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古代文学研究正名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昌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1-73,共3页
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在当下既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边缘化、逐渐失去话语权力等危机。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学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如何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 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在当下既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边缘化、逐渐失去话语权力等危机。如何认识中国古典文学学科?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如何重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学科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如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这些都是目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界富于前瞻性眼光与忧患意识的学者们所经常讨论、思考的问题。本期邀约石昌渝、葛晓音、李炳海、毛庆、赵敏俐等先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中国古典文学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 古代文学 研究 学科建设
下载PDF
后殖民文学 被引量:8
2
作者 赵稀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7-166,共10页
国内通常将对于后殖民文学的讨论局限于殖民地文学,这样难以看清后殖民理论与文学的关系。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对于英美文学的后殖民解读,颠覆了传统的英美文学经典。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人撰写的《逆写帝国》一书首次从后殖民理论角... 国内通常将对于后殖民文学的讨论局限于殖民地文学,这样难以看清后殖民理论与文学的关系。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对于英美文学的后殖民解读,颠覆了传统的英美文学经典。比尔.阿希克洛夫特等人撰写的《逆写帝国》一书首次从后殖民理论角度解读殖民地文学,成为后殖民文学乃至后殖民理论的先导。博尔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一书同是一部综合之作,它试图将对于帝国文学与殖民地文学结合起来进行"对位"解读,从而发现两者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逆写帝国 殖民与后殖民文学
下载PDF
史笔与论难──读《中国新诗流变论》兼及新诗史的写作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匡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68,共3页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 龙泉明教授的《中国新诗流变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的出版,引发 了学术界对中国新诗史整体研究的关注。本编辑部从陆续收到的众多热心读者的来稿中,选 发三篇既有总体意义上对中国新诗史、论研究的观照,又有对《中国新诗流变论》一书的细 读与评价的文章,辑为一组,以期推动中国新诗史、论的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流变论》 新诗史 写作 书评
下载PDF
《海外汉学研究》和《图说汉学史》指谬--兼谈海外汉学史的写作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跃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8-65,共8页
本文指正的是《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和《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两书作者为同一人,即刘正(京都静源)先生。根据两书封面或“后记”部分的介绍,... 本文指正的是《海外汉学研究——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和《图说汉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两书作者为同一人,即刘正(京都静源)先生。根据两书封面或“后记”部分的介绍,刘正先生曾经留学日本九年,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是三卷本近百万字的《汉学通史》。两书即是在此文的基础上改定:《海外汉学研究》考察的是汉学在20世纪东西方各国研究和发展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研究 海外 写作原则 学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西方各国 留学日本
下载PDF
20世纪初叶中、韩、日启蒙文学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弓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5-170,共6页
近代以来,日本启蒙文学的主旋律是从民权到个性权利,韩国独特的历史使其文学的爱国主义线索异常分明;日本“人的文学”偏重于文化层面的开掘,而中、韩“人的文学”则带有浓厚的社会背景与批判色彩,中国尤其如此。日本率先实现言文一体,... 近代以来,日本启蒙文学的主旋律是从民权到个性权利,韩国独特的历史使其文学的爱国主义线索异常分明;日本“人的文学”偏重于文化层面的开掘,而中、韩“人的文学”则带有浓厚的社会背景与批判色彩,中国尤其如此。日本率先实现言文一体,韩国对语体的敏感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独立,中国新文学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本民族口语和文语的更替与合一;文体方面也有一些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文学 中国 韩国 日本 民权 爱国主义 口语
下载PDF
《列子》的科学猜想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家健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2-78,共7页
《列子》一书包含着某些科学猜测或科学幻想 :有关医学的寓言 ,所想象的诊疗方法与现代科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列子》说梦 ,表现出冷静的理性精神 ,对梦的成因有比较深入的论析 ;《列子》所幻想的的人工制造的演员 。
关键词 《列子》 小儿辩日 古代机器人 释梦
下载PDF
1995年以来国外中国文学研究概览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发祥 王晓平 李聃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0年第4期39-46,共8页
中国文学在世界东方和西方的流传播扬迄今已逾千百载。20世纪随着文艺思潮的繁盛、学术思辩的深入以及科研手段的进步,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这个世纪末叶的数年间,从总体来看,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文学乃是世... 中国文学在世界东方和西方的流传播扬迄今已逾千百载。20世纪随着文艺思潮的繁盛、学术思辩的深入以及科研手段的进步,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这个世纪末叶的数年间,从总体来看,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目前“中国文学乃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说,已成为不可移易的定论。国外中国文学研究正日益壮大、乃至形成了若干堪与国内研究相媲美的学术实体,也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本文拟就西方、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典型的学术板块,对1995年以来的有关研究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 世界文化 概览 西方 科研 思辩 国外 中国文学研究 文艺思潮 典型
全文增补中
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14
8
作者 赵稀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作为西方重要思想潮流的后殖民主义,在当代汉语世界同样引人注目,它分别参予进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话语建构的过程,担当了不同的功能。本文从“理论旅行”的角度,考察由不同历史语境所决定的这一理论在两岸三地的不同的挪用情形。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中国大陆 西方文化 台湾省 香港
下载PDF
同一母题的文本变奏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匡汉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中华文化在向外流播并与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作为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的母题,一直延续于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创作中。由于海外华文文学置于不同的文化时空,也由于生存境遇、人文经验、情感形态与内在传承性的复合,使华文文学一方面有无... 中华文化在向外流播并与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作为反复出现的精神现象的母题,一直延续于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创作中。由于海外华文文学置于不同的文化时空,也由于生存境遇、人文经验、情感形态与内在传承性的复合,使华文文学一方面有无法割裂的同一母题的共通性,另一方面又因视点不同、情态相异、认同有别和时移景迁,相同母题出现了各具特色的文本变奏,在跨文化语境中呈示了多元共生、异彩纷呈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母题 文本变奏 “一”与“多”
下载PDF
简评新浪漫派李碧华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良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107,共2页
本文对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创作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文章充分肯定了李碧华小说浪漫主义的新探索,对《胭脂扣》、《秦俑》、《凤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作品的今生来世错综交织,对《诱僧》、《破戒》等作品的英雄传... 本文对香港著名女作家李碧华的小说创作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文章充分肯定了李碧华小说浪漫主义的新探索,对《胭脂扣》、《秦俑》、《凤诱》、《潘金莲之前世今生》等作品的今生来世错综交织,对《诱僧》、《破戒》等作品的英雄传奇以及《生死桥》、《霸王别姬》等写实作品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文章对李碧华小说的尖锐批评有二:一是闹剧成分太多,特别是《凤诱》,通篇言不及义,生拉硬扯,让人反感;二是《青蛇》对《白蛇传》的改编太过“恶趣”化,破坏了《白蛇传》原有的神话传说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浪漫派 李碧华 魔幻主义
下载PDF
近年“文学史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寅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1999年第2期23-28,共6页
80年代后期,在方法论热的学术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其明确标志是1988年《上海文论》杂志开辟的“重写文学史”专栏。这一口号的提出,无疑与80年代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解放、学术转型和知识增长密切相关。... 80年代后期,在方法论热的学术背景下,学术界提出了“重写文学史”的口号,其明确标志是1988年《上海文论》杂志开辟的“重写文学史”专栏。这一口号的提出,无疑与80年代中国大陆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解放、学术转型和知识增长密切相关。思想解放直接引发文学观念的变革,并带来文学理论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学 文学史研究 研究述评 文学遗产 文学史著 文学史观 多民族文学 文学史理论 文学概论
原文传递
神话的超前智慧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舒宪 《民间文化论坛》 2005年第2期4-7,14,共5页
关键词 神话学 中国神话 宗教生态学 必死性 民族神话 门特 男人和女人 社会生物学家 马尔萨斯人口论 热带丛林
下载PDF
余生几朝夕,宜乐不宜哀——读启功先生诗词
13
作者 王学泰 《社会学家茶座》 201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读启功先生诗如见其人。他在《启功自述》中说自己“非常淘气”,好逗笑,“时常针对时局和学校的一些事编些顺口溜”,“编完后还要在相好的同仁间传播一下,博得大家开怀一笑”,“自述”中介绍了一点启先生在这方面的成绩,其中有讽... 读启功先生诗如见其人。他在《启功自述》中说自己“非常淘气”,好逗笑,“时常针对时局和学校的一些事编些顺口溜”,“编完后还要在相好的同仁间传播一下,博得大家开怀一笑”,“自述”中介绍了一点启先生在这方面的成绩,其中有讽刺,更多的还是幽默。他平常接人待物也是这样。1980年代,文学所借科学院图书馆小礼堂(在美术馆对面,现已拆毁)开会祝贺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教学60周年,邀请了许多在京的著名学者。大会开了一会儿了,启先生从后门悄悄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功 诗词 科学院图书馆 接人待物 80年代 著名学者 顺口溜 美术馆
下载PDF
话说江湖(中篇)
14
作者 王学泰 《社会学家茶座》 2004年第6期140-147,共8页
江湖领袖或者在江湖中兴涛作浪的中坚力量,往往不是游民。游民在啸聚山林时,大多是喽啰,最高也就是个小头目,而那些绿林班头、江湖领袖多是生活在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柴进、晁盖、鲁智深等。
关键词 社会边缘人 主流社会 形成原因 社会结构 统治阶层 《水浒传》 小说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从“兄考”到“大哥”
15
作者 王学泰 《社会学家茶座》 2005年第2期74-81,共8页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您知道大哥这个词... 把大哥作一个评说的话题,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意外。以为哥们兄弟是五伦之一,司空见惯,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越是常见的事人们越是不易于作深入的了解,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被大家忽视。“大哥”也是这样。例如您知道大哥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的吗?是不是“大哥”这个称呼只有被弟弟或年龄类似弟弟的人称呼呢?“大哥”这个称呼除了负载兄弟之间的伦理内容外,还有其他意义吗?其实未必人人清楚的。于是,便有了我说话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兄考” “大哥” 社会语言学 词汇 词义 现代汉语
下载PDF
话说江湖(上篇)
16
作者 王学泰 《社会学家茶座》 2003年第5期99-107,共9页
20世纪8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进入大陆以来,“江湖”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成为使用极为频繁一个词汇。本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江湖,凭借着金庸对它理想化、文人士大夫化,又借助荧屏的张扬,而畅行于老式和新式的学子仕女之间。一时间,仿佛是... 20世纪80年代金庸武侠小说进入大陆以来,“江湖”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成为使用极为频繁一个词汇。本来不登大雅之堂的江湖,凭借着金庸对它理想化、文人士大夫化,又借助荧屏的张扬,而畅行于老式和新式的学子仕女之间。一时间,仿佛是处处江湖、事事江湖。但什么是“江湖”,它的确切的内涵是什么,却是不十分清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 文人士大夫 游民生活 江湖人 宗法人 隐性社会 社会文化
下载PDF
话说江湖(下篇)
17
作者 王学泰 《社会学家茶座》 2004年第7期115-122,共8页
在《话说江湖》的上、中篇里主要讲了江湖人来源于哪个社会阶层及其在江湖中的作用,这一节着重谈一下江湖文化中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江湖文化 职业 游民 城市文化 劳动力 主流社会
下载PDF
突破二元对立的汉学主义研究范式——对顾明栋先生的回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稀方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4,共4页
自我殖民化、东方参与了东方主义的建构过程的说法都是从萨义德那里开始的。批评萨义德在东方主义论述中没有提及被殖民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东方主义最大的破绽既不是没有注意西方内部的反殖民传统,也不是对真正的东方人重视不够,而... 自我殖民化、东方参与了东方主义的建构过程的说法都是从萨义德那里开始的。批评萨义德在东方主义论述中没有提及被殖民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东方主义最大的破绽既不是没有注意西方内部的反殖民传统,也不是对真正的东方人重视不够,而是单一主体,即以"我"/"他"、"主体"/"客观"二元对立的方式看待西方人和东方人,从而构建汉学主义。因此,汉学主义研究须突破这种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主义 东方主义 萨义德 知识生产
原文传递
从晚清到五四:亚洲主义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京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32,120,共13页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曾出现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讨论"大亚细亚主义"的热潮,其中李大钊所倡导的以殖民地解放、民族自决和世界主义为主旨的"新亚细亚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曾出现过一次不大不小的讨论"大亚细亚主义"的热潮,其中李大钊所倡导的以殖民地解放、民族自决和世界主义为主旨的"新亚细亚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然而,随着后来中国人亚洲意识的消退,作为区域合作思想资源的这场讨论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本文试图穿越历史烟云,追溯和勾稽近代以来中国"亚洲主义"思考的来龙去脉,分析其消失的原因及后果,并尝试思考21世纪东亚区域合作的可能性问题,为构筑全新的区域主义思想提供历史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的亚洲主义 李大钊 东亚区域合作问题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昌渝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4年第4期32-36,共5页
一门学科的群书目录,有指导治学门径的功用.目录之书,不止著录一门学科范围的书名、篇卷和作者,而且要撮其指意,辨章学术,因而向来为学者所看重.
关键词 目录学 学科范围 著录 书目 治学 为学 指导 中国古代小说 作者 学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