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网络政治更具“中国特色”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木 《人民论坛》 2008年第13期23-23,共1页
中央政府力主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凝聚人民群众智慧,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一些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一些关系百姓衣食住行的重要措施的... 中央政府力主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凝聚人民群众智慧,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和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一些关系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一些关系百姓衣食住行的重要措施的出台,都曾通过网络广泛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往往是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报道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 “中国特色” 人民群众 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六大 中央政府 群众意见
下载PDF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
2
作者 孙应帅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6期62-68,共7页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阶级联盟"和"政党联合"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等理论,并建立起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有关"阶级联盟"和"政党联合"的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政治协商"和"协商民主"等理论,并建立起作为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些新理论和新制度的提出和实践,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内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实际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出体现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政党政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联盟 政党联合 统一战线 政治协商 协商民主
下载PDF
中国中古社会形态并非只能有“秦以后封建论”一说——与李根蟠先生商榷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敏兰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4期24-27,共4页
李根蟠的文章《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主张秦以后的历史研究使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只能得出“秦以后封建论”这一个结论。为此,李文以非客观的态度处理学术史,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史造成了“秦以后封... 李根蟠的文章《中国“封建”概念的演变和“封建地主制”理论的形成》主张秦以后的历史研究使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只能得出“秦以后封建论”这一个结论。为此,李文以非客观的态度处理学术史,把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学术史造成了“秦以后封建论”战胜非封建论的历史,表现出学术的狭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社会 封建地主制 秦以后封建论 唯物史观
原文传递
“问责风暴”的深层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木 《人民论坛》 2008年第21期32-33,共2页
评述由头2008年以来,行政问责在各地频频发力,密集度之高远超出往年。9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这是继9月14日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因襄汾县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辞职之后,又一位引咎辞职的正部级高官。... 评述由头2008年以来,行政问责在各地频频发力,密集度之高远超出往年。9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因三鹿奶粉事件引咎辞职,这是继9月14日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因襄汾县尾矿溃坝重大责任事故辞职之后,又一位引咎辞职的正部级高官。同日,因三鹿奶粉事件,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被免职,这也是继此前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民之后,又一位被免职的副部级官员。此外.在深圳火灾和河南登封矿难中。也有一些官员被免职。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无论从辞官免官涉及的部门看,还是从被摘帽的官员的“官阶”看,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因而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但是,一次次掀起的“问责风暴”能否促进规范的问责制度的建立,并将官员问责程序化?这场声势颇为浩大的“问责风暴”,带给我们什么重要的启示?我国在政治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还有哪些地方亟待完善?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 官员 风暴 制度建设 引咎辞职 国家质检总局 重大责任事故 三鹿奶粉
下载PDF
离任时,读出高官的品格
5
作者 肖木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49,共2页
纵览高官们的离任别言,可以说风格不一,形式多样,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几乎都没有对高官本人及其领导的部门和地区的"功劳"和"成绩"的总结。而人们却可以从中读出一位高官的品格。
关键词 政府官员 离任 解读 品格 组织部门 虚与实 老百姓 委员
下载PDF
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 被引量:67
6
作者 熊秋红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5,共7页
证明标准是我国刑事证据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从英美法和大陆法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规定看 ,证明标准的层次性或差异性主要从诉讼阶段、证明对象、证明主体等三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对不同程度的证明标准的划分 ,以实证主义哲学... 证明标准是我国刑事证据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之一。从英美法和大陆法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规定看 ,证明标准的层次性或差异性主要从诉讼阶段、证明对象、证明主体等三个方面得到了体现。对不同程度的证明标准的划分 ,以实证主义哲学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思想为主要的认识论基础。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 ,既要做到准确传递有关可能性或确定性程度的信息 ,又要做到容易为人们所普遍理解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标准 英美法 大陆法 刑事证据 诉讼阶段 证明对象 确定性 最大 可能性 层次性
原文传递
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 被引量:37
7
作者 施爱东 《民俗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5-28,共24页
我们把所有具备"为死去的丈夫而哭倒长城"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孟姜女故事称作"孟姜女同题故事"。对同题故事的所有母题进行合并同类项,我们就可以归纳出9个故事"节点"。故事的节点网络构成了一... 我们把所有具备"为死去的丈夫而哭倒长城"这一"标志性事件"的孟姜女故事称作"孟姜女同题故事"。对同题故事的所有母题进行合并同类项,我们就可以归纳出9个故事"节点"。故事的节点网络构成了一个自足的逻辑体系,某个节点被篡改后,必然会发生连锁反应,可能引起故事逻辑结构的全盘崩溃,或者导致原有故事主题的全面消解,因此,节点就成了同题故事中最稳定的因素。而只要故事家不篡改故事的节点,任何相容母题的进入,都不会影响到同题故事逻辑结构的变化。无论是在节点之上,还是节点之间,都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让故事家们充分地驰骋自己的文学想象,随人所愿地增添新的故事母题。要之,在故事的传承与变异过程中,传承的稳定依赖于节点的稳定,变异的随意是指节点之外的随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题 功能 节点 故事类型 同题故事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章译疑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中梅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1-99,108,共10页
《诗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指出了诗的作用,解析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诗学》第一章提出了艺术的核心是“摹仿”的观点,对摹仿的方式作出了具体的分析。鉴于已有的中译本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而已有的注释似... 《诗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指出了诗的作用,解析了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诗学》第一章提出了艺术的核心是“摹仿”的观点,对摹仿的方式作出了具体的分析。鉴于已有的中译本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失误,而已有的注释似如流于疏简,且不能反映国际学界对《诗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重译了《诗学》第一章,并逐句进行了细致、准确的评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柏拉图 格律文 公元前 抒情诗 悲剧 《伊利亚特》 短长格 《奥德赛》
原文传递
技术创新力量大
9
作者 张金杰 《时事(高中版)》 2005年第4期41-41,共1页
天津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石油管材专业生产厂,从建厂那天开始,企业就把“领先一步是财富,落后一步是包袱”作为法宝,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今,它们的无缝钢管产品已经占领国内一半市场... 天津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石油管材专业生产厂,从建厂那天开始,企业就把“领先一步是财富,落后一步是包袱”作为法宝,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如今,它们的无缝钢管产品已经占领国内一半市场,并做然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 技术创新力 产品 法宝 建厂 生产厂 国内 力量 专业 自主创新能力
原文传递
王轶琼静穆的世界
10
作者 吴伯凡 《美术观察》 1996年第12期43-44,62-63,共4页
一位艺术家走向成熟,就是走向他在其上可以自由活动、洒脱地舒展身心的“正途”。我不是说王轶琼已经“成熟”,我只是说他已经在走向成熟。 《祭农神殿》是首先吸引我的作品。画面右上方一个粗大的箭头,作者的解释印证了我的猜测。这个... 一位艺术家走向成熟,就是走向他在其上可以自由活动、洒脱地舒展身心的“正途”。我不是说王轶琼已经“成熟”,我只是说他已经在走向成熟。 《祭农神殿》是首先吸引我的作品。画面右上方一个粗大的箭头,作者的解释印证了我的猜测。这个粗大的箭头代表现代,与代表着过去的神殿适成对照。作者要表现的是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意欲把某种“历史意识”渗入画面。王轶琼的作品中,这种渗透着“历史意识”的作品委实不少:《城墙》、《断柱》、《城堡》…… 历史!令人浮想联翩的历史,只要它在其中,画面就该有了说不清的意味了吧?我却感到了乏味。我突然想起了曾轰动一时的《父亲》油画。“父亲”那种可说是秦时,也可说是汉时的面孔,那张和他身后的土地一样沉默、古朴、饱经风霜的“我的父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日常语言 高尚的生活 作品 “新”与“旧” 语言的生命力 二十世纪 日常生活 突然想起 语言消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