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生产率·社会就业·经济效果
1
作者 郑海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1期33-35,共3页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就业究竟是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减少就业机会,因而二者是矛盾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社会积累,扩大再生产,从而广开就业门路,因而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就业究竟是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减少就业机会,因而二者是矛盾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社会积累,扩大再生产,从而广开就业门路,因而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也过于笼统,没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方法、程度及其与社会就业的关系作具体的分析,因而就不容易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也不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我觉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就业是矛盾还是一致,关键不在于是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在于怎样提高,通过什么途经和方法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从企业角度或者说从是否需要国家大量投资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通过企业内部力量和通过企业外部力量,或者叫内涵型和外延型。 第一类——内涵型,是在企业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从生产技术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经济效果 社会就业 复杂设备 简单设备 使用机器 内涵型 高效设备 途经和方法 高效率设备
原文传递
速度·比例·结构——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关系的探讨
2
作者 朱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79年第0期21-26,7,共7页
持续地、扎扎实实地、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唯有高速度,才能迅速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然而,在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持续地、扎扎实实地、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唯有高速度,才能迅速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面貌,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保证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然而,在三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尽管全国人民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却没有实现持续高速度,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伏很大。当前,在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中,探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结构 五时 积累率 我国经济发展 需求结构 生产性积累 重工业 高速度 产业结构 积累与消费
原文传递
流域经济学初探
3
作者 张思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4年第2期24-27,共4页
本文提出,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流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以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应该建立流域经济学。文章对这一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及其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流域经济学 水资源综合利用 水资源开发利用 上中下游 跨流域 治理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 主要范畴 水利水电建设 经济问题
原文传递
略论地方“保护”政策
4
作者 陈佳贵 张厚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1期41-43,52,共4页
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有一种指导思想,就是一个大区甚至一个省都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一些地区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多年来实行着一种“保护”政策:凡是本地能够生产的产品,一律不准从外地进货;本地不能生产的产... 在过去的经济建设中,有一种指导思想,就是一个大区甚至一个省都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经济体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一些地区在发展地方经济中,多年来实行着一种“保护”政策:凡是本地能够生产的产品,一律不准从外地进货;本地不能生产的产品,要创造条件生产,努力提高自给水平,逐步减少对外地的依赖性。当时认为,这种政策是保护地方工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现在看来恰恰相反,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行政办法,实际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有意无意地肢解了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使得一些物美价廉的产品打不开销路,而在一些地区市场上,商品质次价高、品种单一,群众很有意见。这种“保护”政策,实质上是保护落后的政策,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中,应予废除。 “保护”政策,保护了落后的自然经济,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分工协作,不利于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落后地区 发展商品经济 新产品 外在动力 适宜种 调整改革 展地 方工 质次价高
原文传递
我国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刘溶沧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2期3-6,共4页
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固定资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四个现代化,首先必须是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和我国的国情、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基础之上。那么,我国生产设备现代化的现状如何,应该通过什... 机器、设备和厂房等固定资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四个现代化,首先必须是生产设备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和我国的国情、国力相适应的生产设备现代化的基础之上。那么,我国生产设备现代化的现状如何,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其效果呢?本文即打算对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设备 经济效果指标 设备现代化 设备投资 几个问题 投资系数 新增固定资产 适宜速度 折旧率 设备技术改造
原文传递
关于工业—科技结构的探讨
6
作者 朱嘉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2期7-11,共5页
近年来,我国愈来愈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统一起来。最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也要求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作统一的规划。这样的规划,对于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 近年来,我国愈来愈多的科技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已经深切地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统一起来。最近国务院、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也要求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作统一的规划。这样的规划,对于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和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力图运用经济学和科学学的某些原理,论证现代社会存在着工业—科技结构的问题,并通过对这一结构的层次和运动方式的探讨,来说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在我国长期难以统一的根源,以及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结构 新产品 产品更新 发展研究 国民经济结构 五十年代 科学技术与社会 直接生产力 商品经济 我国工业
原文传递
试论我国自给性农产品的“商品化”
7
作者 马宇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1年第2期16-20,共5页
自给性劳动产品与商品,是性质和用途都迥然不同的两种物品。但是,在二者并存的条件下,它们又相互作用和影响。 所谓自给性农产品的“商品化”,就是在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并存的同一个生产过程中,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力小于后者对前者的... 自给性劳动产品与商品,是性质和用途都迥然不同的两种物品。但是,在二者并存的条件下,它们又相互作用和影响。 所谓自给性农产品的“商品化”,就是在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并存的同一个生产过程中,前者对后者的作用力小于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力,使前者先在生产单位内部成为“商品”,随着反作用力的扩大,一些内部的“商品”又变为外部的商品。在这个限度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给性生产 农产品商品化 商品率 商品生产 自给率 商品性生产 非使用价值 生产单位 商品市场 农民群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