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制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新蓝图——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翁鸣 《民主与科学》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和完善的巨大工程,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
关键词 振兴战略 农村发展 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 大工程
下载PDF
都市型农业:我国大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新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翁鸣 《民主与科学》 2017年第5期40-43,共4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人口不断膨胀,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消费需求更是显示新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原来的城郊型农业升级转型至都市型农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较快发展,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人口不断膨胀,以及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特别是超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消费需求更是显示新的趋势,客观上要求原来的城郊型农业升级转型至都市型农业,这已成为大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城市郊区 都市型农业 农业发展 经济增长极 特大型城市 消费需求 城郊型农业 升级转型
下载PDF
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3
作者 崔红志 刘亚辉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9年第3期9-14,共6页
我国的小农户是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2亿多承包农户,其主体既有自给型小农户,也包括商品型小农户。(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农户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而且这种格局将... 我国的小农户是指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2亿多承包农户,其主体既有自给型小农户,也包括商品型小农户。(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农户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而且这种格局将保持一个较长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中国现实的国情农情和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律,提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主体 农村现代化 特色农业 商品型 中国
下载PDF
如何在扶贫中体现全面发展的思想
4
作者 翁鸣 《民主与科学》 2017年第2期58-62,共5页
国家发展,民生为先。作为一个拥有13.8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脱贫问题。我国“十三五”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国家发展,民生为先。作为一个拥有13.8亿人口的东方大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欠发达地区的脱贫问题。我国“十三五”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如何实现扶贫对象脱贫,需要科学的观念和方法。在提高贫困人群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要考虑贫困地区的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使扶贫脱贫与小康社会发展有机衔接,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机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全面发展 扶贫开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贫困人口 脱贫问题 经济收入 社会发展 有机衔接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9
5
作者 崔红志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8,共7页
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收入有所增加但不可持续、生活成本显著提高、非农就业率低而且缺乏稳定性、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状况恶化、养老金待遇的地区差异明显。征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失地农民的生计状况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收入有所增加但不可持续、生活成本显著提高、非农就业率低而且缺乏稳定性、低收入群体的生计状况恶化、养老金待遇的地区差异明显。征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政策和制度因素,是形成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采取以下改革举措:加快《土地管理法》的修订进度,缩小征地范围、改进补偿办法、完善征地程序;采取多种措施,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构建与失地农民特征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得失地农民仍然能够分享农村集体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生计保障 政策建议
下载PDF
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5
6
作者 崔红志 刘亚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1,145,共8页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为了促进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继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和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原文传递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2
7
作者 翁鸣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6,共6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现阶段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必经过程。这场改革不仅要解决农业生产的产需不平衡问题,而且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变革和生产方式转变,需要“三农”学者深入研究。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农业发展 研讨会综述 供给 实践探索 改革理论 生产方式转变 现代农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