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VP-AAM077和Ro25-6981对全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BDN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远寿 罗孝美 +1 位作者 陈旻 张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亚基NR2A和NR2B特异性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不同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NVP-AAM...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亚基NR2A和NR2B特异性拮抗剂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不同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NVP-AAM077(NVP)干预组和Ro25-6981(Ro)干预组;应用Fluoro-JadeB(F-JB)和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变性死亡和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小鼠全脑缺血12min/再灌注3d后,海马CA1区出现选择性迟发性神经元死亡,NVP干预组增加了缺血所致的海马神经元死亡(P<0.05),而Ro干预组CA1区神经元存活数量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NVP干预能明显下调缺血/再灌注所致的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Ro干预能明显上调BDN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NMDA受体亚基NR2A和NR2B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DNF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AAM077 Ro25-6981 NMDA受体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海马
下载PDF
阻断NR2A可增强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远寿 陈旻 张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11-2313,共3页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 or NR)亚基NR2A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GFP转基因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 or NR)亚基NR2A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棘丢失和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三动脉阻断(3-VO)GFP转基因小鼠全脑缺血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NVP-AAM077(NVP)干预组;应用跳台试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激光共聚焦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试发现,I/R组明显差于sham组(P<0.05),NVP干预组差于sham组和I/R组(P<0.05);I/R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数量明显少于假手术组(P<0.01),NVP干预能进一步增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CA1区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P<0.05)。结论 NMDA受体亚基NR2A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树突棘丢失和脑认知功能损害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AAM077 NMDA受体 树突棘 学习记忆 脑缺血
下载PDF
抉择:神经生物学与经济学的共同界面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柯 奚望 郭爱克 《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共5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们在生活中大抵都遇到过这样的选择。从行为学或生物学上来说,无疑它属于抉择行为的范畴,并且这种行为并非我们自认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专有。这种行为的特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我们在生活中大抵都遇到过这样的选择。从行为学或生物学上来说,无疑它属于抉择行为的范畴,并且这种行为并非我们自认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专有。这种行为的特征是,行为主体受主观意愿的驱使,在某一特定时间,需要从两个或多个可实施的行为中选择一个实现之,而这些选择项是不相容的,即非此即彼。这些不相容的形势则被称为冲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抉择行为 决策 两难冲突 神经系统
下载PDF
衰老过程中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洁 蔡时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569,共25页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几十年关于衰老的研究使人们对长寿的生物学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延长寿命应以保持老年个体健康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为前提,近期研究显示延长寿命不一定延缓衰老过程中的行为和认...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过去几十年关于衰老的研究使人们对长寿的生物学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延长寿命应以保持老年个体健康的行为和认知功能为前提,近期研究显示延长寿命不一定延缓衰老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衰老相关行为退化的调控机制目前知道的还很少,如何实现老年人口健康的衰老是现代社会极具挑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衰老过程伴随着明显的认知等行为功能的退化,过去的研究对这些功能的退化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包括情节记忆、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等认知功能的衰退,运动能力降低,节律紊乱等。随着神经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随衰老的改变。本文在简单描述衰老过程中行为功能退化现象的基础上,主要对大脑结构和网络连接、神经元形态和功能、大脑基因表达以及一些保守的生物学信号通路等方面在衰老过程中的改变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性介绍,重点关注这些变化与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之间的联系。目前大部分的研究结果还只建立了这些变化与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的确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相信更多对衰老过程中行为和认知功能退化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将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极大帮助,同时对寻找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方法也有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认知功能 行为退化 突触 神经递质 线粒体 氧化压力 表观遗传
下载PDF
帕金森病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尹舒 周嘉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8-47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死亡。目前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PD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运动障碍为特征,病理上主要表现为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慢性死亡。目前对PD发病机制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国内外PD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其中一些进展作简要介绍,即大脑α-突触核蛋白的异常聚集、肠脑轴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胶质细胞和外周免疫细胞在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等。这些新的进展表明,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大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胶质细胞,还涉及外周免疫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这些新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神经保护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隽波 王以政 《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1期40-53,47-51+45-46,共14页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迫切需要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神经保护治疗脑卒中,可能是有望治疗脑卒中的策略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研究者对脑缺血的神经病理及分子细胞机制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发现了很多缺血后神经元中特异...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迫切需要有效的药物及治疗方法。神经保护治疗脑卒中,可能是有望治疗脑卒中的策略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研究者对脑缺血的神经病理及分子细胞机制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发现了很多缺血后神经元中特异性的病理通路及其相关分子,并一直致力于找到能够用于脑卒中治疗的药物靶点。但是这些研究至今很少能转化为用于临床治疗的成果。本文针对近年来神经保护策略及遇到的困难,主要讨论卒中研究和治疗的转化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治疗 神经保护策略 兴奋性神经毒
下载PDF
求索大脑智慧本质,照亮类脑智能之路
7
作者 郭爱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8-2273,共6页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 宇宙创生→生命爆发→智能演生→人工智能,这是一条演化的历史长河。时代在问,脑与心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人工智能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人类文明的前途和命运是怎样的?大脑智能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相互照亮?是否有不依赖于大数据、大算力和大模型的智能路线?人工智能可否通过完全不同于生物进化的另一条道路通向“心智”?脑智创造力如何演化为新质生产力?这些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类大脑在整体上是怎样工作的?本文将从微观—介观—宏观—宇观的尺度上来勾勒一幅复杂性与简约性辩证统一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 复杂性 自组织 跨膜态 神经流形 脑-智方程 动力学系统 神经状态空间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上调海马pCREB表达和改善脑缺血小鼠认知功能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远寿 潘贵书 +3 位作者 秦伟 罗孝美 禹静 张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2-726,共5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模型,跳台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和树突棘丢失;EPO治疗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缺血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和树突棘的丢失,显著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EPO可能通过上调pCREB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损伤、防止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进而改善脑缺血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红细胞生成素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树突棘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小虫春秋:果蝇的视觉学习记忆与认知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爱克 彭岳清 +1 位作者 张柯 奚望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8,F0002,共7页
视觉认知是脑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揭示"脑是怎样工作的","物质的脑是如何产生精神的"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科学家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从基因-脑-行为-认知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性地开创了果蝇的视觉"认知&... 视觉认知是脑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是揭示"脑是怎样工作的","物质的脑是如何产生精神的"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科学家们以果蝇为模式生物,从基因-脑-行为-认知相结合的角度,系统性地开创了果蝇的视觉"认知"研究,如学习与记忆、注意、跨模态记忆、特征提取和泛化、两难抉择、抉择的神经环路等。即使果蝇这样相对简单的脑,在很多方面都展示了令人惊奇的"理性"行为。看来,那种认为只有某些独特的唯一的脑机制才能实现人类的理性的想法是不成立的。我们期待,在探索"智与愚"的神经生物基础方面,果蝇会对我们继续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视觉不变性 记忆痕迹 两难抉择 特征抽提 记忆协同
下载PDF
海马神经元突触囊泡释放特征及可释放囊泡含量定量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淑君 王萍 夏迪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5-510,共6页
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的神经末梢只有少量的突触囊泡存在,突触囊泡数目的多少和融合模式将影响突触传递的效率。对突触囊泡数目的多少和释放模式的研究依赖于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与膜亲和力不同的荧光染料用于标记体外培养的海马... 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的神经末梢只有少量的突触囊泡存在,突触囊泡数目的多少和融合模式将影响突触传递的效率。对突触囊泡数目的多少和释放模式的研究依赖于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与膜亲和力不同的荧光染料用于标记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的功能性突触囊泡。通过场电位和高钾刺激,动态观察荧光强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在第一轮刺激中,与膜亲和力低的染料FM2-10脱色的比例(93.0%±5.9%)显著大于与膜亲和力高的染料FM1-43(57.9%±3.5%)。但是,第二和第三轮刺激中FM1-43脱色的比例分别为(24.0±2.3)%,(8.6±1.5)%,显著大于FM2-10的脱色比例[(1.4±3.8)%,(2.3±1.6)%]。这个结果提示快速内吞模式不仅存在于囊泡的第一次释放,同时还存在于囊泡回收后的再次释放。另一方面,高频刺激和高渗蔗糖溶液这两种方法同时用于检测体外混合培养1314天的抑制性神经元的可释放囊泡池(readily releasable pool,RRP)的大小。结果显示,用高渗蔗糖溶液估计的RRP的大小[(200±23.0)pC]显著大于用高频刺激估计的RRP的大小[(51.1±10....更多5)pC]。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用双patch的方法分析的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而在混合培养的系统中,一个神经元有可能受多个神经元的支配,用高渗溶液刺激则使所有的突触前RRP都释放,所以用这种方法计算的RRP值要大的多。因此为了排除混合培养的神经元中突触联系的多少对RRP值的影响,用高频刺激的方法来估计RRP值的大小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吞 突触囊泡 全细胞记录 培养细胞 海马
原文传递
果蝇的视觉认知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爱克 张柯 +3 位作者 郭建增 彭岳清 唐世明 奚望 《中国基础科学》 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认知研究 视觉 果蝇 后基因组时代 生命科学 生命本质 生命世界 一致性
原文传递
神经元单层细胞电镜原位包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立君 何苗 +3 位作者 张宾 张芳 吴亮亮 孔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512-1517,共6页
为探究神经元单层细胞电镜原位包埋方法,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单层细胞为材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结果表明,常规悬浮离心包埋法容易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且无法保持原位性;培养在玻璃盖玻片上的细胞,虽能保... 为探究神经元单层细胞电镜原位包埋方法,该研究以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单层细胞为材料,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结果表明,常规悬浮离心包埋法容易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且无法保持原位性;培养在玻璃盖玻片上的细胞,虽能保持较好的原位性,但其超薄切片表层易破碎,遇水溶解,且在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整体衬度弱和超微结构不完整;而培养在Thermanox塑料薄膜盖玻片上的细胞,可容易观察到相邻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清晰,衬度较前组样品好,三维重构之后可很好地显示神经元细胞之间的毗邻关系。因此,相比前两种细胞制样方式,Thermanox塑料薄膜上单层细胞处理过程简便,成功率高。该结果为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研究进一步提供技术新思路,并有望推动神经元细胞超微结构观察中三维重构技术和光镜/电镜联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单层细胞 原位包埋 塑料薄膜盖玻片 电镜三维重构
原文传递
大脑皮层神经元放射状迁移导向机制的新发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罡 Jian +6 位作者 Sima 金明 王开宇 薛晓静 郑望 丁玉强 袁小兵 《中国基础科学》 2008年第2期25-26,共2页
Postmitotic neurons in the developing cortex migrate along radial glial fibers to their proper location in the cortical plate and form the layered structure.Here we report that the radial migration of rat layer II/III... Postmitotic neurons in the developing cortex migrate along radial glial fibers to their proper location in the cortical plate and form the layered structure.Here we report that the radial migration of rat layer II/III cortical neurons requires guidance by the extracellular diffusible factor Semaphorin-3A(Sema3A).This factor is expressed in a descending gradient across the cortical layers,whereas its receptor neuropilin-1(NP1)is highly expressed in migrating neurons.Downregulation or conditional knockout of NP1 in newborn cortical neurons impedes their radial migration by disrupting their radial orientation during migration without altering their cell fate.Studies in cultured cortical slices further show that the endogenous gradient of Sema3A is required for the proper migration of newborn neurons.In addition,transwell chemotaxis assays show that isolated newborn neurons are attracted by Sema3A.Thus,Sema3A may function as a chemoattractive guidance signal for the radial migration of newborn cortical neurons toward upper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层 神经系统 哺乳动物 脑结构
原文传递
苯磷硫胺显著改善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转基因模型小鼠认知功能和减少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研究论文简介
14
作者 潘晓黎 龚能 +2 位作者 赵静 钟春玖 徐天乐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8-648,共1页
目前研究认为,血糖异常升高和糖尿病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D患者脑内葡萄糖和能量代谢显著降低,且明显早于临床症候和病理损害的形成。体内葡萄糖代谢主要通过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 目前研究认为,血糖异常升高和糖尿病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D患者脑内葡萄糖和能量代谢显著降低,且明显早于临床症候和病理损害的形成。体内葡萄糖代谢主要通过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硫胺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焦磷酸硫胺素)作为上述通路中的3个限速酶——丙酮酸脱氢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沉积 淀粉样前体蛋白 研究论文 认知功能 模型小鼠 早老素1 苯磷硫胺 脑内
原文传递
幼年斑马鱼的视觉系统与捕食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泉 杜久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6,共9页
神经环路的研究是揭示动物行为神经机制的关键。斑马鱼作为一种低等脊椎动物,在神经环路的研究中有着独特优势。文章描述了斑马鱼视觉系统及其下游的神经环路,重点讨论了它们在捕食行为中的可能作用。斑马鱼捕食行为主要依赖于视觉功能... 神经环路的研究是揭示动物行为神经机制的关键。斑马鱼作为一种低等脊椎动物,在神经环路的研究中有着独特优势。文章描述了斑马鱼视觉系统及其下游的神经环路,重点讨论了它们在捕食行为中的可能作用。斑马鱼捕食行为主要依赖于视觉功能,该过程涉及到视觉-运动通路各个层次的神经环路,包括下游的网状脊髓命令神经元、脊髓内部的运动控制环路以及一些亟待研究的功能单元。随着在体记录和操纵神经元活动技术的成熟,以及行为学范式的完善,对斑马鱼捕食行为相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将在未来数年内迅速发展,同时也将推动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视觉系统 捕食行为 神经环路
下载PDF
神经电活动稳态调控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懿蓉 于翔 《中国基础科学》 2011年第3期26-29,共4页
发育中的神经网络需要兼顾生长与稳定这两种相辅相成的需求。稳态可塑性可通过调节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传递从而维持神经网络的稳定。已报道的关于稳态可塑性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很少关注其对抑制性突触... 发育中的神经网络需要兼顾生长与稳定这两种相辅相成的需求。稳态可塑性可通过调节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传递从而维持神经网络的稳定。已报道的关于稳态可塑性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影响,很少关注其对抑制性突触的调控。运用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本项研究发现了持续增强神经元电活动4小时能够诱导抑制性突触传递的稳态上调,且该过程明显早于兴奋性突触的变化。抑制性突触,即γ-氨基丁酸(GABA)突触的改变表现为微小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幅度和频率的增加,及GAD65、vGAT和GABAA受体α1亚基等抑制性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通过在单个神经元中过表达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Kir2.1从而降低其电活动,发现电活动诱导的神经元自身放电增强对其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调节是必须的。与上述结果相互补,在单个神经元中激活过表达的配体门控TRPV1通道,从而直接增强该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导致了其抑制性突触传递的增强,模拟了整体增强神经网络电活动的效果。上述结果说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稳态调控依赖于锥体神经元自身电活动的改变,是一种自治性的调节方式。这种调控通过锥体神经元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逆突触作用于突触前的抑制性神经元末梢,从而增强其自身的抑制性突触输入。通过对幼年大鼠腹腔注射红藻氨酸在体增强神经网络电活动,在海马CA1区域的锥体神经元中诱导出了这种抑制性突触传递的稳态调控。上述结果提示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自治性稳态调控是神经元应对网络电活动增强的一个重要代偿性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可塑性 神经网络电活动 抑制性突触 兴奋性突触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文传递
如何当好研究生
17
作者 lndira M. Raman 高隽(译) +3 位作者 张智(译) 张灵明(译) 于翔(译) 徐天乐(译)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2期1485-1488,共4页
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培养研究生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成功的研究生教育是优秀的导师和好的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因此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必然因... 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培养研究生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成功的研究生教育是优秀的导师和好的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科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索未知,因此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必然因人而异,这也使得建立标准化的培养流程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院所 研究生教育 科学研究 成长经历 标准化 高校
原文传递
如何选择研究生导师
18
作者 Ben Barres 于翔(译) +1 位作者 李胡松(译) 徐天乐(译)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12期1479-1484,共6页
本文译自美国斯坦福大学Ben Barres教授发表在Neuron上的文章(Neuron,2013,80:275-279)。他在选择博导方面,给刚入学的博士生提出一些建议。作者基于美国本土的科研体系,所提的有些建议套用到中国体制上需稍做调整。这些建议也可作... 本文译自美国斯坦福大学Ben Barres教授发表在Neuron上的文章(Neuron,2013,80:275-279)。他在选择博导方面,给刚入学的博士生提出一些建议。作者基于美国本土的科研体系,所提的有些建议套用到中国体制上需稍做调整。这些建议也可作为寻找博士后导师的参考。本篇译文是意译,不是逐字直译,且对美国的科研体制做了一些注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给年轻的科研工作者在如何选择研究生或博士后导师方面提一些建议。好的导师不仅是研究生事业成功的关键,而且对于推动科学创新和大学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需要在引导年轻教授成为优秀导师,以及确保指导质量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导师 美国斯坦福大学 科研工作者 科研体系 科学创新 博士后 博士生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信号处理(英文)
19
作者 舒友生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一种新颖的轴突断端(axon bleb)膜片钳记录方法大力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功能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应用这一方法揭示了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的数码信号(具全或无特性的动作电位)的爆发和传播机制。在轴突始段(axon initial segment,AIS)... 一种新颖的轴突断端(axon bleb)膜片钳记录方法大力促进了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功能的研究。我们的工作应用这一方法揭示了大脑皮层锥体神经元的数码信号(具全或无特性的动作电位)的爆发和传播机制。在轴突始段(axon initial segment,AIS)远端高密度聚集的低阈值Na+通道亚型Nav1.6决定动作电位的爆发;而在AIS近端高密度聚集的高阈值Na+通道亚型Nav1.2促进动作电位向胞体和树突的反向传播。应用胞体和轴突的同时记录,我们发现胞体阈下膜电位的变化可以在轴突上传播较长的距离并可到达那些离胞体较近的突触前终末。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胞体膜电位的变化调控动作电位触发的突触传递,该膜电位依赖的突触传递是一种模拟式的信号传递。轴突上一类特殊K+通道(Kv1)的活动调制动作电位的波形,特别是其波宽,从而调控各种突触前膜电位水平下突触强度的变化。突触前终末的背景Ca2+浓度也可能参与模拟信号的传递。这些发现深化了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信号处理基本原理的认识,进而帮助我们理解脑如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记录 动作电位 数码式信号传递 模拟式信号传递 Na+通道 锥体神经元
原文传递
赢家通吃:神经环路修剪的竞争机制
20
作者 边文杰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4期415-419,共5页
人类的大脑约由一千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通过位于树突棘结构上的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主宰着人们的感觉、运动、记忆与情感。这个神经网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育早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迅速建立;而在个体经由青少年期向成... 人类的大脑约由一千亿个神经元组成,它们通过位于树突棘结构上的突触相互连接,形成庞大的神经网络,主宰着人们的感觉、运动、记忆与情感。这个神经网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育早期,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迅速建立;而在个体经由青少年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多余的连接经由树突棘的修剪得到清除,神经环路得到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信息传递与储存效果。树突棘修剪对于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多种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发现了树突棘修剪的异常,但介导该过程的分子机制是基本未知的。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的工作发现,发育过程中小鼠感觉皮层的树突棘修剪和被保留树突棘的成熟同时受到感觉经验的双向调控,并协同变化。通过在单个树突棘的水平精细操控细胞黏附水平和神经电活动水平,于翔实验室进一步发现这种协同的成熟/修剪变化是由相邻树突棘间对一类细胞黏附分子——cadherin/catenin复合物——的竞争所介导:竞争到更多此类复合物的树突棘变得稳定、成熟,而失败的一方则被修剪。这一"赢家通吃"的竞争模型为发育过程中神经网络的优化提供了分子机制的解释,拓展了人们对于大脑可塑性的理解,并可能代表了生物系统发育的普遍策略。鉴于树突棘修剪的异常与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等发育性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阐明其分子机制对解析上述疾病的致病机理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棘 神经环路 神经系统疾病 CADHERIN 发育性 感觉皮层 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科学研究所 CATENIN 突触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