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向民法社会的转型以及民法学术的转型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宪忠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
现实中“民法社会”的出现,以及从民法视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批评,成为当前法思想界的特征,也成为民法自身发展以及导致整个中国法学发展的动力之一。
关键词 中国社会 民法 转型 学术 中国法学 思想界
原文传递
我对国家档案馆充满期待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汉华 王天泉(采访整理)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2,共1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即将施行。《条例》的实施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是全方位的.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条例》的实施是一种倒逼机制,公开的环节可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倒推上去,它使我们政府信息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即将施行。《条例》的实施带来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是全方位的.需要我们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条例》的实施是一种倒逼机制,公开的环节可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最后一个环节,但是倒推上去,它使我们政府信息的采集、管理、保密制度、利用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政府信息公开会带来政府办事方式的全新的变化,从过去的闭门作业、暗箱操作,到阳光下运行,需要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国家档案馆 档案管理制度 期待 政府工作人员 《条例》 倒逼机制 保密制度
下载PDF
中国公法研究历史转型的观察与思考
3
作者 冯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共4页
从学术研究范式角度,当代中国公法研究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关于法学研究范式,有很多讨论,意见并不一致。通过阅读、比较中国不同时期的公法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国家法律制度之间公法的“本地性”特征明显强于私法,这... 从学术研究范式角度,当代中国公法研究已经或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关于法学研究范式,有很多讨论,意见并不一致。通过阅读、比较中国不同时期的公法作品,同时考虑到不同国家法律制度之间公法的“本地性”特征明显强于私法,这里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公法研究范式”:(1)中国公法学者对西方公法学的态度;(2)公法论文的技术规范,尤其是论文篇幅和引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公法学 历史转型 法学研究范式 国家法律制度 学术研究 历史阶段 论文
原文传递
《政府采购法》中的司法救济制度
4
作者 刘俊海 《广东财政》 2003年第10期23-24,共2页
凡是平等主体的供应商、采购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在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和违约责任等方面发生纠纷的,原则上都适用一般商事合同的四大解决途径:友好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这四大争议解决途径在运用的数量上依次递减,构成了一个“... 凡是平等主体的供应商、采购人和招标代理机构在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和违约责任等方面发生纠纷的,原则上都适用一般商事合同的四大解决途径:友好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这四大争议解决途径在运用的数量上依次递减,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型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采购法》 中国 司法救济 财政支出 供应商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应当关注法律本身的公正——以拖欠劳动者工资为例
5
作者 梁慧星 《学术动态(北京)》 2005年第10期5-7,共3页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一说到公平正义,我们往往关注现实中存在的裁判不公、执行难、拖欠劳动者工资及强制拆迁等社会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是,只是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还不够,...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一说到公平正义,我们往往关注现实中存在的裁判不公、执行难、拖欠劳动者工资及强制拆迁等社会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是,只是关注和解决这些问题还不够,还应该关注这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问题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法律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和谐 工资 拖欠 公正 法律 应当 公平正义 社会问题 强制拆迁 执行难 不公平 裁判 和解 根源
下载PDF
21世纪初国际法的新发展
6
作者 陶正华 《学术动态(北京)》 2005年第7期16-18,共3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发生的重大变化,促使国际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际法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其范围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全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际法 21世纪初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发展阶段 国际政治 重大变化 科学技术 全球发展 世界和平
下载PDF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法制建设
7
作者 邱本 《学术动态(北京)》 2005年第10期11-14,共4页
社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发展必须以优良的法律制度为基础,没有优良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社会发展就会步履维艰。那么,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才是优良的法律制度呢?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制度本身要内含科学发展观并以促进... 社会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社会发展必须以优良的法律制度为基础,没有优良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社会发展就会步履维艰。那么,什么样的法律制度才是优良的法律制度呢?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制度本身要内含科学发展观并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法制建设 法律制度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利用新材料,发展新思维,重述中国法律史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一凡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近年来,法律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出版的古籍整理成果中收入历代法律文献500余种,字数达6000余万,尚未出版的法律古籍还有数亿字之多。丰富的法律文献遗产向人们展现了古代法制的本来面貌,也证明许多长期被学界公认... 近年来,法律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出版的古籍整理成果中收入历代法律文献500余种,字数达6000余万,尚未出版的法律古籍还有数亿字之多。丰富的法律文献遗产向人们展现了古代法制的本来面貌,也证明许多长期被学界公认的结论不能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史 新材料 利用 思维 重述 古籍整理 法律文献 文献遗产
原文传递
宪法修正案与中国的知识产权战略
9
作者 郑成思 LiaoZhenyun 《中国法律(中英文版)》 2004年第3期9-11,60-64,共8页
中国宪法的2004年修正案,明确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这在国内外均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是私有财产权的一部分,有人还认为,在当代,它是私有财产权最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 宪法修正案 中国 知识产权战略 私有财产权 专利权
原文传递
构建法治引领和规范改革的新常态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甦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1,共7页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与历史进程中,改革与法治是两大时代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正在进行的两大社会系统工程。改革如何进行,法治如何建设,不仅是在其各自领域需要持续性地提出与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在改革...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与历史进程中,改革与法治是两大时代主题,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正在进行的两大社会系统工程。改革如何进行,法治如何建设,不仅是在其各自领域需要持续性地提出与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是在改革与法治之间必须联系性地提出与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改革与法治之间存在着本质上的系统关联和实践上的机制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法治 社会系统工程 理论与实践 社会实践 历史进程 当代中国 持续性
原文传递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林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共6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权威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历史新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次以执政党最高政治文件和最权威政治决策的形式,对在历史新起点上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部署,对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做出了前所未有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决定》的颁布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决策 法治中国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原文传递
构筑多元动力机制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汉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方针,国家政治生活逐步进入正轨。十五大报告明确规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方针,国家政治生活逐步进入正轨。十五大报告明确规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全社会对依法行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建设 多元动力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政治生活 十一届三中全会 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
原文传递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被引量:16
13
作者 莫纪宏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6,共6页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 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以党的文件形式第一次就执政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作了全面和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互关系论述的重要精神,必须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两个角度,全面准确地考察和把握“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意义及其在制度操作层面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文件形式 基本经验 操作层面 执政党 关系论
原文传递
从原则和理论出发,推动法治变革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汉华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共3页
法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一直是大家的共识。这次座谈会上,许多专家的发言也都提出要加强法学研究的问题导向,增强针对性和现实关怀。这种观点非常有见地,指明了我国法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我觉得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如果更深入... 法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一直是大家的共识。这次座谈会上,许多专家的发言也都提出要加强法学研究的问题导向,增强针对性和现实关怀。这种观点非常有见地,指明了我国法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不过,我觉得对问题原因的分析如果更深入些、细致些,对未来的研究转型就能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革 法治 法学研究 未来发展方向 问题意识 现实关怀 座谈会
原文传递
法治与法的自治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冉井富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7,共3页
法治国家的法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与此同时,法律又不是完全封闭的,而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回应社会环境的压力,保持对政治、道德要求的适度开放性。在中国当前,如何平衡法的这种自治性和开放性,是继续推进法治国家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 法治国家的法律具有高度的自治性,与此同时,法律又不是完全封闭的,而要通过一定的机制回应社会环境的压力,保持对政治、道德要求的适度开放性。在中国当前,如何平衡法的这种自治性和开放性,是继续推进法治国家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实现这种平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法的自治性,在不损害法的统一性和普遍性的基础上保持法的适度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国家 自治性 适度开放 社会环境 道德要求 国家建设 平衡法 普遍性
原文传递
对废止死刑制度的全球考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仁文 《民主与法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8-8,共1页
从1965年到1988,大约平均每年有1个国家走上废除死刑的道路,但从1989年到2001年,这组数字上升为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走上废除死刑的道路……据大赦国际的最新统计,截至2003年1月1日,世界上已有76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行... 从1965年到1988,大约平均每年有1个国家走上废除死刑的道路,但从1989年到2001年,这组数字上升为平均每年有3个国家走上废除死刑的道路……据大赦国际的最新统计,截至2003年1月1日,世界上已有76个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明确废除了所有罪行的死刑,15个国家废除了普通犯罪的死刑(军事犯罪或战时犯罪除外),还有21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中事实上废除了死刑(过去10年内没有执行过死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除死刑 适用死刑 战时犯罪 明确废除 普通犯 非洲国家 军事犯罪 道路 执行 死刑制度
原文传递
用“搞宪法就是搞科学”的定位来看宪政
17
作者 莫纪宏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共2页
宪政问题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从主观性上来说,宪政与当今世界各国的具体政治国情密切相关,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于宪政内涵的理解和对宪政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客观性上来说,宪政问题与我们所处时代的政治文明状况具有千丝万缕... 宪政问题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从主观性上来说,宪政与当今世界各国的具体政治国情密切相关,不同的政治制度对于宪政内涵的理解和对宪政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客观性上来说,宪政问题与我们所处时代的政治文明状况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宪政作为人类社会自身制度文明发展的产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所以,从理论上笼统地说“宪政”概念不适合我国当今的政治国情是有所偏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科学 宪法 政治制度 接受程度 政治文明 文明发展 人类社会
原文传递
发挥政协优势 促进政治和谐
18
作者 陈春龙 《中国政协》 2005年第7期43-43,共1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党际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党际关系和谐是政治和谐的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成立就是多党合作的产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政协 政治协商 民主党派 政协职能
原文传递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亮点
19
作者 周汉华 《民主与法制》 2014年第17期28-28,共1页
这一届政府所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跟过去相比较,我认为主要有4个方面的不同。 第一个就是改革的主导机关,跟原来相比有变化。原来的国务院整改办是设在监察部,现在的整改办设在中央编办。
关键词 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 中央编办 监察部 国务院 整改 政府 机关
原文传递
公判大会当禁
20
作者 刘仁文 《民主与法制》 2008年第7期1-1,共1页
《新京报》、《检察日报》等多家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山西洪洞矿难17名责任人公判大会的照片,照片系新华社发。基于学界对公捕大会的持续批评,近年来,对未决犯的公捕大会已不多见,但对已决犯的公判大会却仍然不时出现。有人认为... 《新京报》、《检察日报》等多家报纸均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山西洪洞矿难17名责任人公判大会的照片,照片系新华社发。基于学界对公捕大会的持续批评,近年来,对未决犯的公捕大会已不多见,但对已决犯的公判大会却仍然不时出现。有人认为,搞公判大会有法律依据,因为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我认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公开宣判不等于公判大会,前者是在法庭内的活动,它以当事人为本位,旨在保障其知情权,防止法院暗箱操作;后者则是在法庭外的活动,它以社会为本位,旨在用当事人为工具,借以教育和威慑他人。从各个方面来看,公判大会都应该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日报》 《新京报》 刑事诉讼法 法律依据 暗箱操作 当事人 责任人 新华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