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力构建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 被引量:4
1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84,共3页
首先,我代表"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承办这次会议的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表示衷心感谢!
关键词 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 学科 学术研讨会 当代中国 社会变迁 大学历史
原文传递
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被引量:23
2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6,共13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事业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可以从理论上认识,也可以从历史上认识。从历史上认识,最重要的是弄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及其相互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改革开放事业与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只要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考察改革开放前后两个29年的历史,就会清楚地看到,前者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后者是开创并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前者的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做基础,就没有后者的飞速发展;后者是前者的继承、扬弃和完善,没有后者的改革开放,前者也难以为继。前后两个29年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内在地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七大 改革开放 历史科学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对中国当代史定义、分期、主线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3,共10页
中国当代史的定义、分期和主线,是当代史学科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也是目前学界分歧较多的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上的反复思考,深入探讨,不断完善认识,对于构建当代史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史从学科意义上说,完全是中国现... 中国当代史的定义、分期和主线,是当代史学科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三个问题,也是目前学界分歧较多的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上的反复思考,深入探讨,不断完善认识,对于构建当代史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当代史从学科意义上说,完全是中国现代史,但不完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完全不是中共党史。对迄今为止的中国当代史进行分期,只要是从历史本身的逻辑出发,各种意见都可以也应当平等讨论。但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当代史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角度划分历史时期较为妥当。对历史主线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从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动因这个意义上理解,贯穿当代史的主线至少应有三条,即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争取早日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当代史 定义 分期 主线
原文传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5,共12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此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实现了中国当代史上的伟大转折。这一转折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大多数与会代表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动和支持下通过斗争取得的;但也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到会议召开前的两年,党内正确力量在思想上、组织上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与国内外形势发展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是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它既不是一般方针、政策的转变,也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变,而是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由不完全清楚到比较清楚的转变。从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不改革不开放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样没有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当代史
原文传递
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开幕词
5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共2页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现在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中国研究所对应邀前来出席论坛开幕式的各有关方面领导,对应邀出席论坛的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各国学者和台港澳地区学者,表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现在开幕。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当代中国研究所对应邀前来出席论坛开幕式的各有关方面领导,对应邀出席论坛的国内外学者,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各国学者和台港澳地区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 论坛 国际 开幕词 台港澳地区 当代中国 开幕式 研究所
原文传递
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视角
6
作者 朱佳木 《党建》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精彩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立在新中国头30年建设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与逻辑的密切联系。○不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谈不上实现共产主义;反之,丢掉最高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精彩导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立在新中国头30年建设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与逻辑的密切联系。○不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谈不上实现共产主义;反之,丢掉最高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失去方向。○有人鼓吹实行多党制、议会制、军队国家化,这不是在改革政治体制,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改革开放 历史与逻辑 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 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化与中国共产党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45,共16页
中国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战略、资源配置方式、资金与人才来源等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都是由中国共产党解决的。不仅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化还取得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 中国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战略、资源配置方式、资金与人才来源等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也都是由中国共产党解决的。不仅如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化还取得了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的发展速度,为现代化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要求的必然产物和忠实代表;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毛泽东诗词鉴赏(修订本)
8
作者 臧克家 蔡清富 李捷 《社会科学论坛》 2012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
《毛泽东诗词鉴赏》主编臧克家为我国著名作家、杰出诗人;副主编蔡清富曾任中国毛泽东诗歌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副主编李捷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鉴赏》 修订本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 副主编 著名作家 诗歌研究
下载PDF
党的十六大为国史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
9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我刊于2002年12月10日召开编委会,座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会和十六大报告对国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大家认为,十六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一篇凝聚党心、振奋军心、鼓... 我刊于2002年12月10日召开编委会,座谈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体会和十六大报告对国史研究的指导意义。大家认为,十六大报告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一篇凝聚党心、振奋军心、鼓舞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全党全国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全面准确地理解十六大报告,对于我们进一步搞好国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与会者的发言以笔谈形式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十六大精神 历史研究 “三个代表”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 文化建设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社会主义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深入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 始终保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10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理论思考,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理论思考,高度评价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功绩和深远影响,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这一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是指导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对当代中国史研究特别是改革开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推进对胡锦涛总书记"12·18"重要讲话的学习贯彻,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笔谈文章,结合各自研究谈学习体会。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锦涛总书记 改革开放 学习体会 历史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纲领性文献 中国史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