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追逐科学到反思科技:近30年中国科技哲学之理路述略 被引量:6
1
作者 段伟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7,共6页
近30年来,重返现代化的中国因拥抱科学而走进科学时代。随着"科学化的哲学"运动和科学哲学的再次引入,科技哲学界开始反省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从科学哲学的渗透的经验标准、分析论证方法和现代性反思入手寻求新时期思想解放... 近30年来,重返现代化的中国因拥抱科学而走进科学时代。随着"科学化的哲学"运动和科学哲学的再次引入,科技哲学界开始反省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并从科学哲学的渗透的经验标准、分析论证方法和现代性反思入手寻求新时期思想解放和观念调适的切入点。此后,科学哲学从对自然和科学的哲学追问拓展为面向科技时代的哲学思考,出现了"顺应科技进步"、"探讨科学影响"和"反思科技自身"等研究进路,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与社会研究、科学思想与文化、科技伦理等领域因而得到全方位发展,正呈现出走向科学与技术研究之态势,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科技哲学发展的未来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哲学 科学哲学 科学技术研究
下载PDF
科学史的概念——兼论不同文化类型科学史比较研究的不可通约性
2
作者 王维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8-65,共8页
一科学史是人类精神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学问领域有漫长的发展过程。然而,很久以来,科学史研究很少对科学史概念的意义加以确定,且从不曾将科学史概念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深入的探讨。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差不多是与十八世... 一科学史是人类精神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一学问领域有漫长的发展过程。然而,很久以来,科学史研究很少对科学史概念的意义加以确定,且从不曾将科学史概念作为独立的对象加以深入的探讨。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史研究,差不多是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一起产生的。最早出现的是所谓各门类的科学史著述,其中有以D.勒克莱尔(D.Leclerc,1652—1728)的《医学史》(H.La Medecine,1969),J.E.蒙特克拉(J.E.Montucla,1725—1799)的《数学史》(H.of Mathématiques,1758),J.S.巴伊(J.S.Bailly,1736—1793)的《古代天文学史》(H.de L’astronomie ancienne)和《近代天文学史》(H.de L’astronomie moder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文化类型 概念
下载PDF
中国传统哲学范式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红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69,共6页
自19世纪中叶,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发生了近代转型。传统哲学范式近代转型的基本路向有三个:一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二是“中体西用”之说的萌芽揭开了中西方哲学此消彼长的序幕,三是新的社会进步思潮相继出现,并与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宋... 自19世纪中叶,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发生了近代转型。传统哲学范式近代转型的基本路向有三个:一是今古文经学之争,二是“中体西用”之说的萌芽揭开了中西方哲学此消彼长的序幕,三是新的社会进步思潮相继出现,并与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宋明理学相颉颃。中国哲学史上这种哲学范式的近代转型的完成应该说是完整的。通过转型,传统哲学丧失了它的主体地位,经学、理学渐成为历史性的概念,由主题变为背景,它的存在退隐到思想界的边缘。而西方哲学的观念、问题、方法和典范逐一进入到学术话语的中心地位。通过近代在哲学范式上的启蒙、反省和清理,既带来了传统哲学的部分解构,也促成了新的哲学范式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范式 近代转型
下载PDF
国际科技伦理实践与研究历程——从默顿规范到国际科技伦理规约 被引量:1
4
作者 段伟文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3期21-24,共4页
1.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规范 最早的现代科学共同体是17世纪在自发形成的“无形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的英国皇家学会。其章程指出,皇家学会的成员应致力于通过实验扩展自然知识,从事一切有用的艺术、制造和新发明。
关键词 国际科技 伦理规约 伦理实践 英国皇家学会 科学共同体 默顿 无形学院 17世纪
下载PDF
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向度与社会向度 被引量:36
5
作者 杨通进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117-123,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从精神—宗教维度、社会心理分析、世界观基础与统治逻辑角度对当代环境问题所做的诊断,继而探讨了社会生态女性主义从经济基础与殖民主义、社会等级制度、反军国主义角度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最后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生态女性主义从精神—宗教维度、社会心理分析、世界观基础与统治逻辑角度对当代环境问题所做的诊断,继而探讨了社会生态女性主义从经济基础与殖民主义、社会等级制度、反军国主义角度对环境问题所作的反思,最后总结了生态女性主义给我们提供的几点启示:环境分析的精神向度与社会向度的统一,生态后现代主义倾向,关注环境正义,和平主义取向,行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后现代主义 父权制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现代英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背景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怡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5-12,共8页
形而上学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传统哲学不同,现代英美哲学对待形而上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以实在论和以实在论的形式出现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在英美哲学中具有了不同于欧洲大陆哲学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哲学家... 形而上学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传统哲学不同,现代英美哲学对待形而上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以实在论和以实在论的形式出现的,这就使得形而上学在英美哲学中具有了不同于欧洲大陆哲学的特点;同时,也使得哲学家们对形而上学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复兴有了新的解释。本文在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论战的背景中,通过阐述它们在“实在是超验的吗”、“世界是什么”、“知识来自何处”等问题上的对立观点,揭示形而上学在当代英美哲学中的意义,由此重新解释形而上学的现代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英美哲学 实在论 反实在论 分析哲学
下载PDF
情感哲学视野中的“恻隐之心”——兼论孟子情论的全球性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悦笛 Zhu Yuan 《孔学堂》 2015年第4期20-27,122-136,共23页
当今欧美的"情感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这种最新哲学视角出发来反观中国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四端"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哲学"方面的诸多新启示。本文从五种情感的角度来阐发孟子哲学的"情理结构&quo... 当今欧美的"情感哲学"研究方兴未艾,从这种最新哲学视角出发来反观中国儒家哲学,特别是孟子的"四端"思想,可以获得"比较哲学"方面的诸多新启示。本文从五种情感的角度来阐发孟子哲学的"情理结构":一、"情感理性"的角度:究竟是"端",还是"心"?二、"动物情感"的角度:"四端之端"到底在哪里?三、"道德情感"的角度:"四端"顺序与"四心"程序。四、"积极情感"的角度:由"性善"推出的"情善"。五、"人类情感"的角度:孟子情论的全球价值何在?由此可见,孟子的关于"情"的思想,具有全球性的价值和意义,这意味着中国的智慧并不是地域性的智慧,而是可以跻身为世界性的智慧。从孟子"情论"出发的这种"情理结构"应是执两用中的:从现实出发上,那是"道始于情",从生存境界上,乃为"孔颜乐处",所谓"执两"(一始一终)而"用中"(度的把握),才是中国儒家得以全球化的"普世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哲学 四端 恻隐之心 情理结构 全球价值
下载PDF
时代·传统·中国哲学——时代课题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三十年来的演进逻辑
8
作者 张志强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CSSCI 2008年第4期44-53,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研究 演进逻辑 时代课题 中国哲学研究 传统 研究成果 问题意识 知识逻辑
原文传递
哲学所举办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
9
作者 毕芙蓉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14期14-14,共1页
2008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办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所学术委员会成员、论文评议人、青年研究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论坛。
关键词 青年研究人员 学术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哲学所 学术委员会
下载PDF
崛起与建构——国内工程伦理学研究现状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汤剑波 杨通进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79,共4页
近两三年来,对工程伦理的探讨构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理论生长点,研讨主要集中于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当前中国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崛起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系统建... 近两三年来,对工程伦理的探讨构成了中国伦理学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理论生长点,研讨主要集中于工程伦理学的可能性、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当前中国工程伦理学的研究还处于崛起的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系统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学 工程 伦理
原文传递
从物理实在观的变革到关系实在论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新和 罗嘉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0-18,共9页
关系实在论是我们在近年来的哲学探讨中形成的一种关于客观实在的哲学观点或理论。尽管在实在问题上注意到关系这一范畴的重要性的哲学学说可以说古已有之,但我们的关系实在论,却主要来源于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中物理实在观的变... 关系实在论是我们在近年来的哲学探讨中形成的一种关于客观实在的哲学观点或理论。尽管在实在问题上注意到关系这一范畴的重要性的哲学学说可以说古已有之,但我们的关系实在论,却主要来源于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中物理实在观的变革的启示。量子力学自建立迄今已60余年,一方面其形式体系的严谨自洽和实验上的巨大成功使它无可争议地为物理学家们所广泛接受和运用;另一方面却由于其正统诠释在波函数的本性,测量问题和EPR佯谬等问题上涉及模型的非图象化、性质的不确定性和状态的非定域性,而与经典的物理学图象及其实在概念大相径庭。因此数十年来,关于量子力学描述物理实在的完备性问题和它的诠释问题,始终是物理学和科学哲学中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物理实在观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对修辞术的再定义及其政治内涵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博超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9-146,共8页
修辞术或演说术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智者派(如高尔吉亚)和柏拉图(包括苏格拉底)围绕这种"技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亚里士多德的处理方式与两派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一方面,他超越了智者将修辞术仅仅视为"说... 修辞术或演说术是古希腊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智者派(如高尔吉亚)和柏拉图(包括苏格拉底)围绕这种"技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亚里士多德的处理方式与两派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一方面,他超越了智者将修辞术仅仅视为"说服技艺"的理解,而将之定义为对"说服本身"的考察能力;他既否定了智者将修辞术等同于政治学的做法,又将其作为政治科学的重要组成;他保留了智者对修辞术"普遍性"的承诺以及他们重视的一些非理性的手段,但他又尽可能在形式上对修辞术加以严格限定,在内容上使之朝向真的事实和真的意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斐德若》对该技艺的构想,但却将其限定在"关乎人事"的现实领域,使之发挥政治导向的功能,而非用来提升灵魂。最终,亚里士多德建构出了一种哲学式的政治修辞术,使其兼有技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功能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修辞术 说服法 能力
下载PDF
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29,共7页
当代西方学者为了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歪曲、贬损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真实含义,反映了他们自身历史哲学的贫乏。国内外一些学者主张用历史选择论来取代历史决定论,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历史选择在历史决定论中占有适当的位置... 当代西方学者为了否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歪曲、贬损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真实含义,反映了他们自身历史哲学的贫乏。国内外一些学者主张用历史选择论来取代历史决定论,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但历史选择在历史决定论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不应当全盘否定。我们说的历史选择论是以历史决定论为前提的。历史的选择包含主体的历史活动选择,但又不是纯粹主体活动的选择。它归根到底是以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为中介,以不同主体历史活动的不同选择为手段构成的历史合力所产生的整个社会的历史选择,即由整个社会的物质力量所决定的历史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决定论 马克思主义 历史选择论 机械决定论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历史发展 资本主义 主体选择 社会制度 偶然性
下载PDF
汉初改制与春秋学的兴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蜜林 Liu Huawen 《孔学堂》 2017年第2期62-68,共7页
秦汉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如何认识这一转变,对于了解董仲舒和西汉春秋学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秦朝治理国家以法为主,这一统治政策并没有达到秦朝统治者长治久安的愿望,最终使得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的短暂灭亡,对于汉初的统治... 秦汉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变局。如何认识这一转变,对于了解董仲舒和西汉春秋学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秦朝治理国家以法为主,这一统治政策并没有达到秦朝统治者长治久安的愿望,最终使得秦朝二世而亡。秦朝的短暂灭亡,对于汉初的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有着极大的震动。这也成为他们思考如何避免重蹈秦朝灭亡的老路从而实现汉代长久统治问题的历史背景。汉初的统治思想最先以黄老道家为指导,这与当时的形势有关。到了汉武帝时代,儒学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最终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青睐,从而奠定了儒学在两汉政治中的意识形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法家 黄老 春秋学
下载PDF
寄语
15
作者 叶秀山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共1页
叶秀山 叶秀山,哲学史家,1935年7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组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关键词 叶秀山 哲学史家 哲学著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下载PDF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热点问题评述
16
作者 孔明安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6年第2期26-33,共8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研究 热点 国外 西方马克思主义 后马克思主义 特征表现 列斐伏尔 卢卡奇 葛兰西 布洛赫
原文传递
达尔文道德理论的三个层次
17
作者 单继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3-14,共2页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哲学体系、宗教体系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打上了对这三大之谜回答的深深的烙印。产生于 19世纪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是人类思想史上对生命之谜进行探索和回答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今天看来 ,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对全人类的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文化以及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 ,达尔文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但是 ,从“进化论”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 ,这期间人类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思想的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现出思想的光辉的同时 ,也暴露出狭隘、粗糙、简单等缺陷 ,因此 ,在人类探索生命之谜的道路上 ,超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势在必然的。正因为如此 ,2 0 0 3年 4月6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 ,举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文 道德理论 系统科学 心理学 生物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前沿动态
18
作者 崔唯航 《学术动态(北京)》 2008年第11期17-19,共3页
1.学科定位研究 2007年,学者们继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定位、学科领域、概念体系、学科建设思路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研究、体系研究等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科前沿 学科内涵 学科领域 文献研究 学科建设 学者
下载PDF
改变世界的哲学现实观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莹 崔唯航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5-44,204-205,共20页
对马克思而言,对现实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继承和超越。黑格尔现实观的核心之点在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逻辑。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 对马克思而言,对现实的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马克思的现实观是对黑格尔现实观的继承和超越。黑格尔现实观的核心之点在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逻辑。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发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从而打碎理性与现实的和解,把现实从绝对精神的阴影王国中拯救出来,凸显了独立于思维的现实。马克思视域中的现实是历史性和开放性的过程性存在。马克思吸收并改造了黑格尔的"圆圈式论证方式"来把握现实。马克思现实观的最终旨趣不是解释现实,而是改变现实。改变现实的路径不是诉诸理论批判,而是现实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 异化劳动 现实的个人现实革命
原文传递
朱光潜前期对康德—克罗齐美学的批评——从《文艺心理学》到《克罗齐哲学述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郁乎 《中国文学批评》 2018年第2期24-35,157,共13页
朱光潜前期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囿于康德—克罗齐的形式主义美学,而毋宁是一个走出康德—克罗齐的影响,反思、批判康德—克罗齐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始于《文艺心理学》(1936),完成于《克罗齐哲学述评》(1948)。《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接... 朱光潜前期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囿于康德—克罗齐的形式主义美学,而毋宁是一个走出康德—克罗齐的影响,反思、批判康德—克罗齐美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始于《文艺心理学》(1936),完成于《克罗齐哲学述评》(1948)。《文艺心理学》中,朱光潜接受了康德—克罗齐所给出的美感经验原理,但不同意克罗齐对艺术的看法,争论的核心是艺术与实际人生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他试图找到克罗齐错误的艺术观的根源,但并不成功。《克罗齐哲学述评》纠正了《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误会,找到了克罗齐错误的艺术观的根源,同时也打碎了克罗齐唯心主义哲学的根基。他还借对克罗齐哲学的述评,对唯心主义哲学作了一次总检讨,发现唯心主义打破心物二元的企图结果只是一个"惨败"。这一切都为他后期转向马克思主义美学埋下了伏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克罗齐 美感经验 艺术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