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办始末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昊华 张志辉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第3期5-30,共26页
少年班是中国科大在特殊历史时期开创的一种破格选拔和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的新模式。它的创办拉开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少年班创办的具体过程,目前学术... 少年班是中国科大在特殊历史时期开创的一种破格选拔和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的新模式。它的创办拉开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关于少年班创办的具体过程,目前学术界仅停留在粗线条或故事性的描述。在少年班创办40周年之际,文详细梳理了相关档案、当事人的日记和访谈等资料,力图全面还原少年班创办的详细经过,并讨论了少年班为何由中国科大首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方毅 宁铂 李政道 高等教育改革
下载PDF
老骥伏枥 功在千秋——记王淦昌晚年的科学活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崇斌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8-362,共5页
文章简单介绍了王淦昌教授最后20年的科研活动,总结了他在核电建设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两个方面的学术思想及其所作的贡献。从王淦昌晚年的科学活动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终生不倦的创新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关键词 王淦昌 晚年 学术思想 贡献
下载PDF
以史为鉴: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理想与使命
3
作者 褚宏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从纽曼到洪堡再到科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同样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时逢我国高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要在内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实现它的理想,完成... 从纽曼到洪堡再到科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同样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时逢我国高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要在内外部力量的支持下实现它的理想,完成它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英化 大众化 大学理想 大学使命
下载PDF
徽州传统聚落与人居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借鉴当代可持续发展观、阐述徽州传统聚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水口园林等方面蕴涵着可持续的技术与生态发展观,分析其演变的经济文化背景,提出“更新、保护、改造”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徽州 传统聚落 村落 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伟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文章从风水角度,探讨明清时期徽州古民居在村落规划、建筑设计及营造技术方面,利用和借鉴风水理论,在功能、美学和技术上,形成独特的地方性建筑艺术特色。
关键词 徽州 古民居 风水 风水理论
下载PDF
徽州古民居(村落)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探索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伟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借鉴当代可持续发展观,阐述厂徽州传统古民居(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水口园林等方面蕴涵着可持续的技术与生态发展观,分析了其演变的经济文化背景,并指出“更新、保护、改造”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徽州古民居 村落 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徽州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研究
7
作者 常蓓 陈伟 祁小洁 《安徽建筑》 1999年第5期55-56,共2页
本文借鉴C·Alexander模式语言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徽州乡土建筑蕴涵着的模式语言,指出这种在一定时期形成的特定模式语言,是徽州乡土建筑构成内在机制的外在表达。
关键词 徽州 乡土建筑 模式语言 演化 古建筑
下载PDF
郑州地区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及遗址出土部分陶器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亚男 杨玉璋 +5 位作者 张家强 姚凌 禤华丽 袁增箭 顾万发 张居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6-419,共14页
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之一。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先民的植食结构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东赵遗址是郑州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文化连续完整的遗址,为全面获取郑州东... 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的核心分布区之一。这一地区青铜时代先民的植食结构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东赵遗址是郑州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文化连续完整的遗址,为全面获取郑州东赵遗址新砦到东周时期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和陶器功能的植物考古学证据,本项研究选取遗址出土的30件陶器残片以及10枚人牙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分析,共提取到7类不同形态的淀粉粒,鉴定结果显示来源于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Triticum aestvum)、水稻(Oryza sativa)、栎属(Quercus)、豇豆属(Vigna)以及莲属(Nelumbo)等8种植物。淀粉粒的绝对数量与出现频率显示,粟、黍是东赵先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薏苡、小麦、水稻、豇豆属、栎属以及莲属也是东赵先民植物性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淀粉粒结果印证补充了大植物遗存的分析结果。从不同器型来看,炊器上发现的淀粉粒更多,这可能与炊器多为夹砂陶且表面多孔隙有关,同时淀粉粒在受热不充分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留下来。结合文献资料可以看出,鬲和深腹罐曾经是用来烹煮粟、黍、水稻、薏苡、小麦、豇豆属、莲属和栎属等植物,而花边罐、双耳罐等则可能是用来煮水或烹煮不含淀粉的食物,瓮、盆、豆则可能是作为盛储器来使用的。关于刻槽盆的功能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取样分析。本实验为研究中原腹地龙山晚期到夏商周三代的先民的植物性食物结构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验依据,同时也为器物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植物考古学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赵遗址 淀粉粒分析 植物性食物结构 器物功能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