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子医学中心开诊
1
作者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59-59,共1页
4月3日上午,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举行开诊仪式,作为安徽省首家全面开诊的质子治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将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是安徽省、合肥市... 4月3日上午,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举行开诊仪式,作为安徽省首家全面开诊的质子治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将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是安徽省、合肥市超前布局,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项目,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大创新平台,集合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综合优势,采用“质子治疗+自主研制”的科研、医疗结合双向推动新型模式,建设肿瘤放射治疗平台和质子放射治疗系统产业化平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包信和院士,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杨绪斌,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袁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分别致辞。中国科大附一院执行院长严光主持仪式。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离子医学中心一期质子治疗区和二期国产自主研制的质子治疗系统,实地查看了建设情况和质子治疗服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院 合作共建 政产学研用 质子治疗 创新平台 肿瘤放射治疗
下载PDF
2016—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急诊麻醉药品应用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晨 李民 史天陆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8年第8期1094-1096,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分析法,调取2016—2017年我院门急诊...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分析法,调取2016—2017年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处方1 915张,对麻醉药品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7年我院门急诊使用的麻醉药品共11个品种,其中片剂7种,注射剂4种,处方数排序居前3位的麻醉药品依次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782张)、阿桔片(765张)和盐酸吗啡片(131张);DDDs排序居前3位的麻醉药品也依次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阿桔片和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相对偏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最低;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限定日费用远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需要加强对麻醉药品处方的干预,进一步促进门急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急诊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下载PDF
2017—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型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程希 沈爱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9期1109-1113,1119,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 目的: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及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0年,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呈现出波动的态势,从2017年的7696.00万元减少至2018年的6536.05万元,减少了15.07%;2019年增长至8588.94万元,较2018年增长了31.41%;2020年又减少至4426.18万元,较2019年减少了48.47%。然而,新型抗肿瘤药的品种数则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21个增长至2020年的53个。2017—2020年,伊马替尼的销售金额排序、DDDs排序均居第1位;2017—2019年,尼洛替尼、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的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5位;2017—2020年,吉非替尼、达沙替尼及埃克替尼的B/A>1,提示其价格低,使用频率高;大部分药品的DDC相对稳定,B/A接近于1,提示其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总体较好。结论:我院新型抗肿瘤药的临床使用相对合理,药品价格、上市时间及临床适应证对该类药品的使用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简介
4
作者 牛朝诗 鲍得俊 汪业汉(审校)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一、学科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单位、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省首批'115'创新团队、安徽省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 一、学科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专科联盟单位、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省首批'115'创新团队、安徽省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技术培训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安徽省立医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癌MDT助力“1+1>2”诊疗服务
5
作者 刘连新 《中国卫生》 2023年第8期76-77,共2页
“去了几家医院都没能查明病因,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才搞清楚是什么病。”67岁的欧先生在胆囊手术半年后,因为反复出现眼黄、尿黄、皮肤瘙痒等症状,四处寻求治疗,甚至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最终,经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去了几家医院都没能查明病因,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才搞清楚是什么病。”67岁的欧先生在胆囊手术半年后,因为反复出现眼黄、尿黄、皮肤瘙痒等症状,四处寻求治疗,甚至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最终,经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多学科联合门诊专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立医院 肝门部胆管癌 胆囊手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大 皮肤瘙痒 诊疗服务 专家诊断
原文传递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绿色建筑设计
6
作者 王磊 徐强林 《产城(上半月)》 2023年第3期172-174,共3页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是安徽省合肥市的重点建设工程,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提升建筑节能水平,采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等技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被动式设计手法为主,努力创建一个“绿色、... 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项目是安徽省合肥市的重点建设工程,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提升建筑节能水平,采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等技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以被动式设计手法为主,努力创建一个“绿色、生态、低碳”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太阳能光热 人性化 被动式设计
下载PDF
大学附属医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帅 方娟 仇波 《现代医院》 2021年第8期1215-1217,1220,共4页
大学附属医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是响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优化学科结构、提升能力建设、实现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文章立足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实践,阐述了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结合校院... 大学附属医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是响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优化学科结构、提升能力建设、实现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文章立足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实践,阐述了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结合校院融合的时代背景,以柔性引进医学高端人才实践入手,创新引才方式,改进引才机制,强化考核成果导向,营造引才良好环境,深化与高层次人才的开放合作。通过建立人才双聘、探索人才特聘、创新博士后培养及保障引才待遇等措施实现医院柔性引才的创新,为医教研工作带来新的亮点,也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为大学附属医院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医院 柔性引进 高层次 人才
下载PDF
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帅 仇波 余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8期156-158,163,共4页
博士后队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医院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2017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为更好促进校院融合,开始探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本文从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 博士后队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医院人才队伍体系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2017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为更好促进校院融合,开始探索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本文从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实践出发,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形式、充实导师队伍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优化博士后专业结构、合理安排在职博士后脱产时间及健全考核激励制度方面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医院 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校院融合背景下大学附属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帅 蔚晗 余蕾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7期153-156,共4页
人才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医院效益、切实推动医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于2017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我院”),校... 人才是现代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基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是提高医院效益、切实推动医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于2017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我院”),校院融合背景下对附属医院人才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高度和要求,本文以我院人才建设实践为例,通过建立双聘机制、学科特聘专家、公开招聘人才等加大外部引进力度,同时拓宽培养路径、建立出国研修、博士后培养等创新人才内部培养,对医院各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临床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科研教学取得新突破、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医院声誉逐年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融合 附属医院 医学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大学附属医院高层次人才特聘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帅 方娟 余蕾 《现代医院》 2022年第2期236-238,242,共4页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正由高增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队建设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利用校院融合的优质平台,特聘一批高层...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正由高增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合理有序的人才梯队建设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利用校院融合的优质平台,特聘一批高层次人才充实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提出差异化考核方案及聘期制全过程管理等手段,有效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附院医教研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融合 高层次人才 人才特聘
下载PDF
大学附属医院柔性人才引进的实践与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帅 方娟 仇波 《安徽医专学报》 2021年第5期1-3,8,共4页
大学附属医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是响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优化学科结构、提升能力建设、实现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该文立足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实践,阐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建立人才双聘、探... 大学附属医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是响应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医院优化学科结构、提升能力建设、实现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实际需要。该文立足医院人才引进工作实践,阐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通过建立人才双聘、探索人才特聘、创新博士后培养及保障人才待遇等措施实现医院柔性引才的创新,为医院的医教研工作带来新亮点,也为医院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可为大学附属医院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属医院 高层次人才 柔性引进
下载PDF
高校附属医院一院多区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力为 黄江云 +2 位作者 张瑞明 王敏 许静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要规范管理和稳步发展。该文探讨公立医院一院多区管理问题,研究了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设立现状,剖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某高校直属附属... 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需要规范管理和稳步发展。该文探讨公立医院一院多区管理问题,研究了公立医院“一院多区”设立现状,剖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某高校直属附属医院一院多区管理的实践经验。该院通过做好规划发展的顶层设计、明确不同院区的功能定位、推进学科规划的布局调整、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作用、建立统一适宜的文化理念等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附属医院 公立医院 一院多区 医院管理 规划发展
下载PDF
大学附属医院博士后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蕾 陈帅 +1 位作者 蔚晗 方娟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678-1681,共4页
博士后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储备,推动大学附属医院转型发展的生力军。该研究回顾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现状,重点阐述博士后培养方式的创新举措。通过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现状分析,总结发... 博士后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扩大青年科技人才储备,推动大学附属医院转型发展的生力军。该研究回顾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现状,重点阐述博士后培养方式的创新举措。通过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现状分析,总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科研平台建设、科研管理体制、博士后结构、国际化、考核激励体系以及成果转化制度等方面提出大学附属医院培养博士后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方法 大学附属医院 博士后培养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下载PDF
锥形术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的骨量
14
作者 蔡尧昊 郎律 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2-1577,共6页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准确测量并且个性化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成为一部分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采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测量分析,为优化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术CT影像,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并将剩余牙槽嵴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类(Ⅱ、Ⅲ、Ⅳ类剩余牙槽嵴为骨量不足),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宽度、形态频数分布,不同性别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顶宽度的差异,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剩余牙槽嵴底宽度的相关性,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平均为(12.14±2.96)mm,其中<12 mm者占43.41%(89/205),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牙槽嵴顶宽度平均为(6.80±1.65)mm,其中<6 mm者占26.34%(54/205);②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宽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和剩余牙槽嵴底宽度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呈正相关(P<0.05),与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剩余牙槽嵴形态Ⅰ类占58.05%(119/205),Ⅱ类占9.27%(19/205),Ⅲ类占20.49%(42/205),Ⅳ类占12.19%(25/205),其中多数为Ⅲ类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剩余牙槽嵴类型个性化设计最佳的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剩余牙槽嵴形态 锥形术CT 种植修复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劈开术 骨移植术 短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种植
下载PDF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ADR主动监测模块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菲 沈爱宗 李民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依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发的“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中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模块,统计分析2018年1月至7月本院ADR主动监测上报情况,探讨其目前应用效果及不足,为哨点医院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从“中国医院... 目的依托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发的“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中药品不良反应(ADR)主动监测模块,统计分析2018年1月至7月本院ADR主动监测上报情况,探讨其目前应用效果及不足,为哨点医院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数据库中导出ADR报告,对ADR报告数量、报告类型、涉及药品、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归纳整理,并进一步探讨提高ADR检出率的措施。结果227例ADR报告中,新的严重的ADR报告(3例,1%),严重的ADR报告(32例,14%),新的一般的ADR报告(22例,10%),一般的ADR报告(170例,75%)。抗感染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66例,29.07%)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抗肿瘤药(39例,17.18%),以消化系统症状99例(35.48%)最为常见。结论“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可以优化ADR的上报过程,缩短上报时间,提升医院ADR监测管理水平,对加强医院药物警戒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 主动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高层医院建筑暖通空调安装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超 《河南建材》 2021年第1期65-66,共2页
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高层医院建筑暖通空调的概况,围绕建筑暖通空调的应用、空调安装中风管技术、施工管道的保温措施、安装施工的注意事项四个层面,探讨了高层技术建筑暖通空调安装技术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层医院 空调安装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安徽省某三甲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培训现状调查
17
作者 陈帅 刘艳萍 +1 位作者 段磊 方娟 《医院管理论坛》 2021年第10期66-69,共4页
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20年1月选派出国(境)的249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总结出国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如拓宽境外培训渠道、加强知名院校合作、提高外事服务效率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 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20年1月选派出国(境)的249名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总结出国培训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如拓宽境外培训渠道、加强知名院校合作、提高外事服务效率和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并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对后疫情时期的医院出国培训工作提出思考,为医院外事培训工作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专业技术人员 出国培训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某公立医院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海燕 钟平 +4 位作者 王伟 陈任 朱传波 王浩洋 朱文婷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目的以安徽省某公立医院为例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教学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师资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67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经信效度检验的自拟问卷对... 目的以安徽省某公立医院为例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师资教学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师资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267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经信效度检验的自拟问卷对其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教学绩效与教学管理、教学病例与教学督导、教学设备设施、晋升与评优5个部分26个条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收集的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与教学意识及教学能力维度具有相关性(P=0.013);职称和工作年限与晋升及评优维度具有相关性(P=0.010、P=0.005)。结论教学质量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核心,从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教学绩效与教学管理、教学病例与教学督导、教学设备设施、晋升与评优等方面完善工作机制可提升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师资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胸腰段椎管硬膜外囊肿显微手术中尾端技术应用(附12例分析)
19
作者 王林 彭楠 +2 位作者 曾明慧 梅翠竹 何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46-1249,1256,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胸腰段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spinal extradural meningeal cysts,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处理的疗效和临床应用的可推广性。方法:回顾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切除囊肿尾端囊袋、囊肿尾端与正常硬脊膜交界处微小切口贯通脑脊液后常规缝合)的12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传统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期间影像学囊肿完全消失9例,大部分消失1例,椎间孔内侧残留囊肿2例,无1例存在硬膜囊受压表现,无复发病例。术前腰背痛和/或下肢痛11例,出院时疼痛缓解或消失,随访3个月后疼痛改变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下肢无力及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失。椎板棘突解剖复位良好、无椎管狭窄和畸形病例。结论: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胸腰段SEMC瘘口修补结合囊肿尾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活瓣问题,闭合囊肿,无明显并发症,临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硬膜囊肿 囊肿尾端技术 椎板棘突复位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皮肤病变的浅层放射治疗技术进展
20
作者 张慧 刘君怡 +5 位作者 陶莉 王海洋 陈志 吴爱东 钱东 徐榭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143-148,共6页
放射疗法作为治疗皮肤病变的重要手段,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得益于多种新颖的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出现,放射疗法在瘢痕疙瘩和皮肤癌等良性病变和恶性皮肤肿瘤的长期临床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和完善。当前... 放射疗法作为治疗皮肤病变的重要手段,已有百年的发展历程。得益于多种新颖的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技术、方法和设备的出现,放射疗法在瘢痕疙瘩和皮肤癌等良性病变和恶性皮肤肿瘤的长期临床应用中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和完善。当前,电子线放疗、后装放疗、放射性β核素敷贴放疗和浅层X射线放疗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皮肤病变治疗领域。本文旨在系统性地介绍上述浅层放疗技术,分析其优劣及应用范围,梳理浅层放疗领域的新兴需求与挑战,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癌 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 电子线放疗 浅层X射线放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