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新生代煌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
作者 杨一增 龙群 +3 位作者 胡焕婷 HIEU Pham Trung NGUYEN Thi Bich Thuy 陈福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911,共13页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出露的新生代煌斑岩岩脉对理解特提斯造山带东段的深部岩石圈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报道莱州地区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该地区煌斑岩属于钙碱性,钾质-超钾质... 越南西北部莱州地区出露的新生代煌斑岩岩脉对理解特提斯造山带东段的深部岩石圈特征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报道莱州地区煌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其岩石成因。该地区煌斑岩属于钙碱性,钾质-超钾质煌斑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莱州地区煌斑岩与哀牢山断裂带碱性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但与海南和越南南部火山岩存在明显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煌斑岩具有高的87Sr/86Sr比值、低143Nd/144Nd比值和高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特征。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指示,形成煌斑岩的地幔源区可能经历过流体交代作用或沉积物组分的加入。低208Pb*/206Pb*比值暗示地幔源区富集事件是近期发生的,可能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地块向扬子地块俯冲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西北部 新生代 煌斑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下载PDF
三门峡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师迪 罗金海 +1 位作者 齐玥 徐鸿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 三门峡市高庙石英闪长玢岩的激光探针等离子质谱(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测定获得了135Ma的年龄,与华北地块南缘早白垩世岩石圈伸展和减薄事件的时间一致。高庙岩体中继承锆石的形成年龄为2768Ma,该年龄和模式年龄均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演化的峰期时间一致。石英闪长玢岩的SiO2含量为62.93%~65.54%,铝指数A/CNK=0.90~1.03,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富钠(Na2O/K2O=1.29~1.46)、镁指数偏低(Mg#=33.5~42.4<45),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稀土含量∑REE=197.09×10-6~234.41×10-6(平均216.00×10-6),轻重稀土明显分异[(La/Yb)N=15.86~20.55],基本不显示铕异常(δEu=0.96~1.02)。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K等和轻稀土,高Sr/Y值(Sr/Y=41.99~56.71),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重稀土和Y等。该石英闪长玢岩具有较低的n(143Nd)/n(144Nd)(t)值(0.5116)和较高的n(87Sr)/n86Sr)(t)值(0.7080),εNd(t)=-19.08,εSr(t)=49.89,TDM=2.15Ga。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反映岩体由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综合分析认为,高庙石英闪长玢岩源自加厚的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是华北克拉通的岩石圈在早白垩世减薄和破坏作用的产物,华北克拉通早白垩世期间的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作用影响到了华北克拉通中—南部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市高庙 石英闪长玢岩 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 岩石圈减薄与破坏作用
下载PDF
丹凤地区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北秦岭地体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和早古生代变质作用的记录 被引量:78
3
作者 杨力 陈福坤 +2 位作者 杨一增 李双庆 祝禧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9-1603,共15页
秦岭岩群被认为是出露于北秦岭地体内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记录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报道丹凤-西峡地区五件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结果,限定其形成和变质时代,探讨北秦岭地体的构造归属。定年结果表明,... 秦岭岩群被认为是出露于北秦岭地体内最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记录了北秦岭造山带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历史。本文报道丹凤-西峡地区五件秦岭岩群片麻岩锆石U-Pb年龄结果,限定其形成和变质时代,探讨北秦岭地体的构造归属。定年结果表明,岩浆成因锆石颗粒的年龄集中在1400~1600Ma左右和850~950Ma左右,记录两期主要岩浆活动。6粒锆石具有变质成因特征,低Th/U比值(<0.03),206Pb/238U年龄变化在510~465Ma之间,加权平均值477±18Ma。这一古生代变质叠加时代与北秦岭地体南北缘高压变质作用时代基本一致,说明秦岭岩群遭受到北秦岭造山带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变质作用。秦岭岩群主要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基底岩石缺乏早元古代和太古代岩浆活动的记录。在岩浆作用时代上,北秦岭地体与广泛发育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作用的扬子陆块北缘有差别,也不同于晚太古代-早元古代的华北陆块南缘,可能是中-新元古代形成的独立微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群 片麻岩 锆石年龄 新元古代 构造属性
下载PDF
华北陆块北缘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锆石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56
4
作者 王芳 陈福坤 +2 位作者 侯振辉 彭澎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57-3074,共18页
本文报道冀北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它们出露在华北陆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内,侵位于中高级变质基底岩石红旗营子群中。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海流图花岗岩岩体记录了两期岩浆作... 本文报道冀北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的锆石U-Pb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它们出露在华北陆块北缘的构造单元内,侵位于中高级变质基底岩石红旗营子群中。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海流图花岗岩岩体记录了两期岩浆作用,即299±3Ma和254±11Ma;镇宁堡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白花沟片麻状黑云母石英二长闪长岩分别形成于287±1Ma和252±3Ma。这些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岩石具有较低的初始^(87)Sr/^(86)Sr值(0.7062~0.7076)、低的ε_(Nd)(t)值(-18.1至-9.6)和古老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2.49~1.87Ga)。其锆石的ε_(Hf)(t)值变化在-13.2至-7.4之间,Hf平均地壳模式年龄值(T_(DM)~C)在2.15Ga至1.79Ga之间。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与全岩Nd同位素特征指示古老的华北陆块地壳物质是花岗岩浆的主要物源。在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上,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与出露在东部丰宁-承德地区的花岗岩类岩石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之处,可能代表华北陆块北缘不同构造背景下岩浆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古生代 花岗岩 锆石年龄 Sr-Nd-Hf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南秦岭宁陕地区月河坪夕卡岩型钼矿Re-Os年龄和矿床学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双庆 杨晓勇 +2 位作者 屈文俊 陈福坤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79-1486,共8页
宁陕地区月河坪钼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属于夕卡岩型钼矿。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地测定月河坪钼矿的成矿时代。分析结果显示,5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189.8Ma和195.4Ma之间,获得... 宁陕地区月河坪钼矿床位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属于夕卡岩型钼矿。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精确地测定月河坪钼矿的成矿时代。分析结果显示,5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189.8Ma和195.4Ma之间,获得加权平均年龄值191.4±1.6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193.6±3.5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结果说明成矿时代为早侏罗纪,成矿作用属于中国北部燕山期大规模成矿期的一部分。结合已报道的成矿年龄资料,月河坪钼矿床可能形成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后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但有可能受到后期岩浆活动的改造和破坏。同时推测在南秦岭地区存在印支末期到燕山早期的成矿事件,这对于秦岭造山带尤其是南秦岭地区钼矿资源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月河坪钼矿 辉钼矿 RE-OS同位素定年
下载PDF
豫西地区秦岭造山带武当群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祝禧艳 陈福坤 +4 位作者 杨力 王伟 HIEU Pham Trung 苗来成 张福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17-3028,共12页
武当群变质沉积-火山岩组合是南秦岭地体中重要的基底岩石,其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理解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证据。本文报道豫西地区武当群上部沉积岩和下部中-酸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探讨火山... 武当群变质沉积-火山岩组合是南秦岭地体中重要的基底岩石,其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为理解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证据。本文报道豫西地区武当群上部沉积岩和下部中-酸性火山岩Sm-Nd同位素和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探讨火山岩成因和沉积岩物源的同位素特征。上部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初始ε_(Hf)值变化在-30~+10之间,对应的模式年龄值t_(DM2)在1.0Ga至3.2Ga之间,初始ε_(Nd)值在-4.0至-6.0之间。沉积物源表现为主要与扬子陆块有亲缘关系的地壳物质和近源的下部火山岩混合的特征。火山岩的锆石初始ε_(Hf)值变化在-35~+15之间,对应的模式年龄值t_(DM2)在0.8Ga至3.5Ga之间,集中于1.5~1.8Ga和2.2~2.4Ga两个峰值。2个变质石英角斑岩样品初始ε_(Nd)值分别为-9.2和-10.7,而报道的湖北武当群的玄武-安山质熔岩的初始ε_(Nd)值以正值为主。因此,武当群不同类型的火山岩可能存在着成因差异。具有低初始ε_(Nd)值和ε_(Hf)值特征的火山岩可能由地壳物质的重熔而形成的;有些火山岩具有初始ε_(Hf)值变化范围较大(-35~+15)或正初始ε_(Nd)值的特点,可能是壳、幔物质混合成因,有显著的幔源或新生地壳物质的贡献。武当群Nd-Hf同位素组成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表明,与扬子陆块有亲缘关系的南秦岭地体在元古代期间可能经历多期地壳增生和再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武当群 锆石 HF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安徽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研究进展
7
作者 邓江洪 杨晓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共1页
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庐枞盆地西北部约10 km处,郯庐断裂带南侧,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Cu资源量超过100万吨,Au资源量超过33吨。区内侵入岩广泛发育,主要为石英闪长斑岩、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 沙溪斑岩型铜(金)矿床地处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庐枞盆地西北部约10 km处,郯庐断裂带南侧,是一个大型的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探明Cu资源量超过100万吨,Au资源量超过33吨。区内侵入岩广泛发育,主要为石英闪长斑岩、黑云母石英闪长斑岩、细斑闪长斑岩,其次还有辉绿岩脉等后期脉体发育,局部闪长玢岩破碎,形成角砾岩。矿区内这一套闪长岩类是主要的赋矿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 沙溪 辉绿岩脉 闪长玢岩 角砾岩 郯庐断裂带 脉体 成矿带 碎屑岩 高钾钙碱性系列
下载PDF
派河清水廊道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莹莹 张浏 +1 位作者 尹浩 王育来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78,共8页
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是河流内源释放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以"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清水廊道——派河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派河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并采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有机磷赋存形态,包括活性有机磷(l... 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是河流内源释放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以"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清水廊道——派河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派河表层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并采用分级提取法分析了有机磷赋存形态,包括活性有机磷(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 LOP)、中活性有机磷(moderately 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 MLOP)和非活性有机磷(nonlabile organic phosphorus, NOP),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磷形态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派河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为471.17~1509.58 mg/kg,无机磷含量为421.83~1325.17 mg/kg,有机磷含量为103.29~221.79 mg/kg;派河沉积物各形态有机磷含量大小顺序总体上为NOP>LOP>MLOP,其中MLOP和NOP含量均表现为下游河段含量显著高于中上游河段(P<0.05)。同时,有机磷的赋存形态与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相关,NOP与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MLOP和NOP均与LOI(loss on ignition)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和CEC可能会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磷的赋存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江淮沟通"工程的实施可能引起沉积物中磷的内源释放,建议工程实施后应在削减外源输入和内源控制的基础上加强流域生态监测,实施流域智慧管理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廊道 有机磷形态 引江济淮 内源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