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静息态下脑活动异常的比率低频振幅fMRI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想敏 赵智勇 +4 位作者 尹大志 孙莉敏 郑晓慧 贾杰 范明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的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方法探究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基线脑活动异常变化。材料与方法1...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的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 ALFF)方法探究慢性期脑卒中患者基线脑活动异常变化。材料与方法16例慢性期左侧皮层下病变脑卒中患者和1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在0.01~0.08 Hz频段内计算f ALFF值,运用双样本t检验(P<0.05,Alpha Sim矫正)比较两组间的f ALFF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卒中患者组f ALFF值显著降低区域主要位于病灶同侧丘脑和基底节区,其中丘脑的f ALFF值与患者临床手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54,P=0.03<0.05)。结论脑卒中自发神经活动异常与病灶部位和病灶所致的手运动功能障碍密切相关,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释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下载PDF
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局部一致性fMRI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浩 余秋蓉 +6 位作者 魏彧 徐国军 王鹤玮 尹大志 孙莉敏 贾杰 范明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究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的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变化。方法:对单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其中轻度和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各13例)和13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探究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的脑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变化。方法:对单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其中轻度和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各13例)和13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计算三组被试的全脑ReHo值,运用双样本t检验得到组间的差异脑区,进一步将差异脑区的ReHo值与临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手腕运动功能评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轻度组病灶同侧皮质下的尾状核和丘脑的ReHo显著减小,辅助运动区及病灶对侧颞下回、梭状回及小脑的ReHo显著增高。重度组病灶同侧的初级运动皮质、扣带前回、颞下回、脑岛、枕中回及丘脑的ReHo显著减小,病灶对侧额上回、颞下回及小脑的ReHo显著增高。患者子组比较,重度组病灶同侧枕中回和病灶对侧颞上回的ReHo均显著低于轻度组,其中枕中回的ReHo值与上肢和"手+腕"FMA(Fugl-Meyer Assessment)评分显示正相关(分别为r=0.647,r=0.682,P<0.001),颞上回的ReHo值亦与上肢和"手+腕"FMA评分显示正相关(分别为r=0.646,r=0.718,P<0.001)。结论:单侧皮质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静息态神经功能活动异常与运动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主要涉及邻近病灶的皮质下组织和远离病灶的脑皮质。其中一些脑区的ReHo值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存在相关性,或许说明ReHo分析可以作为评估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局部一致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对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鑫洁 唐朝正 +6 位作者 徐国军 余秋蓉 杨浩 贾杰 孙莉敏 尹大志 范明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32-1437,共6页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研究脑卒中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采集15例慢性期左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和1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DTT)研究脑卒中皮质脊髓束(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采集15例慢性期左侧皮质下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和1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运用DTT技术追踪CST,以健康对照组CST模板定量评估脑卒中病灶引起的CST损伤程度,并进一步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组的CST损伤值范围为0.00%~29.6%。脑卒中组CST损伤值与腕(r=-0.660, P=0.007)、手(r=-0.813, P <0.001)和腕+手(r=-0.795, P <0.001) FMA评分呈强负相关;与上肢(r=-0.614, P=0.015)和上肢+下肢(r=-0.563, P=0.029) FMA评分呈较强负相关;与下肢FM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270,P=0.331)。脑卒中病灶体积大小与各运动功能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 0.05)。结论病灶对CST的直接累及程度与脑卒中运动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DTT定量计算CST损伤值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上肢,尤其是手腕部运动功能障碍的一个潜在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上肢 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