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混合培养从D-山梨醇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发酵条件的研究
1
作者 林文楚 叶晴 +1 位作者 乔春红 尹光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成功利用SCB329和SCB110混合培养完成从D-山梨醇转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基础上。为了消除副产物和获得高的产量,首先对两菌搭配比例,初始pH值、培养基成分等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子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其发酵培... 在成功利用SCB329和SCB110混合培养完成从D-山梨醇转化产生2-酮基-L-古龙酸的基础上。为了消除副产物和获得高的产量,首先对两菌搭配比例,初始pH值、培养基成分等发酵培养条件进行单因子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其发酵培养基,其最终的优化培养基的成分为:D-山梨醇9g,玉米浆1.5g,尿素1.5g,磷酸二氢钾0.1g,碳酸钙0.2g。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没有检测出副产物2-酮基-D-古龙酸,2-酮基-L-古龙酸产量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混合培养 D-山梨醇 维生素C前体 2-酮基-L-古龙酸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伦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金玫蕾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动物伦理问题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尤其是对于为了人类的幸福和发展作出巨大牺牲的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伦理问题,更为引人注目并且也给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明确在这一领域内今后可以着手努力的途径.
关键词 实验动物科学 伦理问题 中国 表现
下载PDF
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伦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3
作者 金玫蕾 《实验动物科学》 2003年第z1期106-108,共3页
Laboratory animal is the animal with artificial feeding in the certain conditions, having the partic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hey are indispensable props of life science and have ma... Laboratory animal is the animal with artificial feeding in the certain conditions, having the partic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They are indispensable props of life science and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and sacrifices for human health and development.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he life science, including laboratory animal and animal experiment. Along with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ciety, economy and civilization, now the realm of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s confron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animal welfare and animal ethics. The animal protectionism inevitably conflict with the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n the certain way. People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 first, then protect the artificially fed animal. Also people protect pets first and then protect the laboratory animals. Now it is popularization of protecting the wild and petted animals. It makes people hard to accept the reality of the experiments with animals. But life science especially biomedicine can’t make great progress without the laboratory animals.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 and no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caus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humanism attitude to animal protection. There is a saying in China, “When mouse run on the street, everyone will be shout to beat it". But the western people create the fine image of a Mickey Mouse. The pet is one of the family members. Now maltreating animal is the moral and law problem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Ethics is the societal standard of human behavior. In our country, the main ethic problems in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lie below: relative rules and laws are absent, while no established restriction or punishment could be found to restrict those actions such as slaughtering laboratory animals. Several technical operations going against laboratory animal ethics still exist. The emotional conflicts between animal feeder and animal experimenter are not be relaxed. Since recent more than ten years, ethic research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at the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field in our country. This is mainly due to the rapid progres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tha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which promot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ultures from East and West, and by the way changed social opinions greatly. The appearance of the laboratory animal monuments and import of the “3R" theory serve as the main indication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that achieved, while the 108th Xiangshan Science Conference titled as “Ethic problems in life scientific research at our country“ held at April, 2002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more convincing evidence. More than forty experts from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 or manage departments attended the meeting and discussed several subjects such as what kind of ethic and jurally problems lied inside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how to decid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cientists, how to face the ethic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les of life science, and so on. Advices below were brought forward by the attendees: ethic and jurally problems induced from the life science research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ime by the government, related rules enacted, operation potency of existing rules strengthened so as to regulate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and to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National bioethics committee should be found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guide relative decisions. Discussions and educations should be carried through broadly over the country. In the lately revised draft of the Management Regul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in China, first time, the regulation about animal welfare has been made an independent chapter which propounds such as taking good care of laboratory animal, encourag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replacement methods of animal experiments. It also propounds that in the case of involving ethic problems; the management affairs of laboratory animal should accord with national norm and international rout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伦理 表现
下载PDF
实验动物科学带来的伦理问题在中国的表现
4
作者 金玫蕾 《国际技术贸易市场信息》 2003年第3期248-248,共1页
实验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繁殖,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生命体。实验动物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 实验动物是在一定条件下人工饲养繁殖,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不可缺少的支撑条件,是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作出贡献和牺牲的生命体。实验动物科学包括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是生命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动物福利和动物伦理问题已经全面渗透到了实验动物科学的领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问题 实验动物科学 动物实验 健康 生命科学 人类 表现 中国 发展 经济
下载PDF
BALB/c和C_(57)BL/6小鼠在基因功能检测中行为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金玫蕾 刘留 +5 位作者 郭宁 莫韫 谢青莲 李葆明 赵国屏 景乃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 探索BALB c和C57BL 6两个品系在有关实验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了结合随机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合成的神经系统表达的一些基因的反义核酸 (anti sense)中的 2个 ,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将其分别定量注射到BALB c和C57BL 6... 目的 探索BALB c和C57BL 6两个品系在有关实验中的不同作用。方法 选取了结合随机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设计合成的神经系统表达的一些基因的反义核酸 (anti sense)中的 2个 ,用Hamilton微量注射器将其分别定量注射到BALB c和C57BL 6小鼠的侧脑室 ,并分别设注射生理盐水和随机序列核酸 (Scramble)的对照组。每一反义核酸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注射 1 0只小鼠 ,之后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行为学实验中的差异。小鼠的行为学检测模型为 :考察日常代谢能力的摄食量 ,考察Locomotionactivity(移动 )的旷场行为 ,考察疼痛阈值的甩尾试验和考察记忆能力的步下法实验。结果 注射No 1基因的反义核酸后 ,两品系的实验组均在测试记忆力的步下法 (Step -downTest)试验中表现出记忆力减弱 ,且与对照组差异明显 ,说明No 1基因的功能确与记忆相关。注射No 2基因的反义核酸后 ,在测试移动能力的旷场行为 (OpenFieldBehavior)试验中 ,BALB c实验组跨格、直立行为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说明受此反义核酸影响显著 ,而C57BL 6实验组则与对照组无大的差异。此外 ,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随机序列核酸对照组的实验中以及其他行为学模型的实验中 ,两品系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结论 用遗传背景不同的多品系进行相关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反义核酸 注射 行为学 实验 C57BL/6小鼠 基因 品系 摄食量 试验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异源表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程婕 龚毅 杨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1-336,共6页
传统的药物代谢主要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药物早期及临床研究,近几年来,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药物早期代谢研究进入到药物体外代谢的研究阶段,主要围绕人肝内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展开.本文就近年来对此家族酶的异源... 传统的药物代谢主要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进行药物早期及临床研究,近几年来,结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药物早期代谢研究进入到药物体外代谢的研究阶段,主要围绕人肝内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家族展开.本文就近年来对此家族酶的异源表达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体外代谢 细胞色素P450s(CYPs) 异源表达 药物筛选
下载PDF
实验小鼠H-2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效价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萍萍 谢青莲 +4 位作者 岳作军 翁忠辉 成志恒 白琴华 金玫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研究实验小鼠H - 2抗原单克隆抗体在初建时和经冷冻保存后的效价变化规律 ,为长期保存小鼠H - 2抗原单抗及规模性推广这一遗传监测方法奠定技术基础。方法 制备 6种抗小鼠H 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将具备一定抗体效价 (16 0倍以上 ... 目的 研究实验小鼠H - 2抗原单克隆抗体在初建时和经冷冻保存后的效价变化规律 ,为长期保存小鼠H - 2抗原单抗及规模性推广这一遗传监测方法奠定技术基础。方法 制备 6种抗小鼠H 2抗原的单克隆抗体 ,将具备一定抗体效价 (16 0倍以上 )的细胞株保存在 - 196℃的液氮中 ,数月后将复苏后的部分细胞株培养 4 8h后 ,取其上清液用微量细胞毒试验法测定抗体的效价 ,并与其原有效价进行比较。结果 单抗初建时效价达到 16 0倍以上的细胞株占总株数的 37%~ 5 3% ,H 2K抗体复苏后效价持平的细胞株占 13% ,效价下降的为 74 % ,效价上升的是 13% ;H 2D抗体效价持平的细胞株占 5 3% ,下降的为 31% ,上升的是 16 %。复苏后的抗体效价大部分与原效价持平或略有下降 ,个别的会有所提高。结论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略低于同种单价特异性抗血清 ;能否使冻存后的抗体保持原有的效价是抗体能否大量生产并推广的关键 ;要长期保存和生产H 2抗原单抗 ,应加强克隆和检测工作 ,建立稳定的制备、保存和检测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鼠 H-2抗原 单克隆抗体 效价 遗传 监测
下载PDF
四个与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敖红 丁澄 +7 位作者 李晨 谢青莲 乔伟伟 景乃禾 赵国屏 杨萍 许兰文 金玫蕾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 通过对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为今后的营养学和营养疾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与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相结合 ,从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与动物膳食和营养代谢相关... 目的 通过对小鼠摄食、摄水量及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为今后的营养学和营养疾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利用反义核酸技术与动物行为学实验方法相结合 ,从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与动物膳食和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功能。从课题组以往研究得到的摄食量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中选出 4个 ,用BALB c小鼠进行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 :D1、Pe和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摄水量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 ,D1和Tr实验组的蛋白质代谢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D1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呈下降趋势 ,但其表观消化率小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下降 ;Tr实验组小鼠的摄食量和摄水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呈上升趋势 ,其表观消化率大于对照组 ,说明其蛋白质代谢功能有所上升。结论 预测D1基因可能与促进营养代谢功能有关 ,Tr基因可能与抑制营养代谢功能有关。D1、Pe和Tr与移动、痛觉、记忆等其他行为学有相关性 ,P3与其他行为学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摄食量 摄水量 蛋白质代谢 基因功能 小鼠
下载PDF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文楚 尹光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0-535,共6页
收集维生素C产生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oxydansSCB32 9的纯培养对数期的菌体 ,采用凝胶包埋法制备完整染色体 ,用稀有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脉冲场电泳技术对SCB32 9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 ,SpeⅠ (5′ ACTAGT)酶切有 2 4个片... 收集维生素C产生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oxydansSCB32 9的纯培养对数期的菌体 ,采用凝胶包埋法制备完整染色体 ,用稀有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和脉冲场电泳技术对SCB32 9的基因组进行了分析 ,SpeⅠ (5′ ACTAGT)酶切有 2 4个片段 ,其大小从 1 0kb到32 0kb,用XbaⅠ (5′ TCTAGA)酶切产生 40个片段 ,其大小从 4kb到 2 0 0kb,综合两种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的总和结果 ,SCB32 9基因组大小为 2 70 0kb,SCB32 9基因组由一条 2 50 0kb的染色体和一个 2 4 5kb的质粒组成。通过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和S1核酸酶处理其基因组后电泳证实SCB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基因组大小 脉冲场电脉 线形化
下载PDF
肿瘤细胞靶向性白细胞介素4(IL-4)融合蛋白的研究(英文)
10
作者 张育坚 胡小波 +3 位作者 李素霞 田丽萍 杨胜利 龚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2-867,共6页
白细胞介素 4受体 (IL 4R)特异地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 ,这为某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靶向标记。在以前的研究中 ,人白细胞介素 4 (hIL 4 )与白喉毒素 (DT)的融合蛋白 (DT4H)被构建 ,且它对某些肿瘤细胞系的高毒性得到了证明。但是 ... 白细胞介素 4受体 (IL 4R)特异地存在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 ,这为某些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靶向标记。在以前的研究中 ,人白细胞介素 4 (hIL 4 )与白喉毒素 (DT)的融合蛋白 (DT4H)被构建 ,且它对某些肿瘤细胞系的高毒性得到了证明。但是 ,由于毒素部分的强免疫原性 ,它可以诱导人体的免疫反应。该研究中我们构建了白细胞介素 4与绿脓杆菌外毒素 (PE) 2 5 3~ 6 0 8aa的融合蛋白 ,并在其N端添加了 6×His标记方便纯化 ,在其C端添加了KDEL提高毒性。为了改善与IL 4R的亲和力我们将IL 4进行了环式重组 ,构建的融合毒素 ,H4 0 4K ,经DEAE$CSepharoseFastFlow及Ni NTA纯化后 ,纯度达 90 %。纯化后的H4 0 4K与DT4H相似 ,对U2 5 1高度敏感 ,对MCF 7及HepG2中度敏感 ,且我们首次证实该毒性不会被兔抗白喉毒素的多克隆抗体所抑制。这些研究表明 ,H4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毒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 肿瘤治疗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4受体
下载PDF
用不同实验小鼠品系对10个基因进行功能复筛的研究
11
作者 金玫蕾 郭宁 +6 位作者 李晨 丁澄 谢青莲 邹洪 王凌燕 于军 景乃禾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2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作者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建立了用于神经系统新基因功能筛选研究用的小鼠行为学检测平台 ,用 BALB/ c小鼠对 38个小鼠的新基因功能进行了初步筛选 ,又从中选取了 10个与生理盐水 (saline)及随机序列核酸 (scramble)两个对照组都具有统计学... 作者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建立了用于神经系统新基因功能筛选研究用的小鼠行为学检测平台 ,用 BALB/ c小鼠对 38个小鼠的新基因功能进行了初步筛选 ,又从中选取了 10个与生理盐水 (saline)及随机序列核酸 (scramble)两个对照组都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 ,进一步使用 C5 7BL / 6和 ICR小鼠进行了复筛。实验结果发现 ,各品系小鼠的表现不尽相同。初筛结果显示 :10个基因中与记忆相关的有 6个 ,与痛觉相关的有 2个 ,另 2个与运动相关。但复筛的实验结果为 :与记忆相关的只有 3个 (Am,L和 Sn) ,与痛觉相关的有 2个 (Pe和Rp)。研究说明了用不同品系进行复筛的重要性 ,也说明了在基因功能筛选实验中 ,使用近交系实验小鼠优于远交群。研究不同品系在同一实验中的不同表现 ,同研究用不同品系来验证同一实验结果一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小鼠 品系 基因功能 反义核酸 行为学
下载PDF
人血清白蛋白的仿生亲和配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金菊 王继武 +4 位作者 李永红 肖齐世 顾静 戴平 李荣秀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01-804,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白蛋白特异的仿生亲和配体和仿生亲和分离技术。方法 合成固定化亲和配体库 ,以人血浆为原料筛选 ,进行人白蛋白分离实验。结果 筛选出两个可以特异结合人血清白蛋白的亲和配体。其中 3 氨甲基吡啶配位体对白蛋白的一步... 目的 研究人白蛋白特异的仿生亲和配体和仿生亲和分离技术。方法 合成固定化亲和配体库 ,以人血浆为原料筛选 ,进行人白蛋白分离实验。结果 筛选出两个可以特异结合人血清白蛋白的亲和配体。其中 3 氨甲基吡啶配位体对白蛋白的一步纯化倍数为 18倍 ,回收率 87.5 %。结论 固定化 3 氨甲基吡啶可以特异结合人血清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白蛋白 亲和配基 亲和分离 3-氨甲基吡啶
下载PDF
大分子量重组蛋白在丝状噬菌体表面的展示表达及其与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孔波 刘惠 +1 位作者 杨胜利 马维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5,共7页
利用pHEN1KM13噬菌粒系统表达融合蛋白,进而确定大分子量重组蛋白在丝状噬菌体表达的部位及其表达后的生物活性。通过蛋白酶切处理前后噬菌体侵染细菌能力的变化快速地检测大分子蛋白质能否在噬菌体表面展示表达;比较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 利用pHEN1KM13噬菌粒系统表达融合蛋白,进而确定大分子量重组蛋白在丝状噬菌体表达的部位及其表达后的生物活性。通过蛋白酶切处理前后噬菌体侵染细菌能力的变化快速地检测大分子蛋白质能否在噬菌体表面展示表达;比较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及其与三个不同长度连接臂融合的外源蛋白在噬菌体表面的表达和组装,确定了不大于40kD的重组蛋白分子能展示表达在丝状噬菌体表面;并利用已知的小分子化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证明了组装在噬菌体表面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重组蛋白仍保持其天然的结合活性,为利用噬菌体展示系统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表面展示 蛋白质与小分子相互作用 蛋白质表达 活性检测
下载PDF
香樟树种子中两种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凝集素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海燕 李荣秀 刘望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50-654,共5页
从香樟树成熟的种子分离到两种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 :新丰毒蛋白和辛纳毒蛋白 .两者A链的分子质量虽然相差近一倍 ,但B链的分子质量相同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的A链是RNAN 糖苷酶 ,B链是凝集素 ,A链进入细胞表现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 从香樟树成熟的种子分离到两种新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 :新丰毒蛋白和辛纳毒蛋白 .两者A链的分子质量虽然相差近一倍 ,但B链的分子质量相同 .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的A链是RNAN 糖苷酶 ,B链是凝集素 ,A链进入细胞表现毒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B链的糖结合活性和特异性 .对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B链的凝集素活性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红细胞凝集实验显示辛纳毒蛋白和新丰毒蛋白具有相同的细胞凝集活性 ,半抗原抑制实验发现它们都属于半乳糖型核糖体失活蛋白 ,荧光光谱法显示它们的糖结合常数也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丰毒蛋白 辛纳毒蛋白 凝集素 荧光光谱法
下载PDF
人白蛋白与3-氨甲基吡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金菊 王继武 +2 位作者 李永红 戴平 李荣秀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82-885,共4页
目的 研究人白蛋白与 3 氨甲基吡啶 (潜在的亲和配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 在不同酸碱度和盐浓度的缓冲液条件下将固定化 3 氨甲基吡啶与人血浆中的白蛋白接触 ,测定 3 氨甲基吡啶对人白蛋白的结合量。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测... 目的 研究人白蛋白与 3 氨甲基吡啶 (潜在的亲和配体 )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方法 在不同酸碱度和盐浓度的缓冲液条件下将固定化 3 氨甲基吡啶与人血浆中的白蛋白接触 ,测定 3 氨甲基吡啶对人白蛋白的结合量。用亲和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了液相状态下白蛋白与 3 氨甲基吡啶相互作用的亲和常数及结合位点的数目 ,并与固相状态下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比较。最后用计算机辅助分子模拟的方法 ,在白蛋白三级结构上搜寻可能的结合位点 ,结合实验数据阐明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 在 pH8.0时结合量最高 ,并随 pH升高和降低而减少 ;结合的量随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 ,潜在结合口袋区域存在ASP2 5 6 ,ASP2 5 9两个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结论 静电相互作用是白蛋白与 3 氨甲基吡啶的结合的主要动力 ,吡啶环的疏水性质和空间体积的排斥性质可能决定了白蛋白与 3 氨甲基吡啶相互作用的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3-氨甲基吡啶 相互作用 亲和常数
下载PDF
人胰岛素原C肽的表达、纯化及其细胞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丽平 张育坚 +2 位作者 李素霞 杨胜利 龚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28-931,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胰岛素原C肽 (简称C肽 )有多种生物活性 ,在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前期研究中 ,完成了多拷贝串联C肽基因的构建和融合表达 ,在原核中获得了高表达。用发酵的方法大规模表达融合蛋白C肽 (FCP) ,由Ni ... 近年来研究发现人胰岛素原C肽 (简称C肽 )有多种生物活性 ,在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前期研究中 ,完成了多拷贝串联C肽基因的构建和融合表达 ,在原核中获得了高表达。用发酵的方法大规模表达融合蛋白C肽 (FCP) ,由Ni NTA柱亲和纯化获得的蛋白经胰蛋白酶和羧肽酶B的酶解及RP HPLC分离获得了纯度超过 95 %的C肽单体。细胞活性研究显示它对U2 5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肽 Ni-NTA亲和纯化 糖尿病
下载PDF
体内甲醛交联及染色质免疫沉淀——研究DNA和蛋白质作用的新方法
17
作者 杨海燕 白云峰 李荣秀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8-389,共2页
甲醛交联及染色质免疫沉淀作为研究体内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方法,在染色质结构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利用甲醛固定活细胞中的DNA与蛋白质,通过免疫沉淀分离复合物,从而分析蛋白质及其体内的DNA结合序列。
关键词 甲醛交联 染色质免疫沉淀 DNA 蛋白质 相互作用 DNA结合蛋白
下载PDF
微生物混合培养从D山梨醇产生维生素C前体——2-酮基-L-古龙酸 被引量:9
18
作者 尹光琳 林文楚 +1 位作者 乔春红 叶晴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9-715,共7页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oxydans)SCB3 2 9以D 山梨醇为底物培养时可产生微量 2 酮基 L 古龙酸 ;而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SCB1 1 0能将D 山梨醇以较高效率转化为L 山梨糖 ,但不产 2 酮基 L 古龙酸。将两种微生物...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oxydans)SCB3 2 9以D 山梨醇为底物培养时可产生微量 2 酮基 L 古龙酸 ;而葡萄糖酸杆菌 (Gluconobactersp .)SCB1 1 0能将D 山梨醇以较高效率转化为L 山梨糖 ,但不产 2 酮基 L 古龙酸。将两种微生物在以山梨醇为底物的培养基中混合培养 ,其代谢产物经分离提纯后进行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测定等 ,确定其主要的代谢产物是 2 酮基 L 古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SCB329 葡萄糖酸杆菌SCB10 D-山梨糖 2-酮基-L-古龙酸 混合培养 维生素C前体
下载PDF
用不同实验小鼠品系建立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 被引量:28
19
作者 吴金华 邹洪 +3 位作者 于军 周雪东 谢青莲 金玫蕾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基于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功能紊乱假说,实验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MK801(5-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作用于实验小鼠,观察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移动加快(hyperloeomotion)和刻板性... 基于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功能紊乱假说,实验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非竞争性受体拮抗剂MK801(5-甲基二氢二苯并环庚稀亚氨马来酸或地卓西平马来酸盐)作用于实验小鼠,观察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移动加快(hyperloeomotion)和刻板性动作(stereotypy),建立了可用仪器测定的两项量化指标。根据作用于近交系BALB/c小鼠的MK801的剂量优化结果,用0.6 mg/kg体重的MK801剂量初步建立了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并用近交系C57BL/6小鼠成功重复了上述实验。进一步用系列剂量的MK801作用于远交群ICR小鼠,同样也诱发了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作用于已建立的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的精神分裂症模型,结果表明利培酮能显著地抑制两品系模型小鼠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实验结果证明:用MK801作用于实验小鼠建立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动物模型 MK801 移动加快 刻板性动作 利培酮
下载PDF
HRCA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陶震 蔡兴锋 +3 位作者 颜志强 胡小波 杨胜利 龚毅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 (Hyperbranchedrollingcycleamplification ,HRCA)在近几年中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并越来越多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际检测中。在本文中我们对该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探索 ;根据 4种转基因植... 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 (Hyperbranchedrollingcycleamplification ,HRCA)在近几年中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并越来越多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际检测中。在本文中我们对该技术在转基因植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作了较全面的探索 ;根据 4种转基因植物中常用的外源基因或DNA片段设计了 4条锁式探针 (Padlockprobe) ,利用质粒pKK2 32 8中的一段序列作为锁式探针中的共同连接部分 ,并根据该共同的连接部分序列设计一对通用的HRCA引物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锁式探针对HRCA反应中的连接一步的特异性研究表明 ,只有当锁式探针和相应的检测靶DNA同时存在于连接体系中时 ,锁式探针才能被有效地进行连接 ,从线性分子变为环型分子 ,在没有相应靶DNA存在时锁式探针仅以线性形式存在 ;连接时间的研究表明 ,如果所检测的靶DNA是质粒或较短的DNA片段时 ,较短的连接时间 (5~ 10min)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最终检测效果 ,如果检测的靶DNA是复杂的植物基因组DNA时 ,连接时间需要较大程度的延长 (30~ 6 0min)才能取得理想的最终检测结果 ;HRCA的反应时间研究表明 ,较长的反应时间可以明显增加最终产物的量 ;对BstDNA聚合酶大片段酶用量的研究表明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酶的用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0 .5u~ 4u)而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CA技术 转基因植物 检测 锁式探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