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招收启事(含具体指标)
1
作者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6-128,F0003,共4页
根据本所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我所博士后流动站现面向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20年博士后各类招收指标为国家资助博士后4名,项目博士后5名,具体情况如下。
关键词 博士后研究人员 科研机构 国内外高校 博士后流动站 学科建设 招收 人才队伍建设 资助
原文传递
从“科学之科学”到人的生活形式——哲学观之演变
2
作者 李文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5,共6页
传统的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或文化基础的绝对真理。这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本质主义的思维。而现代哲学则终结了这种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哲学,转变了哲学研究的内容和观念,将哲学转向探究人的生活世界和人自身的命运,确... 传统的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或文化基础的绝对真理。这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本质主义的思维。而现代哲学则终结了这种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哲学,转变了哲学研究的内容和观念,将哲学转向探究人的生活世界和人自身的命运,确立了哲学是人的生活形式和存在方式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之科学" 人的生活形式 哲学观 演变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观——北京STS论坛第四次会议综述
3
作者 崔红 《学术动态(北京)》 2006年第23期17-21,共5页
2006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同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联合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 2006年5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同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联合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通过座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刘长林研究员的书稿《中国象科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北京大学 STS 科学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科学技术与社会
下载PDF
论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7
4
作者 傅守祥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6-119,共4页
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全球化而必然走向衰落,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仍是现代性的建构和培育... 文化的差异性与民族个性不会因全球化而必然走向衰落,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怀古倾向却极有可能导致文化传统的衰萎。当今文化的发展必定是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仍是现代性的建构和培育。应彻底抛弃“中西之争”、“古今之辨”的陈旧思维模式,在古今中外的多种文化资源之间形成高度辩证的联结。21世纪的中国文化必须通过新的整合与创造,“会通中西”,努力完成价值系统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换,同时超越西方式现代性的弊端,构建起先进的本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国文化 文化同质化 文化现代化 “会通中西”论
下载PDF
论“技术先于科学”——一种对技术与科学关系的存在论解释 被引量:5
5
作者 易显飞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51,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技术是应用科学。而技术先于科学的观点,是对技术与科学关系在存在论上的揭示,是对传统观点的一种倒置。技术与科学在存在论上的关系,是深入到了本体论层次上的技术与科学最本真的"存在"关系,而认为"技术... 传统观点认为,技术是应用科学。而技术先于科学的观点,是对技术与科学关系在存在论上的揭示,是对传统观点的一种倒置。技术与科学在存在论上的关系,是深入到了本体论层次上的技术与科学最本真的"存在"关系,而认为"技术是应用科学"的观点,却是停留于知识论层次上的理解,相比而言,存在论理解无疑更为深刻与彻底。技术先于科学的存在论理解实现了技术与科学关系在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科学 存在论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产业间贸易比较优势及其要素禀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书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 改革开放以来,以"两头在外、三来一补"为特征的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而为中国成为"中国制造"重要基地之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导致中国贸易的对外依存度过高,使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受外国市场需求的影响。文章主要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间的比较优势现状,并对其要素禀赋特征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间比较优势 要素禀赋 中国
下载PDF
论和谐社会语境中权力道德生态的不平衡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唐土红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优良的权力道德生态作支撑。当前,我国权力道德生态正处于"传统→现代"的伦理边际,一方面现代性道德精神逐渐生成,但另一方面,传统的"内核"又难以割舍,在社会和谐的语境中,权力道德生态呈现出...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优良的权力道德生态作支撑。当前,我国权力道德生态正处于"传统→现代"的伦理边际,一方面现代性道德精神逐渐生成,但另一方面,传统的"内核"又难以割舍,在社会和谐的语境中,权力道德生态呈现出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官本意识与民本意识的错位,权力伦理与权利伦理的失衡,人情伦理消解宪政伦理、身份伦理掩盖契约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道德生态 不平衡
下载PDF
《诗经》采葛礼俗衍化机制研究——兼论西部神话到《诗经》民俗的演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书虹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8期27-32,共6页
风俗是心理学和审美领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了解风俗衍化机制对民歌具有重要意义,以《诗经》赋比兴解释中华族群心理学,阐述了风俗认知规律和特征,以及劳动人群对风俗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重点论述了《诗经》采葛歌谣中的部族基本原则和... 风俗是心理学和审美领域共同的研究对象,了解风俗衍化机制对民歌具有重要意义,以《诗经》赋比兴解释中华族群心理学,阐述了风俗认知规律和特征,以及劳动人群对风俗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方式,重点论述了《诗经》采葛歌谣中的部族基本原则和民歌多样统一形式法则在部族风俗制度,以及如何利用制度取向获得情感升华,基于周震豪《诗经》民歌人群叙述研究,探索赋比兴视觉元素进行视知觉的编码的一般方法和技巧予以探析,这是中国风俗心理的一个基础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族民俗 《诗经》 采葛歌谣
下载PDF
“学习共同体”的哲学理解及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易显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4-48,共5页
在对现有关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主要论述与运用成果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停留于对"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知识论表述,普遍缺乏对"学习共同体"概念本体论层面的理解,这样不利于深刻领会"学习共同体"... 在对现有关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主要论述与运用成果进行研究后发现:人们停留于对"学习共同体"概念的知识论表述,普遍缺乏对"学习共同体"概念本体论层面的理解,这样不利于深刻领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精髓,因而在实际运用该理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很难真正驾驭。正因如此,有必要揭示出"学习共同体"概念本体论上的要求,只有对其深入理解之后,才能在思政教育中真正实现对"学习共同体"理论的自觉运用和灵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思政教育 本体论 知识论 哲学理解
下载PDF
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慧平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已成为影响未来的世界性力量,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文化发展会有不同的内涵和路径,从科学技术这一实践视角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应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求质的创... 文化作为一种软权力,已成为影响未来的世界性力量,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不同的视角来思考,文化发展会有不同的内涵和路径,从科学技术这一实践视角来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应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联,在实践的基础上寻求质的创新,同时依托于科学技术增强在全球文化交往中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发挥提升人的素质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文化发展 实践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惰性因素及其现代置换
11
作者 唐土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44,共5页
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研究,学界多纠结于其"德治主义"抑或"德治道统"的演绎上,对其惰性因素及其负面效应却少有问津。诚然,传统政治伦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传统政治伦理文化... 对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研究,学界多纠结于其"德治主义"抑或"德治道统"的演绎上,对其惰性因素及其负面效应却少有问津。诚然,传统政治伦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传统政治伦理文化中的"惰性"因素,如专制道统、礼仪制度、宗法等级观念等,以其既有的社会传导功能阻滞着人之现代化实现。它消解着人们的法治意识,破坏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应然秩序和价值期待,并造就了当今政治道德生态的多种症候。在现代化的追梦中,必须摒弃传统政治伦理文化的"惰性"因素,实现政治伦理文化的现代置换,真正构建一种以人民利益至上,平等精神、责任意识、公正意识和服务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政治伦理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政治伦理文化 惰性因素 置换
下载PDF
STS与和谐社会——北京STS论坛第三次会议综述
12
作者 崔红 《学术动态(北京)》 2006年第3期18-21,共4页
2005年1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三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①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自然科学界前沿学科和社会科学界不同学科的20多位... 2005年11月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会(筹)举办的北京STS论坛第三次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举行。①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自然科学界前沿学科和社会科学界不同学科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院STS研究中心顾问汝信研究员到会并讲话。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院STS研究中心顾问邢贲思教授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三次会议 STS 北京 论坛 科学技术与社会 社会科学界 和谐 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
下载PDF
反思与推进:2014年西方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评述
13
作者 毛竹 《中国哲学年鉴》 2015年第1期182-190,共9页
近年来,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细化和精专,不断涌现出关于西方思想史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性著述,其中既有填补空白式的哲学问题研究,但更多的是在以往的学术积累上,中国学者对于错综复杂的西方思想史问题的深入探究与推进。尤其值... 近年来,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越来越细化和精专,不断涌现出关于西方思想史中具体问题的研究性著述,其中既有填补空白式的哲学问题研究,但更多的是在以往的学术积累上,中国学者对于错综复杂的西方思想史问题的深入探究与推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学者切人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与涉身处境,从来都是与切近中国自身的学术讨论和中国现代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的。本文将追随2014年中国学界在西方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回顾这些问题在中国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发生史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研究 中国学者 西方思想史 反思 哲学问题 填补空白 学术积累 问题意识
原文传递
论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以G.A.科恩的意见为线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娴静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4,共10页
G.A.科恩曾对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视角给予极大肯定,他认为,森倡导的把人们的关注点从商品及效用转到个人状况上,是对平等问题之当代反思的一大革命式飞跃。同时,科恩又认为可行能力不足以描述个人状况,应以“midfare”代替之。... G.A.科恩曾对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视角给予极大肯定,他认为,森倡导的把人们的关注点从商品及效用转到个人状况上,是对平等问题之当代反思的一大革命式飞跃。同时,科恩又认为可行能力不足以描述个人状况,应以“midfare”代替之。如果从可行能力与功能性活动的概念、可行能力与个人福利的关系、自由的多层面、可行能力的优缺点四个维度对可行能力进行再审视会发现:科恩提出的midfare概念与森提出的功能性活动概念相对应,而不与可行能力概念相对应;不仅是功能性活动,可行能力也与个人福利密切相关;可行能力并不是一个完全主动性的、具有竞技特征的概念,他人的选择、公众的行动、公共政策的影响等都会使人们的可行能力得到增强或削弱;midfare不具备可行能力的优势,也无法弥补可行能力所具有的不足。因此,科恩提出的应以midfare代替可行能力的意见,源于他对可行能力的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能力 个人福利 自由 midfare
下载PDF
价值多元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及其引导 被引量:7
15
作者 唐土红 陈兰 《青年探索》 2013年第3期83-87,共5页
当前,"90后"青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越来越多,这其实折射出的是"90后"青年爱情观嬗变问题。由于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恋爱动机多元、恋爱方式大胆、恋爱过... 当前,"90后"青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越来越多,这其实折射出的是"90后"青年爱情观嬗变问题。由于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代,"90后"青年的爱情观已呈现出新的特点,如恋爱动机多元、恋爱方式大胆、恋爱过程简单、恋爱态度前卫等。这种恋爱观的形成是社会文化宽容、价值多元与网络传媒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爱情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引导"90后"青年树立科学的爱情观,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担责任,净化网络传媒环境,强化爱情观教育,加强沟通与疏导,打造积极健康的婚恋文化,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恋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多元 “90后”青年 爱情观
下载PDF
从工具合法性到价值合法性——我国权力合法性的价值范式转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土红 陈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9-74,共6页
权力合法性一直是敏感而又热议的话题。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衷于政治学探究,忽视了伦理学关怀;在谋求合法性的方式上,则倾向于工具合法性,忽视价值合法性。事实上,权力合法性问题也是个伦理学范畴,在权力合法性的谋求范式上,不仅... 权力合法性一直是敏感而又热议的话题。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衷于政治学探究,忽视了伦理学关怀;在谋求合法性的方式上,则倾向于工具合法性,忽视价值合法性。事实上,权力合法性问题也是个伦理学范畴,在权力合法性的谋求范式上,不仅有工具合法性,还有价值合法性。但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往往侧重工具合法性,忽视价值合法性,其结果便是造成一种"政绩困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践行的主要是"绩效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以工具合法性为主导,在带来经济社会巨变的同时,也遭遇了"政绩困局"。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实现权力合法性的价值范式转型,即从工具合法性转向价值合法性,实现工具合法性与价值合法性齐驱并进的壮丽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合法性 工具 价值
下载PDF
论权力的价值性及其维度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土红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在言及权力时,多数学者均将权力视为一种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权力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东西,除工具性之外,它还具有被人们淡忘的一面,即价值性。工具性只是权力的"外显"性特征,价值性才是权力的"内生"性特... 在言及权力时,多数学者均将权力视为一种工具,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权力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东西,除工具性之外,它还具有被人们淡忘的一面,即价值性。工具性只是权力的"外显"性特征,价值性才是权力的"内生"性特征。权力的价值性是权力内在的本质属性,它并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权力的价值性有三重维度,即公共性、责任性与亲和性。就它们的关系而言,公共性是权力最重要的价值属性,责任性是权力最基本的价值诉求,亲和性则是权力最根本的价值旨归。权力的工具性只有接受权力的价值性规导,权力才能真正走向人间至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价值性 公共性 责任性 亲和性
下载PDF
论权力合法性的伦理意蕴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土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3,共5页
权力合法性是公众对权力的确证,任何政治权力均会涉及合法性,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只倾注于权力合法性的政治视角,忽视了权力合法性应有的内核——伦理道德因素。事实上,在权力合法性的诸多支撑要素中,伦理因素是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 权力合法性是公众对权力的确证,任何政治权力均会涉及合法性,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只倾注于权力合法性的政治视角,忽视了权力合法性应有的内核——伦理道德因素。事实上,在权力合法性的诸多支撑要素中,伦理因素是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它是公民体认权力是否正当的前提,是权力赢得合法性的驱动器,研究和巩固权力合法性必须从伦理道德因素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合法性 伦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之镜与实践创新——“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廷国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艾思奇 中共中央党校 侧记 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
原文传递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特征、理念与理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唐土红 陈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体验式教学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它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策略。探... 体验式教学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它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策略。探究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理论框架,可为体验式教学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理念 理论 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