作者 崔凯 范贝贝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12期33-48,共16页
[目的/意义]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将中国多样化数字乡村实践背后的规律性特征总结,提炼出不同模式的适用性机制,对于分类推进不同区域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结构要素与动力作用视角... [目的/意义]加快建设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将中国多样化数字乡村实践背后的规律性特征总结,提炼出不同模式的适用性机制,对于分类推进不同区域数字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结构要素与动力作用视角,以浙江省德清县、江苏省浦口区、山东省曹县、重庆市垫江县4个县域数字乡村实践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类型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的规律性特征。[结果/结论]中国数字乡村实践主要存在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点线面结合以及整县推进等建设模式。未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充分考虑建设主体功能的强弱,选择适宜的建设机制和内容,让数字乡村惠及更多农民群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建设模式 案例分析 结构动力 乡村振兴
下载PDF
面向数字包容的农民信息获取行为分析:群体聚焦与现实关切 被引量:1
3
作者 崔凯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入工具,本研究从手机使用层面来考察并揭示农户信息获取行为,透视农村地区信息鸿沟状况,并对重点群体的信息获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缩小信息鸿沟的启示。[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是最主要的信息接入工具,本研究从手机使用层面来考察并揭示农户信息获取行为,透视农村地区信息鸿沟状况,并对重点群体的信息获取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缩小信息鸿沟的启示。[方法/过程]根据全国层面的农村抽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与RIF回归分析方法,测度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对提升和改善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结果/结论]农户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中偏低的“长尾”群体,存在于高龄、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等群体中,凸显农村地区存在的信息鸿沟现象。关键解释变量对信息获取行为评价结果偏低(中位数以下)群体的边际作用更为突出,提高老龄、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重点群体的手机使用效果,对于缩小信息鸿沟有重要贡献,这体现出数字包容理念的必然要求。在改善网络设施条件基础上,还需关注重点群体的手机功能使用和信息内容获取,强化信息供给精准性,激活重点群体的信息需求,提升这类群体在数字环境中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包容 信息获取 信息鸿沟 信息需求 数字素养
下载PDF
中国城乡转型中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与流转配置效率 被引量:17
4
作者 郜亮亮 纪月清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40,共17页
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在当前中国城乡转型的现实中实现起来还面临不少困难。本文基于中国“大国小农”的农村土地分配国情以及城乡转型中的土地流转特性,尝试说明为什么单纯靠自由流转市场不易完全实现土地这... 土地规模经营是中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在当前中国城乡转型的现实中实现起来还面临不少困难。本文基于中国“大国小农”的农村土地分配国情以及城乡转型中的土地流转特性,尝试说明为什么单纯靠自由流转市场不易完全实现土地这种位置固定的特殊要素的高效流转配置,阐明集体所有制在提高土地流转配置效率上具备的潜在优势及其作用条件,为其充分发挥相应作用提供科学支撑。文章首先对城乡转型中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演进及效率含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自由流转市场在流转配置小规模细碎化土地方面面临的高昂交易成本以及因此产生的土地低效率使用等问题,然后指出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的拥有者,可以方便通过土地置换、连片流转和整理等措施,在实现连片规模经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可通过充当天然的“土地流转中介”降低流转交易成本,亦或通过充当“土地银行”把零碎、短活期的“存入”土地转变为规模化、长期稳定的“贷出”土地,从而改善土地流转配置效率。“解铃还须系铃人”,在小规模细碎化的农村土地分配格局下实现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流转经营,恰当的选择是在继续坚持并创新完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稳妥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当然,这种作用的发挥以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体所有制 土地细碎化 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铎 王宾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6,共4页
高标准农田作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的物质基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厘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绿色生产方式认知偏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且缺口大、土地碎片化... 高标准农田作为实现粮食稳产保供的物质基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本文在阐述高标准农田建设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厘清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存在绿色生产方式认知偏低、资金使用效率低且缺口大、土地碎片化严重、主体权责配置不清、“重建轻管”和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现实困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视角,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建设空间布局、高效配置资金使用效率、发展现代生态型高标准农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规范参与主体权责、强化建后管护责任和提高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高标准农田 藏粮于技 绿色发展 土地流转
原文传递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变迁逻辑及未来演进方向 被引量:7
6
作者 郜亮亮 《政治经济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8-76,共29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而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其中最为基础的内容。本文尝试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实践和变迁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其未来的可能演进的方向。首先,本文对五项改革实践的现实背景和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五项改革是建立集体所有制、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农地“三权分置”、建立农地流转市场和强化产权稳定性。其次,本文从统一的理论框架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这也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解释。最后,本文认为农地产权制度未来的演进方向是,在坚持农地狭义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及时顺应现实,不断地对农地权利进行分割细化和属性化,并把相应的权利分配给使用效率最高的社会主体,以最大限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 产权制度 狭义所有权 产权分割
原文传递
重视“四安”家园经验,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
7
作者 杜志雄 《中国发展观察》 2021年第3期29-32,共4页
今年的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兼具方向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和行动措施。这其中,"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具体要求令人... 今年的一号文件高度重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并提出了一系列兼具方向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和行动措施。这其中,"以大中型集中安置区为重点,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的具体要求令人瞩目。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里,除了再次强调和重申要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搞好后续扶持工作,同时还从"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融入"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帮扶工作 脱贫攻坚 社会融入 集中安置 有效衔接 一号文件 易地扶贫搬迁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9
8
作者 王宾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143,共15页
本文尝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和价值实现路径。首先,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和类别,阐述乡村生态产品所特有的初始禀赋公平性、空间分布均衡性、价值特征多维性和产品供给稀缺性特征,并... 本文尝试探讨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逻辑和价值实现路径。首先,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乡村生态产品的概念和类别,阐述乡村生态产品所特有的初始禀赋公平性、空间分布均衡性、价值特征多维性和产品供给稀缺性特征,并指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难点。其次,本文剖析乡村生态产品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技术逻辑和现实逻辑。最后,本文提出共同富裕视角下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即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对乡村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的认知水平,加快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做好乡村生态产品权属登记,搭建生态产品交易平台,强化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要素配置和保障体系建设。本文认为,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会因地域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进而导致共同富裕的实施效果明显不同。而农村普遍拥有大量生态产品,如果能将这些具有天然普惠性的生态资源盘活,必将带来最公平的共同富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基本逻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