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Y-TZP/MoS_2自润滑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宏勋 吕晋军 +1 位作者 刘维民 薛群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7-213,共7页
通过醇-水溶液加热方法,制备出Y-TZP包裹MoS2复合粉末,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具有特殊显微结构、力学性能优良的Y-TZP/MoS2复合材料,考察了室温下复合材料与ZrO2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材料中含有44wt%MoS2时,其摩擦系数为0.25、... 通过醇-水溶液加热方法,制备出Y-TZP包裹MoS2复合粉末,通过热压烧结,制备具有特殊显微结构、力学性能优良的Y-TZP/MoS2复合材料,考察了室温下复合材料与ZrO2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当材料中含有44wt%MoS2时,其摩擦系数为0.25、磨损率为1.05×10-6mm3/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TZP MOS2 自润滑陶瓷 包裹
下载PDF
生物医用类金刚石薄膜的力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黄立业 徐可为 +2 位作者 Jian LU 杨生荣 刘维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力学探针、划痕仪、滑动摩擦和微动摩擦等研究了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随涂层厚度的增加 ,表面粗糙度先增后降 ,最后趋于稳定 ,硬... 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力学探针、划痕仪、滑动摩擦和微动摩擦等研究了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随涂层厚度的增加 ,表面粗糙度先增后降 ,最后趋于稳定 ,硬度和划痕临界载荷提高 ,室温空气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减小 ;对于确定的膜厚 ,随相对湿度增加 ,摩擦系数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生物材料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月桂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欧忠文 刘维民 +2 位作者 徐滨士 丁培道 马世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6-510,共5页
在 2 0 0 SN矿物基础油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月桂酸铅 ( LL) ,并用 FT- 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高速低负荷和低速高负荷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 LL和月桂酸 ( LA)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 ,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抗磨减摩性能... 在 2 0 0 SN矿物基础油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月桂酸铅 ( LL) ,并用 FT- 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高速低负荷和低速高负荷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 LL和月桂酸 ( LA)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 ,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考察 .结果表明 :月桂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一定的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 .为了解其抗磨减摩机理 ,用 SEM及 XPS研究了磨斑表面 ,发现摩擦学性能改善的原因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酸铅 原位合成 摩擦学 性能 润滑机理
下载PDF
油酸铅的原位合成及摩擦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欧忠文 丁培道 +2 位作者 刘维民 徐滨士 马世宁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4-88,共5页
在 2 0 0SN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油酸铅 ,并用FT -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四球及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油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显著的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为弄清其抗磨减摩机理 ,用SEM及XPS表征... 在 2 0 0SN中原位合成了油溶性油酸铅 ,并用FT -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四球及往复式摩擦试验机对其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油酸铅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显著的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为弄清其抗磨减摩机理 ,用SEM及XPS表征了磨斑表面 ,表征结果发现 :摩擦学性能的改善是因油酸铅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和在摩擦条件下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评价 油酸铅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润滑油添加剂 抗磨性能
下载PDF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欧忠文 刘维民 +2 位作者 徐滨士 丁培道 马世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 (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 (r =15 0 0± 10rpm、P =196~ 392N)和低速高负荷 (r =30 0± 10rpm、P =80 0N)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 (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 (r =15 0 0± 10rpm、P =196~ 392N)和低速高负荷 (r =30 0± 10rpm、P =80 0N)两种条件下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 ,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 :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 ,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 ,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 ,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 :摩擦过程中 ,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铅 烷基水杨酸铅 微波 原位合成 摩擦学性能 作用机理 润滑油添加剂
下载PDF
非水纳米分散系的冷冻蚀刻电镜原位观测 被引量:2
6
作者 欧忠文 徐滨士 +3 位作者 王李波 刘维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丁培道 马世宁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研究了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合成的纳米分散系的制样步骤、制样方法 ,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了四种纳米分散系中分散相的粒度、粒度分布和聚集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 :蚀刻时间对电镜照片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 ,蚀刻时间应根据... 研究了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合成的纳米分散系的制样步骤、制样方法 ,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了四种纳米分散系中分散相的粒度、粒度分布和聚集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 :蚀刻时间对电镜照片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 ,蚀刻时间应根据分散系中分散相含量、粒度大小来选 ;冷冻蚀刻电镜用于原位观测非水纳米分散系 ,具有准确、直观、清晰、立体的特点 ,并且可同时采集多种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非水纳米分散系 冷冻蚀刻电镜 粒度 粒度分布 聚集状态 原位观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