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学军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多年的发展中,从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转换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模式,再转换到新型工业化模式。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存在不少短板,已经到了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时候。面... 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多年的发展中,从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转换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模式,再转换到新型工业化模式。当代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存在不少短板,已经到了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时候。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都在抢占科技革命制高点,中国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必须推进新型工业化,才能夯实实体经济的根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 协调发展模式 外部发展环境 模式转换 实体经济 大变局 中国的工业化
下载PDF
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69
2
作者 肖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逐步强化的。从根源上说,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基数巨大且增长迅速的人口因素,制约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中国之所以长期有效地把农民堵在城...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逐步强化的。从根源上说,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基数巨大且增长迅速的人口因素,制约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中国之所以长期有效地把农民堵在城门外,捆在土地上,则是因为实行了户籍制度、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这种二元治理模式从多方面支撑了高积累、高投资、高速度推进工业化的计划,却付出了昂贵的历史代价,遗留下了许多结构性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二元社会 历史原因 制度安排 历史影响
下载PDF
中国七十年代末的就业危机与城镇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契机 被引量:9
3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52,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面临一次严峻的就业危机。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城市政府开始把目光转向体制外,在现有企事业单位之外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由此获得发展契机,并推动了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理论突破。
关键词 就业危机 广开就业门路 城镇非国有经济 发展契机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学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4-17,共4页
2012-2022,十年非凡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十年来最突出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 2012-2022,十年非凡历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十年来最突出的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十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有利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改革和创新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带一路”倡议助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成效惠及世界。展望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新发展理念 新时代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城市经济政策变迁、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天健 赵学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1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城市经济政策的推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城市、恢复生产,到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工业城市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对外开放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以至新型城...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城市经济政策的推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接管城市、恢复生产,到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工业城市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对外开放体系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以至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的成熟,城市经济政策不断完善,对促进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国的城市经济政策,既要坚守以发展为目标,又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既要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又要保持政策稳定连续;既要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又要推动要素结构升级;既要强调以国家战略为指导,又要注重以地方实际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城市经济政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中国改革初期对国外经验的系统考察和借鉴 被引量:16
6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32,共11页
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选择,不只基于自己的经验,也基于对当代现代化趋势和外国经验的新认识。改革之初,决策层就开始了有组织地对外国情况的系统考察。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考察,直接推动了先进经济管理经验的引入,并引发了对当代... 中国改革的路径和模式选择,不只基于自己的经验,也基于对当代现代化趋势和外国经验的新认识。改革之初,决策层就开始了有组织地对外国情况的系统考察。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考察,直接推动了先进经济管理经验的引入,并引发了对当代资本主义及其经济学成果的重新认识;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考察,着重于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经验的借鉴。这都为反思中国自己的体制弊端,寻找改革的途径提供了外部经验和思想资源。中国改革的市场化取向,是有着广泛的国际经验背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初期 外国经验 考察与借鉴 改革路径和模式选择
下载PDF
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从历史视角看农村改革的全局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43,共12页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 中国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并一步一步地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改革具有全局意义,它的成功凝聚了中共党内和社会对改革的共识,农村商品大潮的出现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中国市场化改革不可逆转,大量廉价农民工成为制造中国经济"奇迹"的主角之一,而不期而至的"民工潮"为解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趋势提供了持续的推力。在某种意义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选择 改革共识 市场化趋势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中国对外开放的决策过程 被引量:10
8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2,共11页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缘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新确立和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外开放的决策是从扩大引进起步的,但与以往单纯的对外引进不同,1978年的大引进计划包含一个“借钱搞建设”的新思路,利用外资的各种国际...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缘于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新确立和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外开放的决策是从扩大引进起步的,但与以往单纯的对外引进不同,1978年的大引进计划包含一个“借钱搞建设”的新思路,利用外资的各种国际通行方式逐步被采用,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更受邓小平的青睐。经过一个阶段的观望,外商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其中境外华人资本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机缘 借钱搞建设 中外合资 华人资本的作用
下载PDF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 被引量:4
9
作者 董志凯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17,共4页
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当代的土地制度改革,百年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土地制度变迁 土地问题 辛亥革命 中国 “杠杆” 特别报道 变革 纪念
下载PDF
百年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简史
10
作者 董志凯 《中国证券期货》 2014年第6期56-57,共2页
从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土地涨价归公”的民主革命纲领到当代的土地制度改革,百年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难得的制度创新教科书。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中国 简史 土地制度改革 平均地权 革命纲领 涨价归公 制度创新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
11
作者 王立胜 《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2016年第1期1-14,共1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将中国经济实践经验系统化并提升为理论学说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认识论前提,是增强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生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将中国经济实践经验系统化并提升为理论学说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和坚定'四个自信'的认识论前提,是增强中国经济学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其生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毛泽东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智慧、西方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和实践等是其历史生成的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时代背景 实践基础 理论渊源
原文传递
以高质量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12
作者 赵学军 《天津支部生活》 2023年第11期43-44,共2页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的工业化为支持,而高质量的工业化则必须走自主科技创新之路。一、高质量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的工业化为支持,而高质量的工业化则必须走自主科技创新之路。一、高质量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创新之路 高质量发展 工业化 本质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及其矛盾 被引量:18
13
作者 萧冬连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9,共10页
1978年决策层在酝酿改革时,都聚焦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上。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起步。然而,由于受计划体制的整体束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虽然有些短期成效,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引发出新的矛盾。一些经济学家开始... 1978年决策层在酝酿改革时,都聚焦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上。改革从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起步。然而,由于受计划体制的整体束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虽然有些短期成效,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而且引发出新的矛盾。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超越放权让利的思路,寻求趋向于建立市场体系的整体突破,但在高层未能取得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扩大企业自主权 起步与矛盾
下载PDF
毛泽东与新中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的现代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董志凯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6-74,160,共9页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及其战友就十分清楚:中国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军事韬略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统一,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赢得... 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及其战友就十分清楚:中国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军事韬略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统一,使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赢得了机遇: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全党上下廉政、勤政,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形成最大限度的资源动员能力。初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毛泽东及其领导下的党和国家在经济领域耕耘成果的集中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中国 工业体系 现代化
原文传递
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历史研究概述
15
作者 董志凯 《经济思想史评论》 2007年第1期237-257,共21页
固定资产投资是贯穿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关系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对固定资产投资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投融资体制变化,投... 固定资产投资是贯穿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关系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领域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学界对固定资产投资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投融资体制变化,投资历程,区域投资,外国对华投资,投资率、投资效率与周期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了问题的焦点与歧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定资产投资 历史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70年:历史轨迹与特征化事实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天健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6,共12页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经济 历史轨迹 特征化事实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17
作者 赵学军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3-165,共3页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穷二白,满目疮庚。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変惊世界。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穷二白,满目疮庚。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変惊世界。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变革 经济建设成就 1949年 艰苦奋斗 货物贸易 商品消费
原文传递
新中国早期的农业保险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学军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1,共3页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办了农业保睑.当时称作农村保险。试办的农业保睑业务主要有牲畜保险、养猪保险、棉花收获保险、小麦收获保险,还试办了水稻、甘蔗、烟草、苫麻、葡萄等农作物收获保险。因为出现了不少问题,1953年中国... 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办了农业保睑.当时称作农村保险。试办的农业保睑业务主要有牲畜保险、养猪保险、棉花收获保险、小麦收获保险,还试办了水稻、甘蔗、烟草、苫麻、葡萄等农作物收获保险。因为出现了不少问题,195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停办了农业保险。但在各地农村的呼吁下,195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大跃进”兴起后,农业保险遇到新的问题.1958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决定停办国内保险业务时,停办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试办农业保险,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不少困难.受到农民的欢迎,但农业保险发展出现的一些偏差,其经验与教训对今天推进农业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早期 50年代 20世纪 农村保险 保险业务 农民生产
原文传递
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
19
作者 赵学军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99,共2页
从1926年成立第一家银行——衡山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已走过近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金融政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革命战争时期,金融是筹集资金的得力渠道。土地革... 从1926年成立第一家银行——衡山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工作已走过近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金融政策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革命战争时期,金融是筹集资金的得力渠道。土地革命时期,党领导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等银行机构;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建立了陕甘宁边区银行等银行。这些银行发行货币,聚集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为弥补根据地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金融政策还是贯彻党的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这些银行按照人民政权的政策发放信贷,扶持农业与工商业,助力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战争时期 农民银行 土地革命时期 人民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 财政收支缺口 百年历程 五个方面
原文传递
新中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银行
20
作者 赵学军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97,共2页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公有制资本与私有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交叉融合的所有制形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曾经存在着一些混合所有制银行。不过,随着单... “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等公有制资本与私有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交叉融合的所有制形态。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曾经存在着一些混合所有制银行。不过,随着单一国有银行体制的建立与强化,混合所有制银行融合到了国有银行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银行体制 新中国初期 非公有制资本 国有资本 国有银行体系 交叉融合 私有资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