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甲状腺手术入路:经颏下入路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小鹏 孙春磊 +7 位作者 吴德林 宛凌峰 张恒 高健 张懿 邢志伟 余姜玲 刘迎春 《外科(汉斯)》 2021年第4期49-53,共5页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新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颏下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初步探讨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20年6月~2021年7月期间,完成“经颏下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介绍一种采用新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经颏下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初步探讨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20年6月~2021年7月期间,完成“经颏下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术后病理、术后并发症等。结果:4例患者术后常规病理诊断均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方式均为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单侧甲状腺腺叶 + 峡部切除 + 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平均时间2.1 h,平均住院时间6.75 d;术后并发症:术后无声音嘶哑,无低钙性手足麻木等;4例患者均对切口满意。结论:“经颏下入路单孔免充气腔镜甲状腺切除”具有较好的安全行和可行性,该手术入路可作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选择的入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 手术 颏下
下载PDF
喉返神经“最下径路、隔热保护”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小鹏 赵沨 +4 位作者 潘婉婉 邹媛远 马超 宋磊 胡源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10期1637-1639,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最下径路寻找、顺行解剖、隔热保护"的新方法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降低手术中RLN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 目的探讨颈段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最下径路寻找、顺行解剖、隔热保护"的新方法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降低手术中RLN损伤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手术的右侧甲状腺癌患者53例,行右侧甲状腺切除加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传统方法24例,新方法29例。统计分析2组术中喉返神经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发音情况、术后并发低钙血症的情况、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等。结果传统组术中电生理信号振幅下降>50%的有6例,新方法组有1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手脚麻木等低钙血症表现,传统组有3例、新方法组4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4例(58.3%),新方法组有18例(6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央区颈部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3.1±1.8)枚和(5.0±2.4)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返神经"最下径路、隔热保护"技术降低了甲状腺手术中损伤RLN的风险,有助于在甲状腺癌手术中保护RLN,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瘤甲状腺手术 喉返神经 损伤
原文传递
外周血炎症指标NLR、PLR、LMR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潘婉婉 董孟浩 +5 位作者 余发智 宛凌峰 吴德林 刘峰 孟凡伦 马小鹏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9期1442-144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NAC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2月—2020年10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并接受NAC的10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作为NAC疗效的评判指标,并对化疗前NLR、PLR及LMR水平与pCR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102例乳腺癌患者中,有24例(23.53%)接受NAC后达到pCR。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分子分型以及Ki-67水平与NAC后是否达到pCR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化疗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是否达到pCR显著相关(均P<0.05),低NLR组的患者达到pCR率显著高于高NLR组(P=0.010,95%CI:0.145~0.768),低PLR组的患者达到pCR率显著高于高PLR组(P=0.014,95%CI:0.153~0.808);而LMR水平与是否达到pCR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NAC前外周血NLR、PLR水平与NAC后是否达到pCR显著相关,对局部晚期乳腺癌NAC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