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thnohistory在二战后美国学界的兴起——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形成的一种表征
1
作者 刘海涛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 2017年第1期78-104,共27页
本文立足于相关的一手西方文献材料,对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与表现做了翔实细致的历史考察,从国别的角度揭示了西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实然状态,为研究西方历史人类学及其兴起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窗口。本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在... 本文立足于相关的一手西方文献材料,对二战后ethnohistory在美国学界的兴起与表现做了翔实细致的历史考察,从国别的角度揭示了西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实然状态,为研究西方历史人类学及其兴起提供了新的路径与窗口。本文的要点和主要结论在于:ethnohistory不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或研究领域,它与民族学学科本身的历史一样久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长期孕育之后,ethnohistory逐渐兴起于美国学界,于20世纪50~70年代成为显学。在该阶段,组建了ethnohistory的专业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Ethnohistory)、定期召开年会,还出版了其专业期刊ethnohistory,并一直延续至今。不少民族学家投身其中,一些历史学家也陆续加盟,并展开了初步合作。印第安纳大学成为战后ethnohistory凸显于美国学界的第一个研究中心。印第安纳大学自身拥有的良好的跨学科学术传统,尤其是沃格林(Erminie Wheeler-Voegelin)等为代表的教职人员的诸多努力以及政府部门的鼓励与合作密不可分。相对二战前而言,既有概念诠释的新拓展,ethnohistory意味着'依靠档案、口述和考古学资源,以及社会人类学的洞察力和概念框架,对一些非欧土著族群进行历史研究,这些研究试图重构土著族群与欧洲发生碰撞前与后的历史';同时,也有经验研究的新尝试。这些新拓展与新尝试,突出表现了以民族学为主但不局限于民族学、兼有民族学与历史学双重含义与互补的特点,强调了由非土著提供的档案证据的重要性,强调了档案、田野等各种证据互参的重要性,以及民族学文化过程理论的重要性。兴起与凸显阶段的ethnohistory,虽然组织机构、学科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具体做法也需要不断更新,但还是为20世纪70年代之后ethnohistory的日渐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ethnohistory得以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提供了可能。战后兴起于美国学界的ethnohistory,具有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特点,是西方历史人类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是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形成的一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NOHISTORY 美国学界 西方历史人类学
下载PDF
从“种人”纪述到“人种”之分--元至清地方志中的滇西民族分类 被引量:3
2
作者 贾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81,共9页
元以来云南方志中所记之"种人"名称及分类,至清末以多种形式进入当时新学中的"人种"或"民族"知识系统,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反映在同样是在近代种族、民族观念指导下晚清的两种滇西民族分类中,《腾越... 元以来云南方志中所记之"种人"名称及分类,至清末以多种形式进入当时新学中的"人种"或"民族"知识系统,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一点反映在同样是在近代种族、民族观念指导下晚清的两种滇西民族分类中,《腾越乡土志》汲取清代道光以来的"种人"分类,而杨发锐《腾越人种考》则是吸收明代至清代早期的一套"种人"分类系统。在理念和话语上,杨发锐要比寸开泰等人"新",但其所据以为本的传统知识,产生时间却要早于后者。观念之"新"与知识之"旧"之间的反差,可说明中国近代传统与现代知识体系之间的断裂,也就是历史记忆的延续与知识体系的断裂,反映出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多民族历史传统的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断裂 “种人” “人种” 滇西民族 地方志 现代民族国家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暨《民族研究》编委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综述
3
作者 刘海涛 陈慧萍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34,M0005,共4页
2020年10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暨《民族研究》编委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 2020年10月28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暨《民族研究》编委会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嘉宾40余人莅临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年度工作会议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 科研院所和高校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比较视野下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马俊毅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120,共2页
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承办,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政治论坛:比较视野下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与... 2016年10月29—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承办,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政治论坛:比较视野下新时期中国民族理论与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临沧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省社科院、天津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近70人参加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理论 学术研讨会 政治发展 比较视野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团结进步
原文传递
民族事务治理的中国道路 被引量:4
5
作者 马俊毅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20-28,共9页
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工作,中国的民族事务治理是有关国家建构与治理的全局性、全域性、复合性的"国之大者"问题。做好民族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复合治理,政党、政府、社会缺一不可,需要各个民族相互嵌入... 民族工作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的全局性工作,中国的民族事务治理是有关国家建构与治理的全局性、全域性、复合性的"国之大者"问题。做好民族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复合治理,政党、政府、社会缺一不可,需要各个民族相互嵌入与团结奋斗,努力探索制度、法治、社会治理结合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多种治理方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国家与社会以及中华民族的整合性力量,在民族事务的复合性治理中发挥领导与凝聚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民族工作新格局 党的全面领导 复合性治理
原文传递
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综述
6
作者 刘海涛(整理) 吴曼(整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1,共2页
2021年7月31日,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民族学类及综合类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40... 2021年7月31日,新时代学术期刊与民族理论动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民族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刊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民族学类及综合类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40余人莅临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民族研究》主编王延中研究员首先致辞,阐述了会议召开的目的和意义,并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期刊 理论动态 民族学 目的和意义 研讨会综述 开幕式
原文传递
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综述
7
作者 马辟(整理) 翟晓华(整理)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33,共2页
2021年7月30日,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 2021年7月30日,民族学与文化学期刊评价专家委员会换届与期刊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家民委协调推进司,以及民族学与文化学类期刊的领导、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建设 社会科学评价 期刊评价 国家民委 民族学与文化学 换届 协调推进
原文传递
从“番”到高山族:名称流变与观念转移 被引量:1
8
作者 贾益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9期5-12,共8页
以“番”称呼台湾少数民族,始自明清,产生于传统“华夷之辨”的语境下。日本占领台湾之后,早期延续了“蕃族”的称呼,体现的是近代殖民话语中的种族分类范畴;后期对“高砂族”一词的推行,则是与“皇民化”相表里的殖民策略。1945年台湾... 以“番”称呼台湾少数民族,始自明清,产生于传统“华夷之辨”的语境下。日本占领台湾之后,早期延续了“蕃族”的称呼,体现的是近代殖民话语中的种族分类范畴;后期对“高砂族”一词的推行,则是与“皇民化”相表里的殖民策略。1945年台湾光复后,围绕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有许多争论,最终两岸分别出现的“山胞”和“高山族”的不同称呼,显示了国共两党对近代中华民族认同中少数民族的不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 高山族 “番” 族称 近代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财政分权、产业协同集聚与城市绿色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骍 谢华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93,共11页
文章以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城市绿色发展,基于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不过,短期直接效应、长... 文章以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城市绿色发展,基于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发现,产业协同集聚能够促进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不过,短期直接效应、长期直接效应大多显著,间接效应并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锁定现象,财政分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导致产业协同集聚推动城市绿色发展被锁定在本地或一定距离内的圈内城市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绿色经济 财政分权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礼仪文教与边疆治理:德化政治中的文化认同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益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3期119-134,M0007,M0008,共18页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德化政治不仅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历朝历代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中国古代边疆和民族治理的具体措施,包含了“礼分华夷”“怀柔远人”的礼仪制度,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等方面。通过各种礼...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德化政治不仅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历朝历代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治理的政治实践。中国古代边疆和民族治理的具体措施,包含了“礼分华夷”“怀柔远人”的礼仪制度,推广儒学为核心的文教设置等方面。通过各种礼仪和文教交流活动,各民族产生了文化上的共通和认同感,同时也反映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文化特点。而以儒学为中心的一系列文化价值观,经过国家主导下的宣扬传播,深入各民族中,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礼乐教化 德化政治 文化认同 大一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