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生产劳动范畴的理论意蕴及当代启示
- 1
-
-
作者
郝启晨
张福军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政治经济学研究室
-
出处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71,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00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及其关系研究。
-
文摘
科学建构中国生产劳动范畴,有利于激发各类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增进思想共识、凝聚实践合力。基于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文本发掘和系统研究,凝练了生产劳动范畴内在的物质规定性、形式规定性、价值规定性,论证了三重规定性的辩证统一、物质规定性的本源意义,探索并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时间结构转换规律。遵循马克思生产劳动概念的生成逻辑,建构了内含三重规定性的中国生产劳动范畴,即:创造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其新创造的价值不少于劳动者的生活消费品的价值。中国生产劳动范畴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对此,提出要正确认识各类劳动的属性和功能,促进各类劳动的合理有效配置,加强实体经济领域的劳动就业,引导非生产劳动资源更多投向科学、教育、医疗、文化、艺术等促进人的现代化的领域。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劳动
中国式现代化
经济高质量发展
-
Keywords
Marxism
productive labor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high 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