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宗教研究的重要成果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宗教研究》评介
1
作者 赵锦浩 殷俊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87,共2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数字化进程在21世纪进一步提速。互联网作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全新的组织动员方式,使得各种宗教的传播和活动空间得以极大地延伸和拓展。与此同时,“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数字化进程在21世纪进一步提速。互联网作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和全新的组织动员方式,使得各种宗教的传播和活动空间得以极大地延伸和拓展。与此同时,“互联网+”宗教现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与广度,成为众所瞩目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互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进程 宗教现象
原文传递
清代道教史相关专题研究综述
2
作者 汪桂平 马杰 +1 位作者 高翔 罗巧芸 《清史论丛》 2021年第1期211-238,共2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余年来,清代道教史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领域,学者们发表了为数众多的学术论著,对于清代道教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在对清代道教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清代...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余年来,清代道教史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领域,学者们发表了为数众多的学术论著,对于清代道教的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本文在对清代道教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清代的名山宫观,清代的著名道士,清代道教传戒问题,清代道教宗派传承与谱系,清代道教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清代道教与地方社会等专题领域的研究展开回顾与总结,同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展望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道教 宗派 传戒 名山宫观 民间信仰
下载PDF
历史必然性与文化创新性——关于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6
3
作者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共7页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总结1949年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宗教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总结1949年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党的宗教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宗教中国化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表明,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历史过程。本文拟从历史必然性和文化创新性作为切入点,对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展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历史必然 文化创新
原文传递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共5页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新局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要加强马克...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结合自身实际,抓紧贯彻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新局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也要加强宗教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研究,胸怀"国之大者",推动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发挥好智库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 人才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厚古创新止于至善,品中国宗教学漫漫求索路——读卓新平《宗教学新论》文丛
5
作者 韩博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2-284,共3页
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宗教学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中愈发重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宗教学便是其一... 作为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后起之秀,宗教学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中愈发重要。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宗教学便是其一。自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宗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宗教学更是"十四五"规划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学研究 中国现代学术 中国宗教学 国家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现代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止于至善
原文传递
何以理解中国宗教 对《中国宗教论》的中国宗教学构建逻辑分析
6
作者 韩博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8-79,共2页
卓新平研究员的《中国宗教论》是一部中国宗教研究的典范之作。一直以来,探讨中国宗教问题都会面临"中国有无宗教"和"儒教是不是宗教"等问题的争论,这种争论持续数世纪之久,一直没有公论,也使整个学术界陷入宗教认... 卓新平研究员的《中国宗教论》是一部中国宗教研究的典范之作。一直以来,探讨中国宗教问题都会面临"中国有无宗教"和"儒教是不是宗教"等问题的争论,这种争论持续数世纪之久,一直没有公论,也使整个学术界陷入宗教认知的困境当中。《中国宗教论》以其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富有洞见的理论分析开辟了一条解决路径,同时也预示着具有中国气派宗教学的创建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为此,本文将以《中国宗教论》为例,探究以卓新平为代表的新时代宗教学人开创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学 文献资料 宗教论 儒教 内在逻辑 宗教认知 解决路径 构建逻辑
原文传递
宗喀巴“道次第”思想在汉文语境中的表达与理解——以法尊为例
7
作者 周艳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88,共6页
一百多年来,在汉藏佛学交流趋于频繁的背景下,宗喀巴“道次第”思想在汉语系佛教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法尊法师作为入藏求法的汉僧,对传播宗喀巴“道次第”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翻译的宗喀巴相关论著,加深了在汉文语境中人们对于宗喀巴... 一百多年来,在汉藏佛学交流趋于频繁的背景下,宗喀巴“道次第”思想在汉语系佛教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法尊法师作为入藏求法的汉僧,对传播宗喀巴“道次第”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翻译的宗喀巴相关论著,加深了在汉文语境中人们对于宗喀巴“道次第”思想的认知。这种思想交流有助于推动汉藏佛学的交融,对于促进中国佛学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次第 法尊 宗喀巴 汉文语境 佛学交融
下载PDF
《吕氏春秋》中的“气”思想刍议
8
作者 李雪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44-46,51,共4页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春秋时期的自然观用“气”来说明世界的普遍秩序;战国时期以“气”为化生万物的本原。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继承了这些思想,并提出精气养生论和精气感应论,对两汉“气”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春秋时期的自然观用“气”来说明世界的普遍秩序;战国时期以“气”为化生万物的本原。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继承了这些思想,并提出精气养生论和精气感应论,对两汉“气”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吕氏春秋》的“气”思想是秦汉气论哲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精气 精气养生论 精气感应论
下载PDF
四十余年磨一剑学术探究勇通关——评《宗教学新论》文丛
9
作者 梁燕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2,共3页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宗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为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构建中国特...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紧迫性、重要性,强调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学科,宗教学就是其中之一。为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实践以及深入实施其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过程中,宗教学学科的定位、构建和发展是必不可少且十分紧要的一项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体系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 学术探究 宗教学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道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道教思想与文献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马杰 《中国本土宗教研究》 2022年第1期151-157,共7页
文章对2021年10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从道教文献的考证和研究、道教思想研究、道教仪式与人物研究等方面总结了本次研讨会的研讨主题和学术成果,而会议主旨是为了道教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道教 文献 敦煌 王卡
原文传递
元代基督徒诗人群体的三重家园
11
作者 余忠乐 《天风》 2020年第4期21-22,共2页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故乡家园"不断为人传唱,因而成为重要的书写对象。从元人文集的载录来看,以马祖常、金元素和答禄与权为代表的基督徒(当时称为"也里可温")诗人群体也创作了一部分家园主题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 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故乡家园"不断为人传唱,因而成为重要的书写对象。从元人文集的载录来看,以马祖常、金元素和答禄与权为代表的基督徒(当时称为"也里可温")诗人群体也创作了一部分家园主题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全民信仰基督教的群体而言,也里可温诗人们的"家园印象"则内蕴更为复杂的认知心理,也呈现出异同并存的文化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群体 中国传统诗歌 文学作品 马祖常 全民信仰 答禄与权 也里可温 金元素
原文传递
王霸杂用:《吕氏春秋》王治思想探微
12
作者 李雪丹 《原道》 2022年第1期13-23,共11页
孟子的王霸之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如何治天下,分野在于尚义还是尚利;二是如何得天下,区别在于以德还是以力。《吕氏春秋》对王道与霸道的杂用,主要包括旨在解决三个现实问题的三个理论命题,大致对应孟子王霸之辨的两个方面。在... 孟子的王霸之辨,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如何治天下,分野在于尚义还是尚利;二是如何得天下,区别在于以德还是以力。《吕氏春秋》对王道与霸道的杂用,主要包括旨在解决三个现实问题的三个理论命题,大致对应孟子王霸之辨的两个方面。在治天下方面,《吕氏春秋》从法家功利立场出发,提出“可以便之,无不行也”的利民原则,对儒家王道的仁政思想进行吸收和改造,以缓解秦与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又提出“太上以义,其次以赏罚”的教民原则,确立德主刑辅的基本格局,以缓解法家霸道政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产生的现实积弊。在得天下方面,《吕氏春秋》提出“先德后武”的取胜原则,将以德服人和以力服人都纳入王道范畴,并用“义兵论”在理论上论证以力服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以解决秦兵武力正当性和秦政权合法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霸道 王道 德主刑辅 义兵论
原文传递
新發現孤本《馬鞍山志》的文獻價值
13
作者 汪桂平 馬傑 《全真道研究》 2022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馬鞍山志》是一部描寫山東省道教名山馬鞍山(又稱馬山)的志書,係民國石印本.該山志是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李寅賓所撰《馬山志》的基礎上增補重修而成,由於流傳稀少,以前未被發現和著録.筆者新近發現了一部《馬鞍山志》的完整印本,該... 《馬鞍山志》是一部描寫山東省道教名山馬鞍山(又稱馬山)的志書,係民國石印本.該山志是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李寅賓所撰《馬山志》的基礎上增補重修而成,由於流傳稀少,以前未被發現和著録.筆者新近發現了一部《馬鞍山志》的完整印本,該書收藏於遼寧省圖書館,未見其他館藏,當屬孤本,其内容比舊抄本有所增補,具有珍貴的版本價值與文獻價值.該書不僅在比較異文、校正舊抄本訛誤方面展示了其獨到的校勘價值,而且增補記載了馬山道教史上關於道教經書、宫觀管理和道教人物等方面的諸多文獻資料,從而展現了極其重要的文獻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鞍山志》 孤本 《馬山志》 李寅賓 魏圓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