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剖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古代犬儒主义不相信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原则,主张随遇而安的、抛却个人各种欲望的生活方式。当代犬儒主义既表现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也表现为委曲求全、接受现实。当代社会的犬儒主义显现出大众化、普遍化的趋向。犬儒主义在现实...
古代犬儒主义不相信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原则,主张随遇而安的、抛却个人各种欲望的生活方式。当代犬儒主义既表现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也表现为委曲求全、接受现实。当代社会的犬儒主义显现出大众化、普遍化的趋向。犬儒主义在现实道德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是放弃道德价值、互不信任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当代犬儒主义的本质是道德相对主义,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的盛行将导致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犬儒主义
当代犬儒主义
愤世嫉俗
玩世不恭
道德相对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脸”的道德形而上学——阿甘本哲学中的“脸、人、物”思想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徐艳东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
通过对"脸"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全新阐发,意大利当代左派哲学家阿甘本将当下社会中人与"脸"、政治与"脸"、物与"脸"的总体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剖析,并将过去那种只将"脸"作为"工具&qu...
通过对"脸"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全新阐发,意大利当代左派哲学家阿甘本将当下社会中人与"脸"、政治与"脸"、物与"脸"的总体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剖析,并将过去那种只将"脸"作为"工具"以及"部分价值"的传统判断直接倒转过来,第一次把"脸"放置在"打叉的"本体的地位上进行哲学讨论。其关于人是"脸"、政治是"脸"以及物是"脸"的论说贯穿整个文本,并借此向当今学术界的政治、文明乐观主义直接开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甘本
脸
装置
例外状态
原文传递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春晨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6,共6页
"内卷化"是人类学分析和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学术概念,文化"内卷化"是不同于文化"革命"和文化"进化"的一种变迁路径,它表征着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复杂性,显现了某一文化模式内部的复杂化和精...
"内卷化"是人类学分析和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学术概念,文化"内卷化"是不同于文化"革命"和文化"进化"的一种变迁路径,它表征着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复杂性,显现了某一文化模式内部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当代中国乡村伦理所呈现出的"内卷化"图景,展示了乡村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精细性,连接着中国人道德生活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内卷化
共同体伦理
礼治伦理
大传统
小传统
原文传递
先秦儒家礼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57,共6页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传承周礼并加以改良和创新,对"礼"作出了新的解释,将人性作为礼制的合法性基础,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礼制伦理。"援仁入礼"、"为政以德&qu...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传承周礼并加以改良和创新,对"礼"作出了新的解释,将人性作为礼制的合法性基础,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礼制伦理。"援仁入礼"、"为政以德"、和"隆礼重法"是先秦礼制伦理的三方面特征。先秦儒家礼制伦理中蕴含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亲民政治伦理和法律的内在道德性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制
礼制伦理
道德
法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常态下的道德抉择
被引量:
8
5
作者
甘绍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9,129,共10页
历史上所有的道德学说及伦理规范,往往都是以常态的时空条件为背景得到建构、辩护、论证和践行的。但是,人类社会也难免遭遇非常态环境的冲击。非常态有三种表现形式:制度环境恶劣的状态、道德规范相互冲突的状态和人命之间抉择的极端...
历史上所有的道德学说及伦理规范,往往都是以常态的时空条件为背景得到建构、辩护、论证和践行的。但是,人类社会也难免遭遇非常态环境的冲击。非常态有三种表现形式:制度环境恶劣的状态、道德规范相互冲突的状态和人命之间抉择的极端情形。虽然在非常态下道德规范的选取与应用会出现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成为在困境中排斥一切道德考量的理由。恰恰是非常态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道德规范的特殊应用问题,它要求我们必须对道德规范适用的环境背景因素(包括行为目的、预期后果等各种具体内容)、道德的规范性要求可能出现的变通性调整情形以及在极端特殊的两难困境里某些道德律令的一种变形性的应用方式等复杂问题,做出全面的审慎与精心的权衡,进行细致的辨析和深入的讨论,从而力求最终的行为体现出最大的道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态
道德规范
伦理困境
道德抉择
原文传递
伦理规范的价值依归
被引量:
4
6
作者
甘绍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8,共11页
作为一种行为约束的伦理规范,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保障每位当事人的利益,捍卫个体自主性的权利。更准确地讲,伦理规范的终极价值基础是个体的意志自由。维护个体意志,大体上可体现为消极与积极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消极层面上,应允许每一个...
作为一种行为约束的伦理规范,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保障每位当事人的利益,捍卫个体自主性的权利。更准确地讲,伦理规范的终极价值基础是个体的意志自由。维护个体意志,大体上可体现为消极与积极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消极层面上,应允许每一个人享有独处、不被打扰的自由,也应尊重其不容强制的品格;在积极层面上,不仅允许每一个人形成自己对好生活的看法,而且也允许每位个体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个体意志作为伦理规范的价值依归,说明伦理规范来自于自由,故自由是道德规范的依据;同时也意味着伦理规范存在的目的在于为所有人的自由提供保障,故自由是伦理规范的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规范
个体自主
意志自由
价值依归
原文传递
伦理学中人的镜像
被引量:
2
7
作者
甘绍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4,共10页
人作为伦理学的研究主体,其本质或特征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伦理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性课题。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使用语言和文字,形成一种与感性世界拉开距离的强大的抽象能力,因而人是一种自然生物与文化精神的二元存在...
人作为伦理学的研究主体,其本质或特征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伦理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性课题。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使用语言和文字,形成一种与感性世界拉开距离的强大的抽象能力,因而人是一种自然生物与文化精神的二元存在。作为自然生物,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其生理活动受制于同一的进化进程;作为精神存在,人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摆脱自然因果性的链条,形成一种自由自主的行为决断。在伦理学看来,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这种精神性,而精神性又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人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主体;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够道德行动的主体。道德本质上体现为不伤害他人、公正处事和必要时的驰援。作为人的精神性的两个方面,自由是现代道德的奠立基础,道德则为自由的持存和真正实现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精神性
自由选择
道德行动
原文传递
题名
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剖析
被引量:
13
1
作者
孙春晨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
伦理学会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文摘
古代犬儒主义不相信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原则,主张随遇而安的、抛却个人各种欲望的生活方式。当代犬儒主义既表现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也表现为委曲求全、接受现实。当代社会的犬儒主义显现出大众化、普遍化的趋向。犬儒主义在现实道德生活中的主要表现是放弃道德价值、互不信任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当代犬儒主义的本质是道德相对主义,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的盛行将导致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虚无主义思潮的泛滥。
关键词
古代犬儒主义
当代犬儒主义
愤世嫉俗
玩世不恭
道德相对主义
分类号
B82-0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脸”的道德形而上学——阿甘本哲学中的“脸、人、物”思想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徐艳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0,共6页
文摘
通过对"脸"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全新阐发,意大利当代左派哲学家阿甘本将当下社会中人与"脸"、政治与"脸"、物与"脸"的总体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剖析,并将过去那种只将"脸"作为"工具"以及"部分价值"的传统判断直接倒转过来,第一次把"脸"放置在"打叉的"本体的地位上进行哲学讨论。其关于人是"脸"、政治是"脸"以及物是"脸"的论说贯穿整个文本,并借此向当今学术界的政治、文明乐观主义直接开战。
关键词
阿甘本
脸
装置
例外状态
分类号
B54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被引量:
11
3
作者
孙春晨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
伦理学会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0114)
文摘
"内卷化"是人类学分析和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重要学术概念,文化"内卷化"是不同于文化"革命"和文化"进化"的一种变迁路径,它表征着文化变迁和发展的复杂性,显现了某一文化模式内部的复杂化和精细化的演变过程。当代中国乡村伦理所呈现出的"内卷化"图景,展示了乡村社会道德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精细性,连接着中国人道德生活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记忆。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内卷化
共同体伦理
礼治伦理
大传统
小传统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先秦儒家礼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春晨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
伦理学会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57,共6页
文摘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传承周礼并加以改良和创新,对"礼"作出了新的解释,将人性作为礼制的合法性基础,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礼制伦理。"援仁入礼"、"为政以德"、和"隆礼重法"是先秦礼制伦理的三方面特征。先秦儒家礼制伦理中蕴含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亲民政治伦理和法律的内在道德性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礼制
礼制伦理
道德
法治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常态下的道德抉择
被引量:
8
5
作者
甘绍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9,129,共10页
文摘
历史上所有的道德学说及伦理规范,往往都是以常态的时空条件为背景得到建构、辩护、论证和践行的。但是,人类社会也难免遭遇非常态环境的冲击。非常态有三种表现形式:制度环境恶劣的状态、道德规范相互冲突的状态和人命之间抉择的极端情形。虽然在非常态下道德规范的选取与应用会出现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成为在困境中排斥一切道德考量的理由。恰恰是非常态让我们不得不正视道德规范的特殊应用问题,它要求我们必须对道德规范适用的环境背景因素(包括行为目的、预期后果等各种具体内容)、道德的规范性要求可能出现的变通性调整情形以及在极端特殊的两难困境里某些道德律令的一种变形性的应用方式等复杂问题,做出全面的审慎与精心的权衡,进行细致的辨析和深入的讨论,从而力求最终的行为体现出最大的道德合理性。
关键词
非常态
道德规范
伦理困境
道德抉择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伦理规范的价值依归
被引量:
4
6
作者
甘绍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中国
特色
社会主义
道德
文化
协同
创新
中心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8,共11页
文摘
作为一种行为约束的伦理规范,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保障每位当事人的利益,捍卫个体自主性的权利。更准确地讲,伦理规范的终极价值基础是个体的意志自由。维护个体意志,大体上可体现为消极与积极两个层面的内容。在消极层面上,应允许每一个人享有独处、不被打扰的自由,也应尊重其不容强制的品格;在积极层面上,不仅允许每一个人形成自己对好生活的看法,而且也允许每位个体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个体意志作为伦理规范的价值依归,说明伦理规范来自于自由,故自由是道德规范的依据;同时也意味着伦理规范存在的目的在于为所有人的自由提供保障,故自由是伦理规范的归宿。
关键词
伦理规范
个体自主
意志自由
价值依归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伦理学中人的镜像
被引量:
2
7
作者
甘绍平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4,共10页
文摘
人作为伦理学的研究主体,其本质或特征究竟是什么,构成了伦理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前提性课题。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通过使用语言和文字,形成一种与感性世界拉开距离的强大的抽象能力,因而人是一种自然生物与文化精神的二元存在。作为自然生物,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其生理活动受制于同一的进化进程;作为精神存在,人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摆脱自然因果性的链条,形成一种自由自主的行为决断。在伦理学看来,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这种精神性,而精神性又体现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人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主体;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够道德行动的主体。道德本质上体现为不伤害他人、公正处事和必要时的驰援。作为人的精神性的两个方面,自由是现代道德的奠立基础,道德则为自由的持存和真正实现提供保障。
关键词
人
精神性
自由选择
道德行动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犬儒主义病态道德文化剖析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脸”的道德形而上学——阿甘本哲学中的“脸、人、物”思想研究
徐艳东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8
原文传递
3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孙春晨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1
原文传递
4
先秦儒家礼制伦理及其现代价值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非常态下的道德抉择
甘绍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8
原文传递
6
伦理规范的价值依归
甘绍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7
伦理学中人的镜像
甘绍平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